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48卷第2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Edition)  
2
0213月  
Vol48ꢀNo2  
March,2021  
区隔交通”:  
李安宅边疆建设思想的文化地理学新解  
孙红林汤庆园  
摘要:李安宅的边疆建设思想近年来受到民族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普遍阐发,但其文化地理学价值却  
没有得到专门研究尽管李安宅强调文化而轻地形”,地形文化在他的学术思想中始终是统一的人  
地关系整体在此整体中,边疆是以地貌为主的自然条件与以文化为主的人为条件的结合,“边疆性相应地表现  
地形文化的双重区隔,边疆建设因此指向从区隔交通的双线并进实践其新启示在于:国家在推  
边疆性消失的过程中,“地理交通文化沟通二者不应偏废,学界理当在边疆教育等方面增进文化沟通”,  
助力于新时代川藏铁路等边疆交通建设。  
关键词:李安宅;边疆建设思想;文化地理学;边疆交通  
DOI1013734ꢂjcnki1000-5315202102021  
收稿日期:2020-11-11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时代跨境铁路建设与经济走廊空间生产的民族志研  
”(19YJC850014)、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川藏铁路建设对沿线区域社会稳定影  
响研究”(SCZA19B02)、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交通现代化建设与川西北特色小城镇  
发展研究”(Xy201904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孙红林,,贵州织金人,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交通社会科学,  
E-mailꢃsunhonglin@swjtueducn;  
汤庆园,,宁夏银川人,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讲师。  
李安宅是我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藏学家和边疆学者在新中国的干部履历档案中,他填写的技术  
特长民族学”(亦称人类学”),但实际上他的学术研究兴趣非常广泛,其著作有《<仪礼><礼记>社会学的  
研究》(1931)、《语言底魔力》(1931)、《美学》(1934)、《意义学》(1934)、《社会学论集》(1938)、《拉卜楞寺调查报告》  
(
1941)边疆社会工作》(1944)其中,基于李安宅拉卜楞寺调查报告等系列论文而整理出版的遗著藏  
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得到众多学者的赞誉,边疆社会工作亦备受推崇李安宅以边疆社会工作为中心的  
边疆建设思想,近年来受到民族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领域专家较多的阐发,但其文化地理学价值却有待学  
界研究发掘。  
对李安宅边疆建设思想研究之缘起  
2
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李安宅的学术著述研究越来越多先是邓锐龄对李安宅的拉卜楞寺进行了介  
李安宅195291日填写的评级报告表》。转引自:汪洪亮知人论世:李安宅人生与学术史研究的意义与路径》,《原生态民族学刊》  
2
020年第3,141。  
该调查报告写成于1941,1982年由日本东洋文化研究所中根千枝教授改名为拉卜楞寺———李安宅氏调查报告》(Labrang AStudyin  
theFieldbyLiAn-Che)在东京出版,现为中国藏学出版社于19899月正式出版的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一书的第四篇。  
18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再有张庆有尊李安宅及其夫人于式玉为中国藏学先辈,紧接着有李绍明对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的最  
先评述,此后有张亚辉郭广辉王川等学人先后对李安宅的文本著述进行的细读和阐释除文本研究之外,  
王川黄茂汪洪亮还整理研究了李安宅档案中的自传汪洪亮更是长期专注于李安宅的人生轨迹与学术历程  
研究,率先发掘了李安宅的边疆思想,指出其实地研究的特点,揭示了李安宅的边疆建设思想与他的学科背  
边疆研究经历及抗战建国的时代背景的内在相关性,可谓是研究李安宅学术思想着力最深的学者此外,对  
李安宅教育思想的研究亦出现可喜的成果,如凌兴珍所提炼的人本·创化·适应,对李安宅经由边疆教育  
开展边疆建设进行了探究。  
不过,正如陈波通过对李安宅边疆社会工作及康藏研究中相关论述的考察,揭示了李安宅在华西坝期间  
主要的人类学思想一样,学界大多具有极强的学科意识其好处在于,学科知识在既有的学术规范下能够在学  
科共同体中快速流通;但局限也是存在的,过于强调学科性,不仅难以理解综合性较强的李安宅边疆思想,而且极  
易排斥其他学科视角并跌入内卷的桎梏,对社会事实解释乏力,而应用研究的信度也相应弱化纵观李安宅的著  
