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49卷第5期  
0229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  
Vol49ꢁNo5  
ꢂSocialSciencesEditionꢃ  
Septemberꢁ2022  
1932年中学改革对壬戌学制”  
的反思及其启示  
晓  
ꢄꢄ摘要:壬戌学制颁行后引发的实际问题与各种障碍,导致了对它的尖锐批评,19281932年对其进行了一  
系列修正其中,中学改革主要针对壬戌学制改革后中等教育质量下降,解决不了兼顾升学与就业的社会需要,  
以及回应国际上新传统派教育思想影响等问题,主要倾向为:取消综合中学制,突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并列;改  
革课程,取消选科制和学分制;改革考试,实行会考制度这次改革突显出国家意志与教育规律理想追求与现实  
基础社会需求与个性发展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等关系是制约学制改革的主要矛盾其提供的历史经验是:一是  
学制改革应具有战略目光与高度,二是要建构文化融合与创新的学制目标导向,三是先行试验再加以推广为必由  
之路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历史教训:一是学制改革指导思想的矛盾冲突影响改革成效,二是教育观念滞后干扰  
和阻碍新生事物的发展。  
关键词:壬戌学制;中学改革;历史过程;当代启示  
DOI1013734ꢅjcnki1000-5315202205014  
收稿日期:2022-07-06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民国时期教育部决策方式与机制研究”(BOA170038)的研究  
成果。  
作者简介:杨晓,,江西萍乡人,教育学博士,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教育  
近代中外教育交流史,E-mailꢆyx-0427@163com。  
壬戌学制颁布百年纪念之际,回溯修正壬戌学制历程,不难发现一些学制结构性问题在现实中仍  
然存在改革必要例如:协调社会需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明确普通中学与职业中学综合或者分立的意义,  
规范中学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权重,辨析高中文理分科与否的利弊,平衡大学教育的地域差别与差距,等等。  
收集19221935年报纸杂志发表的学制为核心概念的200多篇论文和新闻纪实,查阅同期教育部和  
各省教育厅相关学制改革的几十份原始档案,通过文本分析和比较研究,重新梳理19281932年修正壬  
戌学制的主要事实与过程,审视时人对学制改革的种种拷问,反思壬戌学制的经验与教训,关照当代学制  
深入改革的现实问题,将有益于避免重蹈历史覆辙和拓展未来之路。  
修正壬戌学制的缘起  
壬戌学制颁行之后,其改革引发的实际问题与各种障碍,一直是教育界以至于整个学术领域关注的重  
从宏观层面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到中观层面的地域差别行政干预,再到微观层面的学校试验实施  
措施,等等,都面临种种理论质疑和实践检验1928,修正壬戌学制的各种呼声,已进入国民政府的  
视野之中,开启了从中央策划到地方操作的各种改革议事日程随之,壬戌学制的尖锐批评,频繁地见  
诸报纸杂志,教育部及各省教育厅的教育公报也迅速做出各种回应。  
()关于壬戌学制改革指导思想的辨析  
壬戌学制提出七条指导原则,突出指导思想是学制的灵魂,奠定了较为完整的学制结构框架此  
120  
杨晓ꢄ1932年中学改革对壬戌学制的反思及其启示  
,历次学制改革都将阐释学制指导思想放在首位,以明确目标导向。1928,“戊辰学制颁布,明令修正  
壬戌学制七项原则中的两项将原发挥平民教育精神修改为提高科学标准”,将原兼顾旧制,使改革  
易于着手修改为根据本国实情,凸显出抵制盲目移植美国学制的倾向。  
.反对学制系统盲目照搬外国学制  
中国现时教育非土产国产’,而系欧美日本各国之舶来品,此事实昭彰无可讳言这是针对近  
1
代以降,中国仿效日本德国欧洲各国美国学制这一轨迹的哀叹。“查中国教育制度,在民元至民四,此  
数年系仿照德日之军国民教育,欧战和议以还,我国目睹德之惨败,对于其教育制度,亦起怀疑,后美国自由  
式教育输入,我国以美之富强,对于美国教育制度,遂亦盲从而遮取其皮毛,故现代我国畸形之教育制度,即  
由此蜕化而来深究学制导入转向的前因后果,进而反思:我国教育至此已沦落为美国教育输入的附属  
,这种彻底改变教育文化基因的愚蠢行为,释放出的是教育次殖民化的危险信号。“所谓新学制’,就其最  
后的分析观之,不外一部分美国教育学者之理论之实现,或者迳可谓为美国若干都市实际办法之移植。  
这些讨论,标志着中国教育开始走出盲目模仿的误区,进入建构本土化学制的探索时期。  
2
.指责  
壬戌学制改革严重脱离国情  
1
928年  
育资源极其匮乏的条件下,追求在学校体制内实现这一教育目标不切实际当时,中国学校入学率极低,  
90%,读不起书换言之,进到学校里读书的几乎都是有产阶级子弟别说  
戊辰学制取消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这一原则,并非因为提倡平民教育不正确,而是缘于在教  
一般民众无力送子弟进中小学读书,就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也无力普及教育另外,提倡平民教育的  
诸多社会机关,又被专制政府所忌惮,民众收不到实际教育利益,也就自然不肯再积极合作,平民教育运动虽  
然表面上轰轰烈烈,也未能从实质上动摇传统精英教育的优越地位。  
将作为工业化产物的美国学制直接移植到农业大国,因不合时宜而失败,尽在意料之中修正平民教育  
导向,提高科学标准为主导,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的国情需要突出科学精神,加  
强科学教育,培养科技人才,以达到振兴中国民族工业的目的,这是学制改革从务虚转向务实的一种理  
性选择有学者直言科学教育才是新旧教育的根本分水岭,“一方面可以打倒纸面的,虚伪的,玄想的,空泛  
,因袭的,陈腐的,旧式教育一方面可以产生生活的,生存的,生计的,生命的,科学的,进步的,新式教育。  
欲立国于强列竞争之中;置邦于文化昌盛之上,文雅教育,固未可厚非,而科学教育,尤亟待奖进者也”,说  
明教育顺应工业化趋势是首要问题。  
