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48卷第1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Edition)  
2
0211月  
Vol48ꢀNo1  
Januaryꢀ2021  
左传的占断式叙述及其文化史意义  
刘文勇叶根虎  
摘要:《左传中有一种以占卜思维进行历史叙述的模式,这一叙述模式承自甲骨卜辞,可以拆解出占象占断、  
占验三种形式要素占断式叙述具有叙述的外形,实质却是一种文化论证从文化史的角度审察,《左传占断式  
叙述是一次文化整理,具有范式转换的意义:史家把关注的焦点从神意转到人德,将纯粹解释占断语的卜筮语辞,  
改造成个人之德的验证场;将面向贞问人的私密话语,转化成叙史的公共话语;把面向神话的叙述模式,转化成面  
向人群的叙述模式这种叙述模式蕴含了经法史法文法诸义,使左传成为经文混溶的文化元典。  
关键词:《左传》;占断;叙述模式;文化史意义  
DOI1013734ꢂjcnki1000-5315202101018  
收稿日期:2020-07-15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文论现代研究史”(11YJA751051)和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  
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skjp20110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文勇,,四川省南部县人,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  
国古代文学批评史,E-mailꢃlwy1103@163com;  
叶根虎,,陕西渭南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文系文艺学博士研究生。  
晋范宁春秋谷梁传集解序以为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这个,唐代杨士勋疏解为多叙鬼神之  
,预言祸福之期其中关键词是预言二字,所谓预言乃是立言于前,有征于后的叙述方式,因此  
后世遂有左传预言研究之目今人的左传预言研究,或则对左传中的预言进行分类研究,如张高评把  
左传中预言分为梦寐卜筮形相禨祥歌谣五类,分析其预示意义;或则通过对预言及筮占之辞的分  
去推测左传成书时代,徐中舒朱东润杨伯峻胡念贻蒋立甫等学者是也;或则对左传预言  
,;另外,潘万木<左传>叙述模式论》  
第七章预言,也是此类研究尽管他们对左传预言进行了各种分类,但终觉略,略欠了解之同  
预言一词似乎是后起的词汇,翻检各大辞书,未见预言的先秦用例,这说明以预言来描述左  
的这种叙述模式,与先秦情势不甚契合先秦人据象而断,只会是占卜,而不会是预言预言有较大的随  
意性,肆口而出,可以汗漫无归,不符合先秦人面对占卜的神圣感占断一词是从当下预测未来,加上占  
验叙述,截取一段历史时间,寻找的是历史事件的意义,占断更契合左传的历史形态春秋时期占卜  
思维非常普遍,一切事象均可为卜,《国语·吴语中越大夫文种说臣尝卜于天……天占既兆,人事又见,我  
范宁集解杨士勋疏春秋谷梁传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2361。  
张高评《<左传>预言之基型与作用》,张高评春秋书法与左传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40ꢄ60。  
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388。  
潘万木黄永林《<左传>之预言叙述模式》,《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83ꢄ88。  
潘万木《<左传>叙述模式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88ꢄ251。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第3,279。  
14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蔑卜筮矣,即是此类现象的表征之一左传写作于先秦,受到那个时代卜辞筮辞思维的熏染是必然与  
当然之事,其历史叙事的判断思维与卜辞筮辞的占卜思维混溶难分必是事实因此,本文更预言占  