述以及对其著述的研究可知,一方面,李安宅的思想尤其是其边疆思想已经在多个学科领域产生影响;另一方面,  
目前学界对李安宅边疆思想的研究尚有拓展的空间,尚需其他学科学者的加入如马大正杨明洪等学者所倡导  
边疆学ꢄꢅꢆ就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超越于传统单一学科框架的综合视野;孙勇更指出,学术界对李安宅提出的  
边疆性与消解边疆性的命题讨论不足,“所谓边疆性的命题,绝不是仅用社会学或人类学抑或是宗教学等  
单一学科知识就能提出来的ꢅꢄꢇ,边疆研究应有一种诸如边疆学为统摄的跨学科视野这说明学界已意识到采  
取一种新的综合的视角来重新思考李安宅边疆观念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安边固边工作持续加强,但边疆交通受阻和经济滞后等问题仍客观存在在风起云涌的地缘政治  
争端不断发生快速交通和通信网络日新月异发展的新形势下,边疆建设面临着重重挑战这种情况使李安宅学  
术思想中边疆性消除边疆性命题研究的重要性愈加凸显,要求我们不仅要置身于他所处的特定历史语境,  
从其主位的视角把握他的边疆观念,而且要置身事外”,以客位的视角考察他的边疆研究和边疆建设行动同  
,我们应当坚持以问题意识为导引,尽量避免单一学科意识带来的局限人类学社会学界多探讨李安宅边疆  
思想的的一面,即从民族语言宗教社会结构等层面研究边疆,而对的一面则有所忽视,极有可能造成  
某种脱域式的讨论;与之相对,交通工程师和地质勘探者等科技界人士则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只看见而  
看不见”,因而两条路径均有失偏颇因此,本文尝试回归李安宅的文本实践与关怀,并借助人地关系的概  
,对李安宅的边疆学术和边疆建设实践进行综合性的探究,以期为新时代的边疆建设带来些许启示。  
邓锐龄介绍李安宅著<拉卜楞寺>》,《民族研究1983年第3,62ꢈ63。  
张庆有记中国藏学先辈———李安宅于式玉教授在拉卜楞的岁月》,《西藏研究1989年第1,140ꢈ143。  
李绍明评李安宅遗著———<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中国藏学1990年第1,82ꢈ87。  
张亚辉安多社会的知识性格———读李安宅<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西北民族研究2013年第3,123ꢈ128;郭广辉《“实地研  
历史的协奏———对李安宅<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的再认识》,《民族学刊2015年第2,50ꢈ64;王川李安宅先生翻译本  
<五智喇嘛弥伴传奇>解析》,《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136ꢈ140。  
王川一个人类学家对于自己研究史的讲述———以李安宅先生1961515<自传>为中心()》,《中国藏学2015年第2,5ꢈ15  
;黄茂一个人类学家对于自己研究史的讲述———以李安宅先生1961515<自传>为中心()》,《中国藏学2016年第1,81  
ꢈ88;汪洪亮李安宅的学术成长与政治纠结———两个版本自传比较阅读札记》,《民族学刊2016年第1,8ꢈ19。  
汪洪亮建设科学理论与寻求活的人生”———李安宅的人生轨迹与学术历程》,《民族学刊2010年第1,154ꢈ160。  
汪洪亮李安宅边疆思想要略》,《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6年第4,102ꢈ107。  
凌兴珍《“人本·创化·适应”:李安宅教育思想及其在边疆教育中的应用———一个社会学/人类学家对中国汉藏教育文化问题的探寻与应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119ꢈ141另外,学人苏杰亦指出,李安宅对教育原理的认识主要体现为以  
适应为核心的教育本质观,创化为取向的教育价值观形式及兼善个体与社会的教育功能观”,并且他关于教育的思想主张都是在广泛  
开拓性和实践性的边疆教育活动基础上形成的参见:苏杰试论李安宅的教育思想》,《民族教育研究2014年第5,87ꢈ89。  
陈波《“坝上的人类学:李安宅的区域与边疆文化思想》,《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36ꢈ40。  
ꢄꢅꢆ马大正关于构筑中国边疆学的断想》,《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年第3,10ꢈ13;杨明洪关于边疆学学科构建的几个基本问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68ꢈ74。  
ꢄꢅꢇ孙勇王春焕中国边疆研究中的边疆性问题探讨———以李安宅的边疆性概念解析为例》,《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  
2,54。  
188  
孙红林汤庆园区隔交通”:李安宅边疆建设思想的文化地理学新解  
何以边疆”:“地形文化的双重区隔  
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处于深重的民族危机之中,如何稳固边疆成为救亡图存的一大焦点,政学两  
2
界相应地涌现出开发边疆的强劲思潮在此背景下,李安宅与吴文藻杨成志顾颉刚等有识之士将学术思考的  
重心由内地转向边疆地区其中,吴文藻的边政学在人类学社会学界影响深远,而李安宅的边疆性理念亦  
