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卷第6期  
2
02011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ꢂ  
Vol47ꢀNo6  
Novemberꢀ2020  
客观本真与存在本真的互动:  
川藏线骑行旅游研究  
1
2
王汝辉,马志新  
(1.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成都610066;2.暨南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处,广州510632)  
ꢃꢃ摘要:从本真性视角出发,选取302011-2018年川藏线(G318)骑行旅游者样本,采用参与观察法和深入访  
谈法分析其旅游体验内容及规律研究发现:(1)客观本真性体验和存在本真性体验既是川藏线骑行旅游的体验  
内容,又构成川藏线骑行旅游动机,其中客观本真性体验包括自然景观本真体验和人文景观本真体验,存在本真性  
体验包括自我内部本真体验和人际本真体验;(2)客观本真是存在本真性体验的重要来源,存在本真体验强化了旅  
游者对客观本真的认同;(3)旅游者强烈的内在自主意识和主动性,彰显了本真性判断的主位化特征本文构建了  
客观本真性和存在本真性之间的互动模型,揭示了二者之间互促互融的结构性规律,有利于丰富旅游领域本真性  
研究的理论成果,对本真性体验解释框架拓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本真性;旅游体验;骑行旅游;川藏线  
中图分类号:F592.3ꢃ文献标识码:Aꢃ文章编号:1000ꢄ5315(2020)06ꢄ0064ꢄ10  
收稿日期:2020ꢄ08ꢄ18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传统文化保护融合的内生路径研究”(13CMZ049)  
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汝辉(1976—),,湖北黄冈人,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  
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消费行为学;  
马志新(1993—),,河北承德人,暨南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处实习研究员。  
我看到了川藏线……沿途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骑行,像梦境一样吸引着我我要骑行川藏线!  
时光推移,更多深陷繁华城市的你我,也许早已忘记了当初的梦想……你要翻过的,只是心中的那一座山!”  
这段内容节选自川藏线骑行旅游知名旅游指南波尔攻略扉页,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旅游者对川藏线骑行旅  
游的期待与向往被誉为中国最美景观大道的川藏线(G318)是中国目前最受欢迎的骑行路线之一,但骑  
行川藏线更意味着艰巨的考验川藏线全程2142公里,骑行途中需翻越海拔5000米以上高山24000  
米以上高山12,还需面对高原缺氧天气复杂多变地质灾害及次生灾害频发等诸多困难川藏线骑行旅  
游融合自然和人文景观体验与高难度自我挑战于一体,可以称得上国内难度系数最高骑行强度最大的线  
,然而不少旅游者仍表现出极大的热诚,甚至将骑行川藏线视为生命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透过这个现  
,我们不难看出,川藏线骑行旅游者真正追寻的绝非仅仅是外在客观的新奇特自然和人文景观,更多地  
发自旅游者内心的挑战和感悟:“骑行到后半段,每天已不再关注景观,重要的是骑行过程本身以及骑行所带  
来的震撼洗礼和感悟。”(CZXꢄ07)由此,一个极富理论价值的问题浮现在我们脑海中,骑行者心中的那座  
CZX表示受访者具有川藏线骑行旅游经历;07对应表1访谈对象基本信息中的编号下文访谈编号类似。  
64  
王汝辉马志新客观本真与存在本真的互动:川藏线骑行旅游研究  
是什么? 旅程中客观存在的山与旅游者心中的那座山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促使川藏线骑行旅  
游者由外而内转向的动力机制是什么以及是如何建构的? 探讨这些问题,本文认为有必要回到本真性旅游  
体验理论框架内进行思考。  
文献回顾与述评  
()客观本真与存在本真  
它既是解释旅游动机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描述  
旅游体验的一种重要感知其概念的发展历经客观本真性建构本真性后现代本真性和存在本真性四个  
阶段客观本真性将本真体验视为游客对旅游客体原作品真实性的认知体验,其衡量标准为旅游客体自  
身的真实是否得到呈现建构主义则将旅游者的本真性体验看作是游客对客体真实性的社会建构过程和  
,后现代主义学者认为,基于人们想象、  
幻想创造出来的迪斯尼乐园,受游客追捧,充分说明原物与仿造符号与真实已无差别,因此旅游者并不在乎  
原作品真实与否,他们追求的是一种超现实的逼真存在主义论者鲜明指出,旅游者并不关心旅游客  
体真实与否,他们只是借助旅游活动和旅游客体寻找本真的自我,存在本真包含自我内在本真性和人际本真  
由于客观本真性建构本真性和后现代本真性均将旅游体验的本真性与旅游客体的本真性相联系,没  
有脱离对象化的客体而存在,本质上皆属客观本真性范畴;  
而基于存在主义哲学视角的存在本真性,揭示  
,综上可知,存在本真性与客  
观本真性的核心区别在于是否依赖对象化客体,存在论者认为本真体验的获得与客体本真毫无关联,旅游客  
体和旅游活动仅仅是旅游者获得本真体验的工具或手段而已。  
()本真性旅游体验研究  
早期本真性体验研究集中在作为旅游吸引物和产品的本真性旅游活动的本真性,甚至注意到旅游  
