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39卷第5期  
2
0129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39,No.5  
September,2012  
百年来古典诗文今译的回顾与反思  
瑛  
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乐山614000)  
(
暋暋摘要:肇始于上世纪20年代的中国古典诗文今译,至今已走过近百年的历程从研究者自发到有规模有组  
织地进行,该项工作经历了理解和认识上的不少误区,如古诗文不能译,《诗经》、《楚辞之后的韵文不必今译等。  
新时期的古诗文今译成就很大,问题突出理论建设薄弱等现状则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而今译人才的难以兼得诗  
歌今译理论的尚待突破等等,都无不制约着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在今天的文化建设及文化强国战略中所应发挥的重  
大作用。  
关键词:古典诗文;今译;20世纪  
中图分类号:H159暋文献标志码:A暋文章编号:1000灢5315(2012)05灢0070灢05  
[3]  
暋暋古典诗文今译的倡始  
种大失败的论断对学界的这种反应和评论,郭  
我国的古籍今译运动,“大约开始于清末或民国  
沫若则专门著文谈及自己的看法:  
[
1]141  
初年暠 。而开启古典诗歌今译之风,并将其形成  
一定规模声势的,则要归功于上世纪20年代的创造  
社诗人郭沫若这项运动,明显地受到当时如火如荼  
的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因为在当时的新文化倡导者  
那里,一切中国传统文学的样式,都应该被浅易平实  
暋暋整理国故的最大目标,是在使有用的古书普  
,使多数的人得以接近古书所用文字与文法  
与现代已相悬殊,将来通用字数限定或者汉字彻  
底革命时,则古书虽经考证研究标点索引,仍  
只能限于少数专识的学者,而一般人终难接近。  
于此今译一法实足以济诸法之穷,而使有用古书  
永传不朽。……诗的翻译,假使只是如像对翻译  
电报号码一样,定要一字一句的逐译,这原是不  
可能的事因为这样逐字译了出来,而译文又要  
完全是诗,这除非是两种绝对相同的语言不行。  
两种绝对相同的语言是没有的,如果有就无须乎  
翻译了随你如何说,诗的翻译,绝不是那么一  
回事! 诗的翻译应得是译者在原诗中所感的情  
[2]  
的白话文所取代可以说,古典诗文的白话文今译  
与当时的用拉丁文字母为汉语注音一道,成为那个时  
期很引人注目的现象。  
郭沫若狂飙突进的个人风格,使得他在古诗的今  
译上走得很为大胆,也充满了争议。1922,年轻的  
郭沫若着手对诗经国风部分的四十首诗进行  
今译,并在19245月出版了今译的成果———《卷耳  
》,在当时的学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上海梁溪图  
书馆为此专门组织了一场有关诗歌今译的讨论,并在  
讨论后不久出版了卷耳讨论集一书,专门收录对  
[4]33  
绪的复现。  
在上述这段话里,他谈到了有关古书今译的三个  
问题:一是国故整理的最大目标是古书普及,二是古  
书今译的意义在于使其永传不朽暠,三是提出了古诗  
卷耳集进行讨论的相关意见当时还是青年学者  
的朱光潜,则专门撰文,提出了卷耳集的今译是一  
收稿日期:2011灢11灢12  
基金项目:2010年度乐山师范学院校级重点课题二十世纪中国古典诗文今译研究和检讨暠(编号:S100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唐瑛(1973—),,四川广安人,文学博士,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访问学者。  
70  
百年来古典诗文今译的回顾与反思  
的翻译应该是在原诗中所感的情绪的复现这一见  
应该说,郭沫若的这些见解,无论在当时还是今  
,都是很有见地的,可惜在他自己后来的今译实践  
,并没有一以贯之地被实行下去如继卷耳集以  
后的屈原赋今译》,也并没有达到前面他所说的高  
流沙河秦兆阳等150余位著名学者和诗人参与  
唐诗今译集》。而从此次今译参与者之众参与者  
本人诗文修养的堪称一流以及出版社系国内权威  
,无不标志着学术界对古诗今译的更广泛认可著  
名学者罗洛,也在该书出版的次年,于很有影响的读  
杂志第4,专门撰文肯定学者们古诗今译的成  
但其间仍不乏对古诗文今译质疑的声音如对  
