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相辉《扬雄集》辑本考校
说,但由于谭愈本今亦不存,故此本“是否纯取之《汉书》及《古文苑》,未可知也”①。至于宋人所辑之六卷本
《扬雄集》,《四库提要》则全未提及,宋以后公私目录亦皆未见著录。此本盖亡于宋末元初。
宋人所辑诸本既亡,明人便重为辑编。明人所辑本,依时间先后,有三卷本、六卷本、五卷本、一卷本四
种。
三卷本者,即汪士贤所辑《汉魏六朝诸名家集》中之《扬子云集》。汪士贤,徽州人,除刊刻《汉魏六朝诸名
家集》之外,还刻有《山居杂志》《万僧问答景德传灯全录》《酉阳杂俎》等书②。《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存目三
收有通行本《汉魏名家》,不分卷,《提要》云:“是编所录,自汉董仲舒迄周庾信,凡二十二集。刊于万历中,在
张溥《百三家集》之前,与张燮《七十二家》互相出入。”③按,中国社会科学院所藏《汉魏六朝二十一名家集》,
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第27册,题为万历十一年(1583)刻本。集中共有二十一家,而非《提要》所说
二十二家。又此集目录虽不分卷,但各家文集内部实际有分卷,其中之《扬子云集》即分为三卷。
六卷本,即《四库》所收之《扬子云集》。《四库提要》云:“明万历中,遂州郑朴又取所撰《太玄》、《法言》、
《方言》三书及类书所引《蜀王本纪》、《琴清英》诸条,与诸文赋合编之,厘为六卷,而以逸篇之目附卷末,即此
本也。”④郑朴的这个本子,卷一为《法言》,卷二为《太玄》,卷三为《方言》,卷四以文为主,卷五以赋、骚、颂为
主,卷六以箴、诔、连珠、佚文为主。故从内容上来看,郑本实际上是扬雄的全集而非文集。此本卷首有郑朴
《序》文一篇,文末题“万历乙未九月”,故知刊刻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郑朴,或又作“郑璞”,除刊刻《扬子
云集》外,还曾重刊吕大临《别本博古图》十卷。其余事迹,皆不可考。
五卷本,即张燮所辑《七十二家集》中之《扬侍郎集》。张燮,字绍和,福建龙溪人,万历举人。据《续修四
库全书总目提要》,“是书盖始辑于万历而成于天启”⑤。关于辑录内容,张燮说:“集中所载,皆诗赋文章,若
经翼史裁、子书稗说,听其别为单行,不敢混收。盖四部元自分涂,不宜以经史子而入集也。如贾之《新书》,
董之《繁露》,扬之《太玄》、《法言》……倶置不录,录其似集中体者。”⑥因此之故,张燮本《扬侍郎集》中不收扬
雄《法言》《太玄》《方言》。又此书末尾有《纠谬》一篇,谓:“俗儒不识《太玄》,偶见《广文选》曾列《玄摛》一篇,
遂谓子云秘作,混载集中,殊觉非类。若经可入集,又岂独收一《玄摛》也。今删去。”⑦可知张燮所见当时辑
本,有将《太玄摛》收入者,而张氏遵其凡例而删之。从另一角度而言,亦可知张燮辑《扬侍郎集》时,有参考当
时的其他辑本。除此之外,据《凡例》所说,其辑录范围涉及别集、总集、诸史、类书等文献。辑本的内容,则按
照“首赋,次诗,次文”的原则排列。
一卷本者,即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之《扬侍郎集》。《四库提要》云:“自冯惟讷辑《诗纪》,而汉魏
六朝之诗汇于一编。自梅鼎祚辑《文纪》,而汉魏六朝之文汇于一编。自张燮辑《七十二家集》,而汉魏六朝之
遗集汇于一编。溥以张氏书为根柢,而取冯氏、梅氏书中其人著作稍多者,排比而附益之,以成是集。”⑧《续
修四库提要》于《七十二家集》下亦云:“张溥之《汉魏百三家集》因之。”⑨但比较两家所辑《扬侍郎集》,可知二
本多有不同。其一,就篇数而言,张溥本新增《酒赋》《答茂陵郭威书》《润州牧箴》《太史令箴》《太乐令箴》《太
官令箴》《国三老箴》《司命箴》《太玄摛》《难盖天八事》十篇,而缺少张燮本中的《蜀都赋》。其二,就篇目顺序
而言,二者多有不同。如扬雄四赋的顺序,张燮本为《河东》《甘泉》《羽猎》《长杨》,张溥本则为《甘泉》《羽猎》
《长杨》《河东》。其三,就内容而言,张燮本《州箴》前有序文,而张溥本无;相反,张燮本中《甘泉》《羽猎》《长
杨》三赋皆无序文,而张溥本皆有。其四,就文字而言,张燮本文字多同《汉书》,而张溥本则多同《文选》(关于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第1230页。
参:瞿冕良《中国古籍版刻辞典》,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99页。
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第1760页。
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第1271-1272页。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整理《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第27册,齐鲁书社1996年版,第3页。
张燮《七十二家集·凡例》,《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58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页。
张燮辑《扬侍郎集》附录,《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583册,第233页。
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第1723页。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整理《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第27册,第3页。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