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42卷第5期  
2
0159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42,No.5  
September,2015  
清末民初美学转型的语境分析  
钟仕伦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成都610066)  
摘要:清末民初美学转型在语境上表现出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新民救国的需要,输入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  
化思想,在这种时代思潮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遭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三传束阁,《论语当薪的民族虚无主  
义使清末民初的美学转型失去背景语境”,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根之木,受到西学冲击和旧学衰颓的双重挤压;第二  
是美学概念上受到日本等外来词汇的制约,这些词汇中有些是中国古代传进日本,日本因自身语言的贫乏而借以  
翻译西方美学术语时又赋予它们新的涵义,当中国学者将这些美学概念从日语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形成了双重语  
”。无论是外来词还是非外来词的美学概念,惟有把它们放在历史语境和情景语境中,才能追问到它们的本源性  
和特殊性,才能建成中国美学的意义的逻辑”。  
关键词:清末民初;美学转型;语境分析;双重语境  
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5)05-0038-09  
引言  
际时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前者可谓内部语境,后  
者可谓外部语境,相同的语言符号在不同的语境条  
件下有可能形成不同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语  
言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也可以说就是语言交际的  
时空关系,研究语言时间关系的是历史语言学,研究  
语言空间关系的是地域语言学。  
语境”( )一词,是英国美学家和诗人、  
context  
剑桥大学教授瑞恰慈(I.A.Richards,1893—1980)  
创立的语义学中常用的一个概念。1923,瑞恰慈  
在与奥格登(C.K.Ogden,1889—1957)合著的意义  
的意义中将语言分为情感语言符号语言两  
个部分,他们认为,情感语言的意义有一个心理语境  
的问题,符号语言的意义则由上下文的结构语境决  
。1936,瑞恰慈在他的修辞哲学中将语境”  
的概念扩大至由语言所指称的对象的历史环境之  
,专门从事意义的语境理论和韵律分析的英国语  
言学家伦敦语言学派的创立者弗思(Firth,1890—  
20世纪30年代,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李安宅将  
瑞恰慈的语义学和语境理论运用于他的美学专著  
,开启了中国运用语境理论进行美学研究的先  
李安宅说,作科学研究,“必在语言文字上发  
生自觉有了自觉———即使不是充分的自觉,沉疴  
已去大半所谓自觉,在消极方面,要觉到语言文字  
的障碍;在积极方面,要分析语言文字的运用积极  
的功夫,可以建设意义的逻辑;消极的觉醒,可作这  
门学问的先驱———是一切清明思路的门限,是任何  
1
960),内  
部结构和形式结构来反映外部语言环境的一般理  
,把语境分为来自内部的语言语境和来自外部  
情景语境”。根据已有的研究,语境既指语言内  
部特定的言语片段和词语之间的关系,也指进行交  
[1]3  
科学的始基” 。而一个学科的转型必然受到语境  
规范性制约例如的概念,先秦时期以羊  
收稿日期:2015-03-09  
基金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规划项目中国美学现代转型研究”(批准时间:201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钟仕伦(1953—),,四川成都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美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38  
钟仕伦清末民初美学转型的语境分析  
大为美羊人为美来规范;古希腊时期的的  
概念则既涉及到美学也涉及到伦理学”。然而,  
文艺复兴时期的的概念,指的却是女子和小  
”。之后,“广泛地用来指称一切种类的  
界贸易的裹挟,作为一种世界的普遍意识迅速传  
播至东方古国西方话语体系凭借坚船利炮和先进  
的文化形态以及科学的文明意识一直占据着清末民  
初美学研究的主体地位和支配地位,致使中国美学  
的现代转型从一开始就受到代表西方价值体系的话  
语形态的制约西方美学的概念范畴命题和规律  
成为一种幽灵”,无时不在清末民初的美学转型中  
游荡另一方面,由于清末民初的中国丧失了宝贵  
的历史发展机遇,奋起直追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的  
同时却将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束之高阁,在西方文  
化东渐大潮中没有采取客观科学的价值取向对待悠  