始终显示出强劲的现实解释力这与李安宅对边疆中动态的人地关系的重视密不可分。  
人地关系是文化地理学的核心内容,它包含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之内,并在文化地理学的视域中被赋  
予更多的人文色彩与主体能动性文化地理学主要以地方和区域为研究对象,其基本问题则是从文化的角度  
分析各个地方或区域,厘清地方的形成机制段义孚对空间如何成为地方进行了精辟的分析,认为空间被  
赋予文化意义的过程就是空间变为地方的过程,因此探究一个地方的形成机制,也就可以理解为探究这个  
地方被相关主体赋予文化意义的过程。“地方及其文化也就成为文化地理学与人类学或民族学共同关注的  
对象,边疆正是带有地方”、“文化空间属性的一个范畴,“经常被认为是文化和文明的边缘,在人地关  
系上更多体现的是文化方面的意义”,因而边疆只可能是人文地理学(HumanGeography)意义上的概念”,“理解  
边疆也得从人地关系入手,所以边疆研究中人地关系的研究也就不可或缺藉此人地关系”,我们可以  
寻找到一种指涉的关系的边疆学叙事,这种叙事将超越既有的对于区域的线性化与版块性描述,而  
实现对于区域间关系的人文地理关怀,以及对中国疆域与群体统一环的全新理解如此,我们获得了一种  
理解李安宅边疆思想的新视角,即以人地关系为基线,将人类学和文化地理学联系起来,在一个长时段的语境  
中重新把握李安宅的边疆观念与实践行动。  
2
0世纪30年代,不少文人学者将少数民族地区等同于边疆”,将居住有少数民族的地方称之为边地”。针  
对这种空谈”,李安宅在边民社区社地研究一文中提出了批评:“吾国新文化运动只解放了学术工具……至于  
学术本身,则要另一种新的运动,将自然文化三者加以实地的研究。”这意味着人地关系在李安宅边疆思  
想中占有重要位置他与吴文藻一致反对将边疆与少数民族划等号的做法,在他们的观念中,“地理文化是  
统一在边疆之内的一对属性但若因此而认为李安宅的边疆观念与吴文藻的如出一辙,那么其边疆性之逐渐  
消失而归于乌有的逻辑理路便难以得到辨识。  
从李安宅的著述和实践中,可知他十分重视自然地理尽管李安宅未曾专门论述过地理地形,地形在他  
的边疆观念中与文化一样同等重要,二者同时作为辨识边疆的一对相互关联的特性,“不能不用地形与文化  
来作边疆的界范在他的心目中,“边疆乃对内地而言边疆所以不与内地相同的缘故,就自然条件而论,不在  
方位,而在地形;就人为条件而论,不在部族,而在文化因此,李安宅的边疆概念,不仅涵盖了地形文化因  
,还必须具有相对性他虽然较多关注宗教生计等文化现象,但他的文化研究通常也是立于实地”“史地的  
基石之上的,他所定义的边疆乃是以地形为主的自然条件和以文化为主的人为条件的结合。  
此外,应当看到,李安宅是基于国家尺度来看待人地关系的宏观实践的,是将国家的边疆与国家的其他  
地方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来加以理解和把握的而且,这种人地关系是一种长时段的国家层面的互动关系,可以  
从地形的区隔与文化的区隔两个方面来加以把握李安宅的话语中有着分别界范这样的表述,显示他对  
地形以及地形上的文化的区分,但是这种区分绝不是本质主义的一成不变,而是出于一种学理操作的必  
吴传钧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经济地理1991年第3,1ꢈ6。  
周尚意戴俊骋文化地理学概念理论的逻辑关系之分析———学科树分析近年中国大陆文化地理学进展》,《地理学报2014年第10  
,1521ꢈ1532。  
Yi-FuTuanꢀSpaceandPlaceThePerspectiveofExperienceꢉMinneapolisꢃ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1977ꢊꢀ45又见:段义浮空间  
与地方:经验的视角》,王志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24。  
范可人类学与人地关系视野里的边疆”》,《云南社会科学2020年第5,112111。  
袁剑从一般思想史到边疆思想史———一种人文地理的关系学论纲》,《学术月刊2020年第11,166。  
李安宅《<仪礼><礼仪>之社会学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155。  
李安宅边疆社会工作》,河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79ꢈ80。  
李安宅边疆社会工作》,7。  
李安宅边疆社会工作》,6。  
18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要以及对于边疆的阶段性和建构性的揭示在李安宅的表述中,文化的边疆,其本身的含义,不仅包含了自然  
条件的限制,而且也有着人为因素对自然条件的能动的操控正因这样,地理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上的区隔,作为  
边疆概念的双重隐喻,共同塑造了特定区域范围内的人地关系”。  
当然,如果只看到一时一地的人地关系”,那么这个特定时空是不足以成为边疆;这个被地形文  
隔离起来的区域,只有与内地产生交往交流和交融时,它才能相对地成为边疆”。而这两种区隔”,只能  
在国家一体化的框架内才能得到理解,也才能获得消解的合法性可见,李安宅是将边疆提升到民族国家的空  
间尺度来加以理解的,其中国家边疆的大前提,地形文化则是边疆小前提”。“边疆不是依  
托于特定族群及其活动场所与国家无关的一片区域,而是在国家视野下的多重人地关系进行历史实践的地  