”,以更具了解同情的占断式叙述来命名左传中的此类叙述方式,力求以更贴近历史现场与本相的方  
式去叙述历史。  
左传占断式叙述的形式构成  
左传中以占断为主干的叙述形式,应该承自殷商卜辞殷商时代龟卜频繁,在学者们看来几于无事  
不卜,无日不卜这些频繁的卜事需要频繁地记录,于是形成惯用的卜辞格式张光直先生把甲骨卜辞  
,叙辞通常记录举行占卜的日期和贞人名,命辞是所卜事项,占辞是占卜  
结果,验辞是事后对占辞应验与否的补叙:  
, :?:!!,()④  
癸未卜, 是叙辞,“旬无祸?”是命辞,“王占曰:‘! 乃兹有祟!’”是占辞,“六日戊子,子弹死一月是  
验辞卜辞格式是殷商时期最成熟的文式,自然成为其他文体的模板李振峰曾列甲骨卜辞与<竹书纪年>  
对照表,发现以时间顺序排列甲骨卜辞,就能完成卜辞向纪年体史书的转化周承殷商之后,左传受卜  
辞影响似乎也是应有之义,举一个左传中的例子以作比较:  
,将禘于武公,戒百官梓慎曰:“禘之日其有咎乎! 吾见赤黑之祲,非祭祥也,丧氛也其  
在莅事乎?”二月癸酉,叔弓莅事,籥入而卒⑥  
可以看出,《左传中的叙事模式与卜辞格式在结构上非常相似:“十五年春,将禘于武公,戒百官可拟于叙  
;“禘之日,其有咎乎可拟于命辞;“吾见赤黑之祲,非祭祥也,丧氛也其在莅事乎可拟于占辞;“二月癸  
,叔弓莅事,籥入而卒可拟于验辞这属于简短的占断式叙述。  
占断式叙述四分结构有比较复杂的情况,例如庄公三十二年开始叙述的虢国之亡的占断,与卜辞相比,  
秋七月,有神降于莘相当于叙辞,惠王问是何故也相当于命辞,内史过史嚚(庄公三十二年)、舟之侨(闵  
公二年)、晋卜偃(僖公二年)等人的虢必亡矣的分析相当于占辞,僖公五年冬十二月丙子,,晋灭虢虢  
公丑奔京师相当于验辞此种占断,结构与卜辞类似,可视为卜辞结构的放大。  
另外一种是三分结构,左传中很常见有学者作了一些三分模式的总结,如郑晓峰说左传筮象龟  
兆之辞的叙述模式是叙述兆筮之象+据颂解兆或据筮占对象的身+判断吉凶杨金波说左  
++其实以提领的叙事,左传中大多以之  
补叙事件缘由,有时也兼叙结果,相对于占断式叙述,形式上尚不完备事实上,《左传中的一些占断式叙述  
的命辞(贞问)部分常常被隐匿,被作史者的作史之志所替代,就形成了左传的三分结构仲尼称叔向  
古之遗直”,但叔向的羊舌氏被灭族,这如何解释? 昭公二十八年就以字提领,补叙了作者认为的  
理由,这种解释体现了作史之志,它替代了命辞的功能所以,类比于卜辞,《左传的占断式叙述,还存留有  
可比拟于卜辞的叙辞占辞验辞三部分。  
,
当然,如果机械地以卜辞模式规范占断式叙述,也不合适。《左传与卜辞文字繁简悬殊,其开始部分包  
含编年常规事务的叙述灾异等,但只有以占象为起点,才会形成占断式叙述占辞部分加上了占断推理,  
并借以表达史识史意,甚至进行伦理论证,故占辞部分扩大,变成了占断而占验部分则成为史意的落实,甚  
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版,554ꢄ555。  
郭宝钧中国青铜器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版,226。  
张光直商文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年版,36。  
董作宾甲骨学六十年》,裘锡圭胡振宇编校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董作宾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236。  
李振峰甲骨卜辞与殷商时代的文学和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173。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9年第3,1369。  
以上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251252262283311。  
郑晓峰占卜异象与<左传>叙事的预言式结构》,《学术交流2017年第1,152。  
杨金波《<左传>事始:为核心》,《北方论丛2017年第4,49。  
ꢅꢆꢇ以上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13671492。  
144  
刘文勇叶根虎左传的占断式叙述及其文化史意义  
至是证明所以,从内容角度观察,《左传占断式叙述由占象占断占验三部分构成。  
左传占断式叙述的基本内容  
