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威ꢃ白利鹏ꢃ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民族复兴话语体系的建构及运用
气,“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①,这些文化沃土为“民族复兴”话语提供了丰沛的思想、话语资源。
近代以降,殖民主义的船坚炮利不仅轰开了千年古国的大门,而且震醒了亿万国人“天朝上国”的痴梦。
伴随着近代中华民族积贫积弱的现状,“民族自强”、“振兴中华”的思想悄然兴起。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国更
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亡国灭种的悲情、国家生存的危机、政治和经济的节节失败,催生了“救亡图存”、“恢
复中华”的呼声和话语,这些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勇于反抗压迫、奋力抗争的民族心理。
此时,民族主义思潮在中国勃然兴起,近代“民族主义”概念迅速成为报刊上的流行词汇,“中华民族”的
概念也正式产生。这不仅进一步激发了民族的共同体意识,而且点燃了中国人心中对于民族复兴的炽热期
盼。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思想家创制了“君主立宪”的政治话语,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
派展开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叙事和实践斗争,“三民主义”就是这种理论叙事的基本精神。他们拉起
了“民主共和”的大旗,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并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故知
革命之目的,非仅仅在于颠覆满洲而已,乃在于满洲颠覆以后,得从事于改革中国。依当时之趋向,民族方
面,由一民族之专横宰制过渡于诸民族之平等结合;政治方面,由专制制度过渡于民权制度;经济方面,由手
工业的生产过渡于资本制度的生产。循是以进,必能使半殖民地的中国,变而为独立的中国,以屹然于世
界。”②虽然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最终以失败告终,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都
试图依循资本主义的思想理论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各种救国方案俱遭失败,因为他们既缺乏科学的思想引
领,又没有先进的政党领导。但是,他们特别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们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揭露和斗争,
对现代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理论话语的介绍和引进,无疑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为建构“民族复兴”话语
体系打下了基础。
虽然那些变法和革命运动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毕生都追求革命事业、
探求现实出路、关切百姓命运,对民族复兴问题进行了探索思考。这也证明,他们所领导的运动虽然失败了,
但这些运动所展现出来的中国人民不甘屈辱、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振兴中华、救亡图存的思想和话语逻辑,作
为一种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遗产被保存了下来。可以说,中华民族是一个不甘屈辱的民族,中国人民更是自
强不息、敢于斗争的人民。正因为如此,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就一直渴望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一直
没有停止探索救国救民的良方,没有停止追求真理的步伐。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不仅给正在黑暗中探寻的中国先进分子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而且再次点燃了
所有中华儿女民族复兴的希望。在风起云涌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浪潮中,中国共产党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成为担当民族复兴使命的全新主体。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这一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科学理论,迅速传入
中国并得到广泛传播,给迷茫中的中国先进分子以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中国的先进分子由此找到了解决中华
民族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通过把这一科学理论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人民
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现代化和伟大复兴这些梦想的伟大承担者———中国共产党。在党的第
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我们党便直接指明了自身负有的解放无产阶级的责任,“并负有民族革命的责任”③。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与中国传统话语体系初步结合后,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国家的独立
自主、阶级斗争的话语与传统文化中天下大同、国家富强等话语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家富强、民
族振兴以及现代化建设的方案和话语。通过传承自古以来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
传统,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能量。
“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
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
①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2年12月7日至11日),《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13年版,第33页。
②
③
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1月23日),《孙中山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609ꢆ610页。
蔡和森《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及其使命》(1926年),《蔡和森文集》下册,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795页。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