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察手术提取的脑组织中的突触,但还不能观察活人大脑中的单个突触。 即使可以用核磁共振光谱来观察
一些不同的组织中的分子,甚至是活体组织,但空间分辨率相对较低。故而,很难相信研究人员能够安全地、
准确地在一个活着的大脑中进行所有的测量,以彻底理解其大脑状态。若这样的测量工具确实存在,它们也
很可能由于量子物理学中的测不准原理改变所测量的一些内容。
①
实际上,通过脑成像读心仍然缺少必要的经验证据。首先,它无法建立大脑图像与复杂思维之间的对应
关系。尽管fMRI可以显示异常大脑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但它无法支持正常脑功能图像与行为之间的因果
关系。其次,即使脑成像的实验能够解释某个时刻脑的事件如何引起了精神的事件,却忽略了精神状态选择
的社会要素。因为除了生物学条件外,受试者的愿望、目标、习惯和社会规范也可能构成受试者行为的相关
因素。而且,测量实验中的技术设备以及认知任务的设置是人为的操作,并不能还原日常人们的精神状态的
真实场景。当受到环境影响时,个体的行为都会受到无意识和有意识的心理状态的双重影响,大脑、身体和
外部世界是一个交互的整体,大脑中没有特定的单向事件。所以,吉列特断言:“一个决定或一种意图是整体
论视角下生成的对象,而不是提前因果性输出的存在,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人为建构的实验场景无法对
这一变化的过程做出确切的解释与说明。”②格莱伦也认为,脑成像技术不能捕获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
互作用。大脑功能不仅受制于大脑内部的制约和规律,还取决于它们与外界的动态相互作用。 加扎尼加
认为,神经科学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思维是如何在脑成像记录中表现出来的,更不用说在大脑中
了。 拉马钱德兰也认为神经科学家还没有到能提出心智和脑的宏大的统一理论阶段。⑤
③
④
但是,这并不能改变目前这样一个事实:“成像技术在脑科学的研究中已经得到普遍应用,在目前研究的
基础上,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今后对人类的心理活动洞察的程度将会逐步引向深入。”⑥哥伦比亚大学的计
算神经学家尼克拉斯指出,更高分辨率脑成像可能会进一步完善结果。通过对测量和算法进行持续的改进,
科学家们已经创造出了解释和准确地再现一个人所看到的或想象的图像的算法。虽然这项技术可能还需要
几十年的时间才能有实际应用,但科学家们离建立起能够帮助我们投射内心的系统更近了一步。⑦fMRI专
家朗勒本等认为:“从长远来看,会研究出足够强大的技术来理解人们现在难以想象的思维方式。”⑧可见,在
这一点上,神经科学家们决不是一致的。
在心灵哲学领域,哲学家们专门讨论过心灵能否被解读的问题,形成以理论说、模拟说等理论作为解释
他心的解决方案。理论说认为,心理内容并非直接呈现给我们自明的东西,是以某种与他人互动的形式形成
的。 模拟说试图用自己的心智模仿他人的心智。ꢁꢂꢃ 可是,理论说摆脱不了循环论证,与他人的社会互动是
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只能在一套因果定律的基础上去假设人的心理状态。模拟说是在第一人称视角下,通过
在心理上模拟他人来理解他心的,无法解决现实情境中行为与心理相互联结的不可预知的难题。
回到读心问题本身,首先就是回到其本体论问题。神经伦理学家艾迪娜指出,读心面对的是一套复杂的
⑨
ꢄꢂꢁ
系统,并不单单是一个实在的、直接的对象。 维特根斯坦早就认为,人们的思想的表达就是通过大脑中思
ꢅꢂꢁ
想的观察的经验;真正的困难是对于意图的再现。 现在让脑成像技术打量一个人主观想法的读心术,进一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CarrieFigdor,“WhatIsthe‘Cognitive’inCognitiveNeuroscience? ”Neuroethics6,no.1(2013):105-114.
GrantGillett,“Intention,AutonomyandBrainEvent,”Bioethics23,no.6(2009):330-339.
WalterGlannon,BioethicsandtheBrain (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2007),66.
MichaelGazzaniga,TheEthicalBrain (NewYork:DanaPress,2005),122-123.
拉马钱德兰、布莱克斯利《脑中魅影》,顾凡及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年版,第6页。
安然《解码大脑的秘密》,《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第48期,第62-63页。
魏潇《AI时代的高科技读心术:算法解码脑中图像》。
D.Langleben,L.Schroeder,etal.,“BrainActivityDuringSimulatedDeception:AnEvent-Related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Study,”
NeuroImage15,no.3(2002):727-732.
⑨
WilfridSellars.EmpiricismandthePhilosophyofMind (Boston: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7),68-117.
ꢁ
ꢂꢃR.Gordon,“FolkPsychologyAsSimulation,”Mind & Language2,no.2(1986):158-171.
ꢂꢄAdinaRoskies,“NeuroimagingandInferentialDistance,”Neuroethics1,no.1(2008):19-30.
ꢂꢅ维特根斯坦《蓝皮书和褐皮书》,涂纪亮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2、43页。
ꢁ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