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希中ꢃ革命与学术的整合:民国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经世”取向
为戒者”①,以“有资于治道”。王夫之说:“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
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②可以说,古代史学的经世传统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经
世取向提供了学术土壤和历史借鉴。但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经世致用的宗旨、立场和内容毕竟发生了深刻变化,
尤其是在民族危亡之际,马克思主义学者积极融入革命实践,追求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体现出其自身的时代
特点③。
二ꢃ马克思主义史学如何“经世”?
与追求科学化、标榜客观中立的实证派不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历史研究的现实诉求直言不讳。翦伯赞明
确指出:“我们研究历史,不是为了宣扬我们的祖先,而是为了启示我们正在被压抑中的活的人类,不是为了说明
历史而研究历史,反之,是为了改变历史而研究历史。”④这表明在史学的目的和价值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史学家
形成了自身的独特认识,而且对此深信不疑,并付诸实践。
那么,民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是如何经世的,又是怎样将他们的史学研究与当时的革命活动连接贯通
起来的呢?
一是投身社会史大论战,通过历史研究为中国革命的目的、对象、性质问题寻求解答。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
作破裂后,革命遭遇挫折,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的前途命运成为各方人士思考的重点。要确定中国革命的方向,
必须先弄清中国社会的性质问题。由此,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探索和论争如火如荼,出现了理论斗争的高
潮。1928年6至7月,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通过决议,明确指出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倾向于国民党改组派的陶希圣,在《新生命》杂志发表系列文
章,主张封建制度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结束,秦汉以后为前资本主义社会;托派则认为中国已是资本主义社会。
他们的主张与中共大相径庭,呈针锋相对之势。郭沫若于1930年出版《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积极支持和响
应中共主张⑤。他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出发,第一次把有史以来的中国社会发展道路,整合为原始公社制、奴
隶制、封建制、资本制社会的序列⑥。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成为论证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确定中国
社会发展方向的理论文本和典范之作。后来,吕振羽、翦伯赞、侯外庐等人关于古代史的研究,依循、深化了郭沫
若开辟的路径。因此,持续10年之久的社会史论战,绝不是一般意义的学术论争。它的基本问题是中国社会性
质问题,蕴含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根据。只有解决好古代社会性质问题,明确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中
国革命才能确定其对象、目标和任务。马克思主义史学学者通过这场大论战,捍卫了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社会性
质和革命性质的论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进一步结合,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⑦。
二是积极融入抗战,成为文化抗战的一支生力军。随着抗战形势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从过去的理论
论争走上对中国历史加以整理的道路,同时积极从事反对妥协投降的理论斗争⑧。此时,马克思主义史学形成了
延安和重庆两支主要队伍,承担起文化抗战的重要使命。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机构,处在中共中央的直接
领导下,主要有马列学院历史研究室(1938年5月),成员有尹达等;之后,该研究室随着马列学院改组为马列研究
院,又更名为中央研究院,而成为中央研究院中国历史研究室(1941年9月),该室工作由副院长范文澜主持,成员
有尹达、叶镬生、金灿然等,稍后齐燕铭和吕振羽等人也加入进来,主要成果有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等⑨。
1
941年9月,由延安新华书店出版的《中国通史简编》,是延安史学的扛鼎之作。该书是范文澜受党中央所托,独
撰而成。它不同于学院派的通史著述,而是体现出鲜明的战斗性,如着重叙述对立阶级之间的斗争,肯定被压迫
者反抗斗争的作用等ꢉꢈꢇ。同时,书中多有借古讽今、影射现实之处,如借吴蜀联合拒魏来类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司马光《资治通鉴·进书表》,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9607页。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6,中华书局2013年第2版,第142页。
陈峰《传统史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范式的构建》,《天津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第140ꢆ142页。
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49页。
乔治忠《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史论战问题探实》,《天津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第140ꢆ141页。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导论》,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25页。
吴泽《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性质革命性质及社会史问题论战研究(续)》,《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第2期,第102ꢆ103页。
叶蠖生《抗战以来的历史学》,王学典、陈峰编《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2页。
林国华、陈峰《论延安时期史学机构的产生、沿革及特点》,《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79ꢆ82页。
ꢇꢈꢉ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1编《绪言》,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4版,第10ꢆ12页。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