者对配套设施和服务的本真体验后续研究表明,旅游体验不仅仅涉及到旅游者对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  
的客观本真体验,经由旅游活动激发出来的旅游者内在的存在本真体验已然成为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  
以此为基础,少数学者初步触及客观本真和存在本真之间的联系,并基本达成共识:客体本真与主体  
本真确存联系,单纯存在本真性难以完全解释文化旅游尤其是民族旅游的动机有学者以志工旅游者为  
,发现客观本真性是重要的,或至少有助于追求自我内在本真和人际本真,客观本真实际上促进了存在本  
真体验的获得伴随研究的深入,少数学者尝试探索客体本真对存在本真的作用机理,以丽江纳西家庭旅  
馆为例,发现游客经由家庭旅馆的客观本真,进而体验到的感觉和本真自我,提出客观本真是沟通客体  
和存在本真的某种中介北美游客赴苏格兰的寻根旅游中,作为个人起源证实之地的目的地,在弥补传  
ꢅꢆꢉ  
ꢅꢆꢋ  
王宁旅游中的互动本真性:好客旅游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18。  
焦彦臧德霞现代性与真实性的结合:入境游客对旅游配套设施的体验研究》,《旅游学刊2015年第10,28。  
DeanMaccannellꢀꢍStagedauthenticityꢎArrangementofsocialspaceintouristsettingsꢀꢏ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79ꢀno3ꢁNovemꢄ  
ber1973ꢂꢎ595ꢄ599  
ErikCohenꢀꢍTraditionsinthequalitativesociologyoftourismꢀꢏAnnalsofTourismResearch15ꢀno1ꢁJanuary1988ꢂꢎ36ꢄ37  
科恩旅游社会学纵论》,巫宁马聪玲陈立平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5-6。  
NingWangꢀꢍRethinkingauthenticityintourismexperienceꢀꢏAnnalsofTourismResearch26ꢀno2ꢁApril1999ꢂꢎ361ꢄ365  
赵红梅李庆雷回望真实性”(authenticity)()———一个旅游研究的热点》,《旅游学刊2012年第4,17。  
NingWangꢀꢍRethinkingauthenticityintourismexperienceꢀꢏAnnalsofTourismResearch26ꢀno2ꢁApril1999ꢂꢎ361ꢄ365  
卢天玲社区居民对九寨沟民族歌舞表演的真实性认知》,《旅游学刊2007年第10,89。  
ꢅꢆꢇ高燕郑焱凤凰古城景观真实性感知比较研究———基于居民和旅游者视角》,《旅游学刊2010年第12,44-46。  
ꢅꢆꢈMuchazondidaMkonoꢀꢍAnetnographicexaminationofconstructiveauthenticityinvictoriafallstouristꢁrestaurantꢂexperiencesꢀꢏInterna-  
tionalJournalofHospitalityManagement31ꢀno2ꢁJune2012ꢂꢎ391ꢄ392  
ꢅꢆꢉNingWangꢀꢍRethinkingauthenticityintourismexperienceꢀꢏAnnalsofTourismResearch26ꢀno2ꢁApril1999ꢂꢎ361ꢄ365  
ꢅꢆꢊ李旭东民族旅游的真实性探析》,《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17。  
ꢅꢆꢋNickKontogeorgopoulosꢀꢍFindingoneselfwhilediscoveringothersꢎAnexistentialperspectiveonvolunteertourisminThailandꢀꢏAnnalsof  
TourismResearch65ꢀno4ꢁJuly2017ꢂꢎ5ꢄ8  
ꢅꢆꢌYuWangꢀꢍCustomizedauthenticitybeginsathomeꢀꢏAnnalsofTourismResearch34ꢀno3ꢁJuly2007ꢂꢎ800  
6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统与命运之间的鸿沟中扮演了促发因素,目的地被寻根游客集体式地重新发现,并从中获得一种真实存在  
着的自我感觉①  
()骑行旅游体验研究  
070,发达国家因公众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的提升,大力宣传推广自行车绿色出行,  
2
骑行社会实践得以持续推进,并逐步促生骑行成为一种专项旅游形式在国外,有关骑行旅游体验研究主  
要从骑行设施配套服务空间设计景观营造和道路规划等产品供给视角,通过改善旅行空间道路安全观  
光质量空气质量路况和通达性等为旅游者提供更满意的旅游体验从微观层面开展骑行旅游体验研究  
仍处于初期阶段,仅见少数学者转向关注骑行旅游动机出行模式选择重游意愿等如里奇以新西兰南  
岛骑行旅游为例,将动机归纳为自主与成就独处探索身体挑战寻找类似或避免类似社会交往和逃避社  
国内学者倾向从旅游者行为视角探讨骑行旅游体验,关注城市骑行体验休闲效益和环境偏好⑦  
等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川藏线骑行旅游体验研究受学界关注最多苗凤祥认为,骑行西藏旅游体验呈现追  
,;胡传东等运用内容分析法,进一步将骑游川藏线体验分为景观  
感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超越三个层面以及自然挑战畅爽美丽传奇和升华六个维度;张朝枝和张鑫则以  
流动性为视角,认为骑行入藏旅游体验由行为情境氛围情境与情感情境构成,建构了行为-氛围-情感”  
三维体验模型。  
综上所述,一方面,现有本真性旅游体验研究,更多的是将客观本真和存在本真视作一个整体概念,侧重  
