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一)问题化: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参与侧重负面影响分析
心理学特征、教育学特征、社会学特征的研究率先以“问题化”取向研究农村留守儿童,这一取向主导的
研究倾向或侧重挖掘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1
.心理学特征的研究。吴霓等在2004年6月15日至7月5日对江苏省、河北省和甘肃省3省5县10
所农村中小学的调查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表现出对缺乏父母关怀感到不满。 张莉华通过对具有留守
经历大学生的观察以及与他们的交谈,发现他们表现出对自身的不满,自卑心理严重,出现问题时倾向于自
我否定、苛求自己。②
①
2.教育学特征的研究。周宗奎等对湖北省3县(市)21所农村中小学、10个行政村的调查研究发现,父
母外出后,一些农村留守儿童出现意志消沉,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学业成绩下降,不服管教、违反学校纪律
的情况。 王玉琼等对河南省2县4所农村小学的调查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厌学、逃学现象增加的
情况。 此外,于慎鸿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并结合对留守儿童群体的观察发现,道德教育的真空状态导致
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更容易受不良习惯、越轨行为的影响。⑤
③
④
.社会学特征的研究。叶敬忠等对河北、北京、陕西和宁夏4省(市)10个村子的调查研究发现,农村留
3
守儿童人格呈现向两极发展的态势:一类留守儿童性格孤僻,显得过早成熟;另一类留守儿童自我约束力
差。 段成荣等在2005年春节前夕对江西省修水县墨田村小学4-6年级全体在校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
农村留守儿童人际交往能力欠缺。⑦
⑥
(二)问题化解构:多学科“纠偏”努力与人类学加入
伴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由“问题化”取向主导的阶段向“问题化解构”取向主导阶段的转变,具有学科
特征的研究逐渐精细化。除了心理学特征、教育学特征、社会学特征的研究开始解构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
“问题化”,人类学特征的研究也对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问题化”产生了质疑。
1.心理学特征的研究。胡心怡等对湖南省10县256名农村初中生的调查研究、陈亮等对河南省周口地
区8所农村中小学461名学生的调查研究以及魏军锋对河南省2县3所农村中小学486名学生的调查研究
分别发现,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自尊⑧、主观幸福感⑨、气质性乐观ꢁꢂꢃ等心理健康指标上不存在显著
差异。此外,张连云对河南省某乡镇2所农村中小学477名中小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单亲外出的农村留守
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孤独感体验上差异并不显著。ꢂꢁꢄ
2.教育学特征的研究。张显宏通过对安徽省六安市1所中心小学
25名留守儿童连续6个学期语文、数
学成绩的跟踪调查研究发现,在学业发展上,并不是所有的留守儿童都是“学习问题”儿童,留守儿童学习成
ꢅꢂꢁ
绩平均分甚至高于非留守儿童。 吴小叶对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4乡(镇)523名农村中小学生的
ꢆꢂꢁ
调查研究也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整体差异不显著。 尹勤等在2010年6月对江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教育研究》2004年第10期,第15-18、53页。
张莉华《具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分析》,《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第12期,第28-30页。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71-79页。
王玉琼、马新丽、王田合《留守儿童问题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抽查》,《中国统计》2005年第1期,第59-60页。
于慎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中州学刊》2006年第3期,第128-130页。
分别参见:叶敬忠、王伊欢、张克云等《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情感生活的影响》,《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4期,第19-24、79页;叶敬
忠、王伊欢《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与特点》,《人口学刊》2006年第3期,第55-59页。
⑦
⑧
⑨
段成荣、杨舸、王莹《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学海》2005年第6期,第25-29页。
胡心怡、刘霞、申继亮等《生活压力事件、应对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第5期,第501-503页。
陈亮、张丽锦、沈杰《亲子关系对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第3期,第8-12、32页。
ꢁ
ꢂꢃ魏军锋《留守儿童气质性乐观、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国特殊教育》2014年第11期,第58-61页。
ꢂꢄ张连云《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第5期,第80-84页。
ꢂꢅ张显宏《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实证分析———基于学习成绩的视角》,《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9期,第60-64页。
ꢂꢆ吴小叶《贵州省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状况调查分析———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第2期,第36-41
页。
ꢁ
ꢁ
ꢁ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