3
.批评学校教育脱离生活更加严重  
有学者尖锐指出:“壬戌学制以提倡生活教育为主导原则之一在理论上,体现美国杜威教育即生活”  
的精神可是,在实践中,学校教育却与生活教育背道而驰从当时学者给在校学生的画像中,可窥见一斑。  
熏染了虚荣的心理,学会了花钱的方法,路不愿意走,鞋子却要新式皮鞋,外衣的表服非漂亮不可各娱乐  
场中,光顾的大部分是学生有教育学者发表长篇大论,指责经过学校教育,反而出现这样几种畸形的  
:(1)不中绳墨逾越轨道之志士,目空一世;(2)不识社会何物之名人;(3)缠绵情场自甘颓放之才子佳人;  
(4)奔走活动不重实学之小政客;(5)规行矩步,不辨菽麦之新秀才这几类人毕业后混迹社会,带来的是学  
校教育的负面效应例如:毕业就失业;学非所用;鱼肉乡里,“附炎侯门”;非不可一世,则情天恨海;非藐视  
读书,则埋首窗下这种对学校严重脱离社会生活的犀利批评,反映出新学制改革事与愿违不尽如人意  
的一个侧面。  
吴家镇通论:最新学制之蠡测》,《河南大学文学院季刊》1930年第2,2ꢇ3。  
张有芝我国学制问题之检讨》,《哲学与教育》1934年第3卷第1,1。  
吴相湘由高中应分文理科谈到改革学制》,《明德旬刊》1932年第6卷第3,46。  
常导之学制之比较研究》,《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季刊》1930年第1,75。  
吴家镇通论:最新学制之蠡测》,《河南大学文学院季刊》1930年第2,4ꢇ5。  
仲文现行学制不合于中国经济状况和社会情形》,《革命与战斗》1934年第21,11。  
张有芝我国学制问题之检讨》,《哲学与教育》1934年第3卷第1,5ꢇ6。  
12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折中调和单轨制与双轨制  
壬戌学制学习美国学制一边倒的倾向,与主流社会认同单轨制是一种更加符合人性,更加倾向民主,  
更易深入民心的进步主义教育紧密相关但是,推行新学制在事实上困难重重,许多教育理念流于空疏,致  
使教育学者们敏锐地发现,一些在道义上无可挑剔的理想信念,在实践中却漏洞百出,必须正视这种理论与  
实践不同步的错位现象因此,主张折中调和单轨制与双轨制的思想开始滋生与蔓延。  
常导之在充分比较世界各主要教育发达国家学制属性及其特征的基础之上,提出:“‘单规制’‘双轨制’  
一类名词,在学制讨论中久已最为烂熟;一般人皆以为单轨制为平民主义之表现,而双规制则为贵族主义的  
产物因此美国式之单轨制,遂为最合吾国要需之制度但吾人苟稍进研究,便知所谓单轨制双轨制之含  
,并不若是单纯。”他举证:德国英国法国都是多轨平行制,但与美国单轨制一样,在实践中,矛盾丛生,  
不占有优势,反而再度造成教育两极分化,导致教育公平几乎流于形式相比较而言,日本俄国瑞士意大  
奥国比利时等国家都采用折中制,或者弹性制,却在实施中最占优势因此,折中调和单双轨制应为上  
概括为:“于多轨的设施中,保持单轨的精神。”这也是当代中国学制迭代更新的一种理论预设:  
最新职业教育法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规避了普职分流二元对立模式的机械概念,强调  
学制既要切合国情需要,又要追求公平精神。  
在学制逻辑结构上,既注重大学中学小学阶段的衔接,又强调各个学段的特殊任务和独立地位,才能  
发挥学制的多向度功能如果仅仅生硬地推行单轨制,实际上可能得到的是平民教育被忽略不计贵族教育  
却被强化的消极后果因此,将小学教育视为国民义务教育阶段,而不仅仅是中学教育之预备,将中学教育  
视为国民素质教育阶段,而不仅仅是高等教育之准备,是符合当时国情的一种策略。  
()制止学制实施困难与障碍的发酵  
为贯彻实施壬戌学制”,1922104申报发表学制会议之经过开始,192312,全  
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成立新学制委员会,以承担制定县市乡实施新学制标准草案仅见诸报刊的就有  
几十篇例如:《民国日报》19221121浙省新学制讨论会记》,《盛京时报》19221125教育  
厅学制会议》,《新闻报》19221127施行新学制之准备》,《民国日报》19221220奉天公布  
三级新学制》,《时事新报》(上海)1923228安徽实施新学制讨论会详记》,《新无锡》1923328  
咨询实施新学制问题据消息报道:嘉兴县教育会为了避免学制执行上的窒碍,组织学制讨论会,要  
求区教育会委员一起参加仔细阅读每一份报道,在认同地方行政积极响应推行新学制的同时,也充分反  
映出新学制实施困难重重举步维艰的焦灼状态。  
1
.实施新学制增加经费困难  
1923年江西省教育委员会讨论实施新学制的首要问题就是增加教育经费?出  
三种方法:其一,抽收纸烟捐;其二,抽收烟酒及税契捐;其三,附征南浔车票捐及保息捐可后两项直接遭到  
公司抵制最后,只能试行抽进口纸烟捐这一项同时,江西省教育厅具体制定了推行新学制计划共十三  
其中,单独设立高中一项,遭到该省各中学的反对理由是:(1)校址难觅;(2)经费难筹;(3)省议会反对  
议决结果教育厅只好放弃单独设立高中的主张况  
2
.新旧学制衔接不畅  
发生新旧学制衔接不畅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推行新学制经费不足,有不少地区,在新学制执行近十年之  
,连一所独立的三年制高中都没有建成例如:1931年教育部大学招生计划一出台,陕西省厅就咨询教育  
常导之学制之比较研究》,《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季刊》1930年第1,75。  
常导之学制之比较研究》,《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季刊》1930年第1,8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2022420日公布,2022615日访问,5  
,httpsꢆꢅꢅflknpcgovcnꢅdetail2htmlꢈZmY4MDgxODE4MDJkMjg1MzAxODA0NGM3MzcwMTA4YzY%3D。  
抱一学制会议之经过》,《申报》1922104,6。  
组织学制讨论会》,《时报》19221230,6。  
江西对于实施新学制之进行》,《教育杂志》1923年第15卷第7,3ꢇ4。  
122  
杨晓ꢄ1932年中学改革对壬戌学制的反思及其启示  
:四年制中学毕业生可不可以直接参加大学入学考试?教育部为此专门发文,题为教育部关于学制及教  
育会员之解释》,被多家报刊转载教育部对陕西省教育厅的回复是:酌量通融!“旧制中学毕业,相当于现  
制高级中学一年级不能迳入大学,惟专科学校入学资格,有取录具有高中毕业同等学力者五分之一规定,可  
