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习近平对教育家精神的高度凝练和概括,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同中国教育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守正创新以及对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弘扬,为新时代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提供了根本遵循。这一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
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又一理论创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思想的时代结晶,既符合时代特征又具有中国特性。
(一)教育家精神源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传承发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提出以“仁”作为社会道德的核心,以“礼”作为社会道德原则的总体框架。“仁、
义、礼、智、信”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常”,是指儒家提出的作为社会中的人为了自身完善和社会文明,而
应该具有的五种基本德性及道德实践准则。“五常”作为道德伦理观念有一个发展演化的过程,高度凝练了
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内在意蕴与基本精神,而传统师德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道德观念与行
为准则的总括。教育家精神系统阐释了优秀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和专业素养,是对中国传
统五常伦理道德的传承发展。
“
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所倡导做人的五种基本美德,其作为儒家伦理道德,成为社会的伦理原则和
行为规范,同时也是传统教师应坚守的精神动能。其中,“仁”体现多方面的伦理价值,核心即“爱人”。“樊迟
,“爱人”则是
问仁,子曰爱人”①。孔子也指出,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②。“ ”
仁是一种内在的道德情感
这种情感的外在表现。“仁”是师德之核心,体现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以及对学生无私的关怀,达至敬
业爱生的崇高精神,印证了教育家要拥有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义”作为规范人们行为、调节人
际关系的道德价值观,具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孔子对义给予特别重视,提出“君子义以为上”③。孟子更是将
“义”作为评判是非对错的重要标准,提出“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
泰”④。职是之故,“天下”可为大利。其内涵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迁,对人们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追求起到
了重要的指引作用。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主体,对“义”有着坚定的信念。此外,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职
业,应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自身“社会人”的身份,这就引导优秀教育家要有心有大我、至
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和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礼”是儒家文化的突出精神,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在
个人修身成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
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⑤“不学礼,无以立”⑥。孔子提出礼是实现仁的条件,希望人们不断践行
道德规范,逐步达到仁的境界。荀子也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⑦可见,“礼”是
一种道德行为的准则和道德评价的标准。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模范,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的行为表现。这
就要求教师要注重自己的道德行为与准则,做到言为士行、行为世范。“信”既是实现“仁”的重要条件,又是
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信,是做人的根本,是兴业之道、治世之道。守信用、讲信义是中华民族公认的价值标
准和基本美德,是做人最基本的规范,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因而,优秀教师应崇尚“礼”之风和“信”之念,
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形成言为士行、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智”,基本含义为智慧、聪明。孟轲认
为:“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⑧将智慧比作技巧,
圣德比作力量,强调兼顾智慧与德行。在传统伦理中,“智”作为实现最高道德原则“仁”的重要条件,可以分
为五个步骤,即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作为教师,更要有“智”,“应具有勤学笃行、求是创新、潜心治学
的科学精神以及学而不厌、孜孜不倦的问道实学精神”⑨。可以说,教育家精神正是对中国传统五常伦理道
德的传承赓续与发展创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何晏注、邢昺疏《论语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504页。
何晏注、邢昺疏《论语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457页。
何晏注、邢昺疏《论语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526页。
赵岐注、孙奭疏《孟子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711页。
何晏注、邢昺疏《论语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458页。
何晏注、邢昺疏《论语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522页。
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4页。
赵岐注、孙奭疏《孟子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741页。
刘海燕《教育家精神的时代意蕴与践行理路》,《教育研究》2023年第12期,第125页。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