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这为新质师范大学建设
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师范大学和优势学科指明了方向。故而,要提升新质师范大学之“质”,就必须通
过完善高校学科与产业衔接机制改革,走提升“社会服务职能”之路,即“改革提质”之路。具体而言,提升“社
会服务职能”关键在于完善高校学科与产业衔接机制,以教育之力推动生产力的系统性跃升。一是要强化产
学研用深度融合机制创新,突破普职融通、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学科交叉融合的瓶颈,引领“大中小一体化创
新教育”和“大中小一体”新质人才培养模式,打通学段界限以及“唯分数”教育追求,推进考试、评价、培养一
体化改革,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育效果的全面提升,推动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社会经济发展深度
融合、协同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强基赋能。二是要建立社会服务工作的容错机制,盘活高校服务社会资
源要素,突破师范大学引才、聚才、育才工程瓶颈,从打造新质人才智汇“新高地”、构建新质人才培养“蓄水
池”、搭建新质人才集聚“强磁场”等方面下功夫,推动学校与企业“双向奔赴”,培养面向社会的“创新拔尖人
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聚力赋能。三是要进行高校服务社会机制改革,围绕创新发展的卡点堵点,主动探索
科技自立自强之新路,重点布局和建设一批面向新质生产力提升的高水平研究平台,充分发挥有组织科研载
体的作用,努力提升原创性和颠覆性科技创新能力,促进高校科研成果高水平创造、高效率转化,为经济社会
的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①
,
(四)夯实文化传承创新职能,完善教师教育体制,走“强师提质”之路
大学作为知识的殿堂和文化的摇篮,其独特之处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使命。这种使命源自其语言的民
族性、育人的目的性、与知识紧密相连的生活方式,以及对至善的不懈追求。文化,其“观乎人文,以化成天
下”的本义就具有教育的功能,旨在通过教育实现人类文明进步。从文化到文明,其关键不在于“文”的积累,
而在于“化”至“明”的转变。由“文”至“明”,首先是对人的教化,使人超越动物性;其次,其根基在于宇宙律令
与自然法则,是人类行为的终极指南;再次,文明需要先行者引领,而大国良师正是这一角色,他们凭借智慧
与德行,教育人生存守律法,生活守秩序,作为守限度,引领文明前行。深入而言,当文化进步和文明前进需
要大国良师,当教育、真理探求、知识创造和道德表率与激励需要大国良师,大国良师的社会培养和自我塑造
就成为紧要的社会发展问题。因此,守护、传承、创新文化教育,培育大国良师,既是师范大学必须承担的本
位功能,也是教师教育振兴的关键抓手。《决定》强调要通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来“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
系”,将“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作为完善立德树人机制的重要内容②。《 》
意见则进一步指出,“把加强教师
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并致力于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
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③。故而,要提升新质师范大学之“质”,就必须坚持师范主责主业,在教师
教育体制改革中走提升“文化传承创新职能”之路,即“强师提质”之路。
具体地说,新质师范大学要持续推进教师教育体制改革创新,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高水平构
建教师教育培养体系,培育以新质为特征的大国良师。通过教师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完善的教师专业发
展机制,培育教师既能通晓中国优秀文化经典、马列经典和通识性知识,也能够精通教育学等领域专业知识,
更能够掌握复杂数智技术的新质素养,以扎实的学识作为立身之本,以家国情怀和教育情怀作为精神特质,
解决基础教育的师资短板和人才瓶颈,为培养新质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奠定制度基础。二是全方位健全师德
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培育以弘道为己任的教育家。“道”在传统知识分子眼里,是“天”的意识,是宇宙万事万
物运行最根本的规律。新质师范大学应当吸取“道”的有益精华,自觉担负孕育“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教育
家精神的重任,以多维度、多层次的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引导师生通过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以秉持胸怀天下、
天下为公的天道精神不断夯实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水平,构建具有完人境界、人文情怀、胸怀天下的
“大先生”。
(五)深化国际交流合作职能,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走“开放提质”之路
①
②
③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人民日报》2024年7月22日,第1版。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人民日报》2024年7月22日,第1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人民日报》2024年8月27日,第1版。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