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将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一刀斩  
,致使中国美学转型失去背景语境”,成为无源之  
水和无根之木因此,中国美学受到西学冲击和旧  
学衰颓的双重挤压,走上了极为艰难的转型之路。  
当此之时,梁启超和王国维独具只眼,看到了整  
个学术语境的变迁和否定消解传统文化带来的危  
在康有为的影响下,梁启超首先意识到中国旧  
有之学的痼疾,主张变法以取西学,但他对全盘西化  
的观点也不赞同梁启超认为:  
[2]140  
” 。再如,“崇高审美范畴,从空间语境看,在  
中国先秦时期它带有自然崇拜的色彩,而在古希腊  
时期指的却是三大雄辩风格中最高级的一种风格。  
从历史语境看,伪朗吉努斯所作的讨论修辞学的论  
崇高论文在17世纪经布瓦洛的诠释则把它当作  
[2]196  
讨论美学的论文来研读” 。到了20世纪60年  
代的前苏联时期,“崇高的概念与英雄的概念相  
一致,“被理解为鼓舞人们阶级社会去进行创造性  
革命的活动的一种壮丽的和人道的理想崇高  
表现的最光辉的典范就是为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而斗  
[3]189  
” 。由此可以看出,特定的语境制约着一门学  
科的发展,这个性质在清末民初的美学转型中表现  
得尤为突出本文试图通过清末民初美学概念的语  
境分析考察中国美学现代转型的某些特征,以期引  
起对此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清末民初美学转型的社会语境  
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是在中国社会从封建社会  
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向工业  
社会的国家治理模式资本经济结构多元文化形态  
和以自由民主科学为基础的价值观念发生巨变的  
社会语境中产生的,也是中国美学从古代理论形态  
向现代理论形态发生转换的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曾指出,当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相分离的时  
,“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  
哲学道德等等但是,如果这种理论神学哲  
道德等等同现存的关系发生矛盾,那么,这仅仅  
是现存的社会关系同现存的生产力发生了矛盾不  
,在一定民族的各种关系范围内,这种现象的出现  
也可能不是因为在该民族范围内出现了矛盾,而是  
因为在该民族意识和其他民族的实践之间,亦即在  
某一民族的民族意识和普遍意识之间出现了矛  
旧学之蠹中国,犹附骨之疽,疗疽甚易,而  
完骨为难吾尝见乎今之所论西学者矣,彝其  
,彝其服,彝其举动,彝其议论动曰:“中国  
之弱,由于教之不善,经之无用也。”推其意,直  
欲举中国文字,悉付之一炬而问其于西学格  
致之精微,有所得乎? 无有也;问其于西政富强  
之本末,有所得乎? 无有也之人也,上可以为  
洋行买办,下之可以为通事之西奴如此而已。  
更有无赖学子,自顾中国实学,一无所识,乃藉  
西学以自大,嚣然曰:“此无用之学,我不为之,  
非不能也。”然而希(谓希腊拉丁)英法之  
,亦为上口,声光化电子学,亦为寓目,而徒  
三传束阁,《论语当薪而揣摩风气,摭拾影  
,盛气压人,苟求衣食盖言西学者,十人之  
,此两种人几据其五若不思补救,则学者日  
,而此类日繁,十年以后,将十之六七矣二  
十年以后,将十八九矣呜呼! 其不亡者几何  
[4]534ꢀ535  
” 。这就是说,任何一种民族意识都受到  
特定的历史语境的限制,并总是会产生本民族的  
民族意识与普遍意识之间的矛盾一个民族的审美  
意识也难逃此精神的纠缠”,这种矛盾和纠缠在语  
言上的反映即是语境和语义上的差异,这在中国美  
学现代转型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
5]《西学书目表后序》,126ꢀ127  
?  
梁启超看到了打起西学的幌子而欲置传统文化于死  
地的假洋鬼子的祸害他在变法通议·论译书》  
中主张,欲变法强国,必先翻译西方书籍,繙译之  
,莫先于内典繙译之本,亦莫善于内典故今日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美学因其先进生产力和世  
3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言译例,当法内典自鸠摩罗什实义难陀皆深通华  
,不著笔受元奘之译瑜伽师地论,先游身  
,学其语,受其义归而记忆其所得从而笔之言  
实无学之患,而非中学西学偏重之患京师号学问  
渊薮,而通达诚笃之旧学家,屈十指以计之,不能满  
其治西学者,不过为羔雁禽犊之资,其能贯串精  
,终身以之如旧学家者,更难举其一  
[
译者当以此义为最上”  
5]《变法通议·论译书》,75  
梁启超认  
[
7]《国学从刊序》,131  
,译书者必须兼通中学与西学,亲身经历对方国家  
的文化和风俗,才能正确无误地翻译出西方学术专  
著的本来面目尤其是以汉唐时期的佛经翻译为西  
学书籍翻译的法式,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接受西  
方科学技术知识中的重要地位,而且显然已经意识  
到魏晋文化转型时期外来的印度文化与本土传统文  
”  
的现实,王国维大声疾呼学术的独  
立和设立哲学课程,力倡西来之美学为经学(理  
)中国文学科外国文学科之必修课程以奠定  
