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卷第2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Editionꢂ  
2
0243月  
Vol51ꢀNo2  
Marchꢀ2024  
中国高校人文类学术集刊现状分析  
——以四川高校为例  
武丽霞  
ꢃꢃ摘要:随着中国学术的繁荣与进步,人文学术集刊大量涌现,由于其符合学术领域细分的要求,已经成为学术  
发表的重要平台通过考察四川高校创办人文学术集刊的情况,并与全国高校办刊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四川大学  
创办的集刊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均名列前茅这些学术集刊的成功,得益于主办学校雄厚的学科实力以及  
主编的高学术影响力,也与主办高校和学术机构的支持资助密不可分在当前各高校大力推进学科建设之时,应  
借助国家相关政策,整合优势学科资源,创办富有特色的学术集刊,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校学术影响力构建学术  
共同体,对于繁荣学术研究传播中华文化更是意义重大。  
关键词:学术集刊;CSSCI;人文学术;高校;四川大学  
DOI1013734ꢄjcnki1000-531520240305  
收稿日期:2023-03-2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四川社科期刊发展研究专项课题四川学术集刊现状调查与研究———CSSCI来源集刊  
为中心”(XSCG21SK-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武丽霞,,内蒙古巴彦淖尔人,《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副编审,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  
文献编辑出版,E-mailꢅnmwlx123@qqcom。  
中国学术集刊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即开始创办,经过三四十年的发展,90年代前后进入快速发展  
。“学术集刊编选的论文具有专与深的特点,专就是专门刊发某一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与综合性刊物有  
;,,因此它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可,成为学  
术期刊之外学者发表学术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随着中国学术研究的持续繁荣与进步,21世纪  
以来,我国学术集刊更是呈井喷式发展这一出版现象引起了学术界和出版界的广泛关注,已经有学者对其  
出现的背景及特点等进行了初步探讨,对分学科集刊也有一些研究,但目前对于学术集刊中数量最大最  
具代表性的人文学术集刊则研究较少四川省的高校创办学术集刊无论是在历时性共时性还是在办刊成  
效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本文将在回顾中国人文学术集刊发展历程与特点的基础上,对四川省高校  
创办学术集刊的基本情况和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为学术集刊的长足发展提供借鉴。  
中国人文学术集刊繁荣的背景与原因  
中国的学术集刊创办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早的学术集刊是1957年由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阎现章论学术集刊的创构编辑特色与出版价值》,《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155ꢆ156。  
参见:叶继元魏瑞斌宋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集刊现状的调查分析》,《中国出版2006年第10,17ꢆ21;于丽英集刊评述》,  
图书馆建设2009年第2,32ꢆ34;阎现章论学术集刊建设与发展的几个问题》,《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  
,111ꢆ114;冯潇中国综合类集刊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展望》,《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103ꢆ106。  
参见:赵嫚中国语言类学术集刊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66ꢆ69;赵嫚我国文学类学  
术集刊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天府新论2012年第6,148ꢆ150;孙乐强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类学术集刊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58ꢆ61;等等。  
17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主办的语言学论丛》(2021年获批正式刊号)。80年代学术研究恢复正常之后,开始有一些定期和不定期的  
学术出版物,90年代数量渐增,21世纪以后学术集刊呈现井喷式的发展态势2017ꢆ2018年收录的  
68种的CSSCI来源集刊中 1212000,72%  
,,21展  
,
1
势头较猛由于缺乏统一的登记和管理,目前全国学术集刊的总数难以确定,初步估计有千余种,仅中国知  
网收录的就有1100余种1万余辑文献总量30万余篇。  
1,其根本原因在于学术研究的持续繁荣和国家对期刊刊号的严  
2
格管理既有的学术期刊从数量上和专业性上不能满足中国学术发展的需要,刊号的严格管理政策造成学  
术发表载体严重不足,于是以书代刊形式的学术集刊大量出现,成为学术论文发表的新阵地,也成为一种突  
出的出版现象正如张耀铭所说:“出于对学术期刊现状的不满创办新刊又难上加难的困境,学术共同体人  
选择了另一条路径:创办学术集刊。”②  
中国知网将学术集刊(辑刊)分为九个学科大类,其中最大的是哲学与人文科学类,565,包括中国  
语言文字中国文学外国语言文字外国文学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哲学艺术宗教等学科门类,大体  
上等同于一般所说的文史哲艺类(本文简称人文类)。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20231月发布的中国人  
文社会科学学术集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403种集刊分为三个学科大类,人文类占241,社  
科类占148,综合类占14由此可见,人文类学术集刊确实是中国学术集刊中最主要的构成。  
人文类学术集刊之所以在各学科领域中占据最大比例,是因为中国的人文学术研究本身带有中国特色,  
