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卷第4期  
2
0207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47,No.4  
July,2020  
新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关系的  
演进路线与政策谱系  
杨卫安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长春130024)  
摘要:城乡教育关系问题是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关系先后经历了二元  
结构时期均衡发展时期一体化时期三个阶段城乡义务教育二元结构政策是由教育普及与资源短缺的主要矛  
盾决定的,采取的是城市优先的教育统筹策略,差距和分割发展为其基本特征;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是在追  
求质量与城乡教育差距拉大背景下提出的,采取的是向农村倾斜的教育统筹策略,以静态管理下的教育平等为目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人口流动加速与教育静态管理之间矛盾加剧的必然选择,以城乡兼顾重在农村为  
主要教育统筹策略,追求的是融合发展下的教育平等。  
关键词:义务教育;城乡关系;教育二元结构;均衡发展;一体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20)04-0094-08  
收稿日期:2020-03-16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特大超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力评价及调控政策  
研究”(2412018JC005)与吉林省教育厅项目长春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力及调控政策研究”(2015-531)的  
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杨卫安(1979—),,河北保定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  
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村教育。  
城乡教育关系问题是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不同的城乡教育关系政策影响着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  
的发展走向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关系出现了几次大的政策转向,并先后出现了城乡教育二元  
结构城乡教育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化等诸多政策概念不同概念出现的时间指向逻  
辑层次都是不一样的,容易使人们陷入概念的混乱之中,不利于对城乡教育关系的正确处理因此,从时间  
结构问题结构逻辑结构入手理清新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关系的演进路线与政策谱系,对更好地理解当下城  
乡教育一体化实践,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城乡义务教育二元结构政策的形成和发展时期(1949ꢀ2000)  
)教育普及与资源短缺的主要矛盾  
949,中国的文盲比例很高,全国学龄儿童入学率最高的年份为20%学  
需求,新中国成立以后就把普及教育作为一项大事来抓194912,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  
(
1
陈至立千秋基业壮丽诗篇———共和国教育50》,《教育研究1999年第9,3。  
94  
杨卫安新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关系的演进路线与政策谱系  
,提出教育工作在相当长时期内以普及为主此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共中  
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等多个文件分别在19581980年发布,都把短期内普及  
小学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任务1986,我国颁布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成为硬性要求199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到20世纪末,我国要实  
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双基目标”。由此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2000  
,小学或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是我国教育的发展重点,20世纪90年代甚至被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来实施。  
教育普及与发展需要庞大的资源投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由此决定的资源多寡是决定教育发展程  
度的物质基础面临庞大的教育入学需求,教育资源短缺成为这一时期教育普及的主要障碍从新中国成  
立到改革开放的30年间,我国的经济建设是在艰难曲折中发展前进的,虽有巨大成就,但经济总量和财政收  
入依然较低再加上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无所不包,除去经济建设军费行政等支出外,  
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很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增长都非常迅  
但是,经济强国并非短期内就能建成,我国还是一个不富裕的发展中国家因此,经济与财力状况仍然  
是影响我国教育普及的主要障碍20世纪90年代,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曾提到,我们作为发展中国  
,要办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需要探索穷国办大教育的途径同一时期,随着教育的快速普及,学生  
数量大幅增加,由各类院校培养的正规师资远不能满足急速增长的师资需求,教师匮乏问题凸显因此,  
大量的民办代课等非正规师资成为这一时期教师补充的重要来源。  
()城市优先的教育统筹策略  
在国家想要快速实现教育普及但资源还很有限的矛盾之下,不得已只能采取城市优先的教育统筹策略。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一穷二白,教育经费十分缺乏,面临城乡教育谁先发展的两难选择受当时工业优先、  
城市优先整体发展战略的影响,1953政务院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提出,今后把小学教育的  
