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子数量不多,归蜀后多为基层小吏,非以传播文化为主。由于可以通过求学做官,故对推动蜀人前往京师求
学起了积极作用,致使“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第二种形式的兴学,即创办学官,基本上是以吏为师,入
学者以学习律令为主,并参与一些公务活动,“常选学官僮子,使在便坐受事。每出行县,益从学官诸生明经
饬行者与俱,使传教令,出入闺阁。县邑吏民见而荣之”。由于入学官者都享有一定的特殊待遇:一是“除更
徭”;二是学成之后可以安排工作,“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三是这些学官弟子经常出入官场,参与
相关的公务活动,在百姓之前有一定颜面。因此,学官也具有一定的诱惑力,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巴蜀子弟
向学之心,“数年,争欲为学官弟子,富人至出钱以求之”。① 由此可见,文翁兴学是以培养基层小吏为主,由
于把兴学与仕进相结合,使基层官吏的培养有了新途径,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
强化中央王朝向心力和中原文化影响力,因而起到了一石数鸟之功效,故得到汉武帝肯定,下令加以推广。
但文翁兴学与先秦时期的官学和民间私学是有较大区别的,可以说它只是一种官吏速成培训学校而已,对于
蜀地文化整体发展的实际作用非常有限。从现有史料来看,“文翁兴学”直接培养的学生,除了为官为吏外,
在文化、学术和教育等方面并没有培养出特别突出之人。
再次,蜀学之兴并非始于文翁。“文翁兴学”的历史贡献主要在于重启地方官学。《汉书》记载:“至武帝
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②《汉书》的记载,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误解,以为中国兴办
地方官学是从文翁兴学才开始的。实际上,中国兴办地方官学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夏商周时期即已有了地
方官学。《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
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③校、序、庠皆地方官学。春秋时期,周王朝衰微,天下分裂,私
学、家学日渐兴起,教育的重心逐渐由“学在官府”转向学在民间,“天子失官,学在四夷”④。战国时期,各国
民间教育更加发达,游学之风盛行。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为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焚书坑儒,以吏为师,禁止
地方办官学与私学。但秦朝存在的时间毕竟较短,秦灭以后,各地私学、家学多有恢复,但地方官学却未复
兴。秦并巴蜀比灭六国早近百年,秦在巴蜀设置郡县,委派官吏,加强管理,蜀文化与秦文化很早就有机地融
合成为一体。秦始皇统一六国,继而实行文化专制政策。这些文化专制政策主要是在北方原六国所在地进
行,而远离中原的巴蜀之地是否也实施了严厉的文化专制政策,现在缺乏相关史料加以证明,但从汉初司马
相如、落下闳等人所取得的文学和科学成就来看,他们青少年时无疑接受了系统的一流水平的教育,因而可
以初步认为秦朝文化专制政策在蜀地的作用相对较小,至少在汉初蜀地的私学和家学应是较为兴盛。在客
观评价文翁兴学的功绩时,要充分地认识到文翁兴学的局限性,认识到蜀学之兴并非始于文翁,地方办学更
非始于文翁,文翁的功绩主要在于恢复了被秦朝禁止的官学而已。当代知名学者王文才先生断言:“旧论两
汉蜀学者,咸谓文翁兴教,英伟挺生,迄东京而大昌。然蜀学之兴,由来尚矣,非自文翁始也。”“学亦别有所
承,是蜀学本有渊源,非自文翁倡教始也。”⑤可以说,此一论断应符合历史事实。
最后,相比文翁治蜀对巴蜀地区文化发展的功绩,我们也不应忽视司马相如对蜀学的推动作用。班固
《汉书》记载:“司马相如游宦京师诸侯,以文辞显于世,乡党慕循其迹。后有王褒、严遵、扬雄之徒,文章冠天
下。繇文翁倡其教,相如为之师,故孔子曰:‘有教无类。’”⑥班固高度肯定了文翁与司马相如都对汉代巴蜀
文化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后人对“文翁倡其教,相如为之师”这句话多发生误读,不少人都理解为“文
翁倡其教”,与“相如为之师”是前后递进关系,即文翁倡导教育,创办了学官,让相如为老师。实际上,班固所
写“相如为之师”,并非是指为学官之师,而实指为人师范、楷模之意,即司马相如乃是蜀地学人效法之榜样。
晚清民初之学人李详在《愧生丛录》中对此有所分析,他认为:“蜀承文翁之教,王、杨文章,师法相如而已,非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以上引文皆出自班固《汉书》卷89《循吏传》,第3625-3626页。
班固《汉书》卷89《循吏传》,第3626页。
《孟子》卷5《滕文公上》,万丽华、蓝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05页。
李梦生译注《左传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080页。
王文才《两汉蜀学考》,巴蜀文化丛书编委会《巴蜀文化论集》,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299、302页。
班固《汉书》卷28下《地理志》,第1645页。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