思辨讨论和概念对话,对某一具体情境下客观本真性和存在本真性范畴的内在结构维度的探索尚未引起关  
;并且,绝大多数研究将客观本真性视为存在本真性的促发因素,客观本真经由再生产舞台化使旅  
游者在某种程度上获得存在本真性体验,而存在本真对客观本真有无影响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如何等问题  
仍有待开展系统而深入的探讨另一方面,现有川藏线骑行旅游体验研究素材主要来自网络游记等二手资  
,受资料的针对性和聚焦性不足等因素制约,研究成果的概念化理论化程度亟待提升;并且,已有川藏线  
骑行旅游体验研究聚焦认同审美流动性及朝圣等视角,尚未出现从本真性理论视角关注川藏线骑行体验  
的专项研究毋庸置疑,川藏线骑行涵盖旅游吸引物游客内部互动和主客互动等本真性体验要素,集旅游  
体验的丰富性复杂性和过程性于一体,基于本真性理论视角对川藏线骑行这一特殊情境下的旅游体验开展  
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激发学界对本真性旅游体验理论的新思考基于此,本文通过参与观察和深入访  
谈获取原始一手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深入挖掘文本,尝试窥见本真性旅游体验相关范畴及内部关系的规律,  
探索客观本真体验和存在本真体验二者双向互动影响机制,以期丰富本真性旅游体验理论结构的完整性。  
研究方法与数据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探讨川藏线骑行旅游者的本真性体验内容及规律,尝试建构川藏线骑行旅游这一特殊情境  
下的客观本真性和存在本真性之间结构性关系的理论认知,属于探索性研究,适合采取质性研究方法质性  
DerekBryceꢀSamanthaMurdyꢀMatthewAlexanderꢀꢍDiasporaꢀauthenticityandtheimaginedpastꢀꢏAnnalsofTourismResearch66ꢀ  
no5ꢁSeptember2017ꢂꢎ51  
邓冰陈玲玲张翾国外自行车旅游研究综述》,《旅游学刊2015年第3,116。  
YeGordonꢀetalꢀꢍBicycletourismꢎOnthetrailtoeconomicdevelopmentꢀꢏPrairiePerspectivesGeographicalEssays9ꢀno1ꢁOctober  
2
006ꢂꢎ71ꢄ77  
JohnC WhiteheadꢀPamelaWickerꢀꢍEstimatingwillingnesstopayforacyclingeventusingawillingnesstotravelapproachꢀꢏTourism  
Management65ꢀno2ꢁApril2018ꢂꢎ165ꢄ166  
BrentW RitchieꢀꢍBicycletourismintheSouthIslandofNewZealandꢎPlanningandmanagementissuesꢀꢏTourismManagement19ꢀno  
ꢁDecember1998ꢂꢎ578  
6
余勇田金霞骑乘者休闲涉入休闲效益与幸福感结构关系研究———以肇庆星湖自行车绿道为例》,《旅游学刊2013年第2,67。  
万亚军蒙睿昆明市自行车旅游爱好者行为特征及其环境偏好分析》,《旅游研究2011年第4,14。  
苗凤祥自由的出走———自行车爱好者骑行西藏行为研究》,《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35。  
胡传东李露苗罗尚焜基于网络游记内容分析的风景道骑行体验研究———318国道川藏线为例》,《旅游学刊2015年第11,99。  
ꢅꢆꢇ张朝枝张鑫流动性的旅游体验模型建构———基于骑行入藏者的研究》,《地理研究2017年第12,2332。  
66  
王汝辉马志新客观本真与存在本真的互动:川藏线骑行旅游研究  
研究作为一套方法系统,要求研究者遵循规范的分析步骤,强调研究问题产生的背景,认为概念范畴及理论  
的形成是自然显现的过程,最终通过文献回顾使研究理论达到饱和扎根理论强调系统收集整理和分析原  
始资料,从经验资料中生成理论,其核心是对质性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而编码正是对质性资料进行处理以及  
标签化的动态过程,一般将编码分成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  
察收集文本资料,采取三角鉴定的方法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验证访谈资料的编码和范畴化均使用三角检  
验法完成,即两组研究团队同时各自完成编码和范畴化,针对编码的结果进行商讨达成共识后,最后交由一  
位从事旅游者行为研究的学者加以判别修正,以此确保本研究的理论饱和度②  
()数据收集  
本研究以川藏线骑行旅游者为研究对象,原始资料来自对川藏线骑行旅游者的深入访谈资料收集分  
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课题成员亲自骑行川藏线,并实地调研访谈骑游川藏线旅游者;第二阶段,在课题成员  
实地调研返回后,持续跟踪访谈川藏线骑行旅游者本文还采取通过熟人结识潜在访谈对象,并以滚雪球方  
式逐步扩大样本量的目的性抽样方式课题组访谈川藏线骑行旅游者数量为30,总计形成访谈文本资  
料近14万字其中,面对面访谈20,电话访谈10,访谈时长20-120分钟访谈录音征得受访者同  
,访谈结束后对录音文件进行逐文逐句整理,转录形成文本资料受访者人口统计特征见表1。  
1ꢃ访谈对象基本信息  
编号  
性别  
年龄  
41  
19  
27  
41  
19  
20  
23  
20  
19  
19  
28  
19  
19  
25  
20  
工作  
个体  
白领  
领班  
个体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白领  
学生  
学生  
白领  
学生  
学历  
初中  
大专  
中专  
本科  
