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课程,其中“有八个少壮的翰林,二十几个孝廉公” ,一时传为学界佳话。因深感教育责任重大,马相伯决定
扩大组织,遂借天主教耶稣会在徐家汇老天文台的余屋,自任院长,并邀请耶稣会数名教士为师资,组织若干
名精干管理人员,于1902年底正式创办震旦学院,这就是中国第一所国人自办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私立大学。
①
该校以“崇尚科学,注重文艺,不谈教理”为办学宗旨②,
创造性地提出了以“文学”与“质学”为核心的基本课
程架构,采取民主自治制的办学方式,很快引起社会轰动,四方有志之士纷至沓来。三年后相衍而生的复旦
公学,马相伯更以“不懈益励之精神”,对学校办学章程、课程设计、教学方略、师资聘任、经费筹措等方面进行
全方位的设计与实践,从而为复旦公学乃至后来的复旦大学奠定了极其深厚的发展根基。
与马相伯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先驱者地位不同,黄炎培的主要贡献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首倡者与
推进者,被誉为中国近代职业教育之父。他先后创办过川沙县小学堂、上海县广明小学、浦东中学等新式学
校,他在悉心考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后,越来越感受到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和国家兴旺的巨大作用。
1
915年
,黄炎培在考察美国之后写道:“此次游美凡经二十六省,又在旧金山居住一月,他人调查工厂,鄙人
则独在教育馆调查教育。据鄙人意见,美国教育之发达,较之中国实不可以道里计,而其尤注重者为职业教
育,此盖美国办教育者研究之结果也。”③1917年,黄炎培再次谈及欧美国家职业教育之繁盛,他说:“今欧美
之于职业教育,可谓盛矣。德国一职业学校,分科至三百多种。”④在他看来,教育不与职业沟通,是百业不
兴、社会落后的重要原由。职是之故,黄炎培于1917年5月6日,毅然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对
如何开展实施职业教育活动进行全面部署。特别值得肯定的是,黄炎培所倡导的职业教育不是狭隘的职业
教育,而是大职业教育主义,强调只从职业学校做工夫,只从教育界做工夫,只从农、工、商职教界做工夫,均
不能发达职业教育。与之相应,受职业教育者也不能仅局限于个人所获的一技之长,应该有更远大的社会理
想和目标定位。他说:“吾人更愿郑重声明职业教育之宗旨曰:职业教育,将使受教育者各得一技之长,以从
事于社会生产事业,藉获适当之生活;同时更注意于共同之大目标,即养成青年自求知识之能力、巩固之意
志、优美之感情,不惟以之应用于职业,且能进而协助社会、国家,为其健全优良之分子也。”⑤
在基础教育领域,敢于及时吸纳世界先进理念、开风气之先的海派教育家则更多,20世纪20年代的舒
新城和改革开放后的吕型伟即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1921年7月,应张东荪的邀请,舒新城离开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来到上海就任中国公学中学部主任。年
轻气盛的舒新城来沪工作的前提,就是要求中国公学校长同意其对中学部实施系统改革,他写道:本人“入校
的条件即以该学年制为分科选科的学科制,改四年修学年限为五年为前提。这学校的主办人很相信我的主
张,条件都承认了,入校而后也实行改革了”⑥。但分科选科的学科制在推进过程同样遇到了困境,学生因某
科不及格而留级,同样不利于其个性发展。“从根本上讲起来,学科制之不适宜于个性发展,留级的时候虚耗
光阴,与年级制比较,还是五十步与百步的问题。”⑦正当舒新城对学校改革实施一筹莫展的时候,“适逢‘道
尔顿制’创造试验的结果,还从欧美传到中国,被我们知道,觉得这种办法在事实上可以解决我们困难的大部
分,在理论上也可以答复我们疑问的一大部分,于是我们很高兴地研究,并敢大胆地试验” 。1922年10月
初的一天,经舒新城的精心策划,最先在中国公学中学部的国文科中进行实验,不再用旧日的班级制和钟点
制,而代之以学生按自己的能力与同学在“作业室”共同学习,教师重在个别指导和因材施教。这一在中国学
校最早进行的道尔顿制实验,打破了班级授课制的机械教学,凸显了学生自由学习活动的教学变革,经时刊
⑧
《教育杂志》“道尔顿制专号”的系统介绍,很快引起全国性的轰动效应。舒新城称:当时,“各省教育界之来吴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马相伯《一日一谈》,朱维铮主编《马相伯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06页。
马相伯《一日一谈》,朱维铮主编《马相伯集》,第1107页。
黄炎培《黄炎培调查美国教育报告》,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0页。
黄炎培《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第83页。
黄炎培《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五年间之感想》,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第166页。
舒新城《什么是道尔顿制》,吕达、刘立德主编《舒新城教育论著选(上)》,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90页。
舒新城《什么是道尔顿制》,吕达、刘立德主编《舒新城教育论著选(上)》,第93页。
舒新城《什么是道尔顿制》,吕达、刘立德主编《舒新城教育论著选(上)》,第95页。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