不同于自然科学工程学等学科本身有广阔的世界学术期刊作为舞台,人文学科尤其是中国固有的文学语  
历史哲学艺术宗教等学科门类,在国内外可供发表的期刊容量不足,必然需要更多的本国舞台和阵  
,以供相关学者发表和交流,甚至吸引海外学者(尤其是汉学中国学语言学及相关领域)的参与人文学  
科是最具国家民族地域特色的学科,这与自然科学工程学等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国人文类学术集刊的  
繁荣也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事情。  
如果进一步追溯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们还可以发现,人文学术集刊的勃兴也与国家推动学术发展高  
校加大对学术成果的考核要求有关20世纪末以来,教育部在高校陆续设立了一批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  
,共有150余处,这些研究基地绝大部分都创办了学术集刊,有的基地甚至创办了多种,如四川大学的中国  
俗文化研究基地,就有中国俗文化研究》、《汉语史研究集刊》、《新国学三种一些省市也纷纷建立了省级  
(甚至市级)的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有一些研究基地也创办了学术集刊,如四川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华  
师范大学写本学研究中心,就创办了写本学研究》。这些研究基地以及各高校成立的其他各级各类研究机  
,成为学术集刊创办的主要组织者和资助者一些影响较大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学会)在办学术集刊时,往  
往也与高校的院系或研究机构合作,将集刊的日常编辑事务交给它们(如设立学会秘书处),并由其资助出  
可以说,高校和各种研究机构的学科建设经费是集刊出版的资金保障,各校的人文院系和研究机构又通  
过集刊出版保持了它们在相关学科的学术地位并扩大影响。  
人文学术集刊的主办单位不仅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综合性高校,也有理工院校以及专业院校,数量  
庞大,种类繁多,整体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学术集刊的日益发展壮大,为学者发表交流学术观点提供了  
更多支持,同时迫切地需要社会为其正名予以肯定因应这一形势,2005年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  
价中心发布的CSSCI收录集刊目录(2005ꢆ2007)》,首次收录集刊332006,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指导委员会开始进行集刊引文数据库建设,此后在发布CSSCI来源期刊目录时,也同时发布CSSCI来源集  
刊目录(以下简称C集刊)。“这一做法在事实上赋予了集刊和期刊同等的学术地位,有利于集刊获得优质  
稿件,同时也为集刊树立了标杆,指明了努力方向2017年底,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发布  
中国学术辑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20231231日访问,httpsꢅꢄꢄknscnkinetꢄkns8sꢄꢇclassid=PWFIRAGL说明:此为修改补充材  
。  
张耀铭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关键与进路》,《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5ꢆ23。  
摘自:第九届人文社会科学集刊年会(20201128,无锡)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郭建宏的发言完善学术集刊支撑机制,实  
现集刊高质量发展》。  
180  
武丽霞中国高校人文类学术集刊现状分析———以四川高校为例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集刊遴选实施方案(试行)》,进一步明确了来源期刊和来源集刊的遴  
选条件,其中一个基本条件是:按既定出版周期准时出版,符合期刊编辑出版规范,文献信息著录完整规范。  
有了方向指引,中国学术集刊尤其是人文学术集刊未来可期,值得学界和期刊出版界深入思考长远布局。  
四川高校主办人文学术集刊的总体情况  
在学术集刊的创办方面,四川高校很有代表性,不仅办刊历史长,而且成效显著,可以从中发现中国高校  
人文学术集刊创办过程中的诸多共通之处。  
四川高校编辑出版学术集刊的历史较早,1980年代,曾有少量学术集刊出现,不过这些集刊后来有的转  
为正式期刊,宗教学研究后来获得期刊号,《草堂后来成为正式期刊杜甫研究学刊》,有的编辑出版时  
断时续,或者昙花一现,最终归于消亡四川目前尚在编辑出版的创刊时间最早的人文学术集刊应是1987  
年四川大学历史系童恩正教授主编的南方民族考古》,出版五辑后中断,2010年复刊此外较早的是1992  
此后四川大学中文系创办了中外文化与文论(1996)、  
汉语史研究集刊》(1998)、《新国学》(1999),(  
1998  
)。此后,四川高校的学术集刊逐渐增多,但真正的爆发期出现在21世纪四川高校主办人文学术集刊的  
基本情况见表1。  
1ꢃ四川高校主办人文类学术集刊一览表  
序号  
1
刊名  
中外文化与文论》  
汉语史研究集刊》  
新国学》  
当前主编  
创刊时间  
主办学校(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曹顺庆  
1996  
2
俞理明雷汉卿 1998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3
周裕锴  
曹顺庆  
项楚  
1999  
2001  
2003  
ComparativeLiterature:East &  
West(《比较文学:东方与西方》)  
4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5
6
7
8
9
中国俗文化研究》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符号与传媒》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四川大学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心  
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李怡毛迅 2005  
赵毅衡  
曹顺庆  
陈思广  
2011  
2014  
2014  
华文文学评论》  
阿来研究》  
四川大学阿来研究中心  
文学人类学研究》(前身为2011  
2018  
2011  
四川大学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  
10  
徐新建  
年创刊的文化遗产研究》)  
创新中心文学人类学研究会  
南方民族考古》(有中断,2010年  
