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起。
首先,豫州山水的人文蕴含。《东京赋》写洛阳山川的文化底蕴:“王鲔岫居,能鳖三趾。宓妃攸馆,神用
挺纪。龙图授羲,龟书畀姒。召伯相宅,卜惟洛食。”①先言洛阳物产之神奇,南方的鲔鱼,居于洛阳旁的山穴
中,是宗庙的祭品;又有鲔鱼越过龙门,化身为龙的传说;伊水之中的鳖为三足,极为神奇。次言洛阳文化的
传奇,洛阳周边的伊水和洛水中有水精宓妃,且有周时占卜所得的吉卦。还有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伏羲
氏作文画八卦之《河图》,以及夏禹治天下、神龟负文而出的《洛书》。再如《南都赋》写光武帝刘秀故里南阳,
其地亦文化底蕴深厚:“松子神陂,赤角解角。耕父扬光于清泠之渊,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②有无角如龙的
③
红色的鱼、出没清泠渊的耕父神以及手拿明珠的汉水女神。且南阳“据彼河洛,通四海焉” ,临近出现《河
图》《洛书》的黄河和洛阳之地,预兆了刘秀必将承天命而一统天下。
其次,仁政王道与建都洛阳。东汉赋家不再将山河险阻作为建都的首要因素,而是将仁政王道的文化意
蕴附益于都邑洛阳。如张衡认为:“且天子有道,守在海外,守位以仁,不恃隘害。”④认为以仁德治国,无须凭
借险隘。同时,商、周迁都洛阳而复兴的事实,成为迁都洛阳的魅力,“迁都改邑,有殷宗中兴之则焉;即土之
中,有周成隆平之制焉”⑤。在叙写殷周之事时,已将仁政王道与建都洛阳联系起来,使洛阳成为王道之所。
汉人对洛阳的文化蕴含及其与德政的关系早有认知,且进行了初步的经验总结。基于秦速亡的教训,贾
谊《过秦论》言秦拥有雍州之地,凭借险固的地势和历代君王的努力,并吞天下,“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
也”,却二世而亡,究其原因在于“仁心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⑥ 指出秦速亡的原因是未施仁政。这种“过
秦”论,使汉人对凭借地理优势守国的理念发生了动摇,集中表现为对秦暴政的反对与对殷周德政的认同。
如刘敬对周朝建都洛阳形势的分析:
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周之先自后稷,尧封之邰,积德累善十有余世。……成王即位,周公之属傅
相焉,乃营成周洛邑,以此为天下之中也,诸侯四方纳贡职,道里均矣,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凡
居此者,欲令周务以德致人,不欲依阻险,令后世骄奢以虐民也。及周之盛时,天下和洽,四夷乡风,慕义
怀德,附离而并事天子,不屯一卒,不战一士,八夷大国之民莫不宾服,效其贡职。及周之衰也,分而为
两,天下莫朝,周不能制也。非其德薄也,而形势弱也。⑦
刘敬认为周代积累德政十几代,已经有良好的德政声望,故定都于洛阳,实行德政来统治和教化人民。
在建言中,刘敬明确阐述了洛阳需有德者居之的理念,且认为建都洛阳,必须实行仁政。翼丰在西汉元帝时,
面对山东诸侯实力的膨胀、边塞部族的侵扰以及豪奢的政风,提出迁都洛阳:“按成周之居,兼盘庚之德,万岁
之后,长为高宗。汉家郊兆寝庙祭祀之礼多不应古,臣奉诚难亶居而改作,故愿陛下迁都正本。”⑧企图通过
迁都改邑,承周之德,行周之政,以此来缓和并进而解除西汉的政治危机。可见,汉人将仁政王道比附于洛
阳,使其成为王道之所,其目的在于言说东汉建都洛阳乃是承袭三代之典范,也必然使洛阳符合礼制规范,还
会使大汉王朝再次兴盛,论证了建都洛阳的合理性及其优势。
三
汉赋地理铺写的转变
汉赋豫雍之辨中地理铺写侧重点的不同,集中展现了汉赋地理铺写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动因是多方面
的。M.H.艾布拉姆斯提出文学的四要素为作品—艺术家—世界—欣赏者⑨,
即作品、作者、世界、读者。研
究者依据此理论对文学地理学的研究范畴和结构系统进行了论析,如李妍认为文学地理学有四个研究范畴,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张衡著、张震泽校注《张衡诗文集校注》,第103页。
张衡著、张震泽校注《张衡诗文集校注》,第168页。
张衡著、张震泽校注《张衡诗文集校注》,第193页。
张衡著、张震泽校注《张衡诗文集校注》,第100页。
班固撰、白静生校注《班兰台集校注》,第22页。
贾谊撰、何孟春订注《贾谊集》,岳麓书社2010年版,第4-5页。
司马迁《史记·刘敬传》,第2715-2716页。
班固《汉书·翼奉传》,第3176页。
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