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民ꢃ张稷锋ꢃ论教育技术向善:基于技术反噬公平的视角
根本上缺乏生存空间。其次,相较于向善的显性,反噬的生成和作用具有隐蔽性,无论教育主体有意或无意
作“恶”均是如此,有意之“恶”往往会被积极主动地隐藏在“善”之“面具”之下,无意之“恶”甚至处于当事主体
都浑然未察觉的状况下,因而作为少数和非主流的反噬难以动摇向善的立场。
2
.教育技术向善的原则
教育技术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元素,以教育的根本价值为终极考量,坚持人的存续发展的核心目标。如
何弱化教育技术反噬的影响,缓解教育技术“善恶”矛盾,教育技术向善有其理念和原则遵循。一方面是人文
属性优先理念。首先,教育技术反噬并非绝对不可克服、抑制或降低影响,在很多情形下,“将人文关怀作为
首要遵循的标准” ,通过对教育技术整体或局部的修正、改进、更新,原有的不利影响可能削弱甚至消除。
其次,“人是技术问题的中心” ,对人文属性的偏重,相对弱化技术的工具属性,尤其是对存在突出不利影响
的技术或技术方案,有利于教育技术“善恶”共存生态系统的和谐和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是教育规律优先理
①
②
念。首先,教育规律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而技术规律是“技术世界中通过人的技
③
,
术活动生成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教育规律的载体是教育活动,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直接关联
和动机,而技术规律的载体是技术活动,直接关联技术本身,教育作为“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
动” ,遵循教育规律优先于技术规律符合教育的主旨。其次,教育规律与技术规律的冲突,常常发生于技术
的人文和工具属性冲突的场景,在此场景下的人文属性优先与教育规律优先具有高度协同性。
④
,
⑤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教育在内的人类活动,绝对符合善或符合绝对善的标准是不现实的,善恶往往都是
一个程度问题。尽管如此,探讨教育技术向善可操作的基本原则仍是必要且可行的,合理性和道德性是极其
关键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合理性。合理性被认为是“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所应当具有的客观性、价值性、
严密性、正常性、正当性、应当性、可理解性、可接受性、可信性、自觉性等的概括与要求,是合规律性、合目的
性和合规范性的统一,也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⑥。此处的关键问题是,怎样的教育技术活动才是合理
的,判断标准如何。首先是合规律性,即教育技术活动受到教育规律、技术规律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教育技术活动须遵循规律。其次是合目的性,教育技术活动既要面向服务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又
要符合以增加教育机会为核心的效率价值。最后是合规范性,教育主体应重视包括法律、标准、习惯等社会
规范,遵循正当和有效社会规范的约束,克服不合规范的行为及其不利后果。另一方面是道德性。道德是社
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人们的自律或通过一定的舆论对社会生
活起约束作用⑦。首先应遵循教育技术活动的内在道德,即根植于教育技术和教育技术活动自身性质的独
特而应然的方式、策略和规则,实质上同于教育技术之善的特殊精神气质,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愿望的道德,
而不是义务的道德”⑧。其次应遵循社会基本道德准则,或者表述为几千年来历经考验的人类生存发展之一
般性立场和基本准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是典型之一。
3
.教育技术向善的策略
基于教育技术向善的立场,尊重“善恶”逻辑和规律,从环境和手段优化的视角,合理、平衡地治理“善恶”
共存的生态,有必要在技术态度、条件配置、需求适应等方面建构清晰的教育技术策略。
首先是教育技术态度,即教育主体对教育技术的心理倾向,“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成份” 只有在
教育主体对教育技术及其运用有恰当态度的前提下,教育技术才能全面发挥其功能。一方面,教育主体应对
教育技术有客观、准确、全面的认知,充分掌握特定教育技术的基本原理、运行规则、优势和风险等信息,并基
⑨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颜士刚《技术的教育价值论》,第150页。
肖峰《哲学视域中的技术》,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5页。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50页。
罗天强、殷正坤《论技术规律的人工生成》,《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年第9期,第29页。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第725页。
欧阳康《合理性与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第23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7版,第269页。
富勒《法律的道德性》,郑戈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41页。
克特·W·巴克主编《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43页。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