1987  
2010  
四川大学博物馆四川大学考古学系成都文物  
11  
复刊)  
考古研究院  
1
2
宋代文化研究》  
藏学学刊》  
1992  
2005  
四川大学古籍所  
13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1
4
王启龙  
段峰  
2006  
1998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中国历史学前沿》)  
15  
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论丛》  
探索与批评》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  
16  
王欣石坚 2019  
17  
国际汉语文化研究》  
老子学刊》  
刘荣  
2016  
2010  
18  
詹石窗  
此前一年即1991年出版的四川大学学报丛刊53宋代文化研究》,可视为其前身。  
18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9
生命哲学研究》  
儒藏论坛》  
詹石窗  
2021  
2006  
2014  
2007  
2014  
2004  
四川大学生命哲学研究中心  
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  
四川大学古籍所  
20  
21  
巴蜀文献》  
22  
艺术视界》(原名艺术》)  
认知诗学》  
黄宗贤  
段渝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23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24  
巴蜀文化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四川省人民  
25  
国学》  
2006  
政府文史馆  
2
6
语言历史论丛》  
外国语文论丛》  
大西南文学论坛》  
2007  
2008  
四川师范大学汉语研究所  
27  
张叉  
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8  
朱寿桐白浩 2016  
四川师范大学大西南文学研究中心  
成都研究》(第一辑名成都学  
29  
2019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历史与成都文献研究中心  
》)  
30  
哲学探索》  
2021  
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3
1
中华传统文化研究》  
蜀学》  
王川  
2022  
2006  
2008  
2019  
2018  
2021  
2022  
2023  
2021  
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  
西华大学蜀学研究中心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馆  
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  
西华大学李冰研究中心  
32  
33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李冰研究学刊》  
扬子学刊》  
34  
35  
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36  
写本学研究》  
中国语言学研究》  
华学论坛》  
伏俊琏  
王启涛  
田开元  
西华师范大学写本学研究中心  
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绵阳师范学院中华传统文化学院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37  
38  
39  
四川文化艺术研究》  
,四川高校创办人文学术集刊有39,这不包括以下三类出版物:一是四川省内其他机构团体主办  
的集刊,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信息中心和四川省翻译协会主办译苑新谭》(2009),发表与翻译相  
关的学术论文,近年又与美国芝加哥学术出版社合作在海外出版(ISSN2691-6649),中英文论文均有发表;  
二是海外出版的刊物,如四川大学文新学院的Literatureand ModernChina(《文学与现代中国》),四川大  
学外国语学院的ForumforLinguisticStudies(《语言学研究论坛》),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Journal  
ofSino-AmericanHumanityStudies(),DigitalTransformationandSociety  
(《数字转型与社会》);三是历史上曾经出版但目前已经停止连续出版的出版物,如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  
院的华西语文学刊。  
从当前四川高校的办刊情况来看,39种人文学术集刊中,四川大学有23,占据一半以上;四川师范  
大学8,排名第二;西华大学4,排名第三;其他四所高校各有一种集刊。  
从创办时间来看,除四川大学有6种创办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外,其余都创办于21世纪,84.62%;  
2
010年后创办的多达21种占比53.85%  
,
;最晚的创办于2023,可见各校对于学术集刊的创办热情持续高  
。  
四川各高校办刊的具体情况  
)四川大学表现优异  
截至目前,四川大学共创办人文学术集刊23,其中文学与新闻学院(以下简称文新学院)10,历史  
(
文化学院6,外国语学院2,艺术学院2,海外教育学院哲学学院宗教所各1。  
这些集刊大部分在学界有较强的影响力如童恩正教授1980年代创办的南方民族考古》,当时即发表  
182  
武丽霞中国高校人文类学术集刊现状分析———以四川高校为例  
过包括中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学者在内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复刊以后也是考古学领域的重要学术集  
又如文新学院主办的中外文化与文论》,后成为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的会刊,获得海内外学者的青  
,多次进入C集刊目录文新学院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主办的汉语史集刊》、《新国学》、《中国俗文化研  
》,在各自领域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吸引了海内外著名学者的论文稿件此外如藏学学刊符号与传  
,都是各自学科领域的顶流学术集刊。  
2008年起,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开始将学术集刊纳入评价体系,设置了来源集刊目录,四  