占象是左传占断式叙述的起点。《左传有观而动的叙述,如昭公七年公孙皙曰受服而退,俟衅  
而动”,同义;襄公九年士弱说商人阅其祸败之衅,必始于火(大火星)”,以星象为衅宣公十  
二年随会说会闻用师,观衅而动”,庄公十年曹刿说视其辙乱,望其旗靡,辙乱旗靡是衅,当然也可  
称为”,这都说明观衅而动等于观象而动”,是以左传的占断式叙述,为始。  
()占象  
左传倾向于以异常的有占断必要的现象作为叙述的起始。《公羊传常事不书,《左传礼  
不卜常祀,这是以异象作为叙述起始的思想基础当然还需要解释的是,此处的异象是指左传觉得  
”,觉得充满意义的象根据占断的应验方式应验程度推断,《左传隐约体现出了天人二分思维,故把  
占象分为自然异象和人事异象两类。  
.自然异象  
1)星象如昭公十七年,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汉”,梓慎占断为宋郑皆火,时间是丙子或壬  
1
(
;昭公十八年壬午,大甚宋卫陈郑皆火,占卜应验。  
(2)地象僖公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晋卜偃曰:‘期年将有大咎,几亡国。’”僖公十五年秦晋韩  
原之战,“秦获晋侯以归”。占卜应验。  
(3)动物异象庄公十四年:“,内蛇与外蛇斗于郑南门中,内蛇死六年而厉公入。”这是解释性的  
占象,已经事先应验。  
2
.人事异象  
昭公六年士文伯曰:“火见,郑其火乎? 火未出而作火以铸刑器,藏争辟焉火如象之,不火何为?”士  
文伯根据火未出而作火以铸刑器,隐藏着一种争辟”,即争夺之象,占断为郑必火人事异象和天象都预测  
了昭公十八年郑大火,从卜测的角度可谓殊途同归。  
人事异象众多,大体有如下几种。  
(1)名字闵公元年卜偃说:“毕万之后必大,盈数也;,大名也以是始赏,天启之矣。”左传》  
强调名字源自于天,个别名字在天意左右下出现确定的预示意义,就有了异象意味如宣公三年郑文公之  
妾燕姞,梦天使与己兰,后生穆公,取名为兰。“穆公有疾,:‘兰死,吾其死乎! 吾所以生也。’刈兰而卒。”⑨  
穆公与兰始终,这接近于一个命运神话。  
(2)面相面相天生,也有天定意味文公元年:“,王使内史叔服来会葬公孙敖闻其能相人也,见  
其二子焉叔服曰:‘谷也食子,难也收子谷也丰下,必有后于鲁国。’”杨伯峻注:“,文伯;,惠叔。”文公  
十四年:“鲁人立文伯……文伯卒,立惠叔。”文公十五年惠叔取而殡之应验。  
ꢇꢆꢅ,  
(3)。《左传有梦占26,如果把申生显灵事件也视为”(僖公十五年秦伯称秦胜晋是晋之妖梦  
是践”),则为27除僖公三十一年卫成公梦康叔说相夺予享”,无关于占验以外,其他的梦都是应验的,  
而且大多融入了占断式叙述之中如成公十六年:“吕锜梦射月,中之,退入于泥占之,:‘姬姓,日也异  
,月也,必楚王也射而中之,退入于泥,亦必死矣。’及战,射共王中目王召养由基,与之两矢,使射吕锜,  
以上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1282964722183。  
何休解诂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2215。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486。  
以上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13901395。  
以上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347356。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196。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1277。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259。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675。  
ꢅꢆꢇ以上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510605ꢄ606610。  
14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项,伏弢。”占象是射月,占断是必楚王也,亦必死矣,均验。  
(4)龟卜龟卜是春秋时期的常规行为,似乎称不上异象”,但许多占断式叙述皆由卜而发,故必须予以  
