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在国家间关系中,基于不同的人性假设产生不同的理论。现实主义基于人性私,而理想主义则基于人性
善,汉斯·摩根索(HansJ.Morgenthau)就指出了这两种理论与对人性的假设直接相关。作为主流理论的
现实主义,将国家视作单纯的经济人,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作为经典现实主义理论鼻祖,摩根索明确指出
了现实主义与人性的关系,“政治规律植根于人性”,“现实主义认为它最重要的观念———把利益确认为权
力———是一个客观的范畴,是普遍有效的”;由于人性自私,所以,“追求权力既是国际政治的特殊因素,它和
一切政治一样,也势必是强权政治学”。① 结构现实主义代表者肯尼思·华尔兹(KennethN.Waltz)也认为,
“
国内政治是权威、管理和法律的领域,国际政治则是权力、斗争与和解的领域”。② 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
人物米尔斯海默(JohnJ.Mearsheimer)认为,在国际政治中,大国的最终目标就是成为霸主,最大化地占有
世界权力。 因此,现实主义的各个流派都认定,国际政治的本质就是大国之间的权力政治或曰强权政治。
按照摩根索所言,“一种政治理论必须经受理性与实践的双重检验”。④ 那么,现实主义能接受这双重检
验吗?不能,它只能部分接受检验。如果完全依循现实主义,人类将面临重大的现实困境。因为每个国家都
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大国争夺霸权且欺辱小国,地球村便无法和平,人类命运共同体便无法建构。更糟糕
的是,随着技术的飞速进步,一些国家尤其是大国掌握的毁灭能力迅速增强,人类很可能毁灭。冷兵器不可
能毁灭人类,但如华尔兹所言,“核武器的绝对特性把有核世界与传统世界截然区别开来”⑤。而马克·W·
赞奇则指出,“毁灭性也是国际结构的根本特征之一”。⑥ 而目前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尤其值得警惕,人工智
能失控,可能危及全人类。
③
进一步思考可以发现,经济人假设跟当代世界的民族国家体系非常匹配。民族国家就是经济人,每个国
家都是独立的政治实体,具有明确的边界和利益,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正是民族国家这种国家形式构成
了现实主义理论的经验基础。民族国家的弱点在于:民族国家犹如经济人,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没有国
家间道义的空间,它很难摆脱“丛林法则”。
任何理论都只能有限地反映真实的世界,经济人假设、民族国家理论都是如此。但是,如果人们一旦认
为某个事件是什么状态,就很可能甚至只能按照该状态思考和行为。因而,一个局部真实的理论如果被视作
唯一可能,它就会遮蔽其他可能,使人们沿着该理论思考和行为。如果人们认为人只能是经济人,就会把自
私自利视作天经地义,沿着经济人思考和行为,因而无法避免“丛林法则”。其实,在国家层面,民族国家不是
从来就有的,而是建构起来的,历史上还有诸多国家形式。既然如此,它就未必完全符合真实的世界。民族
国家理论与现实主义理论最为匹配,但二者不能解释国家间道义的事实存在,犹如经济人假设不能解释道德
或利他行为的事实存在。既然民族国家不能解决当代世界问题,我们就应该有勇气也有能力去修正现实主
义理论。这种修正一旦形成一种新的理念,就有可能指引各国调整自己的思考和行为,以应对全球问题。
当今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全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家间合作,尤其是大国合作。因此,“人类命
运共同体”的确应对了当代世界真实存在的重大问题。“高技术+全球化”所构成的“地球村”,已经使任何国
家都不可能在全球危机与风险中独善其身。当代世界的许多风险如气候、环境、经济、犯罪、洗钱、核武器、生
化武器、人工智能等都不能再以国家角度而必须以人类角度来考量。如果上述风险失控,整个人类都可能遭
受重大甚至毁灭性损害。从积极角度讲,全球财富的增加应该但未必会实现共富;从消极角度讲,全球风险
的增加不应该但却肯定会导致共损。因此,从积极角度看,“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实现;从消极角度看,不论
某些国家、组织和个人如何刻意筹谋,当爆发全球风险时,没有任何人能够幸免。在这个意义上,“人类命运
共同体”必然成立。因此,为了规避共同的重大甚至毁灭性风险,人类必须运用自己的理智,在一定程度上联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第七版)》,徐昕、郝望、李保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16、22、52页。
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9页。
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37页。
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第七版)》,第17页。
KennethN.Waltz,“NuclearMythsandPoliticalRealities”,AmericanPoliticalScienceReview,(3),1990,p.732.
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没有政府的治理———世界政治中的秩序与变革》,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2页。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