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君箫ꢃ法家政治思想中的道家哲学:渊源与异变
之初,其实并不缺乏对精神生活的本体论追问,这点集中体现在法家实践论与道家的形而上本体论相结合的
充盈的轨迹中,但又随着政治实践的发展而走向异变。章太炎详细论证过韩非子引用道家哲学进行政令变
革的逻辑过程,指出其与魏晋玄学对老子的理解,存在着明显差异①。在作为“不纯之法家”代表作的《管
子·形势篇》中,就有着大量“政载大道”的说理劝喻,如在《形势篇》中管子就提出:“欲王天下而失天之道,天
下不可得而王也。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失天之道,虽立不安。”②有学者还指出:“慎到等也可将其理解为
遵从自然既成之态势。在当做后一种理解时,道家已转为法家。稷下人物中的慎到一脉和见于《管子》一书
中的一些论作即是如此。”③因此,自春秋战国以来,随着老庄哲学的深入发展,法家思想的先驱们会不可避
免地向道家思想寻求终极的政治依据。在这个层面上,当我们走近法家思想,不难发现,法家思想中的诸多
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富国强兵的政策,如耕战、强军、重刑等,经常会被先秦法家看作“道”的概念在
政策领域中的外化。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讨论法家政治思想中的道家哲学渊源及异变问题。
一ꢃ法家势治观中的道家“天道论”渊源
老子在总结“天之道”时,针对漠视“势”的发展变化的情况提出批评:“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
不可长保。”④这样的“天道论”,试图指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各种势力此消彼长,可以“自
保自存”。这样的“天道论”,进入到政治领域后,深刻地影响着早期法家的“势治”观。
而自从慎到于稷下学宫“援道入法”以来,道家的形而上认识论开始进入法家实践论维度之中。这在一
定程度上反映出法家“势治”流派与道家的承袭关系。这一源自道家的“主静”向度,影响了西汉初年“黄老之
学”在汉初治国实践的基本走向。《黄帝四经》云:“故执道者,生法而弗敢犯翳(也),法立而弗敢废(也)。”⑤
同时,慎到的“因循”,为法家的政策实践提供了“主道”的本体论承接,为法家思想开辟了从政策实践走向哲
学阐释的“另类”发展方向。然而,在战国中期的法家思想大规模实践阶段,这一变化出现在“事功”的法家
“
术治”流派和“法治”流派纷纷崛起之际,法家思想的“德性”因素与形而上发展方向受到遮蔽,最终沦为推动
君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⑥的独裁权柄工具。
一)慎到:“循道守势”
相对于《商君书》、《韩非子》等法家名篇更多围绕具体的政策制度命题的做法,《慎子》依旧没有摆脱由
(
“不纯之法家”管子开创的驳杂先风,其篇名赋题比后世法家著作更偏向哲理思辨,强调抽象关系的建构,大
有立法家之“道”,“横扫”一切的“英雄之气”。
在人性论上,慎到亦是从“天道”概念入手来表达他的所谓“人性论”:“天道因则大,化则细。因也者,因
人之情也。人莫不自为也,化而使之为我,则莫可得而用。”⑦这样,他就从天道的化成论,推导出“化而用之”
的驭人论,与借“势”理政的理念,就理所当然地衔接起来。人性论成为慎到强调“赏罚公器”的主要依据,他
进一步提出:“法之所以加,各以分。蒙赏罚而无望于君。是以怨不生而上下和矣。”⑧这样的讨论,其实已经
具有“不醇之儒”荀子所提出的“化性起伪”的含义,不同的是,后者落脚到“礼以明分”的维度,从而建构起所
谓“道礼论”。与此同时,慎到也将“道”视为德、礼、法三者得以结合的本体所在,较为深刻地讨论了“道”与
“法”的关系,随后因势利导,直奔“道”、“德”关系讨论:“夫道,所以使贤,无奈不肖何也;所以使智,无奈愚何
也。若此,则谓之道胜矣。”⑨在此后的《知忠》、《德立》、《君人》、《君臣》等名篇中,慎到再次系统讨论基于“道
化天下”而发展出来的道与德、道与礼之间的关系。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以上所有对“道生万物”关系的讨论,都是为了给《威德》篇开篇中的“势”之重要性进行“注解”。在该篇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章太炎《国故论衡》,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153ꢆ156页。
管仲《管子》,房玄龄注、刘绩增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3页。
冯达文、郭齐勇主编《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8页。
老子《道德经》,饶尚宽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2页。
陈鼓应注译《黄帝四经今注今译———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页。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988页。
慎到《慎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慎到《慎子》,第7页。
慎到《慎子》,第56页。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