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群体的“历史空白”之悲和现实之痛呢? 《南充县立女子中学校学生自治会刊》发表了林德蔚的散文《春宵步
月》。该文记述晚饭之后“我”邀约表姐到月下小园散步赏月。不料,表姐因感于月虽缺而终有复圆之时,自
己母亡姐卒再不能与她们相聚而伤心不已。“我”因之相劝道:“姐勿悲也,人生如白驹过隙、得乐且乐,何自
苦也? 姐不忆东坡之文有曰‘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
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乎!’余等今得享此清福、正当乐也,何悲之有?”①无独有偶,《
南
充县立女子中学校校刊》上还刊登了明钦老师两首宗教色彩浓厚的词作。其中有佳句云:“识得妙明真境界,
万缘静处百花香”②,“世界空花应早悟,化入城里,唱予和汝,同赴菩提路”③。自古以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
天,天府盆地四周皆崇山峻岭的地理环境,像极了只允许见到一小片天的闺阁设计。当日益觉醒的巴蜀女性
洞察到历史的无情,而在现实生活中又处处遭逢难以打开局面的人生困局的时候,她们常常将人生的失意和
苦痛寄情于山水,并在山水的眉目之间得到类似于宗教般的人生领悟。她们企图将山水、宗教与人生连成一
片,以此获得一种安慰。鉴于这样一种地域性经验,在四川现代女性文学的发生期涌现出了很多借山水抒怀
的文字。那些阻隔巴蜀女儿的峻山秀水,反过来成了她们的精神原乡。
女性刊物《蔷薇杂志》也是浸润在这精神原乡里向着另一维度绽放的奇花。在创刊号上,主创者们这样
表达她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对人生的追求:“蔷薇路旁,什么都见着了,野心军阀,贪官污吏,大腹贾,穷人,乞
丐,少女,老妪。他们虽贪残困苦,他们见了蔷薇,无不俯首帖耳,表示欣慕的,因为蔷薇是能给他们以美的愉
悦,美的享乐的。世界因了蔷薇都要向上,世界因了蔷薇都要美化,世界除了向上美化外,还有什么别的道
路?”④柳斐落的小说《戒与归家》是该刊的一篇代表作。小说讲述的是主人公用“二十年的青春”踏遍“天涯
海角”,想在这冷酷的人间寻觅同情与爱而不得的故事。藏在故事背后的隐含作者对“同情”和“爱”辗转反侧
的追求特别令人动容。主人公本想在新式学校得到理解与同情,不料却遭遇冷遇和讥讽,失望之余转而回归
家庭。却发现“起初我以家庭虽是陷人的魔窟,但还有盲的爱的存在,而今,我知我所猜测的是完全的错了!
从你们的冷淡和抱怨中间,我知你们将软置我于死地”⑤。最后,在一股强烈的难堪而厌倦的复杂情绪支配
下,主人公绝望于价值观上的无法共振而主动消失于无人知晓的地方。无疑,这篇小说将川人自由、奔放、狂
狷等精神追求极致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随着川妹子现代性体验的深入,“母亲”是被反复言说的内容。李嗣薇《记居室》一文使用层层递进的手
法来书写母爱。行至文末,一股浓烈的思母之情蓬勃而出。“居室之左有小墩,遍植杨柳,一片新绿,蓊然成
荫,屋后有堂,夏来荷叶田田,荷花亭亭,与窗前绿树掩映成趣。……吾母尝于此良夜,集吾姊妹于轩中赏
月”⑥。此刻明月如故,母亲却已作古人,从前的抚爱不再复得。这物是人非的场景令作者长号不已。在此
基础上,曼萍的《望秋月思乡》则将“母亲”的话题向纵深推进。“夜已阑;/人已静;/淡淡地幽光。/浸洗着满
园的枯草,/……我的母亲,我的无依的母亲呵,/是否正在系念着漂泊他乡的女儿而情伤? /……故乡的月
色,/此刻可是一般凄凉? /我的母亲,/此刻可是般彷徨? /重重的黑幕,/何时才见朝阳? /天涯漂泊的我,/
⑦
何时才得还乡?” 在这首直抒胸臆的诗歌中,“母亲”不仅代表着慈爱,而且还象征着深深的苦难。同时,“母
亲”与“故乡”这两个意象在诗中并举出现、紧密相连。从某种程度上讲,诗人认为母亲是血缘上的根,故乡是
地缘文化上的根。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刚刚浮出历史地表的女作者要如此深度地书写“母亲”呢? 正如孟
悦和戴锦华所言,这是因为“这种复活了的母亲以及复活了的母亲之爱,并不是具体的文学形象或现实形象,
而是一种对立于血缘———民族之父的、剥离了父权意志色彩的女性家长象征”,这一象征“填补她们主体结构
①
②
③
④
林德蔚《春宵步月》,《南充县立女子中学校学生自治会刊》1929年,第35页。
明钦《叠韵奉酬少伯》,《南充县立女子中学校校刊》1931年第6期,第2页。
明钦《青玉案酬友人寄赠金佛像》,《南充县立女子中学校校刊》1931年第6期,第1页。
沙鸥《花开时节》,原载《蔷薇杂志》1928年第1卷第1号,第2页,转引自《民国珍稀短刊断刊·四川卷(第11册)》,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
中心2006年版,第5060页。
⑤
⑥
⑦
柳斐落《戒与归家》,原载《蔷薇杂志》1928年第1卷第2号,第57页,转引自《民国珍稀短刊断刊·四川卷(第11册)》,第5207页。
李嗣薇《记居室》,《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校友会期刊》1934年,第52页。
曼萍《望秋月思乡》,《大邑县立女子初级中学校外同学会会刊》1936年第1期,第11ꢀ12页。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