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昌ꢃ技术时代的教育存在危机透视———从ChatGPT出发的思考
的理解和对话能力所引发的新内容;既有单个教育要素的内容,也有整体教育结构的内容;既有心理范畴的
内容,也有伦理范畴的内容;既有教育现象层面的内容,也有教育本质层面的内容。归结起来,由简单到复
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对“教育者被替代”的担忧。实际上,“被替代”如果不是一种整体现象而是发生在局部,不仅不会
给人们带来担忧,还可能正是人的期望。这一判断尤其在非智能化技术时代是毫无争议的,因为机械的技
术,无论其动力是什么,其显著的功效要么是放大人的力量,要么就是作为替代物去做人力所不及的事情。
正因如此,在智能机器人出现之前,除非我们以政治经济学的眼光审视技术的应用,通常情况下人们是乐见
技术进步的。在教育领域,实际上到目前为止仍然在扩大和深化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历史地看,经历了支
持直观教学的音像技术应用和支持直观教学基础上的优质信息共享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应用两个阶段。总
体上,这两个阶段的技术应用给教育带来的是教与学的便利和效率,而因其对于教育教学始终发挥着辅助与
支持的作用,并未引发教育者的任何恐慌。如果非要挖掘出技术应用的消极效应,那就是教师和学生逐渐形
成了对技术的依赖,自然也因此减少了他们自身本体能力提升的机会,但显在的教学效果改善使他们并不会
普遍觉得这是一个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教育技术已经走进智能技术的应用开发阶段,这对于教育教学来说
就不是简单的辅助和支持作用了。就ChatGPT来说,它一方面能够“生产文字、图形、音频、视频以及部分
模式的复合形式等数字内容”,另一方面,它“通过对人类意图的理解,能够实现与人的智能交流”①。虽然它
的思维仍具有算法决定的特征,也许它在未来也无法具有真正的情感和自由意志,但仅就它已经具有的能力
而言,一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我们不可能不思考“教育者能否被替代”这一看似遥远的问题。
其二,对“对教育者主导性作用丧失”的担忧。如果ChatGPT最终也不能具有真正的情感和自由意志,
那么“教育者被替代”就不可能成为现实。不过,这也只是意味着教育者不可能被整体性地替代,可以设想,
当ChatGPT足以满足学生知识咨询和探究性对话要求时,教师的地位难道不会发生动摇吗? 有学者畅想
道:“聊天对话式的GPT,在技术上创造了一种可能,师生的教学过程,将会是一场雅典城邦苏格拉底式对话
…
…GPT所改变的,将不仅是人类习取知识的方式,而且是古典意义上的批判性思考的回归。”②当然,这种
畅想的现实化还是需要前提条件的,比如ChatGPT需要具有更完备的知识储备和更开放的逻辑思维,而学
生则需要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可如果类似的前提条件能够被满足,那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教育者将会是怎样
的命运呢? 由于现代教育根本不可能回到古希腊雅典的街头和孔子的时代,换言之,并非所有的教育目标都
可以通过学生与ChatGPT的对话达成,因为人作为教育者这一现象必将是永恒的。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
预见到,“GPT作为优秀的、无所不知的机器人老师,在不久的将来,将替代那些按照规范程序和标准答案教
学的平庸老师,它无法替代的,将是那些具有开放性、想象性和创造性的教学,从这个意义上讲,对未来老师
的要求将会更高”③。这话说得极好,它启发我们认为,与成熟的ChatGPT共在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只要
他无法使教学具有开放性、想象性和创造性,就必然会失去其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性作用。这一点的确是令
人担忧的。
其三,对“受教育者社会性弱化”的担忧。这一担忧的理性依据是教育应尽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能,因
而,受教育者社会性弱化即使是由综合的因素导致,教育也必在其中。而这一担忧的经验依据则是长期以来
存在的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已经影响到他们社会化的进程。有研究表明,“短时间内虚拟的网络社交关系可
能会暂时缓解个体的孤独感,但长期依赖手机,一旦回归现实生活,会感受到更多的社会疏离感,加重孤独
感”④。这里说明的还属于网络虚拟社交对人的社会化状况的影响,如果更成熟的ChatGPT被学生选择,又
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可以肯定的是,由于ChatGPT在理解、生成和对话能力上的质变,它不仅能够继承简
单的咨询功能,还能够在一定的水平上与学生通过对话合作解决问题,很可能导致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对它
更加的依赖。在此过程中,学生疏离的不只是更广阔的现实生活世界,同样会疏离他身边的老师和同学。虽
①
②
③
④
张夏恒《ChatGPT的逻辑解构、影响研判及政策建议》,《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第19页。
许纪霖《跳出魔盒的精灵:ChatGPT的诞生与人类面临的两难困境》,《探索与争鸣》2023年第3期(即将出版)。
许纪霖《跳出魔盒的精灵:ChatGPT的诞生与人类面临的两难困境》,《探索与争鸣》2023年第3期(即将出版)。
杨笑颜、白玉佳、于媛媛等《大学生孤独感、社交焦虑与手机依赖的交叉滞后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年第1期,第66页。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