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胜强ꢃ罗磊ꢃ中国逻辑学会批判性思维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综述
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其他能力的促进作用。
四ꢃ基础教育与批判性思维
基础教育批判性思维教育教学研究是批判性思维研究的重头戏。正如杜国平所说:“思维方式的形成是
潜移默化的,而且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维习惯,就需要从基
础教育入手,关键是要从中、小学开始。”他进一步指出,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之下,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贯彻、渗
透批判性思维训练,什么样的批判性思维训练才是科学、有效的,以及批判性思维教育和训练如何能够提升
现有学科的实际教学效果等,都有待广大学者利用逻辑学、教育学、心理学、统计测量等跨学科知识和工具进
行深入、艰辛的探索。李晓艳所在的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用“真理想、真实践、真创新”的教育精神,历经二
十年的苦苦求索,借助批判性思维与合作学习开创了小学教育教学中“培养未来科学家”的课程体系,强势推
进批判性思维及科学教育工作,成为小学批判性思维教育教学研究的一面旗帜。
逻素(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王宏鹰认为,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课程在我国学校教育中仍然处于严重缺位的
状况。只有坚持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教育工作从娃娃抓起,多学科融合进行,以逻辑作为基础,融入数学、科学
和美学的综合素质教育以及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才适合我国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才有助于推动逻辑与批
判性思维的广泛应用,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教学研究方面,成都市树德中学王华美认为,语文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应该抓住关键以寻求突破。
他将理解与质疑、论证与评估、反思与创新确立为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育的着力点。同济大学第二附属
中学汪钰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带上她的眼睛》为例,通过运用格雷玛斯叙事理论对该文进行分析,运用
行动元结构和逻辑语义方阵探究该文章的主旨,以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ꢃ批判性思维与课程思政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编译局)郭海龙认为,从“两个大局”视角来看,全民亟需提升在认知体系中
起统帅作用的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第一,全社会对逻辑与批判性思维重视程度不高,影响创新型国家建
设,影响科技竞争这一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领域;第二,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教育较弱,影响全民综合素质提
升,进而影响我国人才培养方面的高质量发展;第三,全民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能力不强,影响未来国家发展战
略,影响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
“五育并举”是我国新时代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要求,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
战略举措。为贯彻落实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华中师范大学宋荣团队以“Logic5+1”
为课程目标导向,以时事结合与师范教育理念传递为课程要素,以师生角色革新、课程组织形式创新为切入
点,以课程评定多元化、立体化为突破点,积极探索构建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模式,坚持综合培养教育对象的全
方位素养,坚持“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为逻辑学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模
式探索提供可能路径。
东北师范大学张萍认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征程中,大学生
作为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尤其需要具备理性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有效甄别正确可
靠信息,作出合理决策,从而理性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避免盲从。因此,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素质培养至关重
要。东华大学田长生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创新精神,大学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肩负着塑造国
家未来的重任,应该培养创新的能力。而创新能力是以批判性思维为前提的,要有所创新,必须有批判意识。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技巧,不仅能在认知和评价上进行独立、辩证、理性的思考,而且能
对大学生的思维素养、学习的方法策略、问题的探索深度、思想的发展延续以及理想信念的构建产生深入的
影响。强化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创造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高
校思政课课程中引入批判性思维,能够有效克服传统思政课教学弊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实效,切实
促进大学生思维健康发展,从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在具体实施策略方面,郭海龙认为,全民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应立足于产业结构,把握内在规律:
一是有针对性地对科研、教学等重点领域强化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训练,通过科教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新质
生产力,形成良性循环;二是在各行业从业规范和行业标准方面完善逻辑链条,以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提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