发展重点放在工矿区和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以适应工业建设日益发展的要求1955,时任教育部部长  
张奚若也谈到,在国家人力财力有限,不能实施普及教育的时候,首先在人口集中经济较发达的地方办学,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城市优先的教育统筹策略逐渐形成这种地区有别的教育发展方式  
就是人们常说的两条腿走路方针当时,中央强调,中小学教育事业要认真贯彻执行两条腿走路的方  
由于我国各个地区在经济和文化上发展不平衡,由于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时期的历史任务,举办中小  
ꢃꢂꢁ  
学教育应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主要是国家办学与集体或者个人办学并举这种办学方针,在实际当中  
ꢄꢂꢁ  
变成城市教育国家办,农村教育社队及农民办的格局。  
改革开放以后,在国家继续面临教育普及与资源有限的矛盾冲突下,“城市优先的教育统筹策略依然得  
到延续1980,教育部印发关于中央书记处对教育工作指示精神的传达要点》,在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方面,多位中央领导人都提到要承认不平衡,把重点抓好,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多发展一点,经济条件差的地区  
ꢅꢂꢁ  
少发展一点教育经费的投资和师资要集中,把先进地区搞上去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  
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不发达的大国,普及小学教育,不可能完全由国  
段永林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54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人民日报1958920,1。  
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97)》,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1877ꢀ1879。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2。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人民日报1993227,2。  
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55。  
车丽娜徐继存民办教师及其对乡村社会的影响》,《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年第5,46。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14年第2,149。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教育部部长张奚若的发言》,《人民教育1955年第9,13。  
ꢂꢃ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97)》,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1150。  
ꢂꢄ人民公社解体前,农村教育资源通过生产大队集体的途径分摊到农民身上人民公社解体后,则通过集资和分摊等方式直接转移到农民身  
。  
ꢂꢅ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97)》,1813。  
9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家包下来,重新强调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强调了社队集体办学的重要性1992,国家教委关于搞好  
城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印发,非常明确直接地提出要保障城市教育优先发展,对于九年义务教  
育必须首先保证实施,使城市不仅要在普及程度上高于农村,而且在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也要在全国起到示  
范作用②  
()差距与分割为特征的二元制度  
在城市优先的教育统筹策略下,“城市教育国家办农村教育社队及农民办的办学格局具有差距与分割  
并存的二元化特征。  
首先,“城乡有别的二元化办学格局和教育资源配置方式造成了城乡教育发展的巨大差距,农村不管是  
在办学条件还是在师资力量方面都落后于城市从办学条件来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农村地区存在大  
量的简易小学和耕读小学,这些学校一般条件较差即使是正常的全日制小学,由于经费来源有限,硬件设  
施也不容乐观改革开放后,相对于农村,城市的中小学依然主要由国家供给,办学条件相对较好,农村与之  
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以危房面积为例,根据教育部1981关于抓紧解决中小学危房倒塌不断发生重  
大伤亡事故问题的请示报告的数据,1978,农村中小学危房面积约5000余万平方米,占中小学校舍总面  
积的17ꢆ2%到了1999,全国中小学仍有1200多万平方米危房,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农村地区。  
师资配置来看,城乡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别城市以正规的公办教师为主,农村则存在大量的没有经过专门培  
训的非正规教师20世纪80年代之前,农村的这种非正规师资主要是民办教师1977年为例,全国小  
学民办教师总共343ꢆ9万人,其中乡村地区334ꢆ35万人,占了97ꢆ22%同年,乡村小学教师共有456ꢆ62  
万人,民办教师比例为73ꢆ22%,民办教师比例很高80年代之后,招聘民办教师的口子逐渐被堵死,农村  
又出现了大量的代课教师1997,全国中小学共有代课教师1005490,其中95ꢆ65%集中在农村地区  
(
镇区+),,学  
质量的提高带来了负面影响。  
其次,城乡教育处于分割发展状态由于实行城市优先的发展策略,城市聚集着更为优质的教育和生活  
资源城乡发展的这种差距造成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巨大拉力,但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无序流动会冲击  
城市的生产生活秩序,进而影响城市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末相继建立了以  
户籍制度和人民公社制度等为代表的城乡分割制度,限制城乡自由交流,农村和城市被人为地分割开来从  
新中国成立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取消人民公社制度,城乡教育基本处于隔离并行发展的状态,城乡学  
生和教育资源的横向流动很少之后随着户籍制度的松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开始出现了越来越大规  
模的民工潮但这一时期由于城市并不能解决农村户籍学生的入学问题,因此农民工很少有携带子女随迁  
