罗
哲
唐迩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结构转型:从“城市文化下乡”到“乡村文化振兴”
三
路径转换: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结构转型
作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为“城市文化下乡”
转向“乡村文化振兴”指明了方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从价值、功能、行为三个层面,为破解
“城市文化下乡”的困境,优化农村公共文化互动方式、制度结构、服务内容,并增强三者间的协调性,实现乡村
文化振兴提供了目标指引;认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结构转型的价值导向在于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农耕文
化,以此为契机重构农村社会认同,打造城乡融合共生的乡风文明。其逻辑起点在于转换“城市文化下乡”中的
“他者视角”,变“行政逻辑”为“服务逻辑”,以文化内生性激发自觉性,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高效发展。其
实现路径在于打造共建共享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以标准化促均等化,保持机构运行目标的全方位民生指
向性、机构功能结构“需求—供给”的耦合性、服务内容“菜单式”“订单化”等个性化服务。通过价值、功能、行为
的结构转型,破解“城市文化下乡”的困境,优化农村公共文化互动方式、制度结构、服务内容三者间的协调性,
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一)以文化内生性激发文化自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乡村文化振兴不止是一套技术层面的制度体系建设,更是一组文化价值层面的糅合,是对“城市文化下乡”
价值导向的反思与重构。在“城市文化下乡”的价值系统中,城市文化是乡村文化的标杆,乡村文化被假定为落
后的、需要改造的,这种情景假定中形成的文化服务内容自然与农村社会严重脱节。因此,突破“城市文化下
乡”的困境,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将文化内生、文化自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尤其是农耕文化的传承和
发展,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价值导向,突破行政逻辑导向下的“自上而下”供给文化服务的固有模式,将文
化服务的内容根植于农村社会,即农民的生活情景,重视农民的公共文化诉求,从农村的文化传统、乡土记忆中
提炼出文化符号,培养农村文化的内生性,用内生性去激发农村文化的自觉性。
具体而言,首先,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顶层设计,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社会组织的孵化,培育乡村文
化人才队伍。以更加具体的方式渗透于文化服务内容设计与运转的环节,强调制度安排环环相扣,有效对接。
其次,促进城乡文化融会贯通,发挥多元文化融合的“共生效应”,即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转型过程中,深入挖掘
乡村历史文脉,保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农村建设为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平台与精神家园。在此基础上,形
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信息数据库,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转型提供数据支撑和技术支撑,积极推广网上查询、文
化辅导、活动展演、产品展览、文化比赛、讲座等线上线下互动文化服务。最后,强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农村
社区营造、特色小镇建设等政策之间的衔接性与整体性,按照“区级一品牌,一镇一亮点,一村一特色”的要求,
依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精心打造群众喜闻乐见、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服务品牌项目。
在推动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过程中,政府、高校、专业机构应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的指导,促
进农村之间的互帮互助,通过农村地区“人、文、景、地、产”有机衔接,美化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使其与本地区
民俗文化相融合。以此为契机将制度化建设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转型的重要保障,能够及时回应农民的公
共文化服务需求,破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同质化困境,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
(二)通过重构社会认同促进文化自信: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开放—融合”
社会认同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由共同的纽带和社会交往所形成的归属意识、认同观念的总和。乡村文化
振兴中打造乡风文明的目标导向,要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反映农村生活,提炼文化符号,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
和、积极向上的农村社会心态,给村民提供安全感和归属感。因此,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定位应以重构乡
村文化认同促进农村文化自信。只有当乡村文化真正满足了农民的需要,让农民从中收获归属感,自觉参与农
村公共文化服务,进而“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在此基础上,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开放共享、融合发展。
一是要夯实基础,推动农村文化服务设施与文化产业体系提档升级,要将农村公共文化活动与培育农村文
化产业结合起来,即通过农村公共文化活动的产业化、品牌化实现“文化富民”,促进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良
性循环。其重点在于对农耕文化开发项目进行规划,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对区域内的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
评价,净化乡村文化生态,提炼农村特色文化符号,将农村地方文化因素融入农村建设中。通过改善农民居住
环境,摒弃“脏乱差”等不利因素,塑造田园风光,让农民“记得住乡情乡愁”,提升农民对农村文化的认同感。
二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立足于乡村,将中国梦、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融入农村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