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33 卷第期  
2006 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33,No.2  
March,2006  
朱熹的理一分殊及其认识论指向  
南  
浙江大学古籍所浙江杭州310028)  
摘要朱熹的理一分殊作为一种理学的本体论模式具有多重思想逻辑层次的关系和内涵 从普遍的理  
一分殊本体论模式到一般的分殊体认的方法论到具体的敬知双修的认识论构成了朱熹的一种独特的东方  
有机整体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除具有德知合一修养与认识合一的基本特点外还具有有机直觉体认系统  
整体把握和主客一体这样几个特点。  
关键词朱熹;“理一分殊”;认识论指向  
中图分类号B244ꢁ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0602⁃0008⁃06  
规定了多重思想逻辑层次的关系。  
从道与理的关系层次说理本论),“理一分  
道一理殊”。  
理一分殊是程朱理学的最高本体论哲学原  
理一分殊首先规定了本体之理与万物  
之理的统一关系即普遍之道与特殊之理的关  
朱熹以理太极为万物本体万物生于一理,  
万理也本于一道因此一道摄万理万理归一道构  
成了理一分殊最本质的本体论哲学内容道流行  
于天地之间这就是道一”;一理散为万物之理这  
就是理殊”。 本体之与万物之的关系有  
两个方面第一 上说万物各具之理既是  
一理之”,又是一理之”,是分和全的统一个  
别与一般的统一朱熹认为每一物之都是全  
体之的一定之”:“一理之实而万物分之以  
为体故万物之中各有一太极而小大之物莫不各  
有一定之分也。”[2](117 但是万物所分之理又都  
是太极的完整体现又是”,就是说物物所  
分之理又都圆满具足,“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  
[3] (2156 第二 上说万物各具之  
既与一理又与一理是同与异普遍  
与特殊的统一万物之理都取足于一理”,这是  
但是历来人们一般都简单地把它看成是理学家  
的一种天理观与伦理观认为只是讲一理万  
的关系的思想未能探明它丰富的哲学内蕴。  
实际上朱熹的理一分殊是对他的整个理学体系  
的哲学概括是一种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智的认  
识论与德的修养论相统一的本体论模式。 “理一分  
是程颐在解说西铭时第一个明确提出来的,  
认为西铭既讲仁体又讲仁用体用的统一便是  
理一分殊”。 杨时进一步发展了程颐的仁义道德  
理一分殊思想认为“《西铭理一而分殊知其  
理一所以为仁知其分殊所以为义……盖即体而  
而分已在其中矣[1] (146 朱熹接受了程  
杨时这种仁体义用体用不二的伦理道德的理  
一分殊”,西铭解中完成了对理一分殊的本  
体论诠释从而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理一分殊思想  
体系。  
朱熹的理一分殊作为一种理学的本体论模  
收稿日期2005⁃11⁃13  
作者简介束景南(1945—),江苏省丹阳市人浙江大学古籍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束景南朱熹的理一分殊及其认识论指向  
”;但物物所具之理又各有其特殊性不仅同本  
物各异其用。”[8](606 故所得定分不同事物才  
有万殊之别。  
体之一理有异而且物物之理也相互有别朱熹  
把这种一理与万理的同与异的统一关系称为万个  
是一个一个是万个”,“各自有一个理又却同出于  
一个理”。 正是这一规定了他的格物穷理的认识论  
的一个特点主张一一穷究物理才能识理之全他  
强调说:“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  
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  
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  
须著逐一件与他理会过。”[4](477)  
4.从体与用的关系层次说体用论),“理一分  
就是体一用殊”。  
理一分殊又规定了道体与物用的统一关系,  
