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39卷第4期  
2
0127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39,No.4  
July,2012  
家庭原子化的教育学思考  
森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100875)  
(
暋暋摘要:在现代家庭中,成员间联系的强度和长度都越来越低,以至有逐渐脱离家庭共同体的原子化倾向。  
家庭原子化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在家庭中的渗透由于个人主义暠,“家庭原子化取  
消了长辈的持续在场影响暠,再加之功利主义这一不利的价值观导向,家庭教育功能由此而式微超越此家  
庭原子化遭遇,促进家庭教育功能的恢复,有必要倡导关注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教育政策与社会舆论。  
关键词:家庭原子化;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40灢03暋文献标志码:A暋文章编号:1000灢5315(2012)04灢0117灢05  
,现代化既给我  
们带来了不可想象的繁荣富裕,也使我们的生存状  
态充满竞争愈益孤独,这是现代化的一个不可避免  
的悖论在一种普遍的漠不关心的社会环境中,  
家庭是温暖人类的最后一个堡垒在忍受激烈竞争  
的同时,人类更加期待从家庭的温情中得到安慰和  
补偿然而,广泛流行于社会中的寂寞暠、“孤独等  
话语似乎宣告我们对家庭的期待已然落空本文尝  
试以家庭原子化概念分析现代家庭状况,并在现  
代化背景中寻找其产生原因,进而从教育学立场反  
思家庭原子化对家庭的教育功能的影响以及如何提  
升家庭教育功能以回应这一时代问题。  
,大都会与精神生活一书中提出城市居民的  
生活长期处于紧张刺激和持续不断的变化之中,这  
导致居民逐渐缺乏激情过分理智高度专业化以及  
[1]  
人与人之间原子化暠 。而同为德国人的汉娜·阿  
伦特(HannahArendt)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原子  
这一概念极权主义的起源,阿伦特用  
原子化的个体暠(atomization)来形容现代社会中的  
,这种人是孤独的埋头于物质享受的完全私人  
的个体;这个原子化的个体并非社会的边缘人  
,相反,它们是社会中的大众暠,而这些大众之间  
[2]420  
并没有强有力的联系  
总的来说,他们对于原  
子化的分析是以个体的人为主体的,描述的是一种  
个体之间和个体自身的属性。  
家庭原子化的涵义  
原子(atom)暠是古希腊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近年来,我国一些学者尝试把原子化概念引  
入到社会组织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田毅鹏  
单位制度为切入点,提出中国的社会原子化暠  
现象;贺雪峰利用原子化对现代中国乡村状态所  
作的基本诊断田毅鹏认为:“社会原子化主要表  
现在人际关系疏离化社会纽带松弛人们从各种  
或大或小的共同体中被解放出来,走向原子化,陷  
意指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近代科学引进并发展了  
这一概念,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原子是可以独立存  
在的,原子之间的必要联系比较微弱正因如此,一  
些思想家借用原子化(atomized)来比喻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状况和趋势。  
最先提出原子化这一概念的是德国社会学家  
齐美尔(GeorgSimmel),根据他对柏林的观察与思  
[3]  
入利己主义的小圈子暠 。贺雪峰从乡村治理角度  
收稿日期:2012灢03灢23  
作者简介:牛楠森(1985—),,安徽宿州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08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  
11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分析指出:“原子化是中国现代乡村的基本生存面  
主义与功利主义从弱化利他倾向暠、“压缩生活时  
以及改变形成基础等三个方面改变了家庭生  
活的形态,促成了家庭的原子化。  
,费孝通先生所描述的熟人社会的乡村生活现  
今已发生了改变,“资讯的发达,市场经济的渗透,打  
工潮等已经打破了乡村的原始共同体,进入一种原  
其一,弱化现代家庭的利他倾向现代社会的  
个人是无所不能的个人,这种无所不能使个人  
以及个人权利自然而然地成为第一要务,共同体的  
意义仅在于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归属感在满足个  
人的功利需要的目的之下变得无足轻重个人主义  
被强调个人权利的学校教育无限放大而侵入家庭之  
,这种只顾自己而且心安理得的个人主义,“使  