换言之,一个地方之所以成为边疆”,不仅是因为当地地形在该地内部与外部族群之间造成了区隔,而且  
是因为依附于当地人地关系长期实践而形成的文化与域外文化的区分,更为关键的因素在于它必须是国家  
尺度下的一个与内地相对的地方因此,“边疆性就可以理解成国家之下,相对内地而言,地形文化”  
上存在双重区隔的属性和状态。  
这样,李安宅基于现代民族国家的尺度,边疆内地之间看到了地形文化处于双重区隔的  
边疆性”,进而发现了边疆性的建构性及其动态特征,从而也就找到了消除边疆性的逻辑起点国家之内的  
相关主体,因而能够进入边疆”,实施边政”,携手民族地区的边民固边稳边保家卫国;反之,民族地区的人  
,也可以遵循公民原则,参与国家建设这一互动的动态实践,正是中华民族消除区隔的历史过程因而边  
疆性之逐渐消失而归于乌有”,就不仅是一种理论观点,还是一种实践方案,其要点就在于消除地形文化上  
的双重区隔,促使区域之间从竞争走向互惠。  
消除边疆性:区隔交通的双线并进实践  
对李安宅的边疆性概念有所明晰后,我们也就找到了消除边疆性的关键由于国家框架内地形文  
的双重区隔是构成边疆性的必备条件,因而消除边疆性也就意味着要消除这一对区隔换言之,就是要将  
地形文化带来的阻隔和隔阂破除,畅通人信息和情感的流动,促进人地关系在国家空间内和谐发  
,增强在一起的国家认同由此,“消除边疆性的问题就转换为如何促进地理上的交通与文化上的沟通的问  
。  
()两种交通:“地理交通文化沟通”  
李安宅十分看重边疆地形与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其影响,他曾引述拉铁摩尔的边疆论述,肯定其边疆论断  
分别内地与边疆是再精确不过的”,但是他又批判地指出:“然在说明内地与边疆的关系上便不应到此为  
盖赖氏(赖氏即拉铁摩尔———引者著)的说明着重于过去的史地条件今后的史地条件则在我们如何创造  
加过进步人工的史地条件将与过去大不相同,所以内地与边疆的关系也就要与过去大不相同过去不能真  
正统一的,今后不见得不能真正统一,乃是非得真正统一不可了。”显然,在李安宅的边疆观念中,一种以国家认  
同为目标的对史地条件的改造势在必行,其核心任务便是破除边疆与内地之间存在的空间分异。  
不过,鉴于文化上的隔阂与地形上的阻隔相辅相成,所以,李安宅认为公民原则和工业技术必须协调发展。  
一方面,工业技术可以提高边区生产价值,平衡经济悬殊,促进区域分工以及区域间的沟通,从而增加边疆和内地  
之间的相互依存度;另一方面,要以公民原则打破家族主义消解宗教歧视,共享国民义务国民权利,在统一  
中求得各别的适应,又在各别适应中达成真正统一的原则据此,李安宅构建出边疆工作的指导原则:“不管  
是经济的区域分工,还是精神的区域分工,都能利用原有地形而超乎原有的限制,利用更进一步的文化而不限于  
原有的范畴进一步,变一着,才是边疆工作的指导原则。”这里面显露了一条清晰的边疆建设思路,即以理解  
地形文化的客观性和建构性为基础,以破除地形上的交通阻隔与血缘宗教等文化上的隔阂为实践,以国  
家统一和造就伟大民族为目标不过,李安宅虽然立足边疆地理而论边疆治理,但他却格外重视地理和文化的互  
这是因为他的问题意识超越了一时一地的边疆开发,他考虑的是在以国家为尺度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李安宅边疆社会工作》,8。  
李安宅边疆社会工作》,11。  
李安宅边疆社会工作》,11。  
190  
孙红林汤庆园区隔交通”:李安宅边疆建设思想的文化地理学新解  
如何消除人地关系之间的区隔,如何借助工业技术和文化理解促进国家之下各区域之前的交往交流与交融。  
要实现两种交通”,不仅需要以经济发展与交通科技成就为基础,而且需要同时借助边疆社会工作以消除  
错综复异的文化之间的区隔,即需要从区隔交通的双线并进实践但消除两种区隔的行动,两种  
交通在实践上则呈现为文化沟通先行于地理交通”、“文化沟通重于地理交通”、“文化沟通助力地理交  
的面貌,三者交织于以研究服务训练为主线的边疆工作中。  
那么,李安宅的边疆建设为何更多偏向文化实践呢? 显然,他很清楚地形阻障交通,造成复异文化的条  
,所以改变交通基础设施状况无疑是消除文化区隔的一个重要抓手但在当时条件下,试图通过改善地理  
交通而促进区域之间的流动绝非易事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多样,艰险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任何时代  
都不容易,更何况是处于抗战建国的艰难年代20世纪前半叶,寄希望于大型交通建设来破除自然地形带来  
的青藏高原与内地的区隔,只能是乌托邦李安宅虽强调创造新的史地条件的可能性,但在当时,无论是国家动  
员能力资金储备技术能力,还是外部力量,均无力在边疆地区兴建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在这种情况下,“文化沟  
较之地理沟通更具可行性和奠基性,“地理交通则更多地以人地关系的意识出现于文化沟通之中。  
()文化沟通:基于实地研究开展边疆教育”  
文化沟通如何实现? 李安宅的实践显示了实地研究而后边疆教育的主线。“实地研究体现为李安宅  
深入边疆地区所开展的学术实践通过对李安宅学术人生的考察可见,尽管李安宅早期致力于科学理论建构,  
后又经历多次学术转型,但其中一个不变的主线则是他对社会系统的忧思这种忧思最终转化为到边疆开展实  
地研究的行动,转化为理解文化藩篱和破除心理隔阂的实践。  
1
939ꢈ1941年间,李安宅和于式玉远赴拉卜楞寺和夏河县开展田野工作,其间交通运输困难重重,“在没有公  