川大学有8种集刊曾经进入目录,而且在四川高校中也仅有这8种集刊进入目录情况见表2。  
2ꢃ四川大学创办学术集刊进入CSSCI来源集刊目录情况  
序号  
1
刊名  
中外文化与文论》  
汉语史研究集刊》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符号与传媒》  
创刊时间  
1996  
1998  
2005  
2011  
2014  
2005  
1987  
2010  
入选CSSCI来源集刊年份  
2008ꢆ2009,2012ꢆ2013,2014ꢆ2016  
2014ꢆ2016,2017ꢆ2018,2021ꢆ2022  
2014ꢆ2016,2017ꢆ2018  
2
3
4
2017ꢆ2018,2021ꢆ2022  
5
阿来研究》  
2021ꢆ2022  
6
藏学学刊》  
2014ꢆ2016,2017ꢆ2018,2021ꢆ2022  
7
南方民族考古》  
老子学刊》  
2021ꢆ2022  
2021ꢆ2022  
8
,可以发现四川大学主办的学术集刊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  
在质量上都名列前茅由于数据搜集困难,这里暂时以文史哲艺以及传播宗教学科为代表,来比较七所高  
校的集刊情况在统计C集刊时,只要曾进入C集刊目录者(不一定在当前的2021ꢆ2022年版中)即算作C  
集刊。  
3ꢃ国内七所高校人文类集刊比较①  
学校  
普通集刊  
CSSCI来源集刊  
1
5:ComparativeLiterature:East& West(《比较  
文学:东方与西方》)、《华文文学评论》、《文学人类学  
研究》、《新国学》、《中国俗文化研究》、《宋代文化研8:《中外文化与文论》、《汉语史研究集刊》、《现代  
》、《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论丛》、《探索与批评》、 中国文化与文学》、《符号与传媒》、《阿来研究》、《藏  
四川大学  
(23)  
国际汉语文化研究》、《生命哲学研究》、Frontiersof 学学刊》、《南方民族考古》、《老子学刊》  
HistoryinChina(《中国历史学前沿》)、《儒藏论坛》、  
巴蜀文献》、《艺术视界》、《认知诗学》  
1
8:《欧美文学论丛》、《东方文学研究集刊》、《中国  
语言学》、《日本语言文化研究》、《古典与中世纪研  
》、《青铜器与金文》、《版本目录学研究》、《北大佛9:《语言学研究》、《国学研究》、《北京大学中国古  
》、《北大马克思主义研究》、《北大新闻与传播评文献研究中心集刊》、《跨文化对话》、《北大史学》、  
》、《北大中国文化研究》、《古代文明》、《汉语教学唐研究》、《道家文化研究》、《外国哲学》、《哲学门》  
学刊》、《考古学研究》、《明清论丛》、《青铜器与金  
北京大学  
27)  
(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中国古典学》  
海外出版的学术刊物不进入表中,如南京大学有Macrolinguistics(《宏观语言学》,ISSN1934ꢆ5755),是一份专门刊登研究非印欧语语言学  
论文的国际性学术杂志,而本表所列四川大学的两种英文期刊均在中国出版。  
18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6:《中国学研究》、《新宋学》、《翻译研究与教学》、  
史料与阐释》、《美学与艺术评论》、《艺术史与艺术8:《语言研究集刊》、《中国文学研究》、《当代修辞  
复旦大学  
24)  
哲学》、《现代外国哲学》、《法国哲学研究》、《伦理学学》、《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基督教学术》、《宗  
》、《现代儒学》、《中古中国研究》、《出土文献与古教与美国社会》、《历史地理》、《当代国外马克思主  
文字研究》、《复旦汉学论丛》、《复旦政治哲学论丛》、 义评论》  
(
文学》、《中国传播学评论》  
1
1:《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刊》、《佛教文化研究》、  
1
0:《古典文献研究》、《文学研究》、《域外汉籍研  
亚太艺术》、《戏剧与影视评论》、《亚洲概念史研  
南京大学  
21)  
究集刊》、《中国现代文学论丛》、《南大戏剧论丛》、  
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民国研究》、《元史及民族  
与边疆研究集刊》、《宏德学刊》、《中国语言战略》  
》、《文学与图像》、《南大日本学研究》、《英国研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研究》、《东  
方哲学与文化》  
(
北京师范  
大学 2:《斯文》、《周易文化研究》  
7)  
5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励耘学刊》、《励耘语言  
学刊》、《文化与诗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
华东师范  
大学 1:《中国美学研究》  
9)  
8:《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中国文字研究》、《词  
》、《中国美术研究》、《诸子学刊》、《知识分子论  
》、《冷战国际史研究》、《现代思想与文化》  
(
中山大学5:《汉语语言学》、《古文字论坛》、《国际汉语》、《汉  
7) 语佛学评论》、《区域史研究》  
2
:《戏曲与俗文学研究》、《艺术史研究》  
(
ꢃꢃ上面仅统计了这七所高校创办的人文类学术集刊,未统计这些学校(含学会等依托高校)编辑出版的期  
刊和报纸如南京大学有当代外国文学》,北京师范大学有俄罗斯文艺》、《中小学外语教学》,华东师范大  
学有文艺理论研究》、《现代中文学刊》、《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历史教学问题》,华中师大有外国文学研  
》、《汉语学报》,北京大学有国外文学》、《语言学论丛》、《中国典籍与文化》(高校古委会主办,秘书处设置  
在北大),这些学术期刊基本都入选了CSSCI期刊目录仅以学术集刊而言,四川大学的人文学术刊物还  
是非常可观的,大致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在一个水平线上。  
四川大学人文学科具有悠久的学术传统,在国内高校中也长期保持着领先地位,这是该校主办学术集刊  
成功的学术基础和实力保证四川大学创办的学术集刊之所以数量众多,也是有历史原因的在中国学术  
恢复和发展的1980年代,四川大学因为各种原因主办人文类学术期刊(不含学报)很少(宗教学研究一  
),但国内不少高校都有两种乃至更多的期刊(见前所述),甚至一些看起来学术实力稍弱的高校也有,如湖  
南师范大学有中国文学研究》、《古汉语研究》(两种均为C期刊)。而进入1990年代之后,国家开始严格进  
行期刊刊号的管理,面对这种情况,在无法申办新的学术期刊的形势下,四川大学要在人文学科领域发出自  
己的声音,扩大自己的影响,创办集刊成为新的出路四川大学文新学院的领导很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并  
积极创办学术集刊,前任院长曹顺庆教授在1990年代后期就提倡文学理论要有中国话语中国学派,创办了  