每一个公民与其同胞大众隔离,同亲属和朋友疏  
[4]220  
子化状态暠  
梳理相关研究可知,“原子化是个体在逃离共  
同体的情况下发生的人与人之间关系链条的强度和  
长度都很低的一种状况据此,本文用家庭原子  
来标识这样一种现象,即家庭成员逐渐脱离家庭  
共同体且相互之间联系的强度和长度都很低的状况。  
在当下的家庭生活中,“家庭原子化主要表现  
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  
弱化在现代社会,男女双方都要承担各自的职场  
角色并付出相应的时间和精力,加之,在社会评价  
,人们更加看重个人的社会贡献并以此作为判断  
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因此以情感的亲密度为主要  
向度的幸福家庭的传统涵义逐渐失落,家庭所拥  
有的物质财富如豪宅名车以及家庭成员的社会地  
位和声誉等,掩盖了人们对真正的家庭幸福的追求。  
其二,家庭成员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意愿降低对于  
职业人而言,家庭生活中的事情是没有大志的事  
,婆婆妈妈的事情,谈论这些显得自己很不  
[6]  
暠 。对此,贝克尔(GaryBecker)曾解释道:“这  
是因为传统社会中许多家庭功能已经被现代社会中  
市场和其他组织所取代了,而且后者具有更高的效  
[7]421  
。暠  
于是,传统家庭的观念,即家庭更多的是一  
个需要不计个人得失的做出奉献的社会组织,自然  
难以获得人们的认同家庭利他倾向的弱化,降低  
了个人对家庭的依赖,家庭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难  
以协调,并最终凸显出来。  
其二,压缩现代家庭的生活时空诺丁斯指出:  
现代化将现代民族国家视同一个大企业,国家的权  
威正如现实所反映的那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商  
业成功,同时也很容易地将同样的动机和成功指标  
职业暠。于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更多的是工作上  
[
8]80  
的事情,但对绝大部分家庭而言,双方的工作性质并  
不相同,没有共同语言暠,自然也就谈不起来其  
,家庭伦理规范逐渐失灵家庭对于婚姻和性行  
为的控制功能正在逐渐减弱,导致家庭关系不稳定,  
关系破裂的公开表现就是离婚家庭幸福在我们的  
日常生活中似乎成为一种奢侈,孤独与寂寞变成了  
我们这个世界里的人们的一种日常体验,这种全社  
会范围内的孤独体验正是家庭原子化的一个侧面  
反映。  
赋予社会中的个人。暠 在追求功利的现代社会,  
职业生活及其经济生产和消费成为衡量个人成功与  
否的唯一指标,这必然促使人们全力以赴地加入到  
职业的竞争和生活资料的获取中去。“在人的物理  
时间已经给定的前提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延长  
就意味着自由时间的缩短,留给与家人交流和陪护  
[9]  
的时间必然减少暠 。同时,更值得重视的是,注重  
效率和效益的现代社会生产,迫使在家办公和学习  
成为常态,家庭这个私人领域逐渐成为工作单位和  
学校的拓展地,家庭成为第二办公室第二职场,最  
终成为公共领域的附属物而不再具有独立的价值。  
可见,现代社会的功利追求必然压缩家庭生活的时  
,从而减少了家人之间的交流,减弱了家庭之于成  
员的凝聚力,使家庭原子化的倾向不可逆转。  
家庭原子化与家庭教育功能的式微  
摩尔根(LewisMorgan)在考察了家庭的发展  
史之后发现:“家庭一定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它是社会制度的产物,将  
[5]85  
反映社会制度的发展状况。暠 由此可见,实际上  
家庭在现代社会中的原子化只是社会的原子化在家  
庭中的体现韦伯(Max Weber)强调,现代社会组  
织体系本身就包含着使个体进一步原子化的危险,  
这是因为现代社会是高扬个人主义的社会,是功利  
主义病态发展的社会大体而言,现代社会的个人  
其三,改变现代家庭的形成基础有学者通过  
和谐的神话暠、“救赎的神话暠、“拯救的神话分析传  
统家庭形成基础,以及由此赋予家庭的强大的社会  
[10]88-89  
凝聚功能  
据此分析,家庭的形成应该是以  
情感作为基础,恩格斯更是将其上升到只有以爱情  
118  
牛楠森家庭原子化的教育学思考  
[
5]84  
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高度然而,在  
功利主义主导之下,人人都精于计算,一切都可以交  
,导致现实中男女双方的结合多了一份计算,少了  
一份温情,家庭的情感基础正在逐渐为利益所替代。  
时下流行的经济适用男暠、“经济适用女的择偶观  
念背后所隐藏的提高金钱贬抑爱情的行为准则,似  
乎印证着恩格斯所断言的虽然买卖婚姻的形式正  
在消失,而它的实质却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实现,以  
致不仅对妇女,而且对男子都规定了价格,而且不是  
根据他们的个人品质,而是根据他们的财产来规定  
作用,势必使父母与子女间的陌生感乃至怨恨感以  