路和火车前,由拉卜楞至北京,约五十四日马程这些地理阻隔,在李安宅的边疆思考中占据了重要分量,但  
心理沟通则是这个阶段的首要任务他们夫妇二人意识到身份认同的重要性,各自取了藏语名字(李安宅藏语  
名为索南木多尔吉”,于式玉藏语名为央金拉姆),且长期生活在当地藏民家中,学习藏文藏语,并首次将实  
地研究边疆教育结合起来同步推进。  
实地研究使李安宅极大地增进了对边疆地区的理解1944,李安宅回顾这一田野经历时写道:“于式玉  
女士的牺牲精神,抛卸了子女,放弃了任何报酬,在当地学习了藏文藏语,创设了女子小学,便利了著者的心理交  
通以及接触范围就这样,使著者得以深入,实证了研究服务训练三者合一的理论。”这种在场的思考,实  
证了李安宅在活的人生里面找出理论的指导线索,且使理论的知识变成活的人生的理念,使他看到了藏地文化  
与内地文化之间的区隔,进而提出了沟通物质文化的人沟通精神文化的人的经验他指出:“沟通物质文  
化的人,对于衣食住行等不同的方式,要有设身处地的同情,才能推求其所以然的道理,而不被外表的歧异所隔  
;沟通精神文化的人,对于宗教制度等不同的方式,也要设身处地的同情。”这表明,李安宅注意到了物质文化  
与精神文化的两种区隔,他要做的便是促进文化的沟通与认同。  
基于实地调查,李安宅撰写了关于拉卜楞寺学制西藏系佛教僧教育制度等边疆教育文化状况的报告这些  
文化沟通而言有三个用途:一是以学习和教育的互动方式促进了研究者与边疆人民的沟通;二是以学术著述  
的形式,促进了包括研究者在内的内地国民对边疆的了解;三是以参政报告的形式促进政府对边疆的理解但李  
安宅并不止于一般知识分子的实地研究”,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文化沟通的作用,进而破除边疆/内地与少数民  
/汉族之间的心理文化区隔,他提出了一系列边疆教育主张。  
边疆教育可谓李安宅推动文化沟通的毕生事业除了在燕京和华西的教学研究之外,边疆教育机构和  
边疆地区的教育场所都活跃着李安宅的身影凌兴珍认为,李安宅不仅提出了人本·创化·适应为内核的教  
育思想,而且针对西北藏民区提出了以服务团边疆文化团为基础的研究服务训练三者合一的创化教  
李安宅边疆社会工作》,12。  
李安宅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1989年版,125。  
索南木多尔吉大意为有福气且意志坚定,“央金拉姆大意为仙女。  
李安宅边疆社会工作》,4。  
李安宅边疆社会工作》,48。  
19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育理论实施方案,针对全国边疆学校提出了教政统一分区施教的革新边教方案这展示了李安宅对中  
国汉藏教育文化问题的探寻与应对,也指出了文化沟通的关键路径———边疆教育当然,边疆教育之于  
文化沟通而言,我们还应对边疆教育的主体进行适当的区分前述实地研究文化沟通而言的三个功能,  
对应的三个教育主体分别是研究者内地国民政府官员,三者同属于边疆社会工作者范畴但这只是文化沟  
的一端,另一端则是边疆人民,他们也是边疆教育的重要主体。  
对于边疆社会工作者的边疆教育,李安宅主要从观念革新方法训练和实地工作等方面着手,致力于培养能  
使研究,服务,训练打成一片能在边疆立足之通才他号召知识分子秉持文化多元主义和平等观念展开工  
,改掉虚浮文弱的积习”,接近大自然的边疆下一番涤肠刮骨的工夫;指出边疆工作者需要克服和  
两种困难,其中内在的困难是由边地孤陋寡闻,不与内地文化相同,社会距离又远而造成的,而外在的困难  
则由历史的背景者”、“工作的机构者工作的方法者边疆本身条件以外者引起边疆社会工作者必须  
摒弃文化偏见或陈见,尊重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在学习理解和借鉴的基础上推进边疆教育事业。  
对于藏民等边疆同胞,李安宅主要从语言教材师资和场所等方面提出主张和开展创化教育,着力培养当地  
人才20世纪40年代,李安宅主要针对西北和西康藏民区佛教寺院与学校教育的优势和不足作了深入讨论,他  
反对因循守旧,追求研究服务和训练三者合一文化沟通的介质方面,李安宅十分看重双语教学,认为边疆  
地区开展国语教育对边疆建设至关重要他和于式玉基于对喇嘛学校的观察,认为学习国语的小喇嘛在将来沟  
通汉藏的文化,发扬藏民的智慧,建设大西北中堪当大任而在藏文教材方面,李安宅重视吸收地方文化实践  
者的建议,认同编制课本的人先要对藏文化深入有得”。在现代化的历程中,现代学校承接了藏传佛教寺院的教  
育功能在此背景下,李安宅夫妇创办了拉卜楞女子小学昌都小学拉萨小学等边疆教育机构,拉开了边疆地区  
现代教育的序幕,为培养当地人才增进文化沟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总的来说,“文化沟通既是边疆教育的实施过程,也是边疆教育的总体目标开展边疆教育,一方面需  
要秉持学习的态度,采用应用人类学的综合方法进入边疆地区进行实地调查,深入理解边疆少数民族的历史传  
宗教生计和社会结构,在边疆和内地之间搭建文化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实施二因”  
工作,即因地制宜地针对不同区域开展文化服务工作,因材施教地针对边疆工作者和边疆社群实施教育训练通  
边疆研究边疆教育的相继开展,“文化沟通便会得以实现。  
()地理交通:边疆教育助力边疆交通建设  
在李安宅的边疆建设实践中,“地理交通工作几乎从未获得关注这恐怕是因为李安宅的文化沟通工作  
实在过于耀眼,地理交通工作又被认为纯粹属于自然地理和交通运输工程的范畴事实上,“地理交通涉及  
