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淑玉从杜威“经验”理论看深度学习的发生
转化为可以被理解、掌握和运用的个体经验;学生又是如何在活动中将自己零散的、朴素的生活经验提升为
系统的、科学的反省经验(知识)。
简言之,我们需要明晰深度学习的发生机制,明确学生是如何在深度学习中掌握知识,又是如何在教师
指导下通过深度学习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的。探究深度学习的发生机制,无论从教师“教”的角度还是从学
生“学”的角度,都必须解决知识与经验相互转化的问题。打破知识与经验割裂的局面,使二者在教学过程中
统一起来并最终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一
统一而非割裂:对杜威“经验”理论的澄清
在教学论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人们都试图阐明经验与知识这一对矛盾关系,并努力将二者统一起
来:在赫尔巴特的论著中,这对矛盾被定义为新的观念与学生已有观念的矛盾①;在杜威的论述中,这个矛盾
被描述为儿童与课程(知识)的差距②,原始经验与反省经验的差距③;杨建华在分析教学认识的客体时也对
经验知识(生活经验)与理论知识做了区分④。经验与知识之间的矛盾与差异在赫尔巴特那里虽然被注意到
了,但如何通过教学弥补两者之间的巨大差距并没有得到系统的阐释。杜威认识到了两者之间的差异,明确
提出儿童的生活世界与学校所提供的课程之间是存在距离的,教育者要通过指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经验
的改组与改造,并由此提出教学要以学生经验为主导,以学生的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和出发点。 针对杜威
的这一观点,杨建华曾进行评述,认为经验虽然在教学中有重要意义,但是从儿童经验出发的教学不利于经
验的提升与整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应该与此“恰好相反”,“应当充分发挥教学认识的优势,以较高起点的系统
理论知识为主导,对学生的经验加以提升,使两者结合起来”。⑥ 后续学者在对教学认识的机制进行探索时,
又再次强调教学应该是一个“高起点的认识过程”⑦。那么,从理论知识出发的“高起点”教学与从儿童经验
出发的“低起点”教学一定是相异、相斥的吗? 杜威基于经验的教学是否就一定忽视了理论知识在教学中的
重要价值呢?
⑤
作为进步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杜威在一段时期内被认为是反对传统教育而被推崇,不少学者曾在论著
中援引杜威的相关论述,并将其概括为以“活动中心”取代“书本中心”,以“儿童中心”取代“教师中心”,以“问
题ꢀ解决”教学模式取代“知识授受”教学模式。也因此有了新“三中心”与旧“三中心”对立的说法,认为杜威
的儿童中心课程或基于经验的教学忽视系统知识学习,忽视教师的指导。这实际上是对杜威思想的误读或
片面的夸大。这一错误的倾向后来被很多学者意识到并予以了及时的纠正:王道俊就曾撰文澄清对杜威教
育思想的某些认识,并在文中肯定了杜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活动的价值,提倡知识学习要向自我意
识转向等方面对于教学具有重要意义;⑧涂诗万、扈中平在研究中对于“知识与活动相对立”的说法进行了驳
斥,认为杜威实用主义知识观下,知识与活动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连续的、统一的;⑨丁道勇也在文章中反
对将杜威教学思想概括为“儿童中心”的做法,认为杜威在儿童与课程相关论述中表达的观点是要在起点(儿
ꢃꢂꢁ
童)与终点(课程)之间搭建有效而人道的联系,而非单纯地关注和保护儿童。 越来越多的反思、审视、献疑
吸引我们重新阅读和思考杜威,纠正原有的各种片面论断,摆脱二元对立思维,以更加客观、理性的态度对杜
①
赫尔巴特强调以“统觉”来协调新旧观念,并在观念间建立“联结”,将新的知识与早期习得的知识结合起来。参见:赫尔巴特《教育学讲授纲
要》,李其龙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41ꢀ43页。
②
③
④
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赵相麟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113页。
约翰·杜威《经验与自然》,傅统先译,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15ꢀ19页。
杨建华提出:人们对于教学实践的重要批判就是“学生的整个精神生活被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来自学校的,一部分是来自生活的”,“学校
所学的知识与学生经验、学生生活的现实相分离”,因此,必须通过教学认识将经验知识(生活经验)与理论知识统一起来。参见:王策三主编
《教学认识论(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⑤
⑥
⑦
⑧
⑨
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第115ꢀ116页。
参见:王策三主编《教学认识论(修订本)》,第89页。
郭华《带领学生进入历史:“两次倒转”教学机制的理论意义》,《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6年第2期,第12ꢀ13页。
王道俊《知识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方式问题初探———兼谈对杜威教育思想的某些认识》,《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第1期,第21ꢀ25页。
涂诗万、扈中平《超越知识与活动的二元对立———杜威教学思想再认识》,《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7期,第24ꢀ31页。
ꢁ
ꢂꢃ丁道勇《儿童不是中心———对杜威教学思想的再认识》,《全球教育展望》2016第11期,第110ꢀ128页。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