及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的弱化逐渐加深。  
其次,“家庭原子化所蕴含的功利主义与个人  
主义不利于价值观导向暠。按照精神分析学家的意  
,父母会将他们的孩子当作间隔一代的执行人,当  
作他们自己未来生命的代表,这样一来,孩子会自觉  
地向家庭内部委托的方向发展委托通常有三种类  
:“这个父母的委托,可理解为遵循父母这一社  
会角色的一般意义上的父母,他们会对孩子进行为  
人父母所应该进行的一般性的要求;我的父母的委  
,可理解为具有各自潜在意图的独特的父母,他  
们的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去实现某些(不好的)意图;  
超我的父母的委托,可理解为父母头脑中理想中的  
他们自己,他们的孩子要继承父母由于他们自己无  
[
5]81  
价格暠 。如此情形之下,家庭形成基础的变异致  
使现代家庭缺乏稳定而深厚的情感基础,家庭成员  
之间走向原子化势必难以避免。  
家庭原子化破坏了家庭教育功能并使其从此  
[
10]80-82  
式微作为基本社会单位,家庭承担着经济生育、  
教育关怀等功能,其中家庭的教育功能是教育学考  
察的重要向度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教育方式上  
的区别在于,家庭教育更多的是一种身教暠,是润物  
无声的浸润和影响其形成机制表现为:其一,教育  
(父母)通过持续在场发挥巨大的教育影响,家  
庭成员中的长辈通过与晚辈高频次的交往接触对晚  
辈产生教育影响,其影响的深刻性是任何其他教育  
形态难以企及的;其二,价值观导向为核心是家  
庭教育的另一特点,家庭教育偏重道德教化,家庭成  
员中的长辈总是努力以正向的人生价值观念和生活  
态度教化晚辈据此分析,家庭教育发挥作用的条  
件有二:一是教育者持续在场的影响;二是教育者  
秉持正向积极的人生观然而,“家庭原子化现象  
的存在与持续发展,却使这两个条件都遭到不同程  
度的破坏,家庭教育功能式微势所必然。  
能力而未能实现的志向。暠  
家庭原子化的重  
要原因是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泛滥,根据委托暠  
理论,父母将不自觉地把自己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  
的价值观传递给下一代,督促他们继承自己未能实  
现的对功利的追求可见,原子化的家庭可不断地  
复制与其价值观相适应的下一代,在这一过程中,家  
庭教育的价值观导向将不可挽回地发生偏离。  
提升家庭教育功能的途径  
家庭原子化导致家庭教育功能的失落,而家  
庭对于孩子的教育功能不仅为学校教育打下基础、  
更为孩子的成人成才提供必要的氛围在提升家庭  
教育功能的途径上,学校教育具有较大针对性与实  
效性,其作用也较深入持久不过,“学校教育的调  
整不应是个人的任意行为,可靠有效的调整通常  
是根据教育政策进行的;再进一步分析,教育政策的  
变化也并非偶然事件,要形成关注家庭教育的教育  
政策,必然还需以相应的社会舆论为基础由此,超  
家庭原子化这一时代遭遇,促进家庭教育功能  
的恢复,可从改进学校教育和重构教材内容完善教  
育政策以及增强社会舆论的宣传引导和营造关注家  
庭教育的社会氛围入手。  
首先,“家庭原子化使家庭教育者难以发挥持  
在场的教育影响。“家庭原子化现象意味着家  
庭成员间亲密关系的逐渐消逝,家庭成员之间的影  
(尤其是年长一代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大为减弱。  
家庭成员中长辈之于晚辈生活的不在场正是导致  
家庭教育式微的主要原因前已述及,“家庭原子  
的表现之一是家庭成员之间共同生活的时空被  
大大的压缩那么,这种父母与子女之间共同生活  
时空的减少,会带来父母方的身体这个物理实体  
不在场暠。同时,父母用于职业上的精力挤压了  
用于子女教化的精力,也导致父母方的教育意识暠  
这个精神实体的不在场暠。这两种不在场的共同  
其一,倡导关注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引导学  
校教育关注家庭教育,重在改变学校教育者的观念  
与反思课程内容的编纂就前者而言,学校教育者  
须认识到学生不仅是未来的社会建设者,也是未来  
的家庭建设者长久以来,学校教育的目的都在于  
让受过教育的人能够进入公共生活领域,成为公民、  
建设者和接班人至于学生持家的技能育子的方  
11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式和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处理等成为学校教育目的  
的盲区相应地,学校在教育内容上倾向于选择有  
助于升学和就业的科目,而那些关于家庭生活的科  
目和内容几乎完全无助于学生升入大学和找到工  
,自然不会被纳入教育内容这种现象得以存在,  
源于一个前提假设,即人们普遍认为关于家庭生活  
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够自然习得,完全不必通  
过学校来学习但当代家庭原子化的现象却证明  
了此前提假设的不正确在学校生活职业生活占  