早已获得学术界认可的杨伯峻先生的今译今注,一些  
学者提出了自己的异议如一些学者质疑杨氏的译  
,不过是古人的增字解经法而已,甚至指出其语  
[5]  
古典诗文今译的发展  
继郭沫若之后从事今译的,首先是作为历史学家  
的顾颉刚顾氏在他研究尚书之余,今译了尚书》  
中的盘庚等篇按理,以顾颉刚研究尚书权威的  
身份,其今译的成果质量应该是很高的,奇怪的是他  
的今译在当时并没引起什么反响倒是郭沫若卷耳  
问世后的第三十年,由杨伯峻着手的论语译注》  
[6]5  
句解说的前后不一致 等等可实际上的情况,则  
是这些质疑很大部分不能成立即以被质疑的增字  
解经法而论,其应该是经历了时间检验的有效方法。  
何况汉语本身的发展趋势,也是由简到繁由表情达  
意的粗略逐步到现在的严谨细密的有谁能够在今  
译的过程中,不增加语词就能够把古人的慧心所指,  
能够用它们那时代的语言俭省地揭示出来? 诸如论  
中的暠、“暠、“等心性学问,译注者也只能  
在注译中加以阐发,一般人才能够加以明白而且,  
因为译文篇幅的限制,那些着力让更多人们接近基  
本懂得古代经典大意的学者们,不可能像那些专门的  
哲学家一样,有透辟直指的功力更何况,那些洞穿  
了古人精髓的哲学家,其所著又是几个一般人所能够  
接近的呢? 这些,也多少印证了从事今译工作的费力  
与艰难。  
(中华书局1958)、《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  
等一系列今译著作的出版,却引起了较大的轰动和学  
界的普遍认可杨伯峻在古代汉语语法和虚词的研  
究方面建树颇深,论语译注最为人称道因为该  
书在论证周详语言流畅表述清晰准确等方面,都堪  
称精审,故成了治论语者入门时必备之经典从此  
书后来的流行来看,的确起到了很好的普及古代经典  
读物的作用其之所以能如此,概与其注译用语的准  
平实,深得古人书里的个中滋味有关,也较郭沫若  
的今译作品前进了很大一步而且,杨氏今译著作获  
得广泛认同,也向人们宣告了古典诗文是可以今译  
,且今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是值得学者们努力  
着手的一件大事。  
在诗歌今译蓬勃开展的同时,上规模的经典古文  
的今译也逐渐轰轰烈烈地展开在国家古籍工作委  
员会的大力扶持下,两套比较有影响的今译丛书先后  
出版一是1987年由周林作序巴蜀书社出版的古  
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二是1990年由程千帆王运  
煕等著名学者担任编委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  
国历代名著选译丛书》。这两套丛书的出版,用行家  
的话来说,尽管只标志着系统的今译工作还刚刚起  
1
958年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成立古籍整理  
,
出版规划小组,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整理出版一些  
有价值的古代著作从版本的搜集整理校勘辑佚  
乃至于今译,都在当时规划的项目之内整理规划小  
组的成立,逐步地变学者们自发的古籍整理为自觉  
有计划进行的工作在规划小组的领导下,当时  
做了两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一是二十四史清史  
稿的整理,二是史记》、《汉书等多种古籍的注解详  
细明了的节选本出版与杨伯峻的左传今注今译》、  
[7]  
暠 ,但迈出的步子已经不俗因为两丛书较好地  
忠实了原著,翻译质量较高,基本上成了文史爱好者  
的良师益友和参考书,所以在读者中有较好的口碑。  
继此之后,卷帙浩繁古奥难懂的二十四史》、《十三  
之类,也有了它的全译本而这些全译的史书中,  
又以章惠康任主编的三国志今注今译的成就和质  
量为最高著名学者历史学家缪钺,也在该书出版  
论语今注今译等著作的出版一样,这些有意义的注  
解和今译,让高深莫测古奥难懂的古代典籍,逐渐以  
雅俗共赏的形式走进一般文史爱好者的视野,对传统  
文化的普及和大众化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可惜紧  
接上述著作之后的古籍整理(包括古诗文今译)工作,  
却被稍后兴起的文化大革命所中断。  
[8]  
,称誉其注译精审,嘉惠士林暠 。紧接三国志今  
古典诗文今译的实绩  
注今译以后,这批学者又耗时五年之久,完成了展  
[9]  
示一代风貌后汉书今注今译》。  
1
987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由程千帆周振  