朱熹发展了程颐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思想建  
立了自己体一用殊的宇宙模式:“至诚无息者道之  
体也万殊之所以一本也万物各得其所者道之用  
一本之所以万殊也。”理一与分殊的关系也就成  
物物各具此理物物各异其用的关系但  
朱熹所说的具有普遍的意义不仅仅是指作  
”、“功用”,相对于本体而言,“可以指体  
的变化),可以指体的表现),可以指体的规  
),可以指体的一切对立物与派生物如器、  
事等等。  
从理与气的关系层次说理气论),“理一分  
理一气殊”。  
朱熹认为理气相即不分理虽生气但理又不能  
离气,“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因  
此万物理殊的根源就在于气殊有殊则分  
有异,“人之形气既具而有知觉能运动  
他从两个方面建立了自己的体用说。  
者生也有生虽同然而形气既异则其生而有得乎  
天之理亦异[5](2328 因此理一分殊又规定  
了本体之理与万物之气的统一关系这就是理一而  
气殊:“论万物之一原则理同而气异”,“人物虽有  
气禀之异而理则未尝不同[6](2129—2130 在  
人性论上他提出性一气殊”,提出性即理以及  
一是体用有定说朱熹认为从道生器的宇宙总  
原则上说道体器用永恒一定道体是本器用是末,  
不可变易他说:“形而上者是理才有作用便是  
形而下者。”“必体立而用得之行”,“体有先后”。 这  
就是说道为体为形而上为先器为用为形而下,  
为后两者的关系体现了宇宙最根本的法则。  
二是体用无定说朱熹又认为从生成的先后上  
体用又是无定的可以根据具体的主从先后关系  
和因果关系来随时随处确定故他说:“前夜说体用  
无定所是随处说如此若合万事为一大体用则如  
体用也定 见在底便是体从来生底便是  
此身是体动作处便是用天是体万物资始处  
便是用地是体万物资生处便是用就阳言则是  
阴就用就阴言则阴是体阳是用。”[9](239 )  
这样从整个宇宙说是一大体用万物为一道之  
万理为一道之偏从事事物物说又各是一小体  
一物中有一乾坤。  
天地之性气质之性”,就是对理一气殊的具体  
运用。  
从理与物的关系层次说道器论),  
理一分殊就是理一物殊”。  
理一分殊又规定了本体之理与万事万物的  
统一关系朱熹根据程颐说的物散万殊”、“万物  
一理中庸之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万事  
合为一理”,认为一理贯穿于事事物物而事事物物  
有形有象千差万别因此理一分殊又体现为理  
一物殊道一器殊):“太极散为万物而万物各具太  
。”[6](2156 虽其形象变化有万不同然其为  
理一而已矣。” 形上之道与形下之器是统一的 事  
事物物所以有”,是由一理所规定的一定的”  
5.从性与气的关系层次说,“理一分殊性  
一气殊”。  
定分”)决定的所谓包含三个方面所  
朱熹认为性即理”,于是从性论的层次上本  
体论的理一分殊自然转化为性一气殊”。 在他  
看来人性即天理人性皆善理一),但因气禀不同  
分殊),故人性又异,“人物虽有气禀之异而理则  
未尝不同。”“天地之帅吾其性性一”,“气质之  
气殊”。 朱熹明确说:“以其理而言之则万  
物一原固无人物贵贱之殊以其气而言之则得其  
分之不同:“一理之实而万物分之以为体故  
万物之中各有一太极而小大之物莫不各有一定  
之分也。”[2](117 所分之气不同:“分阴分阳两  
仪立焉分之所以一定而不移也。”[7](72 所分之  
不同:“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原但所居  
之位不同则其理之用不一……物物各具此理而物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正且通者为人得其偏且塞者为物。” [10] (507 )  
有天地之性有气质之性天地之性则太极本然  
9.从忠与恕的关系层次说忠恕论),“理一分  
就是忠一恕殊”。  
之妙万殊之一本者也气质之性则二气交运而生,  
一本而万殊者也。”[11](540 )  
朱熹认为是对自身内在的规定,“是对  
他人外在的要求是心之体,“ 是心之  
。 “理一”,“分殊”,正如他说:“以  
一心贯万事一本万殊譬如元气八万四  
千毛孔无不贯通是恕也。”[14](526 心之”  
元气”(浩然之气贯通于。  
从天地之心与人物之心的关系层次说,“理一  
分殊心一分殊”。  
朱熹虽反对陆九渊的心即理”,但是他认为心  
