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艺桥ꢄ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审美支持———来自我国古代教育的智慧
格是有修养定力的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①。超越功利的审美境界是孟子所言的大丈夫人格的本
质特征,也是人性修养的最高境界。愉悦的情感对人性修养的内需与“诗礼乐”的审美外显均具有内在的规定性。
由于人心是先天内在的,伦理道德是后天外在的,要实现先天和后天统一,就需要运用“诗礼乐”来实现个体对外在
伦理道德的内化,才能养成文质彬彬的君子。于是,“诗礼乐”教育是外在和内在相统一,也是培育君子的有效
途径。
(二)诗礼乐:教育内容之美
在古代,“诗礼乐”不仅传递了审美知识技能,还反映了美好的文化心理。就其内涵而言,“诗礼乐”教育是指
“
诗教、礼教和乐教”。孔子尤其重视“乐教”,孔子及其学生都会唱歌和弹奏乐器。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三百
五篇孔子皆弦而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②即便在困厄之际,如孔门师生被围陈蔡、断粮病困之时,孔
子依然“讲诵弦歌不衰”③,坚持用音乐与诗歌鼓舞人心。随着历史的演进,“诗礼乐”的教育内容逐渐丰富与深化。
两汉时期,太学以儒家经典为主,而鸿都门学则侧重诗赋与书画。唐朝教育内容以书诗词歌赋为主要内容,涌现了
大量的诗词作品。宋朝以朱熹为代表的宋明理学开始出现,其继承儒家的教育内容。“诗乐”是美的形式与内容的
统一,通过“礼”的外在约束实现伦理道德的目标。“诗礼乐”是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社会文化和人类文
明智慧的积淀。
“
诗礼乐”教育具有连续性,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动态发展过程。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④,“诗
礼乐”作为教育内容,三者密切联系,相辅相成。其中,“诗”是起点,“礼”是过程,“乐”是最终结果。“诗”强调对人内
在的情感启蒙,“礼”强调外在社会规范对人的制约,“诗”与“礼”是通过对人内在与外在两个方面的影响,最终达到
“乐”的情感目标。“乐”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内在与外在的统一,也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诗礼乐”都是以情
感教育为核心,孔子对“乐教”的重视也是源于“乐”具有的情感属性。他对《关雎》的评价是“乐而不淫,哀而不
伤”⑤。乐可以表达人内心情感,也是整个社会文化心理的重要表现形式。
(三)善喻:教育方法之美
善喻是我国古代教育方法之美的重要体现。“故君子之教喻也”⑥。“喻”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其意为晓喻,具
有启发诱导的意思。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⑦,意思是老师应善于启发和
引导学生,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认知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善喻不仅是教育的手段和教学艺
术,更重要的是善喻具有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重要意涵。《学记》深入阐释了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道而弗
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⑧君子教学,要做
到引导而不牵制,激励而不压制,启发而不直接告知,不是直接灌输知识,而是创设情境,言此而意彼,让学生感悟、
体验,乐问、乐学、乐思,才能到达“和易以思”的境界。和、易、思构成了“善喻”的三大核心原则。孔子在其教学实践
中采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法,最终使学生达到欲罢不能的学习效果。孟子主张引而不发,意思是教人就像是教射箭,
做出射的姿势,而不把箭发出去,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要重视怀疑精神,不疑则不思,通过怀疑、思考获取知识。宋
代朱熹强调从疑问下手,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他在书院的教学中形成了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即“学、问、思、辨和行”
的教学过程,做到理性与感性统一、知行合一。
在我国古代教育实践中,教育家们不仅重视“学”与“思”的结合,更进一步将其与“行”相统一,强调在教学中要
妥善平衡感性与理性的关系。“善喻”的教育方法把启发诱导发展到实践指导,认为学生有了学习主动性就是“乐
学”的精神,情感上的认同和美好体验,会不断激发学习激情,产生学习的能动性。“乐学”是以情感特点作为教学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赵岐注、孙奭疏《孟子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765页。
司马迁《史记》第6册,第2345页。
司马迁《史记》第6册,第2337页。
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487页。
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468页。
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523页。
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482页。
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523页。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