城市的现象同时,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横向流动也较少,城乡教育基本上依然处于分割发展的状态。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时期(2001ꢀ2009)  
()追求质量与城乡教育差距拉大成为主要矛盾  
从教育的演进规律来看,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一般会依次经历三个阶段,分别以教育机会普及教育质  
量提升和教育特色发展为主导性发展任务从新中国成立后致力于小学教育普及到1986年我国开始实  
行九年义务教育,一直到2000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我国一直处于教育机会普及的数量扩张阶段据  
统计,2000年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人口覆盖率已达到85%,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9ꢆ1%,  
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97)》,1878。  
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97)》,3332。  
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97)》,1920。  
关于加强中小学校舍危房修缮和改造的紧急通知》(教财[1999]32),《教育部政报2000年增刊第1,94。  
根据三十年全国教育统计资料:1949ꢀ197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1979)184189页中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根据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1997相关数据统计得出参见:教育部计划建设司编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1997》,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60618283。  
秦玉友教育发展浪潮与中国教育政策的多层设计》,《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第13/14,1。  
96  
杨卫安新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关系的演进路线与政策谱系  
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也达到了88ꢆ6%义务教育基本得到普及,其发展战略开始由数量普及转向质量提高。  
与此同时,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高速发展,社会发展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条件持续改善伴随知识经济的  
发展,广大人民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人民群众渴望接受优质教育与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凸  
,教育质量以及城乡教育差距问题日益得到关注②  
随着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世纪之交城乡义务教育在资源投入方面的差距却在不断拉大这种资源投  
入的差距体现在经费师资学校硬件建设等诸多方面以最能体现教育投入水平的经费资源来说(见表  
)
,初中生均经费投入差距从19961857962002250226 6  
, 年时间差距扩大了  
1
小学生均经费投入差距从1996999102002229094 6  
; , 年时间差距扩大了  
34ꢆ68%  
12930%由于在生均经费教师配置以及其他资源投入方面的差距,造成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业成  
就差距明显③  
1 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投入(1996ꢀ2002)(单位:)  
城市初中生均  
教育经费投入  
农村初中生均  
教育经费投入  
城市小学生均  
教育经费投入  
农村小学生均  
教育经费投入  
年份  
996  
997  
998  
999  
000  
001  
002  
差距  
差距  
1
2495.16  
2737.05  
2245.15  
2373.03  
2550.90  
2934.71  
3280.71  
637.21  
645.34  
611.51  
603.30  
596.21  
687.31  
778.44  
1857.96  
2091.71  
1633.64  
1769.72  
1954.70  
2247.39  
2502.26  
1402.59  
1515.30  
1737.95  
1962.23  
2222.21  
2792.52  
3094.92  
403.49  
420.79  
444.60  
489.80  
548.33  
675.16  
803.97  
999.10  
1094.51  
1293.34  
1472.43  
1673.88  
2117.36  
2290.94  
1
1
1
2
2
2
:根据历年出版的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6ꢀ2002年的  
教育经费收入数据和普通初中普通小学的学生数计算得出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资讯行高校财经数据库。  
()向农村倾斜的教育统筹策略  
000年以后,2002六  
2
大以后,我国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要求在这种城乡统筹的宏观政策背景下,城乡教育关系和发展方  
式也发生了改变,向农村倾斜的教育统筹策略,即教育均衡政策开始得到确立20039,《国务院关于  
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要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省级政府要切实均衡各县财  
,加大对财政困难县的转移支付力度20055,干  
,教育均衡发展正式成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政策术语  
其中,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是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提出前后,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重点保障农村教育发展,致力于缩小城乡  
教育差距首先,改革农村教育供给制度2001年确立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和投入体制在  
200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0161日发布,2020225日访问,http://www.moe.gov.  