含万理,“心虽一物却虚故能包含万理。”因此心  
与理一”,“理与心为一[12](219 ,223 于是  
从心论的层次上本体论的理一分殊又自然转化  
心一分殊”。 朱熹认为:“所谓心者……在天地,  
则通古今而无成坏在人物则随形气而有始终知  
其理一而分殊则亦何必为是心无生死之说。”[13]  
然而理一分殊不仅是程朱人本主义理学的  
本体论与宇宙观而且也是程朱人本主义理学的认  
识论与方法论在朱熹对理一分殊的规定中本  
来就包含着方法论的要求他说:  
3559 天地一心这是心一”;万物得天地之心而  
为心这是分殊”,故朱熹又说:“天地别无勾当只  
是以生物为心……天地此心普及万物人得之以遂  
为人之心物得之遂为物之心草木禽兽接着遂为  
草木禽兽之心只是一个天地之心耳。”  
ꢀ ꢀ 气有清浊故禀有偏正 惟人得其正故能  
知其本具此理而存之而见其为仁物得其偏,  
故虽具此理而不自知而无以见其为仁然则  
仁之为仁人与物不得不同知人之为人而存  
人与物不得不异故伊川夫子既言理一分  
而龟山又有知其理一知其分殊之说而先  
李侗以为全在字上用着力……15]  
335 )  
从仁与义的关系层次说,“理一分殊仁  
一义殊”。  
朱熹认为仁是天理流动之机”,义是天理各  
有定体处”,仁义二字包括了全部人道于是从仁  
学的层次上本体论的理一分殊又自然转化为  
这就是说人与物的根本区别不在于理一”,而在  
于对这种理一的认识的工夫上知行工夫上正  
是从这里他把理一分殊归结为一个方法论问题,  
从而理一分殊不仅是一种有机宇宙模式而且更  
是一种有机思维模式他提出的方法论原则就是  
要求就分殊来体认理一”。 因为理一不是一  
种悬空玄虚的缥缈存在它必须具体体现在分殊”  
因此也就必须从分殊中去认识理一”,即从  
日常的事事物物中体认天理从这里又可看到程朱  
理学同华严禅之间的又一重精神联系华严禅的理  
事圆融的本体论规定了即事而真的方法论要求即  
事穷理就事上体认理”、“”、“无量”、上  
显现”,这是华严禅的分殊体认”;程朱理学的  
理一分殊的本体论也规定了分殊体认的方法  
要求从格物中穷其理就事上体认理分殊”  
上体认理一”,这是程朱理学的即事而真”。 朱熹  
强调理不离事道不离事因此也就必须从分殊”  
中去认识理一”,即从宇宙天地日常的事事物物中  
去体认天理青年朱熹第一次见到李侗时李侗就  
尖锐批评好佛的朱熹说:“天下理一而分殊今君于  
仁一义殊”。 仁者爱人这是仁一”;爱有差等这  
义殊”。 朱熹说:  
知其理一所以为仁知其分殊所以为义  
大抵仁者正是天理流动之机以其包容和  
涵育融漾不可名貌故特谓之仁其中自然  
纹理密察各有定体处便是义](146)  
他并用这种理一分殊诠释西铭:“一统而万  
则虽天下一家中国一人而不流于兼爱之蔽万  
殊而一贯则虽亲疏异情贵贱异等而不梏于为我  
之私西铭之大旨也。”[1](145)  
从乐与礼的关系层次说礼乐论),“理一分  
就是乐一礼殊”。  
朱熹认为儒家的礼乐教化,“统同理  
”;“辩异分殊”。 他说:“一以贯之只是  
万事一理伊川言谓仁义亦得盖仁是统体义是分  
某谓言礼乐亦得乐统同礼辩异。”无高地  
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流而不息合同而比而  
乐兴焉。”[14] (526 礼正同仁义一样乐为  
为同为一礼为用为异为殊。  
10  
束景南朱熹的理一分殊及其认识论指向  
何处腾空处理会得一个大道理更不去分殊上体  
?”一部延平答问的基调就是反复强调要见  
一视同仁气象却不难须是理会分殊虽毫发不可  
方是儒者气象。”朱熹从这里总结出了分殊体  
的思维方法论原则后来在延平行状中特地  
点明:“若以理一而不察其分殊此学者所以流于疑  
似乱真之说而不自知也。”分殊体认他具体解  
释说:  
主一”,要心专注于一内无妄想外无妄动这也  
就是十六字心传说的惟精惟一”。 因为只有精诚  
专一才能体认天理,“惟精惟一万变是监从事  
于斯是曰持敬[16](3996 二是虚静”,因为  
心本来湛然澄明万理俱足只因受到私欲蒙蔽玷  
,“梏于形气之私”,所以不明天理因此持敬也  
就是要心虚静这样才能穷理:“穷理以虚心静思为  
”,“虚心观理”。 具体地说就是要让心湛然无  
自然专一及其有事则随事而应事已则复湛  
然矣。”这是一种静为主动为客”,以静为养动之  
的涵养方法三是敬畏”,要人心处一种如对  
越上帝般的战战兢兢的精神状态之中 心有敬  
不敢放纵朱熹把心理的情感的直觉的乃至  
道德的因素引进了认识中。  
盖能于分殊中事事物物头头项项理会  