,57,但有的卜例仅叙述了龟卜这一现象,如卜郊类,属于礼仪叙述,  
没有占断和占验环节,故不能称之为占断式叙述真正以龟卜为核心,形成占断式叙述的有27如昭公  
十七年:“吴伐楚阳匄为令尹,卜战,不吉司马子鱼曰:‘我得上流,何故不吉且楚故,司马令龟,我请改  
。’令曰:‘鲂也以其属死之,楚师继之,尚大克之’。战于长岸,子鱼先死,楚师继之,大败吴师,获其乘  
舟余皇。”改卜以后大获全胜,说明初次占卜也是应验的。  
(5)筮占筮占是后起占卜法,虽然算不得异象”,左传叙史,有时会以筮占起收,故亦需考察。《左  
与周易相关的筮占共19,其中形成占断式叙述的有15宣公七年郑公子曼满与王子伯廖语,欲为  
伯廖告人曰:‘无德而贪,其在周易丰之离,弗过之矣。’间一岁,郑人杀之,欲为卿是占象,以丰卦  
上六爻辞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作为占断依据,亦卦亦喻,占断在不经意之间  
就完成了。“间一岁,郑人杀之是占验。  
(6)行为异常。《韩非子·解老:“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则意想具化之视听言动,更可称为  
昭公二十一年:“于是叔辄哭日食昭子曰:‘子叔将死,非所哭也。’八月,叔辄卒。”这是据人的异常行  
为作的占断,应验。  
当然,《左传的占断式叙述中的起始异象还包括雷电望氛童谣等,此处不再罗列分析。  
()占断  
左传中有一种没有占断推理而直接叙述结果的占断,这种没有占断过程的卜测,可视为以天为断”。  
如襄公三十年:“或叫于宋大庙,:‘嘻嘻! 出出!’鸟鸣于亳社,如曰:‘嘻嘻。’甲午,宋大灾。”人声和鸟鸣  
都作嘻嘻”,这是火灾发生的征兆,征兆和事件之间的关系似乎不需要解释,似乎是天意为之春秋战国  
时期,人们信天命”,定公元年晋女叔宽说天之所坏,不可支也” ,认为天意不可改变,即是此类认知的表  
。  
左传一些占断是以德为断的如昭公十二年子服惠伯释黄裳元吉”,以为忠信之事则可,不然,必  
左传中很多占断式叙述,尤其是筮占类,都是以德为断的。  
还有以礼为断者,郭沫若说,“古代有德者的一切正当行为的方式汇集了下来便成为后代的礼德之  
践行便为”,故而以德为断又引申出以礼为断定公十五年,邾隐公来朝子贡观焉邾子执玉高,其  
容仰公受玉卑,其容俯子贡曰:‘以礼观之,二君者,皆有死亡焉夫礼,死生存亡之体也’”,同年夏五月  
壬申,公薨”,哀公七年师宵掠,以邾子益来,献于亳社是其应验,子贡的判断乃是据礼而断。  
左传中还有以志为断的,如襄公二十七年赵武请郑七子赋诗言志ꢆꢅꢊ论者已多,不再赘叙。  
)占验  
左传中绝大多数占断是应验的可以通过占断的不同应验方式,探测作者想维护证明什么以龟卜  
ꢉꢆꢅ,  
(
以上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357487886ꢄ887。  
刘玉建中国古代龟卜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374ꢄ381。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1392。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689ꢄ690。  
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疏周易正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68。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钟哲点校,中华书局1998年版,148。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1427。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1174。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1524。  
ꢅꢆꢇ杨伯峻春秋左传注》,1337。  
ꢅꢆꢈ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外二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260。  
ꢅꢆꢉ以上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1600ꢄ160116011643。  
