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规则,对于夯实“一带一路”倡议的“民心相通”人文基础、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无论文本,抑或田野,西南皆具有作为区域与方法的意义。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西南民族
研究院杨正文通过个人在西南田野的游走经历,总结出文献文本与田野观察中的看、文相互印证,对于认识、
理解类似中国这样具有历史深度的国家和社会十分有效。同时,对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或已经疏离传统文化的学人而言,回归传统,进行传统文化的补课,更显得必要。因此,在“第二个结合”的倡
导下,将中华传统文化纳入人类学、民族学课程体系之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何志明《陕南在川陕苏区发展历程中的战略地位———基于革命地理学的视角》
一文,以陕南在川陕苏区的发展规划中扮演怎样的角色问题为导向,探究了陕南地区在川陕苏区发展历程中
的政治功能定位,发现近代以热兵器为主要手段的战争,重塑了对山川地域形势的要求。陕南这一传统战争
年代武装割据的“宠儿”,在近代战争模式下最终成为根据地建设的“弃儿”的变化过程,表面上看是不同时代
背景下地缘因素发挥作用的差别,实质上是战争模式调整对于地域山川形势要求的全新塑造。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鹏辉《西康、新疆与台湾:李思纯学行所见之边疆时局》,以李思纯《康行日记》
《金陵日记》为主体,探究了李思纯对西康风土民情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其对新疆和台湾地方局势的关注,由此
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是时代的强音,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也在边疆深入人心,铸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同时,传统的“屏藩中原”认识依然具有强大的历史惯性,不可避免地忽视边疆社会的主体性。李思纯的
边疆关怀,既有进化史观的历史纵深,又意图借鉴西方政治再造中华文明。
同样地,作为边疆的西北,也是思考西南研究的重要参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凌
兴珍《“愚民”抑或“开智”“养蒙以正”“养民在学校”:民国首任新疆省长兼督军杨增新的教育思想辨析》一文
指出,出生于云南蒙自、清末历宦甘新、民初主政新疆的杨增新,他不仅是一位“庭训而成,学优而仕”的科举
正途出身官员,而且在仕宦甘新时期亦可谓“仕学相资”;他不仅在公余之暇“日日读书”“日日见客”以增广学
识见闻,而且在教育思想上承袭了先秦诸子以及宋元明清儒释道各派“蒙以养正”、“学而时习”、“学不厌”、
“教不诲”等主张,明确反对老子“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的“愚民”思想,
提出了“开智”、“养蒙以正”、“养民在学校”、“欲教民先教官”、“欲教兵先教将”等教育思想与行政主张;他不
仅在清末为官甘新时致力于兴书院、办学堂、教官教将的教育实践,而且在民初主政新疆时亦因时因地制宜、
循序渐进地推动新疆普通教育的恢复与发展、高等教育的奠基、职业与专门教育的创办,对私立教育较大规
模的扩张亦有促进作用,从而为民初新疆社会持续十七年的和平稳定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上的基础与教育
文化政策上的保障。
二ꢄ关于明清西南宗教文化与地方社会的研究
在传统帝制时期,西南虽处于“华夏边缘”地位,但并非帝国治理的终点。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
学院马磊《官学之辅:明代海南书院与“大一统”塑造研究》一文,探讨了明代海南书院的教学宗旨、学制及时
空分布,认为海南书院在承担读书人的人文理想、社会责任与国家教育责任之外,作为边疆“大一统”进程的
重要一环和文化表征,在明中后期海南社会的具体历史情境中的政治意蕴更为突出。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
主义学院何松蔚《方外之外———清末庙产兴学的地方逻辑》一文,利用清代巴县档案,认为清末新政前,以庙
建学已是各场镇的普遍做法,且寺庙与公产系统紧密结合,成为地方公产中的重要部分;清末新政后,寺产与
世俗田产之间的界线渐渐模糊,寺产流转,渐与世俗产权流转无异,部分僧侣和地方团体却仍用前现代地方
社会办学的框架来理解新政中的办学。
四川师范大学华西边疆研究所杨荣涛《文昌信仰与中华文化认同:藏羌彝走廊“紫府飞霞洞”的建构与共
ꢀ
享研究》一文,立足于“紫府飞霞洞”遗存及《紫府飞霞洞记》碑文、地方志和道经等记载,认为“紫府飞霞洞”
作为近世地方文献书写的文昌帝君栖息地,其在藏羌彝走廊产生并成为走廊内外多地区、多民族共享的文化
符号,具有跨地域、跨族群传播的文化特质,对于增进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
义。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张俊《临邛古道与川西教会:明清时期川西天主教在邛崃山区的转移与
变迁》一文,认为明清天主教从成都平原发轫,禁教时期迁移潜伏于邛崃山区,弛教后大规模进驻川西和康藏
的转变历程,揭示了近代天主教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发展轨迹,是探寻近代西方宗教势力在汉藏之间传播和活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