中外文化与文论》,最近他更呼吁学术川军要在全球打开嗓子,可见他对发声的重视一以贯之正是  
由于这个原因,四川大学也是国内较早创办英文集刊的高校,早在2001年就创办了ComparativeLitera-  
ture:East& West(:西),2020IgneusPress,LiteratureandMod-  
ernChina(文学与现代中国》),并在海外出版,此外还有华文文学评论》,以期在海外华文世界产生影响。  
而学术集刊对于提高四川大学相关学科的实力和声誉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四川大学主办人文学术集刊  
李媛莉曹顺庆:“学术川军要在全球打开嗓子”》,川观新闻,2022117日发布,2023120日访问,httpꢅꢄꢄcbgcscolcomcnꢄ  
newsꢄ3818079。  
184  
武丽霞中国高校人文类学术集刊现状分析———以四川高校为例  
4ꢃ四川大学主办人文类学术集刊引用下载情况  
引用下载情况见表4。  
发文量  
)  
总下载数篇均下载总被引数篇均被引  
序号  
刊名  
创刊时间  
刊期  
(
()  
()  
()  
()  
1
2
3
南方民族考古》  
宋代文化研究》  
中外文化与文论》  
1987  
1992  
1996  
半年刊 284 76576 270  
732  
422  
2.58  
0.57  
1.39  
年刊  
季刊  
745 58599  
79  
1644 244486 149  
2283  
实际上  
为年刊  
4
汉语史研究集刊》  
1998  
978 87719  
90  
956  
1
5
6
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论丛1998  
年刊  
81  
4515  
56  
68  
2
0.02  
0.61  
新国学》  
1999  
半年刊 407 27794  
半年刊 416 25612  
半年刊 380 32544  
250  
ComparativeLiterature:East  
7
& West(《比较文学:东方与西 2000  
》)  
62  
131  
0.31  
8
9
中国俗文化研究》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藏学学刊》  
2003  
2005  
2005  
2010  
2010  
2011  
86  
304  
1351  
588  
0.8  
1
季刊  
半年刊 411 50549 123  
半年刊 302 29466  
98  
1329 174626 131  
10  
1.43  
0.6  
3.05  
1.06  
11  
老子学刊》  
169  
12  
符号与传媒》  
半年刊 587 83477 142  
半年刊 189 23725 126  
1790  
200  
13  
文化遗产研究》  
文学人类学》(前身为文化遗  
14  
2018  
半年刊 128 13403 105  
68  
0.53  
产研究》)  
1
5
华文文学评论》  
阿来研究》  
2013  
2014  
2016  
2019  
2021  
2006  
2014  
年刊  
半年刊 518 40386  
年刊  
40 2282  
265 19529  
74  
78  
57  
60  
428  
4
0.23  
0.83  
0.1  
16  
17  
国际汉语文化研究》  
探索与批评》  
生命哲学研究》  
儒藏论坛》  
18  
半年刊 110 12087 110  
42  
1
0.38  
0.02  
0.58  
0.19  
19  
半年刊  
年刊  
44  
1391  
32  
87  
20  
367 31808  
214  
28  
21  
认知诗学》  
半年刊 148 14971 101  
ꢃꢃ:表中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学术辑刊导航(缺少巴蜀文献艺术视界两种),数据截至2023313。  
从表4数据来看,这些集刊发文量均非常可观,作者群中既有蜚声海内外的学术大家名家,活跃于学术  
前沿的中青年学者,更不乏硕士生博士生这些学术新生代,虽然总下载量与引用量篇均下载次数与引用次  
数与学术期刊相比差距不小,但是通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学术资源,对于培养学术川军、  
扩大相关学科的学术影响发出四川学界的声音无疑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川其他高校创办学术集刊的情况  
如前所述,四川大学在人文学术集刊的创办方面不仅数量大,而且质量优,在省内高校占据绝对的领先  
地位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在这方面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学术集刊无一例外  
都是创办于21世纪,这与2011年中共中央通过的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以及教育部下发的高  
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ꢆ2020)》密切相关在这些集刊中,2010年之后创办的占据了2/3,  
最晚的甚至出现在2023,可见这些高校创办学术集刊的热情高只是目前尚无进入C集刊目录者,有些  
18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遗憾这些集刊的引用和下载情况具体见表5。  
5ꢃ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等校创办学术集刊引用下载情况  
总下载数篇均下载总被引数篇均被引  
) () () ()  
学校  
刊名  
语言历史论丛》  
创办时间  
刊期  
发文量  
(
2007  
2008  
2014  
2016  
2020  
2006  
半年刊 262 16872 64  
半年刊 61 2698 42  
年刊 338 15030 44  
年刊 107 4506 42  
半年刊 90 13493 150  
半年刊 639 29155 46  
半年刊 584 50146 86  
91 0.35  
外国语文论丛》  
四川师范大学  
国学》  
68  
0.2  
大西南文学论坛》  
哲学探索》  
蜀学》  
22 0.21  
43 0.48  
209 0.33  
363 0.62  
西华大学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08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四川文化艺术研究2021  
季刊  
62 5565 90  
6
0.1  
ꢃꢃ:表中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学术辑刊导航,数据截至2023313。  
由表5可见,这些集刊虽然创办时间不长,但不乏后劲,四川师范大学的哲学探索语言历史论丛》、  