查照办理因此,大学考试由于各地区高中发展的差异,出现执行标准不一致的情况。  
3
.学分制弱点的暴露  
关于学分制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也是自下而上提出的最早由暨南大学实验中学呈请教育部,要求解释  
初中部学分制度的各点疑难主要涉及:(1)不及格科目如何重修与补考?(2)不及格科目数量超过规定,是  
否可以升级?(3)毕业时,学生仍有不及格必修科目,是否继续留在学校?教育部的回答是:(1)必须重修(以  
人数为依据,组织特训班或者个人重修和补考);(2)超过规定科目不升级;(3)不留校,到社会上补习,补考及  
格后再发放正式毕业证书仅这三个疑难点,就充分暴露了中学实行学分制,在学业成绩学籍管理和升  
级毕业方面的困难与麻烦,这些问题足以动摇部分中学坚持贯彻执行的意志与决心。  
ꢄ1932年中学改革的主要历程  
932壬戌学制改革后,中等教育质量严重下降,解决不了兼顾升学与就业的社  
1
会需要,以及回应国际上新传统派教育思想影响等问题当时人们从不同角度呼吁改革,但是,最终聚焦于  
中学。19303,《改善中学教育之亟务一文提出:中学是中国教育改造的关键认为新学制推行以来,  
中学退步多,进化少。“升学者不能得深造之资,不升学者不能得以技能自食其力,勉为社会独立生活中之健  
全分子教育旬刊1934111中学生的出路问题一文指出,近几年以来,在这失业群中,中学  
生占最大多数,将矛头直指中学生毕业就失业的问题。  
事实上,改革综合中学制是在几经修订壬戌学制的基础上展开的。1928515,第一次全国教  
育会议提交修改中小学课程标准的议案达15件之多,大学院组织起草委员会编写中小学课程暂行标  
》,试验一年。19291026,教育部颁发高级中学普通科课程暂行标准否定综合中学制,取消  
初中的选修课和高中的文理分组,增加必修课,特别是理科的学时,以纠正壬戌学制重文轻理重应用轻基  
础的偏向。1930415,第二次全国教育会议明确提出师范教育独立加强职业教育等建议。  
以地区局部改革为基本前提,全国整体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
()调查问题阶段  
19315,国民政府以改革教育计划的准备与实施,请求国联专门机关协  
在会上,国际文化合作社议决派遣教育考察团,赴中国考察教育。  
931930,(C.H.Becker  
),波兰教育部初等教育司  
1
司长法尔斯基(M.Falski),法兰西大学教授良吉梵(P.Langevin),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陶内(R.H.  
)
Tawney 7,州  
(1人到过广州),考察历时近312,,立  
编译馆翻译成中文,名为中国教育之改进。  
中国教育之改进归纳壬戌学制存在诸多问题:其一,政府不具备把握教育的能力;其二,因外资侵略  
致使国家经济破产,文化教育事业衰落,疲弱不振;其三,剽窃假借美国,牺牲本国固有之文化;其四,重文轻  
理倾向严重,实业教育不能适应工业化需要。  
教育部关于学制及教育会员之解释》,《湖北教育厅公报》1931年第13,8。  
教育部解释初中学分制度三疑难点》,《湖北教育厅公报》1931年第13,8。  
改善中学教育之亟务》,《大公报》(天津)193037,2。  
杨进德中学生的出路问题》,《教育旬刊》1934年第4,10。  
吴研因朱葆勤陈礼江等组织中小学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起草中小学课程标准案》,中华民国大学院编纂全国教育会议报告》,商务印书  
1928年版,“乙编312ꢇ330。  
训令第一三三七号(十八年十月二十六日)》,《教育部公报》1929年第11,46ꢇ47。  
第二次全国教育会议始末记》,上海江东书局1930年版,第四编第10第六编第29。  
C.H.Becker,P.Langevin,M.Falski中国教育之改进》,国立编译馆译,国立编译馆1932年版,1ꢇ7。  
12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教育之改进依据教育根本不在于模仿而在于创造的理念,提出如下具体改革建议。(1)小学兼  
顾义务教育和补习教育。(2)中学改革是重中之重,这取决于中学性质是一种完全教育,它代表国民素质的  
综合水平,是学制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不能简单地视为高等教育预备,而忽略培养适应社会多方面各种  
各样人才的需要。(3)改革高等教育的重点在于提高师资力量和水平,兼顾地区平衡。  
国联教育考察团的报告从反面说明,当时在中国教育学制改革中,存在一种悖论:一方面,极力反对盲目  
照搬外国经验;另一方面,又要借国联教育考察团之口,来反对不符合国情,忽视教育文化基因作用的学制嫁  
接方式。  
()酝酿改革方案  
19326,中央周报发表了中央执行委员陈果夫的改革教育初步方案》。方案提出:大力发展农  
工医等实业教育,停办文法科;中学教育应注重农工医的基础课数这一方案引起国内专家教授们  
的讨论,产生了几种不同意见:(1)批评单纯强调农工医科,只重应用不求原理,则落后更落后;(2)认为只强  
调农工医,既不符合青年的个性,也不符合社会需要;(3)肯定加重农工医有关的基础学科,是全案中最有价  
值的一点,因为前期中学的科学训练不过虚名而已,实在应该加强。  
1
1月  
,中央执行委员程天放发表了改革中国学校教育刍议一文,认为教育的目标,就个人讲是发展身  
,就国家讲是制定国策,以往教育的失败就在于教育目标制度内容脱离了当时此地的时空范畴。  
中国教育若能把握国情与时势,其目标应指向健全国民生产分子合格师资学术人才为此,中等教育应  
分作三种不同性质和类型的学校:一种是职业学校,分科单设,偏重生产教育;一种是师范学校,国有化,进行  
特殊训练,偏重师资教育;一种是普通中学校,文理分科,严格录取,重质不重量,偏重预备人才教育。“综合  
中学制因不分类型违反了教育规律,降低了学业质量,必须取消1124,中央常委会议推戴传贤陈  
程天放在原文基础上写了一个确立教育标准  
改善制度案,陈果夫仍持原案。19321221,第四届中央执委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第四次会议通过了  
程天放的方案陈果夫的改革教育案在这次会上决议交中央政治会议讨论,1210日发布陈果夫所拟  
订改革教育初步方案,经中政会及教育组审查意见通过,并交政府转令行政院令教育部遵办”,“各大学及专  
门学院之文法科办理不善者,限令停止两者同为学制改革的指导文件。  
()颁行改革方案  
吸纳和汲取上述两个方案的基本精神与内容,由专业人员制定一系列法规,分别以国民政府和教育部的  