研究生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编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性别  
年龄  
24  
20  
22  
29  
20  
25  
23  
20  
21  
22  
21  
20  
22  
22  
20  
工作  
个体  
学生  
公务员  
白领  
公务员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白领  
个体  
学生  
学生  
白领  
学生  
学历  
高中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研究生  
研究生  
本科  
本科  
本科  
高中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ꢃꢃ扎根编码结果  
)开放性编码  
(
开放性编码是对原始资料逐字逐句进行分析标签登录及编码,进而实现原始资料初始概念化概念范  
畴化的过程本文通过对30份访谈文本资料加以逐词逐行逐段的属性分析,进行初始概念化,进而实  
现范畴化第一轮开放性编码后,共识别出24个初始概念及11个对应范畴开放性编码示例见表2。  
BarneyG GlaserꢀAnselmLStraussꢀꢍThediscoveryofgroundedtheoryꢎStrategiesforqualitativeresearchꢀꢏNursingResearch17ꢀno  
4ꢁJune1968ꢂꢎ364ꢄ365  
凯西·卡麦兹建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实践指南》,边国英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44-146。  
陈向明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年第4,58-60。  
6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ꢃ开放性编码分析  
编码  
范畴化  
概念化  
访谈资料  
编码数量  
川藏线比较原始,我们去的地方基本都没有经过  
人为修饰,很原始很有野性;无垠的草原,弯弯的  
小溪,金黄的柏杨,山峦连绵起伏,牛羊安祥地吃  
,高原风光美丽绽放。  
川藏线自然景  
观的原真审美  
OCꢄ1  
淳朴原始的自然风光  
91  
G318很多路段都在悬崖边,冬季骑游一旦遇到暗  
,可能就滑下悬崖去了;温泉山庄出发,一路悬崖  
峭壁,塌方区总是令人心生恐惧感。  
川藏线自然环  
境的艰险体验  
OCꢄ2  
OCꢄ3  
沿途艰险的路况  
藏民的虔诚信仰  
36  
19  
沿线信仰景观  
体验  
路上遇见全家朝圣,感觉他们很伟大;垭口飘扬的  
风马旗经幡展示着藏族独特的信仰。  
在藏民家里吃到了味道正宗的糌粑和酥油茶;藏  
族同胞在庆祝雪顿节”,拉萨城非常热闹;草原上  
正在开一个庆祝大会,人们载歌载舞,当地人很热  
情地邀请我们到帐篷里吃水果。  
川藏线独特民  
俗风情  
独具特色的饮食体验  
民族节庆活动体验  
OCꢄ4  
OCꢄ5  
22  
14  
拉萨是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众多,让我们体会  
到藏族文化风格,被那里的文化所吸引,陶醉在那  
种文化氛围中。  
川藏线民族特  
色人文风貌  
历史文化遗迹体验  
骑游旅程身心放松  
流星划过天空,那么美的景色,那么诗意的氛围,真  
的是非常享受,这是我非常怀念的场景;在路上没  
有其它杂念,可以全身心地投入骑行本身,是一次  
难得的放松。  
骑游身心放松  
体验  
OCꢄ6  
OCꢄ7  
OCꢄ8  
OCꢄ9  
21  
45  
51  
33  
最危险的路段再难走的路都没有推过车,累得实  
在受不了,在路边歇一歇,然后上车接着骑;从来没  
有经历过这样的艰辛,体力上耐力上的考验,经历  
挫折我会比以前更能够承受困难和挑战。  
骑程中身体知  
觉的挑战  
困境面前坚持不懈  
骑游中的意志考验  
吃苦耐劳能力增强  
不光是体力上的疲惫,还有很多意志方面的考验,  
坚持不住可能就会推车或者搭车;又冷又累又饿,  
二十多公里的长上坡,加上暴雨冰雹,感觉自己经  
历着一次次崩溃考验。  
骑程中意志品  
质的磨练  
骑行川藏线很苦,但坚持过来了,下次遇到其他困  
难和挑战,就会增强自己忍受耐苦的能力;经历过  
更艰难的挫折,才能更坦然地面对一些弱于它的  
挫折,这就是成长。  
骑游旅途自我  
成长  
在这里,每个人都变得很淳朴,很热情地对待别人,  
乐意去帮助别人,大家都表现出善良美好的一面;  
走完川藏线好像没得到什么,但恰恰相反,我得到  
一路上朋友的帮助,得到了信任和友谊,这才是最  
重要的。  
骑游者群体内  
部人际本真  
OCꢄ10  
OCꢄ11  
淳朴友善氛围融洽  
藏民的热心救助  
46  
59  
刮大风下大雨,实在走不动在路边搭车,幸好碰到  
一个牧民,把我搭到他的牧场;藏民看我们骑车特  
别累,给我们更多关照。  
与东道主人际  
互动本真体验  
()主轴编码  
ꢃꢃ  
主轴编码是基于初步范畴化的众多子范畴的内在含义,反复进行逻辑关联的比较分类和归纳,逐步提  
炼并自然浮现出能够统属开放式编码的主范畴通过进一步分析和总结,研究者共识别出两个主范畴:川藏  
线骑行旅游者的客观本真性体验和存在本真性体验(见表3)。  
68  
王汝辉马志新客观本真与存在本真的互动:川藏线骑行旅游研究  
3ꢃ主轴编码分析  
编码  
主范畴  
亚范畴  
对应范畴  
自然景观的原真审美  
自然环境的艰险体验  
虔诚信仰景观  
川藏线自然景观的本真体验  
ACꢄ1  
客观本真性体验  
川藏线人文景观的本真体验  
独特民俗风情  
民族特色人文风貌  
骑游身心放松  
骑程中身体知觉的挑战  
骑程中意志品质的磨练  