得其当然然后方知理本一贯……要得事事物  
头头件件各知其所当然……只此便是理  
。  
程朱理学的分殊体认”,作为一种方法论是  
强调就事观理由个别认识一般由特殊体认普遍,  
由别相殊相显现总相共相它把宇宙看成是一个  
2.朱熹的格物致知说作为一种认识论突出强  
调了向外即事即物穷理的思想不能不说是对儒家  
封闭内向的认识论的一个突破当有人问草木当  
如何格他回答说:“此推而言之虽草木亦有理  
当麻麦稻粱甚时种甚时收 地之厚薄不同,  
宜植某物亦皆有理。”认为若万物之荣悴与夫动  
植小大这底可以如何使那底可以如何用皆所当  
理会。”所谓也具有规律的意义而即物穷理也  
就具有了深入事物内部探求规律的真正认识论的意  
但是朱熹一方面把道德修养的持敬作为格  
物致知认识过程的起点认为:“明德如八面玲珑,  
致知格物各以其所明处去……今且当自持敬始使  
端慤纯一静专然后能致知格物。” 另一方面又把  
格物致知的认识过程归结为对道德之善的追求他  
强调认知应当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无不到也”。  
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而这个道德  
的至善又不过是明明德”、“亲民之类他在发挥  
大学之道时便说明明德亲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  
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  
私也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17](16 这又使  
认知过程消溶在道德修养之中德又代替了知。  
朱熹虽然强调深入事事物物中穷理但这是为  
了从分殊中体认理一”,即那个普遍的极至之  
”———三纲五常的天理他称为第一义”,也就是  
格物致知是主要认识社会道德之理而不是认识  
自然规律之理草木器用之间的自然规律之理他  
反而认为无足轻重一为格物之论伊川意虽谓眼  
前无非是物然其格之也亦须有先后缓急之序岂  
理一分殊的有机系统考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及  
其相互作用这是一种有机的系统思维但是程朱  
派好把认识论方法论同宇宙观修养论联系到一  
,“分殊体认的方法论又具体表现为持敬说与格  
物说的统一———这就是朱熹的敬知双修”。  
这种持敬说与致知说格物说的合一正是典  
型代表了儒家传统文化那种牢不可破的德知合一、  
认识与修养合一的心理结构与思维模式朱熹按照  
儒家伦理理性精神把它们发挥到了极致。  
所谓持敬说是一种认识天理的道德涵养工  
儒家虽然张扬伦理理性以内心自我道德修养  
的善作为儒学文化的根本价值取向但是从孔孟以  
来究竟如何进行道德修养却说得含糊不明孔子只  
说要克己复礼”,孟子只说要收其放心”,“扩充四  
”,浩然之气”。 无怪后来一些思想家与理学  
家只好竞相援用老氏的虚寂”、佛教的禅悟来解  
说儒家的道德修养直到二程才从儒经中拈出一个  
但也说得笼统不清朱熹早年从禅宗大师  
宗杲的大弟子道谦修习主悟的看话禅后来弃佛  
崇儒跟随理学家李侗学习主静的道德修养工  
仍感到它有佛家禅定之病最后接受了程颐的  
主敬”,建立起了一个持敬的道德修养学说真正  
完成了儒家道德修养学说的建构朱熹认为:  
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之一字真圣  
门之纲领存养之要法。” “作为修养要法是要  
存心”,就是说让蒙蔽的心唤醒让散逸的心收回  
安放在义理。 “包含有三重意义一是  
1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遽以为存心于一草一木器用之间而忽然悬悟也哉!  
今为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求世故乃兀然  
存心于草木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  
是炊沙而欲其成饭也。”朱熹本来强调事事物物  
得分殊体认结果却在伦理理性的思维定势下又走  
向了离开形而下之器去求形而上之道强化了儒家  
固有的心理结构的道德之理而轻的规  
律之理。  
敬与格物都通向同一个天理”,不同的是一个在于  
养理”,一个在于穷理”。  
从普遍的理一分殊本体论模式到一般的分  