名义公之于世,通令执行。  
19321224,1217,教  
育部遵照立法,颁布一系列具体规程:1932122,公布中学学生毕业会考规程》;193212月  
2
6日  
,公布中学课程标准》;  
1933318,。  
中央教育法规的颁布,启动各省市县制定相应的各种规程,保障中央法规的具体执行与落实仅一年多  
时间就形成了职业师范普通中学分立,以及各种会考遍及全国的局面。  
ꢄ1932年中学改革的主要倾向  
一直以来,围绕文化陶冶与职业训练升学与就业文理分科与文理合一社会发展与个性至上等基本矛  
盾的争执从未休止。“壬戌学制试图合理解决这些矛盾,却产生了一些新问题,成为1932年中学改革的焦  
。  
()取消综合中学制,突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并列  
教育部部长朱家骅公开批评,实行普通中学,师范,职业,三种教育合并设置之制度……此种制度,足使  
改革教育初步方案原文》,《中央周报》1932年第212,9ꢇ10。  
中华书局关于教育改革方案之提议及其商讨》,《中华教育界》1932年第20卷第2,87ꢇ95。  
程天放改革中国学校教育刍议》,《中央周报》1932年第227,3ꢇ18。  
中常会决议案草拟改进教育方案推戴传贤等五委讨论增修宣传品审查标准》,《申报》19321125,7。  
依照陈果夫教育改革方案决停招文法两科》,《益世报》19321210,7。  
124  
杨晓ꢄ1932年中学改革对壬戌学制的反思及其启示  
中学教育系统混淆,目的分歧其结果中学教育固无从发展,而师范教育与职业教育,亦流于空泛……中学  
生之程度,反日即降低,职业技能,未有充分之培养,师范学科,未有专业之训练,而中学生应注重之基本教  
,反不能严格,结果谋生任教与求学,三者均不能自全这成为1932年中学改革的首要问题改革的  
主要目的是:提高不同类型教育的质量。  
首先,突出职业教育的地位以培养技能人才,为民族工业发展服务1917年中华职业社成立,在黄  
炎培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等教育家积极推进下,职业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壬戌学制颁布,职业教育  
首次在学制系统中获得了正式地位,这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划时代进步。“壬戌学制取消了甲种实业学  
,开始采取中学设立二部,或附设农工商科高中兼设一二种职业科,后又强令普通中学一律添设职业科  
目或附设职业科目但是,由于高中创办不久,设备不全,除商科外,工农等科,往往不能适合社会需要而  
初级中学,因没有职业训练的设备和合格的职业教育师资,也出现了职业教育完全流于形式的情况。  
1
932年  
,增订职业学校法》、《职业学校规程》,使职业学校自成系统强调各省市应尽量扩充职业学  
,私人捐资兴学,亦由省教育厅或市教育局劝其设立职业学校私人办理有成绩之职业学校,由公家予以  
补助;公私立中学成绩不佳,或地方无此需要者,一律改办职业学校职业学校以不征收学费为原则。  
职业学校以就某业中之一科单独设置为原则(如工业中之陶瓷制革染织或丝织棉织毛织等,农业中之  
牧畜森林蚕桑等),但经主管教育行政机关之特别核准,得兼设同一业之数科或得合设一业(如农、  
家事等)”。经费新规定为:“初级及高级职业学校单科一学级之每年经常费,应参照当地省立初级及高级中  
,各以增加百分之五十为原则”,“职业学校每年扩充设备费,至少须占经常费百分之二十这些法规为  
职业学校单独设置,提供了制度和经费保障,特别是经费增加幅度较大。  
其次,师范学校单独设立。19295,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就有许多师范学校独立的提案其主要  
理由是:(1)保存师范教育的尊严;(2)适合师范生的需要;(3)三年师范教育年限过短;(4)师范生待遇不同。  
这些意见没有及时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实践上,仍然以师范与普通高中合设为原则。19304,第二次  
全国教育会议特设师资训练组,专门讨论师范教育问题,虽然表面上没明确提出师范学校与普通高中分设,  
但是已营造出浓郁的师范教育独立的氛围直至1932年才明确规定:师范学校脱离中学而单独设立,由政  
府办理,概不收费,并由政府供给膳宿制服,提高教育程度,严格训练,注重实习这使师范学校具有统一  
的规格与目标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讲,师范教育也是职业教育的一种,与普通和职业学校并列,是因为它是  
支撑和保障中小学改革发展的前提条件。  
复次,普通中学正规化。《中学法规定其培养规格为:“中学应遵照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继  
续小学之基础训练,以发展青年身心,培养健全国民,并为研究高深学术及从事各种职业之预备。”中学规  
规定了训练目标:(1)锻炼强健体格;(2)陶融公民道德;(3)培育民族文化;(4)充实生活知能;(5)培植科  
;(6);(7)其改革的总体目标与方向为系统专贯目的集中,限制数  
提高质量,内容切实训教严格,最终,达到普通中学走向正规化。  
但是,在普通中学的培养规格中,特别强调为从事各种职业之预备”,体现了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主义  
换言之,普通教育以至于大学教育的归宿都是职业,只不过需要赋予学生从事更高智能含量职业所需的  
文化和专业素养而已从历史上提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列,到现实中倡导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经  
过长达百年之久,预示着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将必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改革历程。  
()改革课程,取消选科制和学分制  
教部九月来整理全国教育之说明》,《中华教育界》1933年第20卷第9,116。  
国民党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整顿学校教育造就适用人才案>(1932122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5辑第1:教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1050。  