国家社会地方文化行动者等多元主体,涉及到权力人力资金技术土地信息设备等多种要素,还涉及到地  
区位地缘政治等复杂结构,因而是一项包含交通运输工程在内的社会系统工程如前所述,在李安宅的边疆  
构想中,“消除边疆性需从地形文化两方面开展,虽然文化沟通先行于地理交通”,且重于地理交通”,  
地理交通依然能够从他的学术人生中找到泛在的证据。  
基于实地调查,李安宅意识到,因甘川等地理地形与内地存在较大差异而产生的重要影响是,物质和精  
神的双重区隔相互交织就精神而言,被交通阻隔在外的内地,并没有抱以平等的眼光看待边疆;就物质而言,高  
山峻岭阻碍交通,限制了边疆的经济发展,造成边疆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滞后,“藏民所以迟滞于现在水平线  
,非藏民之过,乃是高原崇山有以障其交通,而负指导之较高文化未以平等权利义务相对待的缘故但是,以  
当时落后的物质技术消除地理地形的区隔无比艰难,以文化研究和文化沟通突破心理区隔相对好开展故此,以  
凌兴珍《“人本·创化·适应”:李安宅教育思想及其在边疆教育中的应用———一个社会学/人类学家对中国汉藏教育文化问题的探寻与应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119。  
李安宅宗教与边疆建设》,《边政公论1943年第2卷第9/10期合刊,20。  
李安宅边疆社会工作》,13。  
李安宅边疆社会工作》,36。  
黑错临潭卓尼一带旅行日记》,于式玉于式玉藏区考察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年版,150。  
李安宅论西北藏民区应用创化教育》,《甘肃科学教育馆学报1940年第2卷第2,10。  
192  
孙红林汤庆园区隔交通”:李安宅边疆建设思想的文化地理学新解  
边疆社会工作为形式的文化沟通工作,便成为一个将陌生的空间转化为熟悉的地方的实践,它促进了边疆与  
内地在时空观念上的接驳,客观上也为地理交通在做准备。  
消除边疆性”,是边疆社会工作的终极任务文化沟通辅助地理沟通,也体现为对边疆地理和本地材料的重  
。“边疆社会工作之成功,即在边疆性之逐渐消失而归于乌有”,李安宅指出,“到了那个时候,便不是边疆工作,  
而是各种的专业工作,如医药工程师畜牧家工业化学家之类的工作,这些工作,只有其各行的技术问题,再不  
必需兼为边疆而有的适应技术在工程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地理交通主要体现为地理教育李安宅指出,  
地理要多讲西北地理,尤其是藏民区域的地理……自然一科要顾到当地的鸟兽草木,气候风土,这不仅利于  
边疆社会工作者开展因地制宜的工作,而且利于边疆人民学以致用其次是公民教育,“要用区域分工的物质  
基础以及语言,宗教等人文基础,使整个教育对物变为生产教育,对人变为公民教育。  
地理教育不仅针对边民,而且针对边疆服务人员1941,李安宅离开拉卜楞寺到华西协合大学任职,他专  
门开设藏人历史地理课程,次年新增中国地理”“边疆地理边疆社区研究等课程,足见他对历史的重视和  
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对历史地理与社会学人类学研究之间密切关系的综合认知1945,李安宅出任边疆服务部  
研究调查指导工作委员会委员,被聘请为主要的训练导师,指导学生暑期服务团,向参加服务团的学生讲授地理、  
历史经济及倮民社会组织边疆社会工作等课程李安宅开展相关边疆地理教育,其目的在于训练适应和改造  
边疆环境的边疆工作人才如此造就的边疆工作人才,能够尽快融入边疆生活,理解地方性知识,而后开展助人  
自助的工作这样的介入”,将有助于边疆与内地的心理距离大大缩短事实证明,边疆服务团在受训后开展的  
边疆服务活动,受到安树德土司的特别欢迎,“沿途深蒙各界及夷人领袖协助,均极顺利可见,在了解边疆地  
理的基础上,开展文化交流服务工作卓有成效其作用在于消除区域或民族之间的文化区隔,使得现代化成果在  
边疆和内地被普遍共享,进而启发边疆各民族自觉认识他们的生存状况,激发地方文化实践者参与改造自身史地  
条件的主观能动性。  
以上实地工作的成功展开,意味着文化已做好了参与改变地形的准备如此一来,“地理交通就具备了  
文化基础,建筑工程便得以专注于解决人力物力和技术的问题在李安宅的边疆建设实践中,虽然文化沟通”  
先行于地理交通”,但在他的边疆建设思想中却无所不在地弥散着地理意识,两种交通可以并行不悖只不  
,“地理交通工作,已超出了包括人类学家地理学家在内的社会工作者和边疆地方主体的能力范围,它还必须  
由国家政府组织技术物资资金工程师筑路工人等多个要素汇聚于交通工程,内在地与边疆工作一样惟公家  
举办始有力量。  
事实上,文化沟通辅助地理交通的最佳例证,是李安宅参加十八军的重要实践1950,李安宅夫妇  
在贺龙的邀请和推荐下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编入十八军政策研究室,之后随军进藏该政策研究室  
相继聚拢了40多位熟悉康藏地理人文经济宗教政治军事等情况的人才,为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和经营西藏  
做出了较大贡献其中,李安宅等学者以文化沟通助力地理交通的实践行动,便是沿途开展研究和教育工  
,助力十八军修筑川藏公路。  
十八军进驻拉萨之际,毛泽东判断:“西藏问题也并不难解决,只是不能太快,不能过于鲁莽,因为:(1)交通困  
,大军不便行动,给养供应麻烦也比较多。(2)民族问题,尤其是受宗教控制的地区,解决它更需要时间,须要稳  