西华大学的地方文化研究辑刊蜀学的下载引用情况甚至直追四川大学几种C来源集刊假以时日,  
相信会有所建树。  
需要指出的是,四川省内重要的另外几所高校,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竟然在学  
术集刊方面全体缺席,令人感到意外诚然,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在传统上是以理工科为主的大  
,西南财经大学则是以财经科学为主的大学,但三校也开设了一些人文学科的院系,如外国语学院马克思  
主义学院公管学院等,西南交通大学还有人文学院设计学院,涉及语言文学哲学宗教历史艺术等学  
,并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西南财经大学也设有人文与艺术学院,然而三校目前竟然没有一  
种学术集刊,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而从全国来看,其他一些设有语言文学类博士点的理工科大学都有学术集刊,如华中科技大学有华中  
国学》、《外语教育两种集刊(另有C期刊语言研究》),中国海洋大学有古典文学研究》(原名中国传统文  
化研究》)、《中国传记评论》、《中国外语研究三种集刊,都超过同样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博士点的西南交通大  
至于上海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主办的学术集刊就更多了,进入C集刊的就有中国经学》、《文学理论前  
沿》、《中国学术》、《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在人文学术集刊方面不仅大大  
落后于其他同级别高校,即便和省内的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相比,也明显落后这与两校在国内的学术  
地位是不相称的(即便在人文类学科领域也是如此)。严格说来,西南交通大学曾经有过三种学术集刊,即  
006年创刊的、  
2009西2017  
2
年创刊的中美人文学刊》(  
JournalofSino-  
AmericanHumanityStudies)。《立场由中国人民大学余虹教授和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徐行言教授主  
,一共出版了三辑,所收论文多是国内外的名家之作,第三辑还设有五个前沿性学术话题,聘请复旦大学朱  
立元加拿大康科迪亚大学段炼等主持,可谓有声有色但由于主编余虹去世以及其他原因,这份集刊未能  
持续下去。《中美人文学刊由四川省美国研究中心(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主办,原由四  
川人民出版社出版,2020年该刊改版为全英文刊物,现由加拿大RoyalCollinsPublishingGroup出版发  
,这也意味着该刊就此退出了国内C集刊的群体最为可惜的是华西语文学刊》,它是西南交大编辑出  
版时间最长的学术集刊,原由外国语学院前任院长傅勇林教授主编,为半年刊(其中200920142015  
年为年刊),2016年共出版12。《华西语文学刊的日常编务由唐均教授负责,他在国内学界有一定的  
影响,组织了较多学术稿件,提高了集刊的质量和影响力,这份集刊发展势头不错,在学界已经小有名气从  
中国知网统计的论文的下载量和引用量来看,即便与川大的几种C来源集刊相比,它的表现也毫不逊色(相  
关数据见表6)。可惜由于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政策调整,不再资助该刊,所以2016年以后就停办了。  
186  
武丽霞中国高校人文类学术集刊现状分析———以四川高校为例  
6ꢃ华西语文学刊与四川大学部分学术集刊下载引用情况比较  
刊名  
华西语文学刊》  
汉语史研究集刊》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中外文化与文论》  
符号与传媒》  
中国俗文化研究》  
出版文献量  
总下载次数  
平均每篇下载次数  
总被引次数  
平均每篇被引次数  
593  
978  
62907  
87719  
174626  
244486  
83477  
32544  
106.08  
89.7  
554  
956  
0.93  
0.98  
1.02  
1.39  
3.05  
0.8  
1329  
1644  
587  
131.4  
148.71  
142.21  
85.64  
1351  
2283  
1790  
304  
380  
ꢃꢃ:表中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学术辑刊库,数据截至2023313。  
由此不难发现,西南交通大学的学术集刊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一是办刊不能持续,二是数量太少历  
史上办刊中断的学术集刊也有一些,如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曾办外国文学研究集刊》(1979ꢆ1994),  
北京大学曾有印度文学研究集刊》(1984ꢆ2003,出版6) 后来都停办了,令人惋惜但这些中断大多  
发生在学术集刊热潮到来之前,而且有的学校还有其他学术集刊替代,或进行了学术研究资源的整合,如北  
京大学现有的东方文学研究集刊即可以视为印度文学研究集刊的替代反观西南交通大学,两种学术  
集刊都未能延续,目前正在出版的学术集刊数量为零,这对于学校人文学科的发声发展无疑会产生难以估  
量的损失和影响。  
,
高校创办人文学术集刊的经验与启示  
()高校办刊的成功经验  
由上文可知,在四川高校中,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看,四川大学在创办人文学术集刊方面均占据着  
领先的地位大体来说,四川大学办刊与国内其他高校主办学术集刊的成功是类似的,除了人文积淀深厚、  
学校一贯重视外,大致还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
.依托学会办刊  
四川大学一些学术集刊创办时依托了国内大型学会,中外文化与文论》,现在的主办单位是中国中外  
文艺理论学会和四川大学文新学院,1996年最初创刊时的主办单位并没有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出版  
周期为年刊四川大学文新学院曹顺庆教授是中外文化与文论的主编,他在2004年成为中国中外文艺理  
论学会副会长后,加强了与该学会的交流与合作,缩短中外文化与文论的出版周期,目前已改为季刊。《中  
外文化与文论较早在学界形成影响,占据了先机后来依托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办刊后,稿件数量增加,质量  
进一步提高,在学界的影响力持续扩大,进入了一个良好而平稳的发展时期值得一提的是,该刊主编曹顺  
庆教授同时也是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因此该刊也成为比较文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成果发表阵地,2022年  