职业学校法》,《国民政府公报》1932年第1007,4。  
职业学校规程》,《教育部公报》1933年第17ꢇ18,17ꢇ19。  
程天放改革中国学校教育刍议》,《中央周报》1932年第227,10ꢇ12。  
中学法》,《国民政府公报》1932年第1013,1。  
中学规程》,《教育部公报》1933年第11,14。  
12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32,职业学校单设,各校因所学专业不同,课程各异就普通中学课程改革情况  
,主要针对壬戌学制重文轻理重应用轻基础儿童中心主义等偏颇展开其课程标准重视基础学科,增  
加课时,加深课业程度,并取消了选科制与学分制试举例比较1923年和1933年课程设置。  
1.1923全国教育会拟定的高中课程  
1
此时中国社会处于军阀混战之中,以政府名义颁发的教育文件极少,课程设置以地方或者学校名义发表  
较多,各行其是因此,仅以全国教育会公开发表的课程设置为例。  
1ꢄ高级中学文科课程表①  
公共必修科目  
人生社会  
分科专修科目  
纯粹选修  
自然科学  
或数学 选修课  
之一种  
学科  
科学  
概论  
特设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  
初步 之一种  
国语外国语  
文化史  
体育  
哲学问题  
国文  
初步  
3
230或  
更多 更少  
学分 16 16 4 6 9 6 10 8 3  
3
至少4 至少6  
2ꢄ高级中学理科课程表②  
公共必修科目  
分科选修科目  
必修  
选修  
纯粹  
选修  
学科  
物理化学、  
生物三项,  
选习二项每  
6分  
人生社会  
哲学问题  
科学  
概论  
国语外国语  
文化史  
体育  
三角  
高中高中解析几  
几何代数何大意  
用器画  
2
330或  
更多 更少  
学分16 16 4 6 6 6 10 3 6 6 3  
4
12  
,9159ꢉ4%,62占  
4
0ꢉ5%9864.9%,5335%,低  
了基础学科的分量另外,文科必修课75分占86.2%;理科必修课则发生了文理科倒挂的现象,理科生必  
修文科48分占58ꢉ5%,理科34分占41ꢉ4%,重文轻理明显。  
.1933年教育部颁行的置  
2
3ꢄ高级中学各学期每周各学科教学及自习时数表③  
每周课外  
每周  
科目本国外国运动及在  
地理地理  
校自习  
总时数  
总时数  
2 2  
3 5 5 4 5  
4
2
2
2
2
2
2
2
1 1 34 26  
1 1 34 26  
2 1 34 26  
2 1 33 27  
2 1 31 29  
第一  
学年  
2 2 2 3 5 5 4 5  
2 2  
2 2  
2 2  
2 2  
3 5 5 3  
3 5 5 3  
5 5 4  
7
6
第二  
学年  
2
2
2
6
6
第三  
学年  
5 5 2  
2 2 2 1 31 29  
合计  
12 12 2 12 30 30 20 10 13 12 8 6 6 6 2 10 6  
说明:(1)高中学生每日上课自习及课外运动总时数规定为十小时,每星期以六十小时计算。  
(2)每日除上课时间外,以一小时为早操及课外运动时间,余为自习时间。  
(3)在校自习及课外运动时间均须有教员督促指导。(在校自习,无论住校学生或通勤学生均须一律参加。)  
根据麦伯祥我国中学课程的变迁的数据制表:麦伯祥我国中学课程的变迁》,《教育学报》1937年第2,85ꢇ86。  
根据麦伯祥我国中学课程的变迁的数据制表:麦伯祥我国中学课程的变迁》,《教育学报》1937年第2,85ꢇ86。  
根据中学规程的数据制表:《中学规程》,《教育部公报》1933年第11,24ꢇ25。  
126  
杨晓ꢄ1932年中学改革对壬戌学制的反思及其启示  
ꢄꢄ对比19231933年两个高中课程设置 6  
点新变化:(1)党义改为公民;(2)外语确定为英语;(3)自  
,
然科改为分科制———植物动物化学物理;(4)职业科改为劳作;(5)增加课时;(6)取消学分制,改为时数单  
位制。  
此次课程改革最大的变化是增加课时,加深基础学科程度高中授课加督促指导自修共60学时,课程  
繁重不但开了我国未有之先例,也是世界先进各国绝无仅有的。  
当时,英国中学的课程在平均32小时,但照该国教育部第1294号训令的规定,每小时以45分为标准,  
所以每周实际上课只有28小时苏联时间与我国相似或更多些,但实际上与我国有两方面的区别第一,  
苏联在课程上注重三点:(1)知识或普通学业的追究;(2(社会与政治教育,包括苏维埃民族的工人从事阶级  
斗争的情形;(3)实际工作而我国最重视第一点,对第二点的重视仅在知识传授上,不涉及政治及社会实际  
问题的解决第三点与中国的劳作相似,但苏联中学生切实加入工厂工作,我国没有这样做第二,苏联中  
学普遍应用设计法,特别注重全部课程的完整联系及引起学生对教材的兴趣我国专重演讲法课本法,重  
所以苏联课程时间虽多,事实上没有我国课程那么重。  
加深加高课业程度,主要反映在理科上例如:高中数学包括小代数大代数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解析  
几何与三角等许多著名中学,为准备学生考大学,竟然普遍提高到大学一年级的程度,数学学完弧三角与  
微积分理化科则要求学习高等物理与高等化学可见,1932年起,中国学生课业负担重就领先世界了,  
主要体现在课程深度方面。  
取消选科制是因为中学实行选科制,课目太多,博而不精,浮而不实,每科授课时间太短,收效甚微,结果  
选修科学不好不说,必修科的掌握也受到影响因此,时人对取消选科制非议不多,但对取消学分制仍有保  
留意见赞成者认为,学分制是适合个性发展,也符合学习心理需求可是,学分制在实施中存在两个难以  
解决的问题其一,“学年制束缚学分制适应个性差异的发挥升留级按年级制,“升转没有活动余地,  
优秀学生学满学分也不能早毕业其二,学分制规定一科成绩60分及格就可计学分,致使一般学生不再求  
学业上的优异,混个及格就行,无形中降低了学习质量。  
当代高中改革正在尝试选科走班制”,目前还处于课程班与行政班并存还是取代的游离状态,使人自然  
联想到历史争议在现实中的确有反映,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并非空洞无物。  
()改革考试,实行会考制度  
1
932年  
,实行了严格的会考制度,以此作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奋学习的手段,以扭转中学质量  