步前进,不应操之过急。”根据这一判断,十八军的政策研究者需要同时考虑交通工程和社会文化的问题从地  
理地形上来说,十八军肩负着破除边疆地形区隔的重任,实施跨越横断山脉阻隔的交通工程;从民族问题上来说,  
十八军需要做好民心工程,为经营西藏做准备这二者都有赖于李安宅等研究者与建设者共同推进。  
在此背景下,重新理解李安宅等政策研究者所撰写的对西藏各种政策的初步意见》、《进军康藏应注意的事  
李安宅边疆社会工作》,79ꢈ80。  
李安宅论西北藏民区应用创化教育》,《甘肃科学教育馆学报1940年第2,13。  
李安宅谈边疆教育》,《边疆通讯1947年第4卷第2,2。  
组织凉山服务团》,《边疆服务通讯1945年第1,3。  
李安宅边疆社会工作》,21。  
师哲口述李海文整理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380。  
19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藏人的风俗和禁忌等史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些资料正是李安宅等研究人员以文化沟通助力地  
理交通的最佳注释,其中文化沟通还体现在对进藏部队的特殊训练,即毛泽东指示进藏部队惟需加以特殊政  
治训练这与十八军老战士的记忆相吻合:“充分发挥他们的专长和对西藏情况熟悉的条件,查资料,作调研,  
对拟定进军西藏有关政策方面,以主人翁的态度,认真负责的对西藏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风俗人情生活习  
历史沿革作了尽己所知的介绍,并提出建议。”因而促成了十八军在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的过程中与藏族人  
民见好面,为经营西藏做足了文化沟通的工作。  
由于文化沟通具有主体间性,因此还必须针对川藏线沿线族群乃至西藏地区开展教育文化工作沿着川  
藏线开展边疆教育,是李安宅以文化沟通助力地理交通最为突出的贡献遗憾的是,今天文化学术界和交通  
工程界却很少意识到文化研究及其教育事业对交通工程的支撑作用1950年底,李安宅于式玉抵达昌都协商办  
学事宜昌都教育文化事业的开展,对川藏公路的修建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随着川藏公路的延伸,李安宅随军  
抵达拉萨,创办拉萨小学,参与藏汉双语教材编写,并担任拉萨小学副校长等职1955,毛主席在和班禅额尔德  
尼谈话时称,十八军进藏给西藏人民办的事情不多,就修通了两条公路办了两个小学这也说明了地理交通”  
文化沟通对于十八军的特殊价值,对于边疆建设的独特贡献,足见道路交通与文化教育的内在关联十八军  
老兵阿次拉姆旺珍等人均在晚年深情回忆了与李安宅于式玉夫妇一道在一面进军一面筑路的征程中开展教  
育文化事业的经历,讲述李安宅开创性的贡献笔者的祖父作为十八军的工程兵,忆及部队与藏族同胞的鱼水  
深情时,也感言修路时部队里头的文化人所讲的入乡随俗等文化因素的重要。  
李安宅夫妇的系列研究报告和教育实践,为十八军备足了沿线地方性知识,传播了解放军的良好形象,进而  
获得藏民的支持,最后得以顺利修筑川藏线解放全西藏川藏线交通工程对边疆史地条件的改造,成为李安宅  
回应拉铁摩尔的最佳实证今天看来,李安宅结合文化沟通地理交通所开展的双线并进实践,消除边  
疆性的贡献不可谓不大。  
结论  
边疆建设是学术界十分关心的一个重要命题在有关边疆的学术话语中,传统边疆史地研究积淀了厚实的  
基础,人类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等学科也渐次贡献出专业洞见,发展中的边疆学则力图超越学科门类的局限而  
整合入相关思想资源李安宅的学术研究和边疆实践恰是一门早熟的超越具体学科限制的边疆学”,其文化地  
理学价值在今天得到彰显,“地理交通也与文化沟通并肩登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借助文化地理学的视  
角重新解读李安宅的边疆建设思想,并非是想将李安宅推入文化地理学的阵营,而是力图跳出以往的学科局限,  
尝试从新的综合的角度发掘李安宅的学术资源,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透过文化地理学的视角,我们看到了李安宅边疆建设思想中的人地关系色彩,看到了边疆性以及消除  
边疆性的因果逻辑与实践面相尽管文化较之地形分量更重,地形文化在他的观念里始终是统一  
的整体其中,“边疆呈现为由空间转向地方的一个区域,“边疆性则是地理和文化的双重区隔因而,国  
家视野下的边疆建设,也就指向了从区隔交通的双线并进实践,此间的地理交通文化沟通同等重  
,不可偏废这就要求边疆研究者力求在异文化中寻求他者,根据区域分工而实现文化的互惠,在历史过程中  
寻求对区域文化的结构性理解,并由区域文化上升到国家表述;而边疆建设则须以两种交通的建设为主线,以  
边疆教育为进路,最终促使边疆性之逐渐消失而归于乌有”。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破除地形区隔的交通工程得到实施,边疆交通条件大为改善。  
延伸到边疆的铁路网,“通过时间消灭空间的方式,极大地促进了边疆与内地在时空观念上的统一国家认同  
毛泽东进军与经营西藏的任务应由西南局担负(一九五年一月二日)》,《毛泽东军事文集6,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1
993年版,69。  
