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云ꢄ通幽之道、创世之图抑或显现之镜———教育研究方法的哲学反思
法,与追求真理相关,可扩展思想与概念的边界,方法的选择与使用本就是一系列反思行为。
其次,两者存在样态不同。实体性工具自为地存在,人们可以就工具本身探讨工具,径直对其观察、分析、选
择等。研究方法作为思维方式①以观念程式的样态存在,无法脱离研究者已有的认识理解,并非实体性存在。两
相比较,研究方法的存在样态不同于工具手段,其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必定受制于整个观念体系,依存于更加广阔
的思想空间,确非一种独立的、自为的存在。以实体化工具类推研究方法,仅从方法本身来论证方法,不从更广阔
的思想、观念体系对其进行检讨,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必然导致研究方法理解的表面化、肤浅
化。简单地把研究方法看作独立存在的工具,忽略两者存在样态的区别是不可取的。
再次,两者检讨方式不同。一个自在的自然物的存在是无可置疑的,对于这样的物体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认识
它、理解它。研究方法是人为构设的存在,它依附于人的思想体系。面对这样的存在须先追问其合法性。也就是
说,作为方法的存在虽然被建构起来,已经“存在”了,但其存在是否合乎规则,是否有充足依据,还需检讨。在此,
或许有人要问,人为的实体性存在是否需要合法性追问?我们认为,可以区分两种合法性追问,一是哲学层面的,
二是具体(学科)视角的。对于实体工具来说,无需从哲学层面追究其合法性,但可从法学的视角追问对它的持
有、使用等是否合乎法律规范;对于研究方法来说,则有必要就其存在本身是否有思想基础展开哲学追问。只有
从哲学层面对研究方法进行一番检讨,才能揭示其知识生产的合法性。
如何追问研究方法的合法性?一个基本思路是,从方法的产生与实行的角度入手,具体包括三重追问。第一
重追问面向本体论假设。任何方法都以研究对象乃至整个世界的认识理解为前提,方法论和本体论具有一致性,
不能割裂地分析,宜从方法产生的本体论假设追究其合法性。第二重追问面向研究者的反思。实体性工具的使
用,使用者无需反思自身,甚至不用关注自身与工具的关系,例如位置、距离等,这一现象已为“上到手头的状态”
所揭示②。与此颇为不同,研究者在选择方法前须先考查自身与方法、对象的关系,研究方法的使用具有鲜明的
反思特征③。第三重追问面向知识设定。任何研究方法都是为了知识生产,都有关于什么是知识,以及通过什么
样的程序才能确证知识,也就是知识的判准的设定④。研究方法对知识的理解是其合法性的最终判据⑤。
“三重追问”从不同角度关照研究方法的合法性。本体论追问不只是对研究对象的考查,研究对象嵌入世界,
对象分析必然触及整个世界。只有先预设世界才可能找到进入世界的合法方式。研究者追问的重要性表现在,
任何方法都需借助研究者及其操作而产生作用,其追问关乎方法如何进入世界,也是方法合法性的重要依据。知
识设定的追问更是对研究方法合法性的直接考查,尽管知识的定义与判准都是基于本体论与主体设定而来,但它
却直接决定研究方法的有效性,是其合法性的直接检视。要言之,研究方法的合法性乃是根据“三重设定”,即对
这个世界的设定,作为方法载体的研究主体的设定,以及由此而来的何为知识,知识的判准的设定,最终确立起来
的。接下来,我们不妨以知识设定为切口展开教育研究方法的哲学反思。
二ꢄ探幽之道:教育本质(规律)的追寻
回顾我国教育学历程,20世纪80ꢇ90年代学界曾对教育本质、教育规律进行过热烈讨论。在相当长一段时
期,绝大多数学者都毫不怀疑教育研究乃是以教育本质、教育规律为知识目标,坚信教育研究就是探寻教育领域
的本质与规律⑥。教育本质和教育规律对世界有共同的设定,它们认为这个世界存在现象和本质之分,表面看似
杂乱无章的事件背后存在着永恒不变的规律,而本质和规律正是教育研究所要追求的知识。显然,这一设定不过
是流行的哲学本体论的转述。根据这一本体论,这个看似运动变化的世界,实际上存在着“不变者”,真正决定这
个世界的正是这些“不变者”,运动变化都是假象,不值得停留关注。教育世界的“不变者”便是教育本质与规律。
本质、规律的知识设定以“分裂的世界”为前提。世界分裂为运动变化的现象和静止同一的本质,杂乱无章的
事实和运行有序的规律。“分裂”不仅意味着现象和本质、事实与规律之间是一种范畴性的差异,有着不可弥补的
①
②
③
④
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前言》第1页。
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121页。
王嘉毅、曹红丽《新中国70年教育研究方法:变迁、反思与展望》,《中国教育科学》2020年第1期,第34ꢇ36页。
ꢀ
ꢀ
ꢀ
ꢀ
ꢀ
ꢀ
ꢀ
ꢀ
ꢀ
ꢀ
ꢀ
ꢀ
ꢀ
ꢀ
ꢀ
RusselSHathawayꢁꢈAssumptionsUnderlyingQuantitativeandQualitativeResearchꢆImplicationsforInstitutionalResearchꢁꢉResearchin
ꢀ
ꢀ
ꢀ
ꢀ
ꢀ
HigherEducation36ꢁno5ꢂOctober1995ꢃꢆ536
ꢀ
ꢀ
ꢀ
ꢀ
ꢀ
ꢀ
ꢀ
ꢀ
ꢀ
ꢀ
ꢀ
ꢀ
ꢀ
ꢀ
ꢀ
⑤
⑥
DavidL MorganꢁꢈParadigmsLostandPragmatismRegainedꢆMethodologicalImplicationsofCombiningQualitativeandQuantitative
ꢀ ꢀ ꢀ ꢀ ꢀ ꢀ ꢀ ꢀ ꢀ
MethodsꢁꢉJournalofMixedMethodsResearch1ꢁno1ꢂJanuary2007ꢃꢆ52
刘燕楠《教育研究方法论变革:历史突破与理论创新》,《教育研究》2018年第5期,第20页。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