7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4]  
指疵》 、赵九兴的古籍今译应保持学术的严肃  
的今译相比,诗词今译所取得的成果则更  
为丰富即使在国家古籍整理规划之外的,也数目极  
为可观诗人徐放一人就有唐诗今译》(人民日报出  
版社1983)杜甫诗今译》(人民日报出版社1985  
)两种译注出版而有关晚唐李商隐的诗,仅笔者  
知道的今译本就有李商隐诗三百首译赏》(长春出版  
1990)、《李商隐诗译注》(岳麓书社2000)、  
[15]  
李新建除指出常见的译文欠准确衍译、  
漏译和文字表达不流畅等问题外,还结合具体的案  
[16]  
,提出了怎样加以修正的方法 吴琼的古书今  
译图书的质量问题一文,归纳出今译的质量问题主  
要在于不明古文字义暠,译文时的另起炉灶暠、“添油  
[17]  
加醋随意发挥。  
李商隐爱情诗解》(学林出版社1997)等数种,这  
再次,则是对古诗文今译需要具备学养的探讨。  
如一些学者在认同古籍今译富有挑战性暠、“难度极  
的前提下,强调其涉及到古代汉语古代典章制  
还不包括一些文集中李商隐诗歌的今译整个诗词  
今译,的确可用盛况空前来形容在这种蔚为壮观的  
今译里,一些素养深厚的诗人学者也纷纷加入进来。  
如诗人林庚公刘施蛰存,学者袁行霈倪其心等等,  
都有今译作品问世文学史专家如霍松林数十年不  
辍地坚持今译唐诗,词学家陶尔夫则有宋词今译》  
[10]  
文化常识等诸多方面的要求比这种笼统的  
观点具体的,则是李振华所持有的译者必须具备广  
博的中国文史哲知识,以及天文地理政治经济艺术  
[18]  
科技风俗宗教等方面的知识的观点大体上,  
通过学者们的不断努力和实践,在今译所包括的诗文  
两方面,“的今译中存在的问题已经不那么突出,  
且相当一部分今译著作渐趋完美(如台湾学者陈鼓应  
庄子今注今译》,至今已经三版,仅在大陆,就再版  
了两次),问题较多的则集中于古典诗歌的今译上。  
鉴于此,便有一些学者从具体的古典诗歌的今译  
入手,探讨从事诗歌今译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学养如  
何在今译中最大可能地保持原诗的意蕴和美感,始终  
是困扰着今译者们的问题因为诗歌今译所涉及到  
的内容和形式的两方面,人们常用的替换暠、“保留暠、  
对译暠、“补充诸法,只能基本上解决内容上语词的  
今译问题,但节奏韵律和音乐美等形式方面的今译,  
则成了很不容易解决的问题虽然王耀南在古诗的  
今译一文中,特意区别了古诗的今译的不  
,试图做些自己的探讨,强调今译必须使人感到诗  
(
人民文学1988)等出版。  
古典诗文今译的理论反思  
除了上述今译上的实践,在今译理论的探讨上,  
学者们也并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这种探索,首先表  
现在不少学者撰文在理论上对今译大力肯定如任  
俊华强调今注今译是传统与现代交接的桥梁暠,是  
现代人更好地走进中华古代文化殿堂的先导工程暠,  
[9]  
难度大,但意义深远暠 ;周少川则认为古籍今译这  
种形式的广泛采用古籍今译数量的增多,成功地推  
动了古籍的大众化与普及化,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古典  
[10]  
文献的多样化需求暠 。经过长期今译实践的学界,  
都普遍认识到古典诗文的今译是年轻人窥探古代优  
秀文化宝藏的主要途径,是文化研究者了解学习古  
人智慧的有力阶梯但鉴于古籍今注不易,今译更  
没有对作品的深入透彻的研究,没有准确通  
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想做好今译是不可能  
[
的艺术———合于原诗艺术风格的美,韵律的美暠  
19]  
,
[
7]  
状况,著名学者张振烺则在肯定今译的意义在  
才会被人们普遍认同但王氏自己也谈到,一些古诗  
出奇制胜的用字暠,“修辞上一些扑朔迷离的比喻借  
反诘暠,“句式上不同寻常的搭配等等,的确令今  
译变得很困难更何况,诗歌本身的特质,它对今译  
的人又有很特殊的要求,即要求从事者兼备学者与诗  
人的双重素质诚如邵宁宁所说,古诗的今译需要  
那种兼备研究和创作两种能力的人,即既是学者又是  
作家的人暠,但这样的人在现实中又并不随处可  
帮助人们从不同角度了解过去,展望未来的同  
[11]  
,也提醒参与者今译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暠  
其次,指出今译中一些成功的借鉴,或应该注意  
的问题如顾之川在十三经今注今译述评,指出  
