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留建ꢄ新时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话语体系建构
生产力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范畴。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形
成的关系既在历史地传承,也为新的一代提供发展的基础;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生产力也会融入新的元素被
新一代改变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了要发展生产力,就要变革现有的生产关系,形成新的生产
力。一味地固守旧质生产力并非发展良计,只会阻碍生产力的进步。新质生产力是旧质生产力的质态跃迁,
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有效革新。“新”强调与创新科技、新兴产业结合,“质”要求生产力质量的优化,这是经典
与时代的碰撞,更是新时代发展的强劲动力。
新质生产力话语体系以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为话语基础。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
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了初步探索。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
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
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提出:“社会
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③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他指出:“社会主义
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
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④他还认为,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律性认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坚持改革开放,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
件”⑤。邓小平认为,“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
越性”,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⑦的重要论断。面向新世纪,江泽民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
⑥
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而且,“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⑧
要求”⑨。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提出,要“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
生产力”ꢈꢉꢊ。这一时期,党和国家注重生产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生产力理
论的认识。
(三)新时代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语境
建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话语体系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
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正如
习近平所指出的,“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
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ꢈꢉꢌ。这一重要论述诠释了建构新质生产力话语体系的实践
语境。
ꢋꢉꢈ,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首先,新
发展理念事实上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目标,即要追求“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
①
卡·马克思、弗·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秋ꢇ1846年5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
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4ꢇ545页。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1079页。
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1956年1月25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15页。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7月1日),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6页。
邓小平《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1980年4月ꢇ5月),《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314页。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88年9月5日、12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4页。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1997年9月12日),《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
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⑨
江泽民《在新世纪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2000年10月11日),《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
1
28页。
ꢈꢉꢊ胡锦涛《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2007年12月17日),《胡锦涛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3页。
ꢈꢉꢋ习近平《开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求是》2024年第12期,第4页。
ꢈꢉꢌ习近平《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求是》2024年第11期,第6页。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