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银科ꢃ《芝加哥格式手册》(第17版)注释和参考文献的变化及其意义
解,以避免交叉引用带来的繁琐感。这一点在新版“引用作品的标题的斜体与引号”小节(新版14.86),体现得
尤为明显。该小节用一段话,将旧版中原本分布于若干小节的标题到底用斜体还是引号,抑或都不用,做了整
体概括,使人一目了然。
新版对旧版的“匿名作品———作者身份未知的情况”(旧版14.79)和“匿名作品———作者身份已知的情况”
(
旧版14.80)两个条目进行了合并,统称“未列出作者(匿名作品)”(新版14.79)。同样的做法,将旧版的“笔
名———作者身份未知的情况”(旧版14.81)、“笔名———作者身份已知的情况”(旧版14.82)、“很少使用的笔名”
旧版14.83)和“‘作者’的描述性短语”(旧版14.85)四个条目整合为“笔名”(新版14.80)。这样做的好处,除了
(
减少条目外,使得旧版14.81中提到的“在正文引用中则省略pseud.”与14.85既可以共用一个示例,又显得清
楚明白。
新版将旧版“编者和作者”(旧版14.90)一小节的内容放入“除了作者之外还有编者或译者的情况”(新版
1
4.104)一小节中,可能是看到了旧版该小节标题的不合理性。旧版该小节的内容实际上谈的是编者或译者与
作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仅仅只是示例举了编者的而已,所以从标题来看,是不恰当的。但如果再加入“译者”的
示例,新版的改动就顺理成章了。
新版将旧版“系列丛书主编”小节(旧版14.129)合并到“系列丛书的标题、编号和主编”小节(新版14.123)。
作者可能认为本身就处于被包含情况的分列过于繁琐。同样的情况还有,将旧版“没有卷号或仅有日期的情
况”小节(旧版14.181)合并到“学术期刊的卷、期和日期”小节(新版14.171)。
可以看出,新版在章节结构上,秉持的原则是能合到一起的绝不再单列,目的只有一个:精简条目。新版在
结构上的很多调整与旧版一样,是根据当下现实中出现和使用频率来安排的。比如用很长的一节介绍社交媒
体内容的引用(新版14.209);再如新版将“较古老作品的免费电子版”与“存储在CD-ROM和其他固定介质上
的图书”两小节对调(旧版14.168ꢅ169,新版14.162ꢅ163)应该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还有将“网站、博客和社
交媒体”类资料来源往前提了很多(新版14.205ꢅ210)。为了减少交叉引用带来的繁琐感,新版将很多内容进
行了整合。这种在结构上的调整和优化,带来的结果就是,新版第14章在新增了不少内容的情况下,条目数却
减少了12条。这样的调整和优化,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无疑是成功的。
七ꢃ结论
综上所述,只是厚厚的《芝加哥格式手册》的一个版块①的变化,更确切地说,只是笔者现有认识水平下体会
到的一些变化。这些变化,有的引领当下,有的迎合当下,有的记录当下,大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
当然,《芝加哥格式手册》并非尽善尽美,新版相对于旧版的很多变化足以说明。当然,并不是新版的所有
变化都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因为对于变化,《芝加哥格式手册》有时也是只是试探性的,因此需要我们辩证来看
待。正如新版将旧版的很多小节进行合并处理,优点前文已经谈到,但作为一本工具书,条目越清晰、越详细无
疑越便于读者查阅,所以,如若从时间成本去考量这种变化(如新版14.99),其意义就不大了。再如将“电子邮
件列表”小节内容(旧版14.223)从私人通信版块放到了“网站、博客和社交媒体”版块(新版14.210),诚然在格
式上更接近于后者,但其在内容上似乎放在前者更容易查询和理解。很多示例,不知是否出于版权考虑,并未
配有相应书籍的书名页或版权页,但如果加上,理解起来就容易许多。比如14.90小节中带有两个副标题的示
例,如果附上该示例的书名页和版权页,例子岂不是更形象? 旧版将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放到了“未出版作品和
非正式出版物”板块,在谈到具体引用时,也作“未出版作品”处理,只是加了句“在其他情况下引用它们的格式
与引用图书相同”(旧版14.224);至于什么是“其他情况”,则没有解释。新版虽去掉了“未出版作品和非正式出
版物”这样的版块名(新版14.215),但实际上还是延续了旧版的做法,同样对“其他情况”没有解释。
学术规范一定是延续性的,没有终点的,因为人们的习惯一直在改变。所以,我们可以在《芝加哥格式手
册》新旧版的对比中看到“正在被淘汰”(旧版14.31)改为了“已经被淘汰”(新版14.36)。
早在2003年就有人疾呼“尽快出台一部适合我国国情的有利于学术健康发展的中国的《芝加哥手册》”②,
①
②
限于篇幅,即便是“注释和参考文献”部分,笔者也放弃了对“法律和公共文件”变化的介绍和探讨。
肖力华《学术规范期待<芝加哥手册>》,《编辑学报》2003年第5期,第358页。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