该注译具有态度严谨萃取学术精华暠,“注释简要精  
[12]  
暠,“译文准确明畅等几大优点再如对出版后  
普遍反映较好的后汉书今注今译》,则有学者撰文具  
体指出它的注文详确,译文精审暠,“将普及性与研究  
[20]  
暠 。诗歌今译问题的突破在哪里? 假如按照冯  
[9]  
[21]  
一般的文言白话翻译与工具书的特点结合。  
但更多的则是指出业已问世的今译著作中存在的不  
足或问题在这方面有代表性的论文如金永平的庄  
友兰的见解,“一种翻译,终究不过一种解释暠 ,按  
照今译只是一座桥梁,一艘渡船,一种中介形态,其  
作用只在帮助读者去直接阅读名著原文暠,只要达到  
以文译文,以诗译诗,译文紧扣原意,合乎现代口语  
[13]  
子今注今译注释商兑》 、杨文柱的《暣三国志今译  
72  
百年来古典诗文今译的回顾与反思  
语法,语句通顺可读,译诗注意保持原作韵脚,以及辅  
[22]  
者以外,再鲜见其他有指导性的古典诗歌今译的理  
与前面我们已经描述的轰轰烈烈的今译实践相  
,今译理论的建树实在薄弱这也因为人们在今译  
过程中,除了外语翻译理论的简单套用和参照外,再  
无其他切实可行的相关理论做指导的缘故所以古  
典诗文的今译,尤其是诗歌的今译,很长时间以来,都  
没有摆脱能为者不愿为,做着的不认真做,做不好的  
以扼要提示与适当注释即可的标准,是否会因降  
低了今译之前的美感而让喜好者丧失了兴趣,或对阅  
读欣赏者造成误导? 诚然,把诗歌今译估得太难是使  
人望而生畏,而不利于古典诗歌普及的但即使按照  
上述的这种要求,也很不容易因为在我们自己周  
,真正兼备诗人学者水平的人,委实不多对照我  
们绝大多数人阅读古典诗歌爱好古典诗,多是在前  
人的注释阐述中得以窥其门径的,是否按阅读今注  
[22]  
却大有人做的情况。  
[
9]  
今译,就好像过去的学生听私塾先生串讲的理解,  
就基本上可以?  
从上世纪20年代至今,古典诗文今译已走了将  
近百年的历程在这一百年中,无论其对读者所起的  
巨大的引领作用,抑或因今译者水平的参差对读者所  
起的误导甚至爱好之心的丧失,均一一可证我们认  
,古典诗歌今译可为,值得为,不易为,应努力有为。  
这种有为,务必建立在诗歌本身比较复杂,有较大的  
欣赏传播价值上而在具体的操作上,则要遴选在  
语言文学两方面素养均达到一定高度的专业人士  
(最好是学者兼作家这样双料型的人),在能够吃透原  
诗的语言节奏意象结构等诗歌构成诸要素的基础  
,慎之又慎地进行而具体的要求,则是除了能准  
确地今译其中的字词外,对原诗朗朗上口的韵律和节  
,则也应尽最大努力地在现代汉语中找到其恰当的  
对应格律(如最体现诗歌整齐顿挫感的音组或意群,  
对之尽量不要抛弃,要想办法解决)和押韵模式;对蕴  
于诗歌中的那些富有深意的典故和意象,则在原则上  
允许添加适当成分的前提下,实现最恰当的转换如  
,方才是忠实准确而又不失节奏韵律感的流畅优  
美的古诗今译也只有这种慎重严谨而又专注地类  
做学问态度下的今译,才能起到引领读者、“嘉惠  
士林的作用,达到传承祖国优秀文化建设文化强  
滋养后世子孙的目的。  
第四,有实质性突破的古诗今译理论的探讨在  
这方面,当以骆寒超陈玉兰两位学者在中国社会科  
》2002年第2期上刊发的长文论古诗今译中汉语  
诗体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为代表在文章中,作者提  
出了在古诗今译的语言上,当依照语法规范的对等化  
原则,强调按语法序列规范补足省略词语的重要性;  
而有关今译古诗的节奏,也提出按原诗的顿挫,将其  
升格为以二字三字音组为主的有机结合,让诗行节  
诗节节奏诗篇节奏均转化到位,强调格律诗应该  
有其确定的今译格律模式同时他们还认为,古诗今  
译中语言和形式的转化工作十分重要,并且也绝非难  
以做到,只有通过语言的转化和形式的最佳移植,方  
[23]  
能传达出原诗的意境和完成今译使命 坚持这种  
理论的,除了骆陈两位作者本人,还有他们的研究  
,如严雨莹的硕士论文李商隐诗歌今译研究》,就  
对之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并提出了一些有创建性  
[24]  
的观点 遗憾的是对上述两文这种有突破性的指  
导理论,目前尚未见较多的实践者就是写出李商  
隐诗歌今译研究的严雨莹本人,在文中也没见其运  
用该理论进行今译的作品因为该理论实践起来,却  
非往昔的一般今译者所能胜任得了的陈两位学  
参考文献:  
[
1]黄永年.古籍整理概论[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2]胡适.文学改良刍议[J].新青年,1917,(2).  
