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权余冰心贝克莱和休谟的反形而上学观点及其现代意义
后来在相关问题上的立场其实是洛克和休谟的立场,而非唯理论者的立场。
由于人的理智能力是有限的,所以研究的对象及其方法就应当与这种有限的能力相适应。“在我看来,
抽象科学或演证的唯一对象是量和数,想把这种比较完善的知识扩大到这些界限之外的一切尝试,都仅仅是
诡辩和幻想。……我想,可以有把握地断言:量和数是知识和演证的唯一恰当的对象。”①这是一类研究及其
对象。应当注意:休谟在这里强调,抽象科学或演证科学的唯一对象只是量和数,不包括传统的第一哲学或
形而上学! 也就是说,传统形而上学使用抽象概念,应用理性进行推理、证明,在休谟看来都是非法的。
除此之外,还有“实际的事情和存在物”,这些东西是不能演证的。“因此,任何是者(being,或译‘存在
者’———引者注)的实存只能用由其原因或其结果而来的证据来证明,这些论据完全是建立在经验之上
的。”②这些建立在经验之上的论证,就是“精神推理”(moralreasoning)。“只有经验告诉我们原因和结果的
性质和界限,使我们能从一个对象的实存推断出另一个对象的实存。这就是精神推理的根据,它构成了人类
知识的较大部分,而且是一切人类活动和行为的源泉。”③“精神推理”包括两类:关于特殊事实的和关于普遍
事实的。关于特殊事实的精神推理包括生活中的一切思考,还有历史学、年代学、地理学、天文学中的研究都
是关于特殊事实的精神推理。研究普遍事实的科学有政治学、自然哲学、医学、化学等,在这些科学中“整类
对象的性质、原因和结果被研究”④。
关于上帝实存的神学证明和灵魂不朽的证明,休谟认为,它的一部分是由关于特殊事实的推理构成的,
一部分是由关于普遍事实的推理构成的,“就它得到经验的支持而言,它在理性方面有根据。但是,它最好
的、最牢固的基础还是信仰和神圣的启示。”⑤
休谟在这里似乎要把他反对的形而上学(神的实存和灵魂不朽的证明)纳入理性科学的范围,但他马上
加以否认,认为其基础是信仰与启示,不属于理性科学(哲学)的范围。
休谟还认为,道德和美(道德学和美学)不是理智的对象,而是趣味和情感的对象。
总而言之,休谟认为,人类理智的研究对象只有量和数、实际的事情和存在,研究方法只有推理或演证和
经验证明(精神推理或或然推理)。除此以外的研究对象和方法都应该排除,也就是要排除形而上学,因为传
统的形而上学既不包含量和数方面的抽象论证,也不包含有关事实与存在的经验论证。
如果我们被这些原则说服了,那么,当我们在各个图书馆浏览时,我们会造成怎样的巨大破坏呢?
如果我们手里拿起任何一本书,例如神学或经院形而上学的书,我们就会问:它包含了数和量方面的任
何抽象推理么? 没有。它包含了实际的事情和实存的任何经验推理么? 没有。那我们就把它投入烈火
中,因为它所包含的没有别的,只有诡辩和幻想。⑥
神学和形而上学中“只有诡辩和幻想”,所以这一类书应该投入烈火中。还有比休谟的话更为激烈的言
论吗? 休谟反形而上学的激进立场,后来影响了康德对形而上学的反思(限于篇幅,不在这里讨论)。
总之,贝克莱和休谟都认为,形而上学以抽象观念为研究对象,造成了哲学的困难、错误、复杂难解、晦暗
不明,应该放弃形而上学,回到常识,即回到感觉-知觉的经验论立场。可以说,贝克莱和休谟是当代语言分
析哲学、逻辑实证主义通过语言分析来消除形而上学的先驱。
三
贝克莱和休谟反形而上学的现代意义
贝克莱和休谟的反形而上学思想对现当代西方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休谟明确指出,“在精神的或形而
上的科学中,进步的主要障碍是观念的含糊和语词的歧义”。⑦ 这一观点作为指导思想,一直引领着现当代
①
DavidHume,“AnInquiryConcerningTheHumanUnderstanding,”190.
②
DavidHume,“AnInquiryConcerningTheHumanUnderstanding,”191.
③
DavidHume,“AnInquiryConcerningTheHumanUnderstanding,”191ꢀ192.
④
DavidHume,“AnInquiryConcerningTheHumanUnderstanding,”192.
⑤
DavidHume,“AnInquiryConcerningTheHumanUnderstanding,”192.
⑥
DavidHume,“AnInquiryConcerningTheHumanUnderstanding,”192ꢀ193.
⑦
DavidHume,“AnInquiryconcerningTheHumanUnderstanding,”72ꢀ73.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