ꢅꢆꢊ杨伯峻春秋左传注》,1134。  
146  
刘文勇叶根虎左传的占断式叙述及其文化史意义  
为例,昭公二十五年臧会以欺骗的方法成了臧氏的继承人,并说偻句不余欺也连欺骗也应验,说明龟卜  
非常准确但昭公五年吴蹶由说城濮之兆,其报在邲”,杨伯峻注:“城濮晋楚之战,楚卜吉,而实败,则此吉  
兆应在邲之战胜。”也就是说,实际上存在不验的龟卜,只是因为解释或选择,而导致龟卜全部应验,这源于  
,
左传作者对的坚定信仰龟卜能够传达天命,龟卜的应验,也是天意的实现。《左传中的天意实现  
方式有两种,直接的和间接的;天人关系有两种:“天赞”、“天祸”。“天赞的直接方式是天佑,国无道而年  
谷和熟,天赞之也”,从年谷和熟中见天意。“天赞的间接方式是用不好的结果给予善意的警示,如宣公十二  
年邲之战晋败,士贞子认为战败是天或者大警晋也”。“天祸的直接方式是把人祸归结为天祸,成公十三年  
吕相绝秦书天祸晋国,文公如齐,惠公如秦”,即是如此。“天祸的间接方式是不符合道义的行为暂时  
取得了好结果,但最终天意回归僖公二年虢公败戎于桑田,卜偃说虢必亡矣亡下阳不惧,而又有功,  
是天夺之鉴,而益其疾也必易晋而不抚其民矣,不可以五稔,僖公五年晋灭虢天祸的间接方式之所  
以曲折,乃是左传作者试图用文化解释一些看起来不合理的现象,通过天意回归的方式,”“等原  
则都归结在天意之下,试图论证”“与天意一样,终将实现更深层的意蕴是:《左传作者透露出对文  
化终极的信任。  
从总体上审察左传占断式叙述的占验,呈现出这样的模式:“以天为断类全部应验,大多不需要解释,  
而与人的活动相关的德类礼类的占断,有的应验,有的不应验,需要解释其中的原因,在于左传作者笃  
信天命而又倡言道德的思想二维结构。  
左传占断式叙述的文化史意义  
中国的文化起源于巫史,尚书·吕刑国语·楚语》,巫史参与了号为绝地天通的政治文化活  
,而这一活动所形成的政治文化模式,延续到了殷商时期陈梦家指出:“王者自己虽为政治领袖,同时仍  
为群巫之长。”王借助神的名义来治理国家,占卜应验了,可以制造王者魅力,意味着人间的一切都是神灵  
的旨意,这样就能维护政权的合法性与权威性但一旦稳定的政治结构形成,王者占卜的记录可以被篡改,  
形成甲骨文正史”,而叩问神意的占卜遂流于例行公事,后来更是被礼仪取代,占卜于王族的意义下降了。  
李学勤先生说:“西周卜辞的格式比商代简略得多殷墟甲骨的刻辞,一般分为署辞兆辞前辞贞辞占辞、  
验辞等项西周甲骨只见有前辞贞辞和占辞,而且大多数只有贞辞。”比较殷商卜辞,西周占卜不记验辞  
,因为按照周代礼法,作为国宝的宝龟,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权收藏” ,如果龟卜不灵验,则隐藏着动摇  
等级的风险不记占验,说明稳定的政治结构形成以后,占卜的地位下降了。  
周代不仅龟卜不记占验,而且有禁绝巫言的情况,墨子·号令》“()与望气妄为不善言,惊恐民,  
断勿赦,礼记·王制执左道以乱政杀  
, ,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政治与巫言有对立的时候。  
置身于这个背景,再来审视左传的占断式叙述,就能更深刻地理解左传占断式叙述的文化史意义。  
首先,《左传的占断式叙述保存了一些早期的个人占断卜辞属集体创作,在观兆成辞的过程中卜人  
ꢇꢆꢅ,  
定龟,史定墨,君定体而卜筮时君占体,大夫占色,史占墨,卜人占坼,分工很细,卜辞体现了集体的意  
左传中的占断多是个人性的,如襄公二十八年梓慎预言今兹宋郑其饥乎?”后文裨灶预言周王及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1468。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1272。  
以上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1215748861283ꢄ284。  
陈梦家商代的神话与巫术》,《燕京学报1936年第20,535。  
吉德炜中国正史之渊源:商王占卜是否一贯正确?》,《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辑),中华书局1986年版,117ꢄ128。  
李学勤周易溯源》,巴蜀书社2006年版,184。  
刘玉建中国古代龟卜文化》,21。  
孙诒让墨子间诂》,孙启治点校,中华书局2001年版,608。  
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1344。  