王先梅五十书行出边关,何惧征鞍路三千———忆李安宅于式玉教授》,《中国藏学2001年第4,131。  
顾草萍一项光荣而艰苦的任务———进军西藏经营西藏》,《中国藏学1991年第2,76。  
阿次拉姆藏汉女兵亲历记》,《中国藏学2001年第2,81ꢈ99。  
陈波《“坝上的人类学:李安宅的区域与边疆文化思想》,《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3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538。  
194  
孙红林汤庆园区隔交通”:李安宅边疆建设思想的文化地理学新解  
感与民族自豪感的较大提升以及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地形区隔仍然存在,边疆交通诸如进藏  
通道等还存在着诸多短板,边疆地区与其他区域的地表以及各区域之间的真实而有意义的空间互动仍明显滞后,  
因此边疆交通建设尚待加强。  
当前,“史诗级工程———川藏铁路已然动工,这再次印证了李安宅创造史地条件消除边疆性的前瞻性  
判断在此背景下,思考和推进两种交通建设,便成为我们对李安宅先生最好的纪念一方面,我们应以国家  
为尺度把握川藏两地协同发展的关系,深入川藏铁路沿线开展实地研究,在掌握沿线生态环境宗教信仰社会结  
构等地方性知识的基础上,同步加强科技教育与国民教育,团结各族人民共同推进川藏铁路又好又快地建设另  
一方面,我们应以人民的福祉为宗旨,前瞻性地思考川藏铁路正外部性如何有效发挥的问题,并借此构建一种  
大交通综合研究框架,将边疆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和民族团结进步嵌入到边疆交通建设之中,以此进一步铸牢中  
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总之,川藏铁路等边疆交通建设,不只是交通运输工程学的科技事业,更是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化事业因此,  
李安宅先生的边疆建设精神尚需发扬,人文社会科学界理应朝向交通建设的前线再迈进一步。  
FromꢀDistinctionꢁtoꢀTransportationꢂCommunicationꢁ  
ANewCulturalGeographicalInterpretationofLiAnzhaiꢃsThought  
onFrontierConstruction  
SUNHong-linꢀTANGQing-yuan  
ꢉSchollofPublicAffairs&LawꢀSouthwestJiaotongUniversityꢀChengduꢀSichuanꢀChinaꢊ  
AbstractLiAnzhaiꢋsthoughtonfrontierconstructionhasbeenrecentlywidelyinterpreted  
byscholarsinethnologyꢀanthropologyandsociologyꢀbutlittleresearchhasbeendoneaboutits  
specificcultural-geographicalsignificance AlthoughLiꢋsemphasisliesmoreonꢌcultureꢍthan  
ꢌtopographyꢍꢀthesetwokeynotionshavealwaysbeenusedinhisacademicwritinginawaythat  
suggestsaunityofꢌhuman-geographyrelationsꢍInthisunityꢀfrontierisacombinationofnatu-  
ralconditionsandman-madeconditionsꢀinwhichtheformerreferringparticularlytotopography  
andthelattertocultureCorrespondinglyꢀtheꢌfrontierꢍispresentedasthedoubledistinctionin  
termsofbothꢌtopographyꢍandꢌcultureꢍꢀandfrontierconstructionpointstotheꢌtwo-lineprac-  
ticeꢍthatunderlinesbothdistinctionandtransportationꢂcommunication Thenewimplications  
areꢃintheprocessofthestate-promoteddissolutionofthefrontierꢀgeographicaltransportation  
andculturalcommunicationshouldbeequallyemphasized Furthermoreꢀtheacademiashould  
endeavortopromoteculturalcommunicationinthefrontiereducationꢀsoastofacilitatethecon-  
structionofSichuan-TibetRailwayandothertransportationconstructionprojectsinthefrontier  
regions  
KeywordsLiAnzhaiꢎfrontierconstructionthoughtꢎculturalgeographyꢎfrontiertranspor-  
tation  
[责任编辑:凌兴珍]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