出版的中外文化与文论51辑就有国际比较文学年度文选的专栏。  
事实上,很多重要的学术集刊都是由学会和高校联合主办的,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斯文》,是北京师范大  
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与中国古代散文学会联办的;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中外文论》,是中国社会科学  
院文学研究所与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联办的(秘书处设在社科院文学所);中山大学的戏曲与俗文学研  
》(C集刊),是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与中国俗文学学会联办的还有的学术集刊是联合多家学会和  
机构共同主办的,如广西师范大学的东方丛刊就联合了中华美学学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国中外文艺  
理论学会中国东方文学研究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在学会参与办刊的学术集刊中,有一些学  
术集刊就是该学会的会刊,如上海交通大学的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是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  
文化研究会的会刊,上海交通大学的新媒体与社会》(C集刊)也是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舆论学研究会的会  
西北大学的唐代文学研究是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秘书处设立在西北大学)的会刊,华中师大的新文学  
评论是中国新文学学会的会刊四川大学的文学人类学研究则是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的会刊,主编徐  
新建教授是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的副会长这种办刊方式对于增强集刊的学术影响和号召力无疑助力良  
赵仲明中国外国文学类学术集刊的发展现状与反思》,《学术论坛2013年第4,171ꢆ174。  
18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
.依托高水平研究机构办刊  
四川大学的人文学科设有多个研究机构,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学术实力和影响力这些研究机构创办  
的学术集刊较易占据学术高地,吸引海内外的学术论文,如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主办了中国俗文化研究》、《新  
国学》,中国藏学研究所主办了藏学学刊》,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主办了符号与传媒》,老子文化研究院主  
办了老子研究》,生命哲学研究中心主办了生命哲学研究从前面表1也可以看出,四川大学以及其他  
一些高校的学术集刊很多都是由各级各类的研究所主办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是目前国内人文  
社科领域级别最高的研究机构,四川大学有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中国藏学研究所南亚研究所道教与宗教文  
化研究所四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其中南亚研究所和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分别有南亚研究季  
宗教学研究》(均为C期刊),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中国藏学研究所则创办了学术集刊,取得了较大的  
学术影响力,中国藏学研究所的藏学学刊还进入了C集刊。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很多高校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大部分都通过创办出版集刊来巩固本研  
究基地在学界的地位,显示其实力和影响力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以及其他各种国家级省部级的  
研究中心创新中心大多是进入21世纪后陆续成立的,这些研究机构原本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学  
术资源,同时面临各种评估考核,这自然催生出大量的学术集刊,它们也成为集刊创办出版的重要力量和来  
同时,依托这些高水平研究机构的学术集刊,也较易获得成功,其中很多集刊便成为C集刊,如北京大  
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的东方文学研究集刊》,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的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  
心集刊》,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的中国文学研究》,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戏  
曲与俗文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的中国文字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  
研究中心的民俗典籍文字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的文化与诗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  
究中心的中国诗歌研究》,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的中国诗学研究在这些教育部人文社科  
重点研究基地中,有少量基地办有学术期刊,如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的俄罗斯研究》(C期刊),  
不过由于国家对期刊号的管理严格,这类期刊数量很少。  
3
.依托著名学者办刊  
四川大学人文学科拥有一批著名学者,如项楚曹顺庆赵毅衡周裕锴罗志田霍巍等,由这些教授担  
任学术集刊的主编,能够吸引优质稿源,从而保证了集刊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声誉,如项楚主编的中国俗文化  
研究》,曹顺庆主编的中外文化与文论比较文学:东方与西方》,赵毅衡主编的符号与传媒》,周裕锴主  
编的新国学》,霍巍主编的藏学学刊,无一例外地充分发挥了主编的聚集效应,吸引了大批海内外学者  
