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丽娅范仲淹的仁义之道及其对儒家道统传承的贡献
范仲淹通六经之旨不断被时人及后人强调。如与范公同时代的欧阳修评论范仲淹“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
论说必本于仁义”①;《宋史·范仲淹传》同样论及范仲淹“泛通六经,长于《易》”②;元牟巘《义学记》说:“博通六
经,尤长于《易》”③;明蔡增誉《万历本范文正公集序》述及范仲淹“大通六经之旨”④;明毛一鹭在《万历刊范文正
公集序》中说:“大通六经之旨,文章论说,必本于仁义”⑤;《宋元学案·高平学案》说:“先生泛通六经,尤长于
《
易》”⑥等。
.劝学之要在于宗经
六经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载体,在范仲淹看来,六经本身蕴涵了丰富的治国治人的圣人之道。范仲淹认为,
2
“
圣人之道也,无幽不通”⑦;善于治国者,莫不先重视育才,至于育才的方法,“莫先劝学”,劝学之要在于宗经,即
宗奉《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认为“宗经则道大”,“俊哲之人,入乎六经,则能服法度之言,察安危之
几,陈得失之鉴,析是非之辨,明天下之制,尽万物之情”,从中可见六经的重要;在他看来,“今文庠不振,师道久
缺,为学者不根乎经籍,从政者罕议乎教化,故文章柔靡,风俗巧伪,选用之际,常患才难”,因而建言:“如能命试
之际,先之以六经,次之以正史,该之以方略,济之以时务,……十数年间,异人杰士必穆穆于王庭矣。”⑧范仲淹
主张通过兴学校,传治国治人之道,培养经世致用之才,认为:“今诸道学校,如得明师,尚可教人六经,传治国治
人之道。”⑨
3
.以通六经之旨为选贤任能的标准
范仲淹不仅重视六经,而且主张以是否通六经之旨、能否学以致用作为选贤任能的标准。范仲淹在《与欧
静书》中认为:“足下博识之士,当于六经之中,专师圣人之意。”ꢁꢀꢂ
范仲淹竭力荐举李觏并称赞他:“善讲论六经,辩博明达,释然见圣人之旨。著书立言,有孟轲、扬雄之风
义,实无愧于天下之士”,并为“朝廷未赐采收”而甚为遗憾:“臣观李觏于经术文章,实能兼富,今草泽中未见其
比,非独臣知此人,朝廷士大夫亦多知之。”“臣今取到本人所业《礼论》七篇,《明堂定制图序》一篇,《平土书》三
篇,《易论》十三篇,共二十四篇,编为十卷,谨缮写上进。伏望圣慈当乙夜之勤,一赐御览,则知斯人之才之学,
非常儒也。”ꢀꢁꢃ他荐举李觏“讲贯六经”,“建昌军应茂才异等李觏,兵园之秀,实负文学,著《平土书》《明堂图》,鸿
儒硕学,见之钦爱,讲贯六经,莫不赡通,求于多士,颇出伦辈”,可见范仲淹对儒家六经的重视;他不仅推崇胡瑗
“
讲论经旨,著撰词业”,而且“常教以孝弟,习以礼法”ꢁꢀꢄ,重视仁义孝弟(悌)的教化。《尹师鲁河南集序》说:“师
鲁深于《春秋》,故其文谨严,辞约而理精,章奏疏议,大见风采,士林方耸慕焉。”ꢀꢁꢅ
针对当时“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士皆舍大方而趋小道,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
一二”,范仲淹主张改革科举考试:“臣请诸路州郡有学校处,奏举通经有道之士,专于教授,务在兴行。其取士
之科,即依贾昌朝等起请,进士先策论而后诗赋;诸科墨义之外,更通经旨。”他还建议改变选拔人才的方法:“臣
请进士旧人三举以上者,先策论而后诗赋。许将三场文卷通考,互取其长。……诸科中有通经旨者,至终场,别
问经旨十道,如不能命辞而对,则于知举官员前,讲说七通者为合格。不会经旨者,三举已上即逐场所对墨义,
依自来通粗施行。两举、初举者,至于终场日,须八通者为合格。”他强调通六经要旨:“其考校进士,以策论高、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宋)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公神道碑铭并序》,《范仲淹全集》中册,附录一,第812页。
(宋)脱脱等《宋史》卷三一四,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276-10277页。
《范仲淹全集》下册,附录七,第1189页。
《范仲淹全集》中册,附录三,第948页。
《范仲淹全集》中册,附录三,第949页。
(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第1册卷三,陈金生、梁运华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7页。
《范文正公文集》卷一《老子犹龙赋》,《范仲淹全集》上册,第11页。
《范文正公文集》卷十《上时相议制举书》,《范仲淹全集》上册,第237-239页。范仲淹认为:“盖圣人法度之言存乎《书》,安危之几存乎《易》,
得失之鉴存乎《诗》,是非之辩存乎《春秋》,天下之制存乎《礼》,万物之情存乎《乐》。”
《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上《答手诏条陈十事》,《范仲淹全集》上册,第529页。
⑨
ꢀ
ꢀ
ꢀ
ꢀ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