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龙新中国70年来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基于师范教育内外部关系的视角
的动因。另一方面,作为服务于教育事业的一类活动,师范教育的价值旨归与整体的教育是一致的。教育是
培养人的事业,教育的根本旨归是促进人的发展,而师范教育通过培养教育者间接地促进学生发展。因此,
师范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关系也是衡量师范教育变迁的一杆标尺。
从师范教育系统内部看,作为一类特殊的教育形式,师范教育有其不同于其他教育领域的根本属性。师
范教育的直接目标在于培养教师,因此其内容与教师职业特征高度相关,大到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小到教
学仪态和粉笔字训练,这些内容体现了师范教育的“师范性”。与此同时,师范教育的展开必须依托具体的机
构,如师范类大学、综合类大学、师范专科学校,而这些机构尤其是大学常常与高深知识、知识创新、科学研究
等联系在一起,这些词语体现出师范教育的另一面,即所谓的“学术性”。此外,在大众眼中,教师往往与知识
分子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教师除了要会上课,本身还应该具有高于常人的科学文化知识,这一点也对师范院
校的学科专业课程的深度提出了要求。作为师范教育的两种基本属性,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关系贯穿于师范
教育的历次改革中,成为把握师范教育发展历程的第三个要素。
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师范教育发展的实质是以上三层关系的变化,因此可以从这三层关系的变化反
观70年来师范教育领域究竟发生了什么。
二
师范教育与社会发展:从被动调整到主动适应
社会通过资源的供给、制度的规约等调控着教育的发展,教育则通过价值的倡导和人才的培养等给社会
以反馈。这种关系在不同时代背景下表现为:是社会调控教育多一点,还是教育反作用于社会多一点,并决
定了师范教育在多大的程度上是独立的。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师范教育的总体趋势是通过协调自身不
断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形成了今天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以开放和多元为主要特征的师范教育体系。
(一)师范教育随政治意志被动调整的30
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师范教育的定位是为文化普及和经济建设服务。一方面,长期的战争使原有的教育体
系遭到破坏,人民群众文化水平普遍低下,至1956年全国文盲率仍高达78%①,需要大量教师投入教育普及
工作中;另一方面,经济和国防建设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和政治干部,这些对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比较急
迫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国家为了在短时间内整治混乱的局面,确立了师范教育机构独立设置的办学体
制,对师范教育进行单独的行政管理,并兴建各级各类师范学校。在这一时期,尽管师范教育被作为一项重
点工程来对待,但其本质是服务于文化普及和经济建设的一种工具,前者只是手段,后者才是目的。
在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运动中,师范教育的工具化倾向体现得愈加明显。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这类激进思想的指示下,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了包
括“三年到五年时间内扫除文盲”等一系列浮夸指标②,直接导致师范教育规模迅速膨胀。据统计,高等师范
院校从1957年的58所增长到1960年的227所,中等师范学校则增长至1964所。 在师范院校的这场大跃
进运动中,高层次师范院校多由低层次师范院校直接升格而来,这种只重形式、不顾内涵的盲目升格直接造
成了教育质量的全面下滑。这场从政治领域发起并迅速蔓延到教育领域的“大跃进”运动,对这一时期的师
范教育起了绝对的主导作用。
③
师范教育的被动状态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达到了顶峰。十年文革对师范教育的打击是摧毁性的,不仅瓦
解了师范教育体系,也迫害了在岗教师队伍。一方面,师范教育被戴上资本主义的帽子,成为阶级批斗的对
象。大量师范院校被迫关停,仍在运行的师范院校中教学与科研工作也基本停顿。1965~1971年间,高师
院校从110所减至44所,学生从94268人减至16940人,中师学生从15.5万人减至1969年的最低谷1ꢀ5万
人。 另一方面,作为反革命集团迫害对象的中小学教师大量流失,教师队伍一度出现奇缺的紧张局面,只
④
①
张奚若《目前国民教育方面的情况和问题: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第三次会议上的发言(1956年6月20日)》,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
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639-641页。
②
③
④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1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计划财务司《中国教育成就统计资料(1949~1983)》,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51、147页。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981页。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