骑游旅途中的自我成长  
骑游者群体内部人际本真体验  
与东道主之间人际互动本真体验  
自我内部本真体验  
人际本真体验  
ACꢄ2  
存在本真性体验  
ꢃꢃ1.客观本真性体验  
川藏线骑行旅游者的客观本真性体验指向旅游客体相关的本真性体验内容,包括川藏线自然景观本真  
和人文景观本真川藏线骑行旅游者普遍认为,眼前的客体自然景观迥异于大众旅游景区的游人如织与高  
度商业化,其未经人工雕琢修饰的原真自然景观与艰险的自然环境构成了川藏线骑行旅游者自然景观本真  
体验正如现有研究结论,川藏线骑行旅游者的人文景观本真感知不仅仅局限于对民族文化遗迹和遗产等  
,沿线的虔诚信仰景观独特民俗风情与民族特色人文风貌亦是构成旅  
游者人文景观本真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共同构成了客观本真的整体图景这与麦坎内尔提出的他人  
的生活为旅游者提供了一种真实相吻合,同时也深化拓展了该观点概言之,川藏线未经破坏的原真自  
然景观及神秘淳朴的人文景观与旅游者惯常的生活环境形成强烈的反差,这正是他们眼中殊为难得的客观  
本真体验。  
2
.存在本真性体验  
川藏线骑行旅游者的存在本真性体验指向旅游者主体内部本真与主体间本真,由骑行旅游者自我内部  
本真体验和人际本真体验构成自我内部本真体验表现为川藏线骑行旅游者从琐碎日常生活中解脱出来,  
通过川藏线骑行这种具身性实践获得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层面的自我认同人际本真体验又可分为骑行旅  
游者群体内部人际本真体验及骑行者与东道主之间人际互动本真体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川藏线骑行旅  
游者之间生发出强烈的群体认同感,群体内部表现出极强的目标一致性,彼此之间虽素昧平生,但群体内部  
团结友好互帮互助,进而获得基于共同经历和价值认同的群体内部本真体验川藏线旅游者与东道主之间  
主客交往的频率和强度远超传统大众旅游浅尝辄止的主客关系,旅游者通过与东道主之间频繁地沟通交流  
等互动,获得不同于一般商业化好客的人际本真体验。  
()选择性编码和理论构建  
1
.客观本真与存在本真共同构成川藏线骑行旅游动机  
川藏线骑行旅游者不但关注川藏线沿途客观本真,更看重通过客观本真体会骑行旅游方式带来的自我  
放松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等存在本真体验,客观本真与存在本真共同构成川藏线骑行旅游动机一方面,  
川藏线主要路段地处西南藏区,由于交通条件限制以及地理位置偏僻,作为旅游客体的川藏线,最大程度地  
MuchazondidaMkonoꢀꢍAnetnographicexaminationofconstructiveauthenticityinVictoriaFallstouristꢁrestaurantꢂexperiencesꢀꢏInterna-  
tionalJournalofHospitalityManagement31ꢀno2ꢁJune2012ꢂꢎ391ꢄ392  
DeanMaccannellꢀꢍStagedauthenticityꢎArrangementofsocialspaceintouristsettingsꢀꢏ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79ꢀno3ꢁNovemꢄ  
ber1973ꢂꢎ595ꢄ599  
6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ꢃ川藏线骑行旅游者本真性体验规律  
保留着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原真,与旅游者惯常生活环境存在明显的空间和文化落差,也与大众旅游景区的商  
业化形成鲜明对比,而这些恰好成为旅游者眼中独具魅力的客观本真另一方面,川藏线海拔地形地貌及  
路程等客观因素,使得骑游进藏难度系数高,骑行速度慢,但摒弃现代交通工具,转向依赖自身的能力,通过  
骑行川藏线这一独特的具身性实践完成旅游行程,让旅游者获得了大众旅游者可望而不可及的自我实现和  
自我超越等存在本真体验:“一点点的,用车轮去丈量整个路程,慢慢走细细看,比起大众旅游麦当劳式的  
走马观花,更能体会这一路的艰辛,是一种很难得的经历,比单纯搭车或者自驾更有意义。”(CZXꢄ18)  
2
.客观本真是存在本真性体验的重要来源  
客观本真是存在本真体验的重要来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川藏线原始淳真的自然景观与人文  
景观深深地触动了骑行旅游者内心的种种感悟,沿途一望无际的草原浩瀚明朗的星空藏民虔诚的信仰和  
悠闲的生活方式,让川藏线骑行旅游者充分感受到大城市可望而不可及的原真,触景生情,心灵受到震撼和  
洗礼,激发了自我反思,进而找寻到在繁忙琐碎的现代生活中遗失的本真自我。“在海拔5000m的浩瀚星空  
,觉得自己非常渺小,以前觉得很在意的事情烦心的事情,觉得非常不值得每个人要走的路和浩瀚宇宙  
相比实在太渺小了,星空陶冶了我,让我更大气更开阔。”(CZXꢄ09)二是多变的天气复杂的地形地貌及高  
反缺氧等川藏线艰难险阻本真无时不刻地考验着骑行旅游者的身心承受能力,正是这种艰巨的挑战激发了  
骑行旅游者的昂扬斗志,锤炼着他们矢志不移的意志品质,使之实现了自我超越。“骑行川藏线就是一场磨  
,一次修行,更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路上经历了很多困难辛苦和痛苦才获得成功,那么艰苦的环境都  
能坚持下来,以后面对人生中其他困难时,想下当时那么难我都过来了,今天这个困难我会过不去?”(CZXꢄ  
)更有意思的是,正是川藏线的艰难险阻本真让骑行旅游者之间更易形成团结和睦友善互助的人际关系  
11  
氛围骑行旅游者面临共同目标,也经常面临修车摔车掉队和高反等诸多共同问题的困扰,加之相关保障  
设施的滞后,使得素不相识的骑友间互帮互助更为纯粹和珍贵,骑友间互诉衷肠互相勉励成为川藏线上另  
一道靓丽的风景”,“大家有共同目标,共同努力互相帮助,相互像战友之间的共患难那种感觉,为一个共同  