投稿发表这些学者往往同时担任研究机构和学会的领导职务,如两种学术集刊的主编曹顺庆教授,是中国  
比较文学学会的会长,同时也是四川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的所长。  
这里需要补充一种学术集刊创办的情况,即学者利用个人学术资源创办并主编学术集刊,后来由于学者  
所属学术机构的变化,其主编的学术集刊所属高校也会发生变化文学理论前沿》(C集刊,2004年创  
),最早是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的会刊,由当时的学会秘书长王宁主编,从所属高校来说,是北京语言大  
学和清华大学联办的集刊,后来王宁被聘为上海交通大学的教授,担任人文艺术研究院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  
中心主任,《文学理论前沿也随之成为上海交通大学的学术集刊又如外国美学》(C集刊,1983年创办),  
由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的高建平(中华美学学会会长)担任主编,近年来他与扬州大学合作,该集刊已成为扬州  
大学的集刊又如乐府学》(C集刊,2006年创刊),由首都师范大学吴相洲教授担任主编,2017年吴相洲应  
聘到广州大学,便将乐府学带到广州大学(经费来源和主办单位),于是成为广州大学的C集刊此外,  
还有一些学者利用科研项目和经费来支持学术集刊,常见于那些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学者,他们中  
有一些会在其所属学校建立研究所(中心),创办学术集刊如中国海洋大学熊明获得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  
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杂传叙录整理与研究,2021年创办了中国传记评论》。  
吴相洲教授2021年去世,《乐府学又回归到首都师范大学。  
188  
武丽霞中国高校人文类学术集刊现状分析———以四川高校为例  
四川大学的学术集刊在创办出版中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之处,值得总结反思目前四川大学办刊时  
间较早的新国学》(1999)中国俗文化研究》(2003),是由学术实力很强的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主办,  
分别由周裕锴和项楚两位著名学者主编,20余年中刊发了大量的国内外著名学者的论文,在海内外学界  
有着较大影响,但至今没有进入C集刊目录,而后来创办的符号与传媒》、《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却被收入  
C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前两种刊物在办刊历史上有过中断,这对于遴选进入C集刊是不利的另  
外一个原因是,2018年起,CSSCI数据库不再收录出版频率为年刊或不定期出版的学术集刊,上述两种集  
刊为了满足遴选要求,仓促改为半年刊,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稿件质量这反过来似乎也可说明,国内的  
期刊和集刊评价体系本身尚有待完善。  
()相关启示  
20165,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  
会科学的重大战略目标和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基本原则在实现这  
一目标的进程中,学术集刊显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20231月发布了中国人  
文社会科学学术集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共收入19个学科门类的403种集刊,其中评出87种  
核心集刊,其余为入库集刊241种人文类集刊中,核心集刊有54,入库集刊187由此可见,一个  
高校如果想在某些人文学术的学科和领域展现自己的实力,发出自己的声音,进而在全国学界产生影响,吸  
引优秀论文投稿和知名学者关注,学术集刊可谓一个容易取得成效的方法和路径。  
当前在从事集刊出版的各出版社中,社科文献出版社表现最为突出,共出版403种学术集刊,是国内出  
版集刊种数最多的出版社该出版社建立了中文学术集刊门户网站”———集刊全文数据库(曾用名:中国集  
刊网),2012年起连续9年召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集刊年会,交流编辑工作经验,开展本社出版优秀集刊  
评选,2016年还专门成立了集刊运营中心(2019年升级为集刊分社),设置了集刊出版规范与流程,建立了  
中国集刊网和集刊数据库,搭建了集刊的网络传播平台新成立不久的中国历史研究院2021年也发布了  
学术性集刊资助管理办法”,鼓励全国的历史研究和教学机构创办和出版历史类集刊,每年申报,一次资助  
三年与此同时,国家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也别开生面,为部分内容优质学术规范的学术集刊颁发了正式刊  
,吸纳其为学术期刊这些都为学术集刊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和条件。  
在四川高校当前主办的39种集刊中,2019年以后创刊的就有10,考虑到新冠疫情三年的影响,这个  
数字足可表明近年来四川高校创办学术集刊的巨大热情放眼全国,绝非孤例,这也意味着学术集刊未来的  
竞争会更激烈,更富挑战性如何脱颖而出,就需要谋定而后动在此,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学校主办  
人文学术集刊的经验教训无疑可以为各高校提供借鉴,具体来说,不外乎以下几点:首先,学校要充分认识到  
学术集刊的创办与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之间的联动关系,将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在资金人员机构等方  
面予以大力支持和切实保障,解决集刊发展的后顾之忧;其次,各学术集刊要找准发力点,整合相关学术资  
,在办出特色上下功夫,以增强集刊的学术凝聚力,吸引学术同仁投入学术共同体建设;再次,要根据相关  
评价收录机构和数据库的要求和标准,做好集刊的规范化建设,在保证刊期稳定的前提下,加强学术自律,着  
力提升稿件学术质量,促进审稿编校流程的规范化,并与国际标准接轨,以便数据库收录和评价;最后,走好  
专业化集团化体系化建设之路,探索互联网时代下学术集刊与新媒体融合的新路径,实现集刊的集群化,  
开创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新局面,推动中国学术持续繁荣与健康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事业  
作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苏雪梅]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