ꢅꢆꢇ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1475。  
ꢅꢆꢈ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805。  
14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楚子皆将死”,杜预注:“俱论岁星过次,梓慎则曰宋郑饥,裨灶则曰周楚王死,传故备举,以示卜占惟人所  
。”同在一年,同见岁星超辰,但梓慎和裨灶的星野划分却不同,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所以说卜占惟人所  
”,这说明占断是个人的高亨先生指出,《周易卦爻辞是筮人将其筮事记录,选择其中之奇中或屡中者,  
分别移写于筮书六十四卦卦爻之下,以为来时之借鉴,逐渐积累,遂成周易卦爻辞之一部分矣筮人的  
文化成果保存为周易卦爻辞,由此可以反观左传对文化保存的贡献这些个人占断如果左传不予保  
,就有遗失的可能,我们也就不能在今日见到早期语辞工作者的这些个人性的作品了,而这些早期语辞工  
作者的作品,具有开文脉之先的意义。  
其次,战国史家选取占断进入左传》,并以史家思维予以组织,实质上变成了史家对文化的整理如庄  
公二十二年敬仲筮其前途,》,观卦六四爻变,占断为:  
是谓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非此其身,在其子孙,远  
而自他有耀者也。《》,土也。《》,风也。《》,天也风为天;于土上,山也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  
,于是乎居土上,故曰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庭实旅百,奉之以玉帛,天地之美具焉,故曰利用宾  
于王’。犹有观焉,故曰其在后乎! 风行而着于土,故曰其在异国乎! 若在异国,必姜姓也,大岳之  
后也山岳则配天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③  
这则占辞分占断语和占断推理两部分,开始至在其子孙是占断语,其余是占断推理周史要从卦六四  
爻辞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推导出陈完子孙将在齐国代陈有国在推理过程中,周史解释了”“”  
”,远而自他有耀者”,而于一字,周史通过犹有观焉,故曰其在后”,推断出非此其身,在  
其子孙”。“观光是一种战国礼节,杨伯峻注:“‘读为襄二十九年传请观于周乐’、昭二年传观书于大史  
’,《仪礼·聘礼有请观之举,谓使者聘于他国,亦欲请观其国之光也。”这可能是周史据以展开联  
想的依据周史据卦卦辞联想到观光之礼,又联想到贵宾受到国王隆重接待的礼节庭实旅百”(据  
晋语四》,重耳到楚国,楚王就待之以九献,庭实旅百),最终断定陈氏后人必将昌大于外;“若在异国,必  
姜姓也,大岳之后也山岳则配天亦是同样的意思的解释则颇有意味:“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  
,于是乎居土上,故曰:‘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这个故曰的逻辑非常婉曲,似乎是说一个有才之人在  
祖先道德光芒的庇护下,于是可以居于他国之土同时,周史又用象推理来证明代陈有国”,尚秉和认  
,“遇卦之坤为陈国,之卦之坤为异国,而之卦有乾,乾为大为君,故知将代陈有国”。尚氏用象推理,把  
这则筮占解释得非常圆融,但周史是否如尚氏所描述的那么精于,且战国象是否如尚氏所谓的  
巽为齐,故为姜,犹震为周”,也不得而知,但毕竟尚氏为我们清理了一条象联结的路径。“风为天于土  
山也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于是乎居土上”,这句话从语词角度不太好理解,尚氏注为巽变乾,  
故曰风为天在坤上,故曰于土上遇卦三五,之卦二四,皆互艮,故曰山;巽为木,故曰材之卦乾在上,故  
,,依照尚氏提供的知识,此段文字周史表达的是象堆  
,没有太遵循语词逻辑而周史的思维模式,似乎就是围绕卦六四爻辞,随意解释词语,杂乱堆积》  
,其目的仅是设法解释占断语。  
解读这则筮占,并没有发现周史有追求超越性的文化意图,但如果把这则筮占放入占断式叙述的序列  
,就可以见出占断的意旨所在庄公二十二年几乎全叙敬仲之事,核心是敬仲之德,其德首先是辞卿,是为  
能让,《左传认为卑让,德之基也;而后陈完饮桓公酒,,公曰:以火继之,陈完辞曰:臣卜其昼,未  