3]朱光潜.诗论[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  
4]郭沫若.古书今译的问题[M]//郭沫若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5]唐瑛.随意点染也译诗[J].郭沫若学刊,2008,(2).  
6]新燕顿旺.隐藏的论语·自序[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7.  
7]周林.古代文史名著选译·[M].成都:巴蜀书社,1990.  
8]方北辰.三国志注译[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9]刘范弟,.《后汉书今译笔谈[J].衡水师专学报,1999,(3).  
[
[
[
[
[
[
[
[
7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0]周少川,陈祺.百年古籍整理事业与古文献学的历史性进展[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4).  
11]张振烺.关于古籍今注今译[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4).  
12]顾之川.《十三经今注今译述评[J].古汉语研究,1995,(2).  
13]金永平.《庄子今注今译注释商兑[J].浙江学刊,1988,(6).  
14]杨文柱.《三国志今译指疵———兼对古籍今译工作谈点意见[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5).  
15]赵九兴.古籍今译应保持学术严肃性[J].河北学刊,1998,(6).  
16]李新建.古籍今译问题商榷[J].河北学刊,1987,(4).  
17]吴琼.古书今译图书的质量问题[J].中国出版,1994,(12).  
18]李振华.古籍今译的文化探讨[J].江汉大学学报,2001,(5).  
19]王耀南.古诗的今译[J].古籍整理与研究学刊,1988,(3).  
20]邵宁宁,王晶波.古籍今译与现代文化建构[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3,(4).  
2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2]刘仁清.古籍今译的新进展与新收获———兼谈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的导向意识文化结构和中介形态[J].中  
国典籍与文化,1992,(1).  
23]骆寒超,陈玉兰.论古诗今译中汉语诗体传统的继承与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2,(2).  
(
[
[
[
[
[
[
[
[
[
[
[
[
[
[24]严雨莹.李商隐诗歌今译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0.  
RetrospectionandIntrospectionOnModernInterpretationof  
ChineseClassicsintheLastCentury  
TANGYing  
Schoolofliteratureandnews,LeshanNormalUniversity,Leshan,Sichuan614000,China)  
(
Abstract:ModerninterpretationofChineseclassicsbeganinthe1920sandhasahistoryof  
nearlyonehundredyears.Thisundertakingevolvesfromisolatedinterpretationeventsofindivid灢  
ualstoanorganizedprojectcarriedoutonacertainscale.Duringthisperiod,researchersandin灢  
terpretersmadeagoodfewerrorsintheirunderstandingandcognition,suchasunexplainability  
ofclassicalpoetryandnonecessityforinterpretingverses whichemergedafterShijing and  
Chuci.ModerninterpretationofChineseclassicstoday has maderemarkableachievements.  
However,seriousproblemsarelefttothatmustbeaddressedandtheoreticalexplorationinthis  
fieldremainsweak.Moreover,thelackofgoodinterpretersandthefactthatnobreakthrough  
hasbeenmadeintheoriesonmoderninterpretationofclassicalpoetryhavehamperedtheroleof  
traditionalclassicsintodaysculturalconstructioneffort.  
Keywords:Chineseclassics;moderninterpretation;the20thCentury  
[责任编辑:]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