体认的方法论到具体的敬知双修的认识论构  
成了朱熹的一种独特的东方有机整体的思维模式。  
这种思维模式除了具有德知合一修养与认识合一  
的基本特点外还有这样几个特点。  
1ꢁ 有机直觉体认  
朱熹虽然强调格物”,而同陆九渊发明本心的  
所谓分殊体认首先是一种直觉体验一种对  
天理的直觉把握。 “天理是一种绝对的客观先在的  
本体不需要进行理性的分析认识和把握而只需  
要直觉体验到它的存在直接与它同一天人合  
)。 另一方面,“天理又是本来为我所固有人性  
即天理心具万理因此认识过程也就是在事物之理  
与心中之理之间进行内外的直觉印证恢复人性所  
固有的全理而已这种直觉体验在敬知双修的模式  
把道德修养的各种直觉精神状态诸如精一虚  
敬畏恐惧等等都直接成了认知的思维方法。  
2ꢁ 系统整体把握  
格心相对立然而他却从天本体和心本体的统一  
出发把格物穷理看成是事物之理与吾心之理内外  
印证的过程天本体的方面说理在物中,“天  
下之物莫不有理”,必须即事即物穷理但是从心  
本体的方面说理又具吾心,“心之全体湛然虚  
万理具足”,但因受到私欲的掩蔽使心之全理  
不能大明也唯有通过事事物物的穷理所格的外物  
积累多了内心也就豁然贯通,“吾心之全体大用无  
不明矣。”可见向外的格物是一种中介”,是要通  
过它来复明人心中固有的天理唤醒固有的善性。  
在这一点上他的格物同陆王的格心殊途同  
。  
朱熹的理一分殊”,描述了一幅一幅主宰天地  
人的有机整体的宇宙图式把宇宙看成是一理散为  
万物万理复归一理的永恒运动变化的有机系统,  
分殊体认就是要把握宇宙这种理一的整体性。  
在同一个伦理理性的道德律令下进行对理一的  
整体伦理体验从个别物理的积累中体验到宇宙的  
普遍之理认识到理一的整体性。  
朱熹更强调的是持敬与格物致知的合  
———敬至双修持敬与致知的合一也就是敬义挟  
诚明两进体现着尊德性与道问学的统一敬以  
直内与义以方外的统一朱熹认为持敬涵养与格物  
致知本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涵养中自有穷理  
工夫穷其所养之理穷理中自有涵养工夫养其所  
穷之理。”他甚至又把二者看成是一物二端:“主敬、  
穷理虽二端其实一本。”这已经是德知不分另一  
方面他又把二者说成是本与末的关系:“持敬是穷  
理之本穷得理明又是养心之助。” 这又无异是说  
德为本知为末根据这种关系他强调持敬与致知  
二者的不可偏废:  
3ꢁ 主客一体  
理学的人学是一种天人和谐合一的人本主义体  
理学家认为人与天地同构一体把我与物人与  
自然内宇宙与外宇宙看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人心与天地之心人性与天地之理人我与天地之道  
合一人是宇宙之心天地之本万物之灵,“天地万  
本吾一体”。 “理一分殊实际也就是一种天地  
万物本吾一体的主客和谐的天人合一宇宙模式,  
分殊体认”、“敬知双修就是要通过体认自我心  
中之理与客观事物之理的同一达到心本天  
合一主客和谐一体把人的格物认知与道德修  
养看成是达到天人合一我道一体主客和谐的中  
。  
涵养穷索二者不可废一如车两轮如鸟  
两翼。  
学者工夫唯在居敬穷理二事此二事互  
相发能穷理则居敬工夫日益进能居敬则  
穷理工夫日益密18](300301)  
在持敬与格物组成的无限修养———认识链环中持  
参考文献:  
1]朱熹西铭解[M].朱子全书13 [Z]ꢁ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2  
束景南朱熹的理一分殊及其认识论指向  
2]朱熹通书注[M].朱子全书13 [Z]ꢁ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朱熹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五[M].朱子全书22 [Z]ꢁ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五[M].朱子全书14 [Z]ꢁ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五十[M].朱子全书22 [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朱熹朱文公文集卷四十六[M].朱子全书22 [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朱熹太极图说解[M].