cn/s78/A03/ghs_left/s182/moe_633/tnull_843.html。  
翟博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教育研究2002年第2,9。  
陈静漪宗晓华从城乡分立到城乡一体化———中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机制演进路径分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  
78。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01022,1。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人民日报2003921,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教基[2005]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05525日发布,20202月  
2
5日访问,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1/200505/t20050525_81809.html。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人民日报2001615,8。  
9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体制改革的基础上,200512月又实行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供给制度得到完善其次,以工程或项目的形式实施多种特殊支持政策在办学条件方面,先后实施了东  
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西部大中城市学校对口支援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贫困地  
区学校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  
设工程,有效改善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在学生方面,2001年开始,国家主要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  
贫困家庭学生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免杂费免教科书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6年以后,免学杂费政策  
在农村率先全面实施,2008年在全国城乡统一执行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针对农村教师补充困难质量偏  
低的难题,先后实施启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高校毕业生到农  
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城  
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免费师范生政策这些向农村教育倾斜的统筹政策,大大丰富了农村的办  
学资源,提升了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  
()静态平等的均衡制度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指向的是城乡教育差距问题虽然它不排斥城乡交流融合,但是在政策表述和  
实践当中并非重点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即使城乡没有来往,但如果农村教育能获得充足的资源投入,同  
样能够达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亦即城乡教育的隔离但平等”。归纳起来,这一时期的城乡教育关  
系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延续了城乡二元结构隔离发展体制下的静态管理思维二元结构体制下,城乡教育分别在相对封  
闭的空间内独立发展,缺少横向的人员物质文化要素的交流与互动这种制度框架大大降低了人口和资  
源流动造成的教育管理的不确定性,城乡政府可以更加便利和稳定地进行教育控制随着20世纪90年  
代中后期尤其是21世纪以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之间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随迁子女在城市有了  
越来越多的教育需求,这给城乡教育的规划和管理带来不确定性和巨大挑战但是,由于制度惯性的作用和  
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人们的管理思维滞后于现实发展并依然处于静态模式这种静态管理思维体现在城  
乡教育资源投入上还是以初次分配为主通过国家实施的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各项工程和措施来看,除了  
对口支援和支教外,其他都体现为初次分配资源的方式虽然200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  
决定针对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提出了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  
,但是,其本质上还是一种城是城乡是乡的静态管理思维,钱随生走编制的跨区域调剂等并  
没有被提上日程。  
其次,国家虽然力图通过资源向农村的倾斜性配置来达到城乡教育发展的均衡,但由于农村教育的弱势  
积累和发展惯性的影响,城乡教育均衡在短时期内并没能快速实现,城乡教育差距依然较大以生均教育经  
费投入为例,2001,城市普通初中生均教育经费为2934ꢆ71,农村只有687ꢆ31,农村相当于城市的  
3ꢆ42%;2010,1427951,农村为450787,的  
2
3
1ꢆ57%,,,2001,2792ꢆ52,村  
只有675ꢆ16,农村相当于城市的24ꢆ18%;2010,城市普通小学生均教育经费为9725ꢆ47,农村为  
,城乡差距也在缩小,但差距仍较大⑤  
383804,农村相当于城市的3946%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政策时期(2010年至今)  
)人口流动加速与教育静态管理之间的矛盾加剧  
(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和人口流动速度加快,城乡均衡发展政策体系下的静态管理模式越来  
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6年第5,35。  
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教育研究2009年第11,5。  
杨卫安城乡教育一体化:问题指向内涵阐释与方法论选择》,《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年第5,79。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人民日报2001615,8。  
2001年数据见表1,2010年数据根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1》、《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0中教育经费收入数据和普通初中普通小学  
的学生数计算得出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资讯行高校财经数据库。  
98  
杨卫安新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关系的演进路线与政策谱系  
越不适应城乡教育资源流动和城乡教育整体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政策转换首先,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变得  