左丘明传杜预注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19981999。  
高亨周易古经今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13。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222ꢄ224。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223。  
徐元诰国语集解》,331。  
以上见:尚秉和周易尚氏学》,中华书局1980年版,341。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516。  
148  
刘文勇叶根虎左传的占断式叙述及其文化史意义  
卜其夜,不敢。’”君子评其为,,齐  
的天命依据,并叙述了结果:“及陈之初亡也,陈桓子始大于齐。”杨伯峻注云:“此言五世其昌,并于正卿之  
征应”;“其后亡也,成子得政”,杨注云:“此言八世之后,莫之与京之征应另外,昭公三年晏子说齐其  
为陈氏矣! 公弃其民,而归于陈氏 ,算是这则筮占的草蛇灰线昭公八年史赵说:,颛顼之族也盛  
德必百世祀,虞之世数未也继守将在齐,其兆既存。”史赵的说法恰可以成为这则筮占的注释,即陈氏盛  
德必百世祀可以与,远而自他有耀者相关联,这个”,应该指的是陈氏先祖通过史赵的解释,就能  
觑透史家选择这则筮占的意图,无非在于以道德之光穿透时间照耀广远而给这则筮占赋予天命与道德的意  
。  
通过这则筮占的分析,可以见出早期的语辞工作者在语词选用及意象连接方面的特色,更可见出史家对  
占断意义的提升史家把关注的焦点从神意转到人德,将纯粹解释占断语的卜筮,改造成为阐释个人之德的  
验证场;将面向贞问人的私密话语,转化成叙史的公共话语;将在巫史时期可以代表权力的文字,转化成一  
种叙史的工具,史家完成的是一种范式的转化。  
最后,《左传占断式叙述也含有经法史法文法意蕴有学者认为春秋笔法一名而含三义:经法史  
文法。“从史的发展角度看,‘春秋笔法实经历了由经法到史法再到文法的发展过程,而文法又贯穿于经  
史法之中,占断式叙述应属于文法,但亦蕴经法史法于其中左传占断式叙述的经法,体现为宣扬  
心性之善,如襄公二十九年裨谌曰善之代不善,天命也”,成公十四年总结的春秋五例,明标有惩恶而  
劝善,均宣扬善心而以德为断以礼为断,就是善心原则的落实楚语若民烦,可教训,教民成  
俗也是士人职责之一,故宣扬善心,有经世之心,深含经法用意。  
占断式叙述的史法,是以顺逆叙述历史,并确立中国史统随武子说:“礼不逆矣德立刑行,政成事  
,典从礼顺,若之何故之?”所谓顺逆是指与时人认同的德礼等伦常惯例是否相合,合则顺,不合则  
。《国语屡言犯顺不祥说明顺逆是当时人常用的评判词,同时顺逆也成了史家叙史的标准与法  
:“君作而顺则故之,逆则亦书其逆也臣从有司,惧逆之书于后也,故不敢不告”,“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后  
嗣何观?”举一个左传的例子:隐公三年石碏谏勿立州吁,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  
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隐公四年,卫州吁弑桓公而  
ꢇꢆꢅ,  
ꢅꢆꢉ,  
石碏的占断应验因为州吁有六逆,这可以视为的应验再看一个的例子:  
秋  
,卫人伐邢,以报菟圃之役于是卫大旱,卜有事于山川,不吉宁庄子曰:“昔周饥,克殷而年丰。  
今邢方无道,诸侯无伯,天其或者欲使卫讨邢乎?”从之师兴而雨ꢆ  
此段文字以卫大旱为占象,初卜以祭祀山川来祈雨,不吉;又根据宁庄子建议,以讨伐无道的邢国来缓解旱  
其占断是:历史上周朝发生饥馑,依靠讨伐无道之纣而获丰年,现在情况类似,卫国是不是可以模仿? 其  
占验是:出兵以后就下雨了这个占断式叙述的重要性在于:如果遵循历史原则,历史就会重复发生饶宗  
颐说:“欧公谓正统之说始于春秋之作是矣。”史学之正统发轫于春秋,左传春秋史学的主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221。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224。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1235。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1305。  
