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波ꢃ她题材、学者小说与“半糖”哲学———骆平小说论评
在精神上的差距,便试图通过肉体的放纵来缓解,多次尝试情感的冒险,最终在“从身体开始,在身体结束”的游
戏中沉沦下去,却并没有收到预想中的效果,反而愈陷愈深,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这种情欲放纵的方式并非
女性的独立的真正路径。虽然作家一再为人物开脱,那就是对这些放纵与背叛都是在长久的压抑之后,但是并
不能真正挽救些什么。总的来看,这些写作“无意中还是落进了她要挣脱的陷阱,将社会性别冲突简化为力比
多的较量”①。
不过,随着年岁的增长,作家对生活困境的应对也逐步变得游刃有余,而在这一过程中也提炼出一种生存
哲学。作家将那种极端的、满满当当的追求转变为一种“半糖”哲学,理性取舍,懂得放弃,平和而柔软,却有了
另外的力度。在近些年来的写作中骆平的“半糖”哲学表现十分显眼,这一生存理念具有强烈的传统意味,是对
中国古典生存智慧的效法。这其实是解决诸多生活问题的秘籍,也是化解性别身份焦虑的有效手段。《过午不
食》、《半糖时刻》便是随着创作心态的转变而诞生的作品。《过午不食》的书名是佛教用语,意即要有克制、有分
寸、有火候的把握。《半糖时刻》则揭示出很年轻的时候需要非常多的甜蜜,需要“全糖”的状态,越甜越好,但是
到了一定的年龄、一定的层面,有了一定的阅历,不再需要特别激烈的东西,这时候只要“半糖”就好,一切都是
刚刚好的温淡的状态②。在《半糖时刻》中,几名女性人物随着年岁的增长,不再具有那种头脑发热的冲动型人
格。在婚姻状态中的两个人更理智地看待彼此,以及更理性地面对生活中共同承担的职责、权利,使彼此从狂
热的情感中冷静下来。
研读文本会发现,骆平当下的作品和早期作品风格上有较大的差异,她自己也多次提及这一转变,特别是
与年龄的增长有关:“当衰老从白发与微小的皱纹开始,我变得越来越镇定。”③镇定是成熟最直观的体现,也是
从“满”到“半”的根源。“半”而不是“满”,是适可而止,是中庸之道,是传统哲理在当下寻找到适合生存的土壤。
在《半糖时刻》的结尾,几位主人公仍具有一种功利性的追求,但作家同时写到了生命的消逝,两相对比也能一
窥作者的态度转变。
骆平早期曾被冠以情感作家的称谓,现如今书写情感面临的最大问题可能在于,这是一个情感被掏空的年
代,在金钱、地位、权利等物质面前,情感多数时候是无力的、苍白的、不值一提的,也渐渐被人遗忘了,当小说中
重提情感话题之时,无论是读者还是作家都显得力不从心。《爱情有毒》这样的作品出版时,因其内容的极端化
呈现,被“言情”概而言之,并引发争议④。不过,骆平依旧能够寻觅到一种比较妥帖的方式。《野芙蓉》还是书写
她擅长的爱情故事,将其放置在一种历史的语境中,小说讲述的是一场跨越两代人的情感纠葛。而这样的一种
情感书写,因为有了岁月的加持,变得厚重起来。女主人公对感情近乎疯狂的执着也是对感情苍白年代的某种
抚慰性补偿。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作品也体现出地缘因素对其创作的影响及主旨的表达。小说中遍布着十分
显眼的地域元素,芙蓉花、师大校园、废弃的火车轨道、麻将馆、茶舍,无不持续地传播着地域形象。方言也是鲜
明的地域元素,除了日常生活中的方言使用,还将普希金的诗歌进行了改写,“假如生活豁了你,标开腔,标装
神”⑤流露出独特的地域幽默。而这种地方元素,其实也折射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的一种生活理念,乐观
豁达、坚韧不拔,这其实也是作家在贩卖焦虑的同时所提供的解决焦虑的方式。
纵览骆平的这些情感书写,大都是诊断情感问题,到最后也尝试给出解决方案,不是毫无原则地妥协与退
让,也不是一味求全求满,而是采取了一种折中的方式。《过午不食》、《半糖时刻》都是追求一种不达定点的知
足感,留有一定的盈余,不追求极致,这是面对生存困境所提炼出的一种生存哲学。只不过究竟能否从根源上
解决问题,仍是一个未知数。这也是当下女性主义及女性题材文学共同面临的问题,写来写去,仍是一个问题。
也许作家已经充分认识到,“在无往而非灰阑的世界上,大声疾呼显得滑稽,智性而温婉的话语,才有可能具备
持久的内在的力量”⑥。激进主义往往就是大声疾呼,显得滑稽,“半糖”哲学就是用智性温婉取代大声的疾呼,
①
②
刘云生《迷乱中的艰难突围———评骆平长篇小说<迷乱之年>》,《当代文坛》2007年第5期,第109页。
参见:《<半糖时刻>:女性的中年困境和“半糖”婚姻》,百家号澎湃新闻官方账号,2023年4月12日发布,2023年6月2日访问,httpsꢅꢄꢄbai-
jiahaobaiducomꢄsꢆid=1762940831170949192&wfr=spider&for=pc。
③
骆平《我想和你谈谈狮子山》,《北京晚报》2022年8月5日,第19版。
参见:赵正旭《<爱情有毒>揭成都男人的“短”》,《华西都市报》2007年4月12日,第20版。
骆平《野芙蓉》,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2年版,第5页。
④
⑤
⑥
陈平原《“灰阑”中的叙述》,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第177页。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