下降的趋势教育部在19325月颁布中小学毕业会考暂行规程,又于1933122日颁布了正式  
中学学生毕业会考规程》。对会考的组织,会考成绩核算方法,会考成绩的升留级与毕业标准,会考成绩  
排榜公布等均有严格规定。  
会考时,学校停课聚数千学生于一地,考试各种不同科目(高中:公民国文算学物理化学生物学、  
历史地理外国语共9;初中:公民国文算学物理生物史地外国语共7),主考与监考都是学生不  
熟悉的老师连考几天,学生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193321申报发表两则会考消息:“浙教厅举办二十一年度春季初中毕业会考……毕业者一  
区六十二名,二区十五名准予复试者两区共计二百十六名,三科以上不及格者一百四十八名。”比例为:  
毕业的占17.4%,补考的占48.9%,留级或不能毕业的占33.5%。山东省毕业会考,“今日揭晓,团体分数,  
省立一中八中为优,个人分数,私立东鲁中学为优,平均八十分以上列入甲等者,五百八十人个人名次  
排榜,学校名次排榜,名誉的压力,竞争的拼搏,一齐向学生以至学校压来。  
教育部部长洋洋自得,认为:“会考制度,其利有二:()可以检查一般学生程度是否提高;()可以检查  
学校办理是否完善。”学校为了保持名誉,必然专心于教学和设备上的改进,以提高学生程度中等教育专  
袁伯樵中等教育》,商务印书馆1949年版,103ꢇ104。  
浙鲁会考揭晓》,《申报》193321,18。  
浙鲁会考揭晓》,《申报》193321,18。  
教部九月来整理全国教育之说明》,《中华教育界》1933年第20卷第9,124。  
12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家袁伯樵也认为:会考增加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努力追求与研讨,减少了学生越轨行动。  
事实上,会考制成为教育指挥棒,干扰而不是促进学校的正常教学,更严重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正如  
鲁迅所说,政府要用严厉的会考制度,像铁扫帚似的———,把大多数智识青年刷回民间。  
其结果证明:严格考试强化教育的分化和筛选功能。1932年至1936,中国教育质量达到学生学业成绩的  
相对最好水平然而,它以牺牲普及教育为代价,值得深思。  
修正壬戌学制的几点启示  
1932年中学改革中,不难发现我国教育两大弊端的历史渊源:课业负担过重和考试指挥棒作用。  
2022,虽然在纠正学科与考试偏向方面意义非凡,但却有可能还是解决  
不了课业负担过重和考试指挥棒这两大教育要害问题例如:英语课时减少了,但是英语学习要求却提高了  
不止一个档次在衔接上,中小学英语目标要求与高考内涵与结构更贴近,实际操作起来,学生压力和负担  
是否会更大一些呢?因为,课业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是:相对学龄阶段而言,学习内容难度过高上述1932  
年我国中学课程难度,与各国相比较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例如:高中数学课程已提高到大学一年级程度因  
,课程难易程度适中成为历史关照现实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合理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的逻辑起点则在于把  
握学制改革的基本矛盾和客观规律。  
()学制改革的主要矛盾  
1
.文化陶冶与职业训练的矛盾  
文化陶冶与职业训练的对立由来已久普通学校注重文化陶冶,职业学校突出职业训练,1932年改  
壬戌学制的焦点之一,结果是:取消综合中学制有人认为办综合中学在同一所学校内对全体学生同时  
进行这两种教育,是倡导平等的全面的教育也有人强调普通学校与职业学校分立是双轨制,普通中学培  
养特权阶级,而职业学校是为了容纳贫寒子弟,赋予他们一技之长,投入劳动力市场而开设的,这种各执一偏  
的教育,强化了阶级分化与不平等为此,一般教育学者,从道义上极力反对分立”。原本人们期望要除去  
今日中学校与职业学校分立所生的一切弊病”,“把二者结合统一起来”,“希望在实业的陶冶中,发展青年的  
,,可是在实践中,却一筹莫展以致不得不回  
归到分别建立两种不同类型学校的老路上然而,既要突出两种类型学校各自的特殊功能,又要实现兼顾学  
生文化陶冶与职业训练的全面发展,仍然是中等教育的一个瓶颈问题。  
2
.升学与就业的矛盾  
在我国中学初创时,《奏定章程规定,“中学堂之设,使诸生于高等小学卒业后而加深其程度,增添其科  
,俾肆力于普通学之高深者,为高等专门之始基,明确中学任务是升学预备民国初期,中学校以完足  
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国民为宗旨”,延续升学预备为首要任务1917,中学开始增添职业科目1918年  
0月  
,
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中学校长会议,决议中学的目的以预备升学为主,以预备职业为辅。“壬戌学  
1
颁行后,确立中学任务兼顾升学与职业,并通过综合中学制来完成事实上,“中学毕业后升入大学之学  
,不过中学毕业生百分之十五,或尚不及此数1932年改革,通过普通中学侧重升学,职业学校侧重就  
,以分工来完成中等教育的双重任务有人批评分立违反世界教育潮流,对普通中学回归单纯为升学做准  
,不给予任何职业训练,尤为不满。  
中等教育应完成升学与就业两项任务,在理论上确定无疑,但在实践上却莫衷一是在争论中,形成一  
种融会贯通的新观念,强调两者相辅相成。“在一个现代的国家,人人应有职业,人人应受良好的公民训练。  
预备升学的人,只在书本上用工夫,不去运用他的双手;准备职业的人,只知道获得谋生的技能,不注意公民  
袁伯樵中等教育》,102。  
鲁迅智识过剩》,李新宇周海婴主编鲁迅大全集6,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401。  
张安国改革中国教育制度私议》,《教育杂志》1934年第24卷第4,41。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2(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374。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3(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351。  
