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兴ꢄ孔子关于生存之知的思想和方法
一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2518)。这是孔子在进一步阐发“学而为己”的道理,即凡事
以己为本体,以己为目的,以己为依靠,并致力于探求以自己为目的,以自己为依据的知识和智慧,这在本质
上是将他人看成是他自己的目的。这是因为凡事求诸己,是指人要成为一个人并不断地做好一个人,必须具
备无所求的品质,凡自己能做的事不麻烦别人。凡事无所求,本质上是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目的性存在。
并且,凡事无所求,自然少欲,而欲越少,人的人格越刚,性格越好,心地越善,人就会越好。
二是“君子不器”(《为政》,2462)。这是孔子以否定性方式定义君子,指出“不器”是君子的本原语义和本
质要求:君子必须成为本真的人。所谓本真的人,是指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本原地存在于天地之间,只能是
独立、自由的一个人,既不能把自己作为工具,更不能将自己定义为一种谋生的手段或技艺。并且,“君子不
器”还指始终保持自己的独立和自由,做到“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2518)和“泰而不骄”(《子路》,
)。孔子指出,为人处世泰或骄,敞开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存在姿态、生活取向、心理定势。骄表现出逞能
2508
逞欲、骄狂傲慢、心气浮荡,体现人的非自我性、非主体化和非人格化,因为骄的资本是所逞之能之欲,骄的方
式是以己之所有去比对他人之所无,自然居高自傲、无礼,既无坦然安泰之姿,更无日常守恒之心。与此不
同,泰表现从容自在、舒心安定、不矜夸骄肆,体现人的自我存在性、生活主体化,心理取向的自我人格化。不
仅如此,泰也是一种平和的生活方式和谦卑的行为方式,因为君子之能泰,是领悟到了存在的天道和生活的
天理:存在的天道,可表述为存在的自在性,顺应相向自存在的天道而存在,自然安泰、舒泰;生活的天理,可
表述为有限性,首先是存在的有限性,然后是生存的有限性,最后是日常庸行的生活的有限性,最后合生成为
人的有限性。人在有限中觉解有限性,必然滋生谦卑、谦恭,还有善待、尊重、敬畏。合言之,本真的自己,就
是泰,泰然、安泰;本真的生活,就是有独立人格,有成己成人的尊严。
三是“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2471)。在孔子看来,探求为己之知,实是不
断地觉解并获得心存他人的知识、智慧和德性,而行有疆界。心存他人,就是心怀其德,即凡是想到别人,既
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2502),也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2479)。行有疆界,就
是行怀其刑。人要成为一个人并不断地做好一个人,必须既有德也守法,这就是怀德怀刑而做人,要求具备
两个方面的品质和能力:一是关心社会、心系他人,二是具备中正仁道。在人的日常庸行的生活中,凡事怀德
怀刑,就是凡事持有中正仁道,成为中正仁道的人。心系德刑,首要表现是表率德行,赏罚公正;其次是德刑
并举于为人处世之中,礼法共运于日常庸行的生活细节里。
四是“学而时习之”(《学而》,2457)。其重心不在学,而在习,即将所学到的东西不失时机地予以内化体
认并消化为自己的思维、认知、思想或方法内容,然后践履以指导自己的生活或学习。所以,孔子之“学而时
习”既包括了学、思、行三者,也展开求知的三个步骤。其中,学是起步,行是根本,思则是灵魂。孔子“学而时
习”思想既集中表述了求知之学、思、行的完整思想,也揭示人要成为一个人并不断做好一个人的终身知己之
法和根本依据。探求为己之知,必是将“学而时习”贯穿于生活始终,并在“学而时习”的生活过程中学会思
考,学会“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2522)。一旦
学会“九思”,既学会了做人,也学会了怎样不断地做一个更好的人。因为“九思”训练思想,而思想永远是最
好的知,也是更好的知己,更是最好的人生引导和生活导师。
五是有过必改。人生而有欲,欲之不当或无度,则会生过。不仅如此,人生有涯而知无涯,知的有限性往
往会带来生活和行为、为人与处世的遮蔽性,同样可能生过。由此,人要成为一个人并不断地做一个更好的
人,首先应做到“不迁怒,不贰过”(《雍也》,2477),这必须通过“好学”来实现,因为只有“好学”才可以使人知,
才能催发人不断地新知,而知和新知之于人始终是警醒、警觉、警示。其次是不要隐过,因为“苟有过,人必知
之”(《述而》,2483),而隐过之侥幸心理往往是导致“贰过”的前提条件。所以,人要成为一个人并不断做好一
个人,必须直面“观过,斯知仁矣”(《里仁》,2471)。孔子以否定性方式指出:“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
自讼者也”(《公冶长》,2475)。孔子发现形成“己过不易见”这一普遍现象,既有认知方面的原因,也有人性方
面的原因。就前者言,人的思维是向外的,发现自己的过错,需要思维向内做自我反观,这需要人自我提升认
知,形成不断攀越的思想境界,才可自为地建构起“己过易见”的品质和能力。就后者论,人之自利多于利人、
自爱多于爱人的本性往往会遮蔽人的自知心智,造成“己过不易见”和“推诿所知己过”这样两种对待过错的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