的方向,互相鼓励,互相帮助。”(CZXꢄ07)  
3
.存在本真性体验强化了对客观本真的认同  
旅游经历的真实与否,重要的是整体的游客体验以及这种旅游体验之于个体旅游者的意义这里  
整体的游客体验”,既包括客观本真的体验,也含有发自旅游者内心之的存在本真体验触景生  
,折射出客观本真是川藏线骑行旅游者获得存在本真体验的重要来源”。笔者认为,“情景交融同样蕴含  
着对”“的认知的升华作用换句话说,存在本真性体验也反向强化川藏线骑行旅游者对客观本真的  
认同,加深旅游者对客体本真的认同旅游者通过骑行方式穿越艰难险阻的川藏线,经由旅游客体的本真找  
寻到遗落在单调琐碎的重复式日常生活之外的本真自我和人际关系,获得了大众旅游方式无法体会的畅  
体验基于畅爽的存在本真性体验,旅游者转身含情凝视沿途客观存在的山”,发现它们不再是单  
纯冰冷的旅游客体,而是被赋予了旅游者的心灵感悟和价值认同的旅游客体,使得本真客体与旅游者个体间  
建立起了某种意义上的联结这个意义联结强化了旅游者对眼前客观本真的理解与认同,这可以从很多旅  
邓小艳基于建构主义原真性理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解读》,《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第2,91。  
70  
王汝辉马志新客观本真与存在本真的互动:川藏线骑行旅游研究  
游者心目中川藏线被神圣化得以印证,恰如学者描述的世俗的朝圣,因心中的神圣进而体悟到川藏  
线沿途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神圣”。难怪有游客如此描述:“大部分人都是愿意去帮助别人愿意与人为善,但  
要在一个合适的环境当中失去了川藏线那样一个特殊的环境,回到了原本的生活当中,回到了现实生活当  
中去,又重新戴上了面具。”(CZXꢄ16)在游客眼中,人际本真体验的获得源于川藏线的特定环境,这反过来也  
加深了旅游者对川藏线客观本真的认同。  
4
.本真性判断呈现主位化特征  
旅游研究中本真性的含义肇始于博物馆情境,最初用于判断某种旅游产品如手工艺品节庆服装等的  
本真与否,此处本真性意味着传统的文化及其起源,意味着一种纯真(genuine)、真实(real)与独特(uꢄ  
nique),等  
建构本真性论者则认为,本真性的判断标准处于变动之中,一件产品节事或者手工艺产品最初不被认可,但  
随时间演进,有可能被接受为本真”,本真性的判断标准是渐变王宁等则将存在本真性的判断标准  
交由旅游者判定,即使在人工打造的迪斯尼游乐园,旅游者也可获得经由旅游活动激发的本真自我不难  
发现,学界倾向于将存在本真性的判定交给旅游者,而客观本真性的判定仍保留在专家学者手中但在川藏  
线骑行旅游情境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对客观本真性还是对存在本真性的判断,旅游者都不再是不明就里的  
接受者,而表现出强烈的内生自主意识和主动性,彰显出本真性判断的主位化特征换言之,旅游者成为牢  
牢掌握标准的仲裁员”,其主观评判成为判别自身动机和体验本真与否的决定因素正如一位游客的评价:  
川藏线与国内其他旅游景区的区别在于,这里的是未经人工雕琢修饰,特别原始淳朴,是原生态的,而骑行  
旅游川藏线比之大众旅游方式更能让我感受到挑战自我的畅爽。”(CZXꢄ29)存在本真性判定主位化无需论  
,而川藏线旅游客体本真性的判定亦呈现主位化特征,则有必要做简单阐释现有资料显示,尚未有官方  
渠道正式宣称川藏线这一客体本真与否,但在大众看来,川藏线作为旅游客体的本真性却毋庸置疑,川藏线  
旅游客体本真性的判定来自游客游前对游记和影视作品中原始野性未经雕琢的总体印象,而游中存在本真  
体验的获得则印证并强化了游前客观本真的认知,游后通过游记和交流等主动推荐方式进一步传播其对川  
藏线客观本真形象升华后的理解和认同。  
结论和讨论  
()结论  
第一,研究发现,川藏线未经人工雕琢修饰的原真自然与浑厚淳朴的人文风貌恰好是旅游者心目中的独  
特价值所在,旅游者通过骑行方式这种具身性实践,获得对客体本真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别样的领悟和认同,  
由此彰显旅游者自我挑战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的价值与意义由此看出,川藏线骑行旅游者的本真性旅游  
体验并未囿于麦坎内尔等客观本真论者的旅游者本真体验是对旅游客体本真的观光游憩体验之观点,  
亦非持存在本真性观点学者的旅游者并不在乎客体本真与否,只借助旅游活动与旅游客体寻找本真自  
之观点,而是由客观本真性体验与存在本真性体验二者共同构成。  
第二,川藏线骑行旅游客体本真体验方面,通过扎根理论挖掘发现,不限于对沿途文化遗产和文化遗迹  
原作品本真的欣赏,还自然浮现出了自然环境的艰险体验”“虔诚信仰景观等新范畴这由此拓展了  
客观本真体验范畴这给我们的启发是,特殊情景下的小众专项旅游产品,不仅仅意指对旅游吸引物的审美  
愉悦,也内含着艰险的旅游经历本身和旅游过程获得感川藏线骑行旅游存在本真性体验方面,总体结论与  
崔庆明徐红罡杨杨世俗的朝圣:西藏旅游体验研究》,《旅游学刊2014年第2,110。  
马凌本真性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旅游学刊2007年第10,77。  
DeanMaccannellꢀꢍStagedauthenticityꢎArrangementofsocialspaceintouristsettingsꢀꢏ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79ꢀno3ꢁNovemꢄ  
ber1973ꢂꢎ595ꢄ599  
ErikCohenꢀꢍTraditionsinthequalitativesociologyoftourismꢀꢏAnnalsofTourismResearch15ꢀno1ꢁJanuary1988ꢂꢎ36ꢄ37  