更加困难城镇化造成农村人口过疏化和城市人口过密化的人口分布格局,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小规模学校。  
017,107,()(24ꢆ1)44ꢆ4%农  
村学校的小型化给其资源配置带来巨大挑战,影响了教育均衡的实现第一是增加了经费成本按照传统  
生均拨款模式,小规模学校发展将举步维艰,因此国家出台不足100人的小规模学校按100人拨款的政  
第二是师资配置陷入困境在国家严格控制编制总数和县级政府财力较弱的情况下,小规模学校不  
可能独立配置充足的师资,课程开齐开足开好成为问题这些都使得静态管理思维下的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变得越来越困难其次,学龄人口的城乡流动造成了资源配置的空间矛盾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户籍制度  
改革的滞后造成城市出现大量的农民工群体,随之带来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市场经济体制下人口的流动性日益增强与教育接纳性不够之间的矛盾直接原因则在于资源配置的空间  
矛盾,即学生可以流动,但附着在学生身上的经费和编制资源却不能随之流动,造成流入地政府人为设置入  
学门槛,影响了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最后,城乡之间的文化隔阂阻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传统二元结  
构体制下,城乡之间的分割是依靠户籍制度等一系列正式制度来实现的,我们可称之为空间隔离随着户籍  
等制度改革的深入进行,城乡之间的空间隔离将会越来越弱但是,在城市社会中根深蒂固存在的城市人”  
乡下人的文化(观念)区隔制度还将长期存在在此观念下,城市人具有先天的优越感这种文化区  
隔制度造成城乡人口之间的心理壁垒如果这种文化排斥和心理壁垒得不到消除,城乡教育平等就很难  
真正实现例如,农民工随迁子女虽然可以进入公办学校上学,但由于文化区隔的存在,学生教育与社会融  
入出现困难因此,以均衡发展为主的城乡教育关系政策必须主动做出调整,建立适应社会人口流动的新  
型城乡教育关系。  
2
()城乡兼顾重在农村的教育统筹策略  
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实施过程中,国家十分重视教育资源投入向农村地区倾斜,但对于城乡教育交  
流互动不断加强背景下的城市教育问题关注不够实际上,在城乡壁垒逐渐消解的过程中,不管是农村教育  
还是城市教育,都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的发展2007,党的十七大首次从国家政策层面提出城乡一体  
”,致力于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008,党的十  
七届三中全会召开,更加系统地阐述了城乡一体化思想在国家城乡一体化宏观政策的影响和推动下,  
010,(20102020)》发布,提出要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  
展机制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的城乡教育关系超越均衡发展,开始步入一体化发展时期。  
虽然国家在2010年之后继续采取措施大力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并发布了一系列文件,但整体  
上已纳入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政策框架例如,2012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  
除继续强调经费和办学条件等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的措施之外,更加强调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融合,具有了  
2
ꢃꢂꢁ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内涵201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提出  
统筹设计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经费投入除重点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外,还要同时解决城市  
秦玉友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基本判断与治理思路》,《教育研究2018年第12,81。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国发[2015]6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年第35,31。  
史柏年城市流动儿童少年就学问题政策分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1,32。  
邬志辉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制度束缚与破解》,《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31。  
魏峰城乡教育一体化:基于文化视角的分析》,《复旦教育论坛2010年第5,21。  
熊易寒底层学校与阶级再生产》,《开放时代2010年第1,97。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  
民日报20071025,3。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81020,1ꢀ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2010729日发布,2020225日访  
,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1667143.htm。  
ꢂꢃ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4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2年第26,39ꢀ42。  
9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义务教育相关问题,做到相关教育经费钱随生走”,增强学生就学入学的可选择性2016,国务院关于  
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提出坚持城乡并重,做到城乡义务教育在  
学校建设教师编制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基本装备配置等标准的统一同时还要消除城乡壁垒,做到  
义务教育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实行教职工编制城乡区域统筹和动态管理201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发布,教育也被纳入城乡融合发展体系当中③  
()融合平等的一体化制度  
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解决的是城乡教育差距问题不同,城乡教育一体化主要是针对城乡二元结构  
逐步瓦解,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加剧,融合趋势增强这一社会背景提出的,除了继续关注教育均衡问题外,更重  
要的目标是促进城乡教育的交流互动融合及协调发展因此,城乡教育一体化追求的不再是静态管理”  
的均衡制度,而是打破隔离状态的交流融合的平等制度它继续保留了城乡教育均衡这一发展目标,但在  
实现目标的方式方法上更强调双向沟通良性互动”。因此,城乡教育一体化有着更丰富的政策内涵,是在  
均衡发展基础上的更高要求④  
总体来说,城乡教育一体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一,继续优先发展农村教育由于长期实行的城乡  