据了学生家长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学校  
教育必须要承担起培养家庭建设者的责任此外,  
一个更为充分的理由是,对于每一个人而言,最基本  
的需求是建立家庭为人父母教养后代,家庭生活  
的幸福是生活幸福的重要内容,若缺失了这一项,即  
使职业成功收入丰厚,也很难称得上生活幸福观  
念是行动的先导,教育者一旦认识到学生是未来的  
家庭建设者,家庭的幸福又是人生幸福不可或缺的  
内容,就会唤醒被遮蔽被压抑乃至被自己忽视的对  
家庭建设的意义的看重,也就会在自己的教育教学  
中呈现有关家庭生活的内容。  
教育作为私人事件被排除于教育政策制定者的视野  
之外然而,问题在于,家庭教育虽然蕴含于家庭生  
活之中,但其影响绝不限于私人领域实际上,家庭  
是国家公民的成长基地,家庭教育的功能状况对公  
民健全人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任何教育政策的制  
定与出台都不应忽视其对家庭教育的影响那么,  
在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应该如何关注家庭教育呢?  
简单说来,其策略大致有三一是教育政策制定者  
必须从整体系统的角度分析教育教育是一个复  
杂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  
会教育都是不可缺少的方面这就要求教育政策的  
制定者具有宽阔的眼界,摆脱仅关注学校教育的政  
策思维定势二是将家庭教育纳入教育政策的作  
用范围所谓纳入作用范围暠,并非指制定专门政  
策来强制规范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教育根植于家庭  
成员的生活方式之中,我们毕竟不能强迫人们过某  
一种生活;而是指我们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培  
养家长教育能力,力求普遍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而  
且我们在制定一般教育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其对家庭  
教育所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以尽可能避免其不利  
影响三是对教育政策的评估应考虑其对家庭教育  
所带来的实际影响由于教育政策主要作用对象是  
学校教育,其对家庭教育的影响通常被忽视,更不作  
为政策评估的依据如此一来,家庭教育就完全被  
置于教育政策作用范围之外,家庭教育功能式微  
状态难以得到改观就此而言,若将教育政策对家  
庭教育的影响作为政策评估依据之一,似可一定程  
度上扭转家庭教育功能的式微之势。  
就课程内容的编纂而言,编纂者应注重有关家  
庭教育相关内容的选择,从学科内部入手改造现有  
的课程,使每一门学科都能够有益于学生将来的家  
庭生活以及合格地为人父母,使学校真正能够为每  
一个学生的生活提供帮助,而不是只为那些成绩好  
的学生提供上升的阶梯应当说明的是,在学校课  
程中增加有关家庭和育子之道的内容,这并不需要  
另辟蹊径,开设独立课程,专门系统讨论有关家庭、  
家庭教育的重要议题,它只需教师有意识地将现有  
的教育内容同家庭家庭角色家庭教育功能联系起  
例如,可将家庭教育的相关内容融入到数学中,  
其研究主题是预算消费教育等;融入到英语课中,  
讨论英语国家的亲子关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教育  
关系等;融入到历史课程中,探讨著名历史人物的成  
就与其幼年所接受的家庭教养的关系,或者历史上  
的如孟母三迁等家庭教育故事等;融入到语文教  
学中,阅读那些文学性思想性和教育性俱佳的文学  
作品,如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如此种种,不胜  
枚举从以上几个简单例子可以看到,学校教育在  
提升家庭教育功能上确实大有可为。  
其三,形成关注家庭教育的舆论导向和社会环  
境氛围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家庭作为  
一种基本的社会单位,承担了大量的教育任务历  
史上大多数教育思想家,例如洛克(JohnLocke)、卢  
(JeanJacquesRousseau),都非常重视家庭教  
只是到了大工业革命以后,家庭的教育功能才  
开始萎缩,让位于公共的学校教育从此,这个看重  
效率的社会就越来越忽视家庭教育的意义,将其置  
诸边缘但是,在学校教育备受诟病的今天,人们再  
也不能对给予自己终身影响的家庭教育视而不见,  
通过社会舆论激发人们投入家庭教育的热情已事不  
宜迟因为由于缺乏投入热情暠,人们普遍忽视家  
庭教育,过早地将孩子送入学校,家庭成员之间的在  
场性交流大为缩减,家庭教育功能也由此式微如  
其二,呼唤关注家庭教育的教育政策长期以  
,由于教育政策只关注公共领域的教育活动,家庭  
120  
牛楠森家庭原子化的教育学思考  
何提高人们参与家庭教育的积极性呢? 一个值得尝  
试的方案是,借助报刊网络影视等大众媒体展示  
会环境氛围在此,一个可供借鉴的案例就是2003  
年的春晚小品我和爸爸换角色》,小品中的父亲通  
过与孩子互换角色的方式体验到了孩子的言语行  