NingWangꢀꢍRethinkingauthenticityintourismexperienceꢀꢏAnnalsofTourismResearch26ꢀno2ꢁApril1999ꢂꢎ361ꢄ365  
DeanMaccannellꢀꢍStagedauthenticityꢎArrangementofsocialspaceintouristsettingsꢀꢏ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79ꢀno3ꢁNovemꢄ  
ber1973ꢂꢎ595ꢄ599  
NingWangꢀꢍRethinkingauthenticityintourismexperienceꢀꢏAnnalsofTourismResearch26ꢀno2ꢁApril1999ꢂꢎ349ꢄ370  
7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王宁等学者提出的包含自我内部本真和人际本真两个结构维度的观点一致,但我们进一步提炼出了骑程  
中身体知觉的挑战”“骑程中意志品质的磨练”“骑游旅途中的自我成长三个内部本真体验范畴,同时还挖掘  
与东道主之间人际互动本真体验这一人际本真体验的新范畴由此观之,川藏线骑行旅游者摒弃现代  
化交通工具,从实现旅游方式的艰险历程视角看,类似于谢彦君先生笔下的苦行型”;其旅游动机远远超越  
了游乐场情景下沉浸式体验带来的自我放松”,更蕴含着磨练自我挑战和自我实现,从找寻精神意义层面  
,他们体现出深思熟虑的谨慎严肃很强的目的性和虔诚性,可视为谢彦君先生笔下的朝圣者”,只不过他  
们朝圣的不是宗教,而是自己内心信仰中的那座山而已①  
第三,研究发现,川藏线骑行旅游者一般不会停留在欣赏川藏线沿线瑰丽雄奇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本真,  
亦不止于客观本真的艰险漫长带来的自我反思,川藏线客观本真的诸方面内在地促使他们选择以骑行这种  
具身性实践的方式,以找寻远方存在的心中的那座山”,旅游结束也许正是其人生旅途上自我完善和自我实  
现的另一个新开始,同时也赋予他们转身凝视”“客观存在眼前的这座山的新认知也就是说,川藏线骑  
行旅游的客观本真性不再仅仅是以往研究中对存在本真性的单向度促发因素,还呈现出存在本真体验强  
化了对客观本真的认同,本真性判断标准呈现主位化等特征这进一步拓展了李旭东王瑜陈享尔等以民  
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为背景参照所提出的客观本真和存在本真性可能存在某种关系或转换  
机制的研究结论,也丰富了客观本真和存在本真体验之间关系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讨论  
川藏线骑行旅游者表现出对现代大众旅游的摒弃和本真性体验的强烈追寻,背后到底是何种因素起了  
关键性作用? 旅游社会学家试图从现代社会转型背景回答该问题麦坎内尔认为,是现代性的疏离,促使旅  
游者去寻找他处的本真;科恩认为,旅游是对现代社会消失本真的一种重现;王宁把旅游视作现代性背景  
好恶交织的产物和表现后续学者大多沿袭这些观点,将旅游视为现代性危机下人们追求理想家园  
和自我本真存在的重要形式然而,倘若只是现代性危机推动了旅游者的本真性体验追求,那么作为旅游  
主体旅游者的自主意识何在? 旅游者难道只是现代性危机的被动承受方? 现有旅游本真性理论尚未对此作  
出回应超越旅游学科视角局限的研究,则可能获得对现有问题更为前瞻更为深刻的认识泰勒从微观个  
体角度追寻本真性之源,他认为,现代性虽带来个人主义滥觞工具主义与理性主义盛行等困境,但同时也实  
现了以个人自主性为标志的自我理解的现代转变,现代性赋予个体自决的自由”,这意味着每个人都能且只  
能从真实自我出发,寻求并实现本真性理想这给予我们极大的思辨启发川藏线骑行者对本真体验的  
追寻,既与宏观社会转型下的现代性推动有关,更与微观个体角度的忠实于自我的个人自主性追求紧密相  
两种因素相比,现代性之于川藏线骑行旅游者的本真性体验追求,更多地表现为外部环境的推力作用,  
这种力量似乎更多地决定着旅游者是否出游;而摒弃现代化交通工具,选择骑行方式,克服艰险穿越川藏线  
这种具身性实践,则更多地表征着旅游者的内心渴望寻求他处的客观真实与本真自我,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以  
个人自主性为基础、“忠实于自我的发自内心的拉力,这股力量似乎更加强烈,它内生地决定了旅游者选择  
特殊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方式有意思的是,大众旅游情景下的旅游障碍因素(克服重重艰难)在此变成了  
ꢇꢆꢅ  
谢彦君等西藏宗教朝圣旅游场中的边缘人现象及其边缘性体验》,《旅游学刊2020年第6,51-57。  
NickKontogeorgopoulosꢀꢍFindingoneselfwhilediscoveringothersꢎAnexistentialperspectiveonvolunteertourisminThailandꢀꢏAnnalsof  
TourismResearch65ꢀno4ꢁJuly2017ꢂꢎ5ꢄ8  
李旭东民族旅游的真实性探析》,《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17。  
YuWangꢀꢍCustomizedauthenticitybeginsathomeꢀꢏAnnalsofTourismResearch34ꢀno3ꢁJuly2007ꢂꢎ800  
陈享尔蔡建明旅游客体真实性与主体真实性集合式关系探讨———以文化遗产故宫为例》,《人文地理2012年第4,153。  
DeanMaccannellꢀꢍStagedauthenticityꢎArrangementofsocialspaceintouristsettingsꢀꢏ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79ꢀno3ꢁNovemꢄ  
ber1973ꢂꢎ595ꢄ599  
ErikCohenꢀꢍTourismasplayꢀꢏReligion15ꢀno3ꢁJuly1985ꢂꢎ292  