教育二元化发展政策,农村教育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优质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质量整体较低因此,必须保障  
农村教育优先发展,补足短板在经费方面,加大投入,优化整合各项资金,重点向农村地区倾斜在硬件方  
,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农村地区学校特别是寄宿制和小规模学校的办学条件在  
教师方面,完善多元化乡村教师补充机制,采取各种措施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打破常规编制核算方  
,实现编制资源向乡村小规模学校倾斜在学生方面,建构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做好农村地区控辍保  
工作第二,同步解决城镇教育问题城镇化发展和人口流动使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矛盾迁移到城镇内  
,造成教育资源配置不适应新形式发展,大班大校问题突出,随迁子女入学遇到障碍为此,各地要根据人  
口变化情况科学做好学校布局规划工作,统筹新建或改扩建学校,确保学位充足,满足国家就近入学要求。  
改革随迁子女入学制度,居住证为主要凭据接纳随迁子女入学第三,实现融合发展统一城乡义务教  
育经费保障机制,做到相关经费钱随生走”。完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和城乡教育联合发展模式完善  
互联网+教育”,以信息技术推动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政策谱系与演进启示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不同时期我国的城乡义务教育关系政策是不同的不同时期的城乡教育关系政  
策与宏观的制度环境相协调,同时受教育主要矛盾的直接影响,在不同取向统筹策略的影响下,呈现出不同  
的特征新中国成立后城乡义务教育关系政策谱系如图1所示。  
从城乡义务教育关系的演进路线和政策谱系当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启示第一,城乡教育关系政策要  
与宏观制度环境相协调城乡教育关系政策虽然与国家宏观的城乡关系政策在时间上并不完全重合,但大  
体上保持了一致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时期大体与城乡二元结构时期对应;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时期基本上与  
国家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包括统筹城乡发展)时期相对应;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提出略滞后于城乡一体  
化政策的提出,但其主要政策的制定基本上都是十八大以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  
下完成的第二,城乡教育关系政策主要根据教育的主要矛盾制定从教育普及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到追求  
质量与城乡教育差距拉大的矛盾,再到人口流动加速与教育静态管理之间矛盾的转换,城乡教育关系政策也  
随之发生了改变第三,坚持统筹这一处理城乡教育关系的基本方法论教育统筹是处理城乡教育关系的  
基本方法统筹本身是一个中性的概念,不同时期城乡及城乡教育关系都是以统筹方法论为指导的,只不过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国发[2015]6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年第35,29ꢀ32  
。  
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4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6年第21  
,7ꢀ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人民日报201956,18。  
张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更高要求》,《中国教育学刊2017年第12,4。  
100  
杨卫安新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关系的演进路线与政策谱系  
1 城乡义务教育关系政策谱系图  
,,在未来的城乡教育统筹当中,既要  
统筹城乡教育目标,又要统筹教育对象,还要统筹教育资源,适应当前流动社会的需要。  
OnEvolutionRouteandPolicyPedigreeoftheRelationship  
BetweenUrbanandRuralCompulsoryEducationinNewChina  
YANGWei-an  
InstituteofChinaRuralEducationDevelopment,NortheastNormalUniversity,Changchun,Jilin,130024,China)  
(
Abstract:Therelationshipbetweenurbaneducationandruraleducationisanimportantissue  
ineducationinChina.AfterthefoundingofnewChina,urban-ruralcompulsoryeducationrela-  
tionshiphassuccessivelyexperiencedthreestages:dualstructureperiod,balanceddevelopment  
periodandintegrationperiod.Thedualstructurepolicyofurbanandruralcompulsoryeducation  
isdeterminedbythemaincontradictionbetweeneducationpopularizationandresourceshortage.  
Urbanareastakepriorityinoveralleducationstrategy,withgapsandsegmentationdevelopment  
asitsbasiccharacteristics.Thebalanceddevelopmentpolicyofurbanandruralcompulsoryedu-  
cation,underthebackgroundofthewideningurban-ruraleducationgap,istopursuequality.It  
isproposedtoadoptanoveralleducationstrategythatleanstowardsthecountryside,withthe  
goalofequalityineducationunderstaticmanagement.Theintegrateddevelopmentofurbanand  
ruralcompulsoryeducationisinevitablewhentheconflictbetweenthepopulationflowandmore  
staticmanagementofeducation.Themaineducationstrategyistobalanceurbanandruralareas,  
withmorefocusonruralareas,soastoachieveequalityinintegrativedevelopment.  
Keywords:compulsoryeducation;urban-ruralrelationship;dualstructureofeducation;bal-  
anceddevelopment;integrateddevelopment  
[责任编辑:罗银科]  
杨卫安城乡教育一体化:问题指向内涵阐释与方法论选择》,《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年第5,81。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