为和感受,引发父亲对于自身教育态度和行为的反  
,从而认识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中既缺乏意愿又缺  
乏能力的事实,终于决定努力做一位真正的父亲。  
家庭原子化背景下家庭教育状态及其后果,向人  
们呈现现代家庭中孩子们的生存状态,促使人们反  
思自己的家庭教育行为,进而提高参与家庭教育的  
积极性,为家庭教育功能的恢复奠定舆论基础和社  
注释:  
在此,我们可以参考其他国家从教育政策入手提升家庭教育功能的方式,如美国联邦教育部2007年出台的赋予家长学校  
的席位暠(EmpowerParentsSchoolBox),其主旨就在于鼓励家长关注孩子的教育,使家庭教育发挥应有的功能所谓家长  
学校暠,即对中小学学生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教育组织形式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我国虽然也有家长学校暠,但由于  
缺乏相关的教育政策支持,在现实中并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学校教师和家长都把家长学校视为一种负担一种可有可无  
的组织,于是家长学校在功能上逐渐与家长会等同,其学习内容主要是教育家长如何督促学生学习如何纠正孩子的行为  
问题等当前,我们必须制定相关的教育政策,强调家长学校在家庭教育上的引导作用,给予家长学校应有的地位待遇和  
支持,聘请和培养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人员,在调查家长教育需求的基础上设置系统而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课程,吸引更  
多的家长参与到家长学校的学习中来。  
参考文献:  
[
1]转引自:苗乃川.如何打破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原子化暠[EB/OL].http://qnck.cyol.com/content/2010灢06/04/content  
3265205.htm.  
2]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M].林骧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3]田毅鹏.转型期中国社会原子化动向及其对社会工作的挑战[J].社会科学,2009,(7).  
4]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田毅鹏,吕方.社会原子化:理论谱系及其问题表达[J].天津社会科学,2010,(5).  
7]()加里·贝克尔.家庭论[M].王献生,王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8]诺丁斯.始于家庭:关怀与社会政策[M].侯晶晶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9]晏辉.守望家园———家庭伦理的当代境遇[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  
10]()伊冯娜·卡斯泰兰.家庭[M].陈森,陈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_
[
[
[
[
[
[
[
[
[
EducationalThinkingOnFamilyAtomization  
NIU Nan灢sen  
(
SchoolofEducation,BeijingNormal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  
Abstract:Familyatomization meanstherelationamongfamily membersisweak,andthe  
timetheystaytogetherisshort.Individualismandutilitarianismarethefundamentalreasons,  
whichconductinthreeaspectsinfamily:theindividualsinfamilybecomeselfish,thetimeand  
spacespenttogetheriscompressed,harmoniousmythsoffamilyformationvanishintothinair.  
Inaword,educationalfunctionoffamilyisweaking.Schoolisabletoenhancetheeducational  
functionoffamilythroughtwomainpaths:toadjustschooleducation,andtotakeformthepoli灢  
cyandpublicopinionthatareconcernedwithfamilyeducation.  
Keywords:familyatomization;familyeducation;thefunctionoffamilyeducation  
[责任编辑:凌兴珍]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