C.H.Becker,P.Langevin,M.Falski中国教育之改进》,115。  
128  
杨晓ꢄ1932年中学改革对壬戌学制的反思及其启示  
的训练,都不合现代教育的原理。  
但是在今天,对社会而言,是分流或者协调发展的问题对中学生个体而言,却是跨界切换,矛盾冲突的  
选择问题大多数中学生还无明确的职业方向感,特别是学习一般化的学生,选择职业,担心人生失败,选择  
升学,缺乏内在兴趣在心态迷茫中,有可能只是做出选择,而回避人生问题这种苦闷,隐含着精神层面的  
审美缺失,映衬出当代人格教育及其复杂的一面如果仅从社会需求出发,忽略个性心理需要,教育见物不  
见人的缺陷,将很难克服。  
3
.文理分科与学科均衡的矛盾  
文理分科是普通中学课程设置中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1909年中学教育第一次采取文理分科(当时称  
文实分科),不过1912年就取消了。“壬戌学制强调适应个性,发展个性,在高中普通科采取文理分组,第一  
组以文学和社会科学为主,第二组以数学和自然科为主。1928ꢇ1932戊辰学制改革,又取消文理分科,  
制定整齐划一课程反对者认为,取消一切分组是抹杀个性,培养愚才的做法;整齐划一的课程与要求只  
能造就平庸之辈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后,文理分科问题经常在分与不分中摇摆不定,反反复复。  
4
.社会需要与个性发展的矛盾  
932,  
采取了一些极端措施,针对壬戌学制提倡儿童中心主义,推崇个性至上,造成学生  
1
放任自由的问题,引发了教育学者关于集团主义教育与个人主义教育的激烈纷争。  
所谓集团主义教育,着重教育的群体目的与效果,以社会发展为中心,体现的是民族主义教育或者说是  
国家主义教育所谓个人主义教育,着重教育的个人目的与效果,以个性至上为核心,体现的是儿童本位教  
育或者说是心理化教育在历史上,无论中外,这两种教育冲突,都以阶级对立为基本前提中国自有文明  
史至民国建立,集团主义教育一直处于至尊地位经过辛亥革命和五四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杜威儿童中心  
主义教育思想影响到中国,在教育上,个性才被承认与容纳不能否认个人主义教育是对集团主义教育压抑  
个性的一种反抗,但却带着其本身固有的狭隘性在反对专制限制个人自由,否认个人价值的同时,又走向  
了另一种极端正如曹树勋所说:“个人主义为集团主义高压政策下之反动,其发动并不基于教育的根本义,  
尽与集团主义初无二致;而且,当其挣扎困斗战胜集团主义而崭露头角的时候,又必然的流于极端,趋于放  
,不但反抗阶级的压迫,且又蔑视社会的制约。”壬戌学制以儿童为本位,强调个性至上,带来了国民政  
府对放任自流蔑视社会制约的极大恐惧。1932年中学改革,在表面上突出民族教育是为中国救亡图存,而  
实质是为维护国民党的统治,重回压制个性解放与自由的歧途。  
在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下,尽管有人提倡:“教育上只重个人而忽()社会,则个人失其归宿,是存其’  
而不知其’;只重社会而忽()个人,则社会失其灵魂,是失其而不得其’。欲求教育全面的开展,  
必须个人与社会并重,发展与适应并行,个人主义与集团主义相辅而相成。”但是,如何解决二者之间的对  
立统一问题,时至今日,还在探索途中。  
()学制改革遵循的基本规律  
1
.学制改革应立足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  
无论壬戌学制还是1932年中学改革,从整体上都缺乏高屋建瓴的战略目光,仅限于就事论事虽然  
意在解决教育的一些主要矛盾,但是只在方法上打转,如分立还是综合,兼顾还是单一,分组还是划一,放任  
还是严格,都缺乏从顶层设计的宏观发展战略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两次改革都忽略了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问题,对普及义务教育重视不够普及义务教育年限  
因种种原因一降再降,1936年规定1ꢇ2小学教育基础薄弱,中等教育缺乏坚实的文化基础,更谈不上  
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了因此改来改去,中国教育仍限制在少数有产阶级的子弟,未能发挥教育在改造  
廖世承我对于改革学制的意见》,《中华教育界》1935年第22卷第9,16。  
汪懋祖三年来中等教育之检讨与学制问题》,《政治季刊》1935年第3,1ꢇ14。  
曹树勋教育上个人主义与集团主义之消长与协调》,《中华教育界》1934年第22卷第2,6。  
曹树勋教育上个人主义与集团主义之消长与协调》,《中华教育界》1934年第22卷第2,5。  
12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落后面貌中的应有作用。  
第二,忽视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师资问题教师才是改革的关键因素,再好的教育也要靠教师最终落  
关于这一点廖世承曾发表议论:“人的问题,较制度更为重要我国自推行新教育以来,学制曾变更过好  
几次忽而抄袭日本,忽而效法美国,忽而模仿法国,忽而追踪苏俄意大利但变来变去,效果总是很少所  
以有多数人认为我国教育力量的薄弱,并不是制度的问题,实在是人的问题有了人才有办法,只换招牌是  
没有用的。”他的批评十分贴切和中肯。  
其实,进行任何改革,都必须从教育发展的宏观战略上着眼,防止改革因失去国家发展的长久利益和社  
会文化基础而无从实现。  
2
.以文化融合与创新为学制目标导向  
改革本身意味着脱离旧有轨迹向新的前途进军当年的学制改革,在总体上是要脱离封建教育的窠臼,  
向现代教育转变,主要是由消费教育向生产教育转化,由教育特权向教育平等转化,以适应工业化社会对传  
统教育的挑战由于1932年的改革集中在反对盲目照搬外国学制,向重视中国文化基因回归,又出现另一  
种矫枉过正的极端现象。  
933,,13,改  
1
革现行学制之商榷》。文章从批评西方现代教育学弊端入手,彻底否定模仿外国学制做法,认为学习美国后,  
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成了半个西方人,以享乐主义之上,有亡国之祸文章提出改革学制方案:恢复中国  
书院精神,取消寒暑假,缩短年限———小学5,中学5,大学3但是,教育部部长朱家骅及时发出电  
,明令制止不能彻底抛弃经过世界多国实践检验的六三三,只能在文化融合的前提下,建构本土  
化学制体系。  
3
