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悦ꢃ段治文ꢃ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中的世界性话语探析(1921-1927)
印度、土耳其等的国民革命自然而然是世界社会革命的一部分,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①瞿秋白还指
出,相较于完全从属于宗主国的殖民地,中国作为国际殖民地,“中间包含着充分的帝国主义列强互相冲突的
原素”,因此,“中国是世界帝国主义战线最脆弱的地方,亦就是十月革命之后,世界革命最容易爆发而胜利的
地方。中国国民革命之为世界社会革命的一部分,于此更加有深一层的意义”②。二是指出中国代表了世界
大多数被压迫民众。1926年,由恽代英编写的《国民党重要宣言训令之研究》就指出,“吾国国民革命的成
败,不特为全世界四分之一中国民族存亡所关;亦实全世界被压迫民众之安然所系”,“中国之国民革命,由中
国言之,为中国民族之自求解放;由世界言之,为一大部分人类之自求解放。故中国之国民革命,实为世界革
命之一大部分”③。三是指出中国所属地理空间在世界革命中的战略地位。苏兆征在1927年太平洋劳动会
议上针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中国革命的现实危险指出,“占太平洋海岸线最长的广大的中国,是各国帝国主
义者最后互相争夺,籍以补救其经济生命和危机的唯一市场,故今日之中国,实已为帝国主义者竞争之焦
点”,强调“中国的革命如能早日成功,世界各帝国主义的崩溃自在目前”,“中国革命如有失败,即是世界革命
遭着了重大的打击”④。由此可见,中国革命在世界革命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关于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世界性话语表达
第一,在革命性质上,提出中国革命“不是属于一个国家的革命,乃是世界的革命”,而且是“世界无产阶
级革命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从革命的时代发展和中国国际地位出发提出,区别于西欧式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和俄国式无产阶级社会革命,中国革命是特殊性质的国民革命。毛泽东指出:“十八世纪末期至十九世纪
中期欧、美、日本资产阶级反抗封建贵族阶级的民主革命,与十九世纪末期至二十世纪初期殖民地半殖民地
的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合作反抗帝国主义及其工具官僚、军阀、买办、地主阶级的国民革命,性
质完全不同。”⑤蔡和森指出:“当此世界资本主义和民主主义业已开始崩坏之时,当此被压迫民族与无产阶
级同夷为最少数帝国主义者的奴隶之时,殖民地的革命运动已不是纯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问题,事实上业
已变成为国民革命(亦可称民族革命)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要待列入世界革命的议事日程中才得解决。”⑥
对于国民革命的特殊性质,陈独秀强调,“国民革命含有对内的民主革命和对外的民族革命两个意义” 国
民革命“其性质其结果不是属于一个国家的革命,乃是世界的革命”⑧。瞿秋白认为,中国国民革命发生于五
四之后的帝国主义和世界革命时代,“便含着多量的无产阶级的性质在内———在国际范围内,这不过是世界
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⑨。
⑦
,
第二,在革命对象和任务上,提出中国革命在国内是反帝反封建军阀,而最终目标是要“推翻世界帝国主
义”。蔡和森认为,以反帝反封建军阀为对象的中国国民革命特性“由中国的国际情形决定”ꢇꢈꢉ。这里的国际
情形主要指涉中国殖民地式的世界地位。瞿秋白指出,世界革命赋予国民革命推翻世界帝国主义的任务与
使命,“中国国民革命的使命,在于推翻世界帝国主义,因为不但中国是帝国主义的国际殖民地,而且中国国
民革命简直是直接的由世界无产阶级的十月革命所提携起来的”ꢇꢊꢈ。
第三,在革命前途上,提出中国革命要“解放被压迫的中国民族”,进而“解放全世界的被压迫的民族和被
压迫的阶级”。中国共产党依据世界革命形势和阶级动力状况分析,得出了国民革命胜利后非资本主义发展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瞿秋白《历史的工具———列宁》(1924年3月9日),《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第478页。
瞿秋白《<瞿秋白论文集>自序》(1927年2月17日),《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410页。
恽代英《国民党重要宣言训令之研究》(1926年9月),《恽代英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37-238、249页。
苏兆征《在太平洋劳动会议上的开幕词》(1927年5月20日),《苏兆征文集》,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90、91页。
毛泽东《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1925年冬),《毛泽东文集》第1卷,第24页。
蔡和森《中国革命运动与国际之关系》(1923年5月2日),《蔡和森文集》(上),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84页。
陈独秀《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1923年12月1日),《陈独秀文集》第2卷,第491页。
陈独秀《关于社会主义问题———在广东高师的讲演》(1923年6月20日),《陈独秀文集》第2卷,第420页。
瞿秋白《国民革命运动中之阶级分化———国民党右派与国家主义派之分析》(1926年1月29日),《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3卷,第459
页。
ꢇꢈꢉ蔡和森《孙中山逝世与国民革命》(1925年3月21日),《蔡和森文集》(下),第743页。
ꢇꢈꢊ瞿秋白《<瞿秋白论文集>自序》(1927年2月17日),《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卷,第409页。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