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首先,契嵩从天道(本体)的角度对“诚”进行了佛学的界说。《中庸》说“诚者,天之道”。契嵩指出,“诚”
作为天道,其贯穿于天地万物之始终:“既始之而又终之,是之谓诚也。天地以诚终始,所以博厚而高明;圣人
以诚终始,所以垂法于万世。”①郑玄、李翱以“天性”②、“圣人之性”③来解读天道之“诚”。契嵩除了以“性”论
天道之“诚”,还以“大”、“中庸”来论天道之“诚”。他指出:“夫诚也者,所谓大诚也,中庸之道也。静与天地同
其理,动与四时合其运。”④“诚”为“性”,是说其真如、清净,此就人的本质而论。“诚”为“大”,是说其囊括天
地,“诚”为“中庸”是说其“不为”(空),“大”、“中庸”是就世界的本质而论。“诚”的本体内涵统合了世界的本
质与人的本质两方面内容。
在契嵩看来,《中庸》之“诚”尽管已经讲到了本体、实相,但“其意尚谦” 未讲明讲透需待佛教之发挥
才完备。他分析道,《中庸》“至诚无息”与佛“法界常住,不增不减”意似,“诚明之性”、“明诚之教”与佛教“实
性一相”意似,但《中庸》只“道其诚,未始尽其所以诚”,佛则“演其所以诚”⑥。也就是说,佛教讲明了“诚”为
何是本体,即“诚”是实性,为真如、为空。他又讲道,《中庸》“至诚尽性”与佛教“万物同一真性”意似,但《中
庸》只说了圣人“至诚尽性”的过程,未言“至诚尽性”何以可能,佛教则讲明了圣人之所以能“至诚尽性”在于
⑤
, 、 ,
万物同其性,《中庸》“未发其所以同”,佛教则“推其所以同”⑦
同是指万物其本皆一清净”⑧,万物有相
。“ ” “
通的清净自性,故人心能识人、物之性。契嵩还强调,成人、成物不过是人心之变识,都是“妙明真心中物”⑨,
只有明心见性,才能觉悟。
其次,契嵩从人道的角度对“诚”进行了佛学阐释。《中庸》说“诚之者,人之道”。契嵩指出,天道之“诚”
推而及之于人为“公”,此是人道之“诚”。“诚也者,天道也;公也者,人道也。圣人修天道,而以正乎人道也。
诚者,不见也;公者,见也”ꢇꢈꢉ。“公”(“诚”)主要有三方面的内涵。第一是无私之意,即“不以天下苟亲疏,不
以忠孝要势利”,“亲者亲之,可疏者疏之”ꢇꢈꢊ。第二是中正之意,“诚也者,至正之谓”ꢇꢋꢈ, 、
无私中正是为人的
原则。第三,“诚”贯穿于人道之始终。人之始,“修身事亲,而乡人效之”;人之中,“仕于朝廷,守大节不变,而
天子擢之”;人之老,“以礼而退,表师乎士大夫,而天下仪之”ꢇꢈꢌ。这其实就是《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下之道。以上三个方面与儒家对人道的论述看似一致,但契嵩的落脚点不在儒家关心的人道而在天道上。
他指出,人道终是虚幻,只有通过见著于外的人道去领悟隐微不见的天道,才能获得真正的道。他说:“由所
见而审所不见,则圣人之道明矣。”ꢇꢍꢈ
最后,契嵩从修身的角度对“诚”进行了佛学的发挥。《中庸》讲君子修身以“诚之为贵”。契嵩指出,《中
庸》之“诚”与佛教“三学”相互包含、相辅相成:僧人行“诚明”之工夫,就能修戒、定、慧,士人修戒、定、慧之学,
方能“诚明”。“夫僧也者,出于戒、定、慧者也。夫正也者,出于诚明者也。僧非诚明,孰能诚戒、诚定、诚慧
也?不诚乎戒定慧,则吾不知其所以为正也”ꢇꢈꢎ。他还认为,修“诚”能越“死生终始”而“通于鬼神变化”ꢇꢈꢐ,
终到达彼岸世界。契嵩批评儒生论《中庸》之“诚”局限在天地之间,“未逾其天地者也”ꢇꢈꢑ。他指出,“诚”不只
最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释契嵩《周感之更字叙》,林仲湘、邱小毛校注《镡津文集校注》,第255页。
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3册,第3542页。
李翱《复性书》,郝润华、杜学林校注《李翱文集校注》,第14页。
释契嵩《中庸解》,林仲湘、邱小毛校注《镡津文集校注》,第78页。
释契嵩《上仁宗皇帝万言书》,林仲湘、邱小毛校注《镡津文集校注》,第176页。
释契嵩《上仁宗皇帝万言书》,林仲湘、邱小毛校注《镡津文集校注》,第175页。
释契嵩《上仁宗皇帝万言书》,林仲湘、邱小毛校注《镡津文集校注》,第176页。
释契嵩《上仁宗皇帝万言书》,林仲湘、邱小毛校注《镡津文集校注》,第176页
释契嵩《上仁宗皇帝万言书》,林仲湘、邱小毛校注《镡津文集校注》,第176页。
ꢇꢈꢉ释契嵩《大政》,林仲湘、邱小毛校注《镡津文集校注》,第84页。
ꢇꢈꢊ释契嵩《与关彦长秘书书》,林仲湘、邱小毛校注《镡津文集校注》,第209页。
ꢇꢈꢋ释契嵩《周感之更字叙》,林仲湘、邱小毛校注《镡津文集校注》,第254页。
ꢇꢈꢌ释契嵩《致政侍郎中山公哀辞》,林仲湘、邱小毛校注《镡津文集校注》,第300页。
ꢇꢈꢍ释契嵩《大政》,林仲湘、邱小毛校注《镡津文集校注》,第84页。
ꢇꢈꢎ释契嵩《广原教》,林仲湘、邱小毛校注《镡津文集校注》,第42页。
ꢇꢈꢐ释契嵩《寂子解》,林仲湘、邱小毛校注《镡津文集校注》,第166页。
ꢇꢈꢑ释契嵩《上仁宗皇帝万言书》,林仲湘、邱小毛校注《镡津文集校注》,第176页。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