王宁旅游现代性与好恶交织”———旅游社会学的理论探索》,《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6,100。  
董培海李伟旅游现代性与怀旧———旅游社会学的理论探索》,《旅游学刊2013年第4,112。  
ꢅꢆꢇ查尔斯·泰勒本真性的伦理》,程炼译,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版,35-38。  
72  
王汝辉马志新客观本真与存在本真的互动:川藏线骑行旅游研究  
诱发川藏线骑行旅游者的动力源与谢佳朱璇视作生活政治实践的追求反思自我和人生选择的背包客穷  
游者相比,以个人自主性为起点的强烈追求自我实现的身体实践性的川藏线骑行旅游者更具韵味正如  
访谈者所言:“出发前川藏线是我心中的一座山,如果我能完成,以后生活中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够克服? 旅行  
结束后,我们每个人都有所改变,有人备考雅思,有人准备出国或考研,还有准备跑一次马拉松等。”(CZXꢄ  
)
在此,受苦多难的骑游川藏线,似乎已成为旅游者的人生阈限,旅游者于此反思过往寄望未来,骑游  
23  
川藏线成为沟通往昔和未来架接此岸与彼岸的桥梁。  
本文以川藏线骑行旅游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索性地发现了关于客观本真和存在本真  
之间结构性关系的结论,并由此展开具有一定思辨性的讨论但是,这些结论和讨论均是建立在川藏线骑行  
旅游这一特殊情景下,对于类似的小众专项旅游产品,值得后续研究进一步探索跟进再者,现有结论是基  
30个骑行旅游者的访谈文本深度分析的自然浮现,尚需获取实证数据开展进一步的科学验证。  
InteractionbetweenObjectiveAuthenticityandExistentialAuthenticity:  
OnCyclingTouralongSichuan-TibetLine  
1
2
WANGRuꢄhuiꢀMAZhiꢄxin  
1 HistoryCultureandTourismCollegeꢀSichuanNormal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66ꢐ  
2
OfficeofHumanResourceDevelopmentandManagementꢀJinan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510632ꢀChinaꢂ  
AbstractFromtheperspectiveofauthenticityꢀ30cyclistsontheSichuanꢄTibetLinefrom  
2011to2018wereselectedassamplesꢀandcontentsandrulesoftheirtourismexperiencewere  
analyzedbyparticipatingobservationanddepthinterviews Thestudyfoundthatfirstlyꢀthe  
travelingexperienceofcyclistsonSichuanꢄTibetlineconsistsofobjectiveauthenticexperience  
andexistentialauthenticexperienceTheobjectiveauthenticexperienceincludesauthenticityof  
naturallandscapeandhumanlandscapeTheexistentialauthenticexperienceincludesauthenticiꢄ  
tyofselfꢄmakingand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Touristmotivationconsistsofobjectiveauthenꢄ  
ticityandexistentialauthenticitySecondlyꢀtheobjectiveauthenticityisanimportantsourceof  
theexperienceofsubjectiveauthenticity Theexperienceofsubjectiveauthenticitystrengthens  
thetouristsꢑidentityforobjectiveauthenticityThirdlyꢀwiththedevelopmentoftouristsꢑconꢄ  
sciousnessandinitiativeꢀthecriterionofauthenticityshowsthetrendofsubjectivityThispaper  
constructsaninteractivemodelbetweenobjectiveauthenticityandexistentialauthenticityꢀand  
revealsthestructurallawofmutualpromotionandintegrationtypesofauthenticitytheoriesThe  
findingsnotonlyenrichthetheoreticalachievementsofauthenticityꢀbutalsohavepositivesigꢄ  
nificancefortheinterpretationframeworkofauthenticity  
KeywordsauthenticityꢐtouristexperienceꢐcyclingtourismꢐtheSichuanꢄTibetline  
[责任编辑:钟秋波]  
解佳朱璇《“穷游兴起的社会学分析———兼论穷游者与背包客的异同》,《旅游学刊2019年第1,124。  
赵红梅论仪式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兼评纳尔什·格雷本教授的旅游仪式论”》,《旅游学刊2007年第9,71-7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