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郭净陈星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66ꢄ78。  
李洲良春秋笔法的内涵外延与本质特征》,《文学评论2006年第1,93。  
以上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1168870。  
徐元诰国语集解》,484。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725。  
ꢅꢆꢇ徐元诰国语集解》,165399。  
ꢅꢆꢈ徐元诰国语集解》,147146。  
ꢅꢆꢉ以上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3235。  
ꢅꢆꢊ杨伯峻春秋左传注》,383。  
ꢅꢆꢋ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1。  
14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左传于中国史学正统之确立的意义自不待言。  
占断式叙述的文法,以文人尚奇猎趣的心理为基础,广泛捃拾,叙述其应验,为神秘事物预留空间,如僖  
公十六年:  
春  
,陨石于宋五,陨星也六鷁退飞,过宋都,风也周内史叔兴聘于宋,宋襄公问焉,:“是何祥  
? 吉凶焉在?”对曰:“今兹鲁多大丧,明年齐有乱,君将得诸侯而不终。”退而告人曰:“君失问是阴阳  
之事,非吉凶所生也吉凶由人吾不敢逆君故也。”①  
这其中的今兹鲁多大丧”,应验于僖公十六年经文三月壬申,公子季友卒夏四月丙申,鄫季姬卒秋七月  
甲子,公孙兹卒”;“明年齐有乱应验于僖公十七年冬十有二月乙亥,齐侯小白卒……管仲卒,五公子皆求  
”;“君将得诸侯应验于僖公二十一年,宋人为鹿上之盟,以求诸侯于楚楚人许之”;“而不终应验于  
僖公二十二年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既然据征象所作  
的占断全部应验,他为什么说君失问,是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 内史叔兴真正的用意是把阴阳之事”  
吉凶分隔为二,“吉凶可问,“阴阳不可问,想为某种神秘的本元保留空间。《左传占断式叙述用阴阳  
之事含混的卦辞等,摹拟难知的天意,刻意保留了天意的神秘性,为天意的延展保留了无限的可能,为后  
世文章的铺衍预留了广阔的空间。  
总之,《左传占断式叙述具有叙述的外形,实质却是一种文化论证,其要义在于占验。《左传的作者不  
再依靠占断及其应验来证明氏族政权的合理性,而以叙述历史的方式,论证文化的正确性可行性永久性。  
其对经法史统文法的拓凿之功,彪炳千秋由于其对文化独立意义的揭橥,经后代经史学家不断的努力,  
使经史之学成为我国文化的主干,洋洋大观不可否认,《左传思想中含有神秘成分,其选取的占象有神怪  
内容,其占断过程有不经之处,而且应验率奇高,似乎有鼓吹迷信的嫌疑,但其据象而断事后应验的模式却  
具有实践品格,故其论证出的某些文化人文原则,至今仍然熠熠生辉。  
结语  
有学者认为甲骨卜辞就是中国的正史,左传把卜辞的形式放大,以叙二百余年的历史,体现了史  
学叙述法的传承其多叙鬼神预言祸福虽有迷信的一面,导致了其失也巫的批评,但其以鬼神占验作为  
叙史串联的结点,却是对叙述方式的有益探索,中亦有所得从文化史的角度,史巫参与绝地天通”  
的文化与政治活动,以贞问占验助成稳定的政治结构之后,占卜作为一种神道设教的手段,逐渐被政治放弃,  
在特定历史时期甚至会打压巫言左传史家又重拾这种模式,以成就其经世之心,完成了一次文化的保  
整理以及建构其叙述模式之中,兼含经义史统文法,使左传成为经文混溶的文化元典通过  
研究左传占断式叙史法,不但能够窥探文脉根源,发现其演进的轨迹,也能从文史互通的视角,为研究中国  
古代文论史论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责任编辑:]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369。  
以上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368372ꢄ375389397。  
吉德炜中国正史之渊源:商王占卜是否一贯正确?》,117。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