朱子全书13 [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8]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八[M].朱子全书14 [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9]朱熹朱子语类卷六[M].朱子全书14 [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0]朱熹大学或问上[M].朱子全书[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1]朱熹朱子语略[M].朱子全书26 [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2]朱熹朱子语类卷五[M].朱子全书14 [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3]朱熹胡子知言疑义[M].朱子全书24 [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4]朱熹语录类要[M].朱子全书26 [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5]朱熹延平答问[M].朱子全书13 [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6]朱熹朱文公文集卷八十五[M].朱子全书24 [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7]朱熹大学章句[M].朱子全书[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8]朱熹朱子语类卷九[M].朱子全书14 [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Zhu XiLi Yi Fen Shu and Its Epistemological Direction  
SHU JING⁃nan  
Ancient Books Institut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28, China)  
Abstract:As an ontological model of Lixue (a Confucian school of idealist philosophy), Zhu Xi’s  
li yi fen shu” (unity of theoretical noumenon and practical functions) is of relationships and intensions  
of several ideological logical levels. Zhu Xi’ unique thinking model of oriental organic entirety takes  
shape from the popular ontological model of “li yi fen shu” to general methodology of “fen shu” experi⁃  
ence to concrete epistemology of “jing zhi shuang xiu” (unity of self moral cultivation and studying the  
whys and wherefores of matters). This kind of thinking model is of features of organic intuition experi⁃  
ence, systematic master of the entirety and integration of subject and object, in addition to unity of virtue  
and knowledge and unity self⁃cultivation and cognition.  
Key words:Zhu Xi; “li yi fen shu”; epistemological direction  
责任编辑李大明]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