.先行试验再加以推广为学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历史上学制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先行试验,取得成效后,再进行更大范围内的推广这符合中国  
地域广袤地区差异较大区域平衡困难的国情如果改革一经提出就全面铺开,会带来增加改革成本,或者  
造成改革流于形式等问题。19221932年的改革,都努力做到调查与实验先行,值得借鉴。  
其一,实施调查。1923422日上海时事新报发表一则改革学制后之调查的消息这项调查,  
起源于上海市,以第39号公函发出一份调查表,要求市立各学校填写而首先发起这种调查的是上海市第  
一区学务委员贾叔香他认为:“惟改办之初,端绪纷繁,当先有详细之调查,以资准备而供参考。”江苏省  
教育厅按照上海市的做法,发出第702号训令,拟定一份调查表及说明书,转发所有公私立中小学要求认真  
填写,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  
其二,选择实验学校例如:1930,启明中学作为新学制实验学校,天津河东中学改学制改革在  
实践上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分层次的,教育实验是其中的重要问题。1932年中学改革进行不久,就有教育学  
者严肃地提出先行实验的必要性,并且进行了详细的可行性分析。  
19341,钟齐鲁发表实验教育与吾国教育之改造一文,提出进行教育实验对教育改革将有四点  
贡献:“一则可为创造新教育的途径,二则可决定教育方法的取舍,三则可节省教育经费,四则可增加教育效  
。”并希望政府规定专款供教育实验用,资助实验学校不久,蒋梦麟等建议修正教育制度,廖世承充分  
肯定了这个方案的试验态度,他说:“提议主张在城市与乡村各选择一个适当地点,先行试验,待有成效,再推  
行各地的确,后此吾国学制上再有更张,应先有详尽的讨论,精密的试验,然后通令全国变更,以免精神与  
廖世承我对于改革学制的意见》,《中华教育界》1935年第22卷第9,11。  
朱家骅发表谈话教部制止西南改学制》,《申报》1933123,12。  
改革学制后之调查》,《时事新报》1923422,2。  
改革学制后之调查》,《时事新报》1923422,2。  
启明中学试行新学制》,《国民导报》193026,3。  
河东中学改学制偏重职业学科》,《益世报》1930712,16。  
钟鲁齐实验教育与吾国教育之改造》,《中华教育界》1934年第21卷第7,4。  
蒋梦麟等建议修正教育制度》,《教育杂志》1934年第2,117ꢇ119。  
130  
杨晓ꢄ1932年中学改革对壬戌学制的反思及其启示  
钱财的浪费———这是我们从几次变更学制里得来的教训。”我们认为这条教训在今天仍极具价值,先实验,  
后推广,对人口众多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大国不失为一条经济之路。  
4
.教育观念滞后干扰和阻碍新生事物发展  
生产手段的科学化与生产组织的集团化,作为职业教育大力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当时中国大工业生  
产比重极小,民族工业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并不充分具备因此,中国出现了与西欧不同的现象。19世纪中  
,欧洲各国政府和教育当局不但不提倡职业教育,而且不愿意承认职业学校为正式教育,他们对职业教育  
采取一种抑制疏忽,至少也是不支持的态度然而,职业教育自身却蓬勃发展起来与之相反,中国教育当  
局三令五申提倡职业教育,整个教育界也高喊入云,可社会响应并不大。  
越提倡职业教育,其所占比例却越缩小,1932,进一步强调职业教育,所增加数字仍极为有限。“中  
国生产事业的能否发展,生产教育之能否见诸实行,就要看中国的封建残余能否根本铲除,中国的封建思想  
和与劳动生产远离的士大夫阶级专的教育制度能否根本消灭又在华的帝国主义势力不消灭,及和帝国主  
义势力互相结托的国内军阀政客豪绅等封建余孽不除去,脆弱的中国资产阶级及幼稚的民族工业永无抬头  
的希望,因之中国的生产教育也不过是一句空话这说明,经过方针制度措施等方面的改革后,职业教  
育发展仍微乎其微,其阻力之一就是传统观念的顽强抵制几千年来,读书人固守的教育观是:(1)读书业  
”,目的在于求取功名,夸耀祖宗,压迫乡里;(2)读书做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  
人者食于人,? 这一根深蒂固的封建教育读书观,是推行  
职业教育的最大障碍读书做官观念的破除与读书做工观念的树立,成为消费教育向生产教育转化的关键。  
5
.改革指导思想矛盾冲突影响改革效果  
壬戌学制改革在理论上缺乏充分论证,当时世界三大教育理论互相冲突,却又同时作用于此次改革。  
汪懋祖指出:“一为欧洲选拔与智能训练之思想一为美国实际效率以作为学之思想一为苏俄劳工生产之  
思想……此三种不同之思想,争挤于一种制度之中而求实现,互相冲突矛盾之象,随在迸露。”他认为  
1932,保留六三三,小学教育仍走美国的道路:过分注重教学过程,而忽略教学效果中学教  
育改向欧洲的道路,忽略过程,尊重效果,特别是厉行会考,使各校对效果格外紧张改革使中学与大学的衔  
接紧密了,与小学的衔接反而疏远了,这种矛盾不能不说是不同教育思想相互抵消的结果。  
张有芝先生概括分析:1922ꢇ1932年的学制改革过程中,形成了六大流派,盘根错节,冲突对立这  
也是导致改革纷繁复杂,莫衷一是,影响改革效果的原因之一这六大派别是:(1)“新教育中国化”;(2)“教  
育复辟论”;(3)自由教学法;(4)新科举制批判论;(5)国家主义教育论;(6)“师范学校独立与合设之争。  
虽然,在层次上并非都构成并列关系,但是,在整体上还是区分了不同流派对学制改革的不同倾向性,揭示了  
影响学制改革效果的价值导向的重要性因此,改革要避免顾此失彼,反来复去,必须从理论上进行深入探  
,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改革实践,尽量少走弯路。  
[责任编辑:罗银科]  
廖世承我对于改革学制的意见》,《中华教育界》1935年第22卷第9,17。  
际良生产教育》,《进展月刊》1932年第5,29。  
赵岐注孙奭疏孟子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2705。  
汪懋祖中学制度之检讨与改进》,《湖北教育月刊》1934年第1卷第7,23。  
张有芝我国学制问题之检讨》,《哲学与教育》1934年第1,6ꢇ12。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