美学学科之基础,用西方哲学和美学思想对中国固  
有的美学概念命题和范畴进行现代阐释王国维  
以中解西虽然还很难说已经是对西方美学的  
化相浃与化的历史经验在西学东渐中的作用,表现 综採融冶”,但他注重中国美学现代转型的历  
出对旧学有选择的尊重。  
史语境却成为中国美学现代转型的不二法门,至今  
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无独有偶,王国维也以汉魏之际印度佛教的传  
入为历史镜鉴,他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比作摄摩  
腾翻译的四十二章经》,甚至称西洋思想为第二之  
佛教”:  
梁启超和王国维的焦虑与担忧实际上反映了清  
末民初社会剧变给美学转型带来的双重挤压一方  
,中国美学要面对自己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被剥  
———“束阁,《论语当薪的残酷现实;另一  
方面又要面对源源不断地随着洋枪洋炮的硝烟而东  
渐的西学,从夹缝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走向凤凰  
涅槃这种双重挤压的社会语境,从一开始就深刻  
地影响着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  
佛教之东,适值吾国思想凋敝之后,当此之  
,学者见之,如饥者之得食,渴者之得饮担  
簦访道者,接武于葱岭之道;繙经译论者云集于  
南北之都自六朝至于唐室,而佛陀之教极千  
古之盛矣此为吾国思想受动之时代然当是  
,吾国固有之思想与印度之思想互相并行而  
不相化合;至宋儒出而一调和之,此又由受动之  
时代出,而稍带能动之性质者也自宋以后以  
至本朝,思想之停滞略同于两汉至今日,而第  
二之佛教又见告矣,西洋之思想是  
清末民初美学转型的翻译语境  
中国美学有自己一套几乎完全不同于西方美学  
的概念范畴命题和规律,只有把中国美学放在它  
产生的社会语境和情景语境中,才能追问到的它特  
殊性,才能对中国美学的转型给出合理的现代阐释。  
但美学又是一个泊来学科,惟有通过翻译才能获得  
这个学科的一般知识,而翻译中的失真往往带来  
学科知识的缺失这个矛盾在清末民初的翻译语境  
中显得尤为突出。  
[
6]《论近年之学术界》,121  
。  
王国维一方面惧邪说之横流”,担心因翻译等各种  
原因致使西方新学不得真传;另一方面又恐国粹之  
丧失”,致中华五千年文化毁于一旦面对这种双重  
压力,王国维在研究了佛教的输入对中国本土文化  
刺激———冲撞———融合的历史规律后,指出建  
纯粹哲学学科势在必行王国维认为,西洋思  
想的传入犹如汉魏之际佛教的输入,必将对中国学  
术产生深远的影响;但他同时有远见的指出,西洋之  
思想与中国固有的思想并不相同,“风俗文物殊异”,  
自清顺治元年(1644)承继明代四夷馆而设立  
[8]2ꢀ3  
四译馆”,“以译远方朝贡文字”  
,到咸丰  
十年(1861)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言语文  
[8]6  
,方不受人欺蒙而创立的同文馆”,到光绪三  
十一年(1905)改上海广方言馆为工业学堂,有清一  
,翻译外国书籍文书等事务在清王朝中均有专门  
机构署理随着翻译机构的设立和康有为梁启超  
则西洋之思想之不能骤输入我中国,亦自然之势  
况中国之民,固实际的而非理论的,即令一时输  
,非与我中国固有之思想相化,决不能保其势力。  
观乎三藏之书已束于高阁,两宋之说犹习于学官,前  
的鼓吹,包括俄国法国英国德国美国日本等  
国家的书籍源源不断地被翻译进来在这些图书  
,虽然主要是化学医学、“格物”、算学地理农  
兵学等西方科学技术一类的书籍,但也有艺术、  
法律哲学文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一类的书籍,如  
[6]125  
事之不忘,来者可知矣” 。为了使中国美学的转  
型不至于失去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针对中国今日  
40  
钟仕伦清末民初美学转型的语境分析  
1888中国古代宗教 (意识)来源于中国的古汉语王充的论衡·实知》  
舞蹈》、上海广智书局1902年出版的由陈鹏翻译的  
介绍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希腊三大哲  
学家说》、1903年由上海汇文学社出版的范迪吉等  
篇就用了意识这个说法:“众人阔略,寡所意识,见  
[
10]401  
贤圣之名物,则谓之神。”  
唯识宗的经典成唯识论时用了这个术语,而  
后来玄奘在翻译佛教  
翻译的日本学者富山房著的美术新书和上海商务 的感知作用可以分为六个类别,其中五种符合  
印书馆1914年出版的周暹翻译的德国汉学家尉礼  
贤撰著的康德人心能力论。  
感觉器官的五大功能,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  
”,而第六种感觉功能就被称作意识”,也就是  
值得注意的是,有很多关于逻辑学的著作,如王 思想上的感知作用西周所首创的“ishiki”(意  
国维翻译的英国随文的辨学》(京师五道庙售书处  
)这个术语很快被作为英语“consciousness”的翻  
译得到认可,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前后以意  
的符号形式进入汉语日本学者Kawakami  
908)刘经庶翻译的杜威的思维术》(南京  
高等师范学校印行)被翻译介绍进来,说明当时的有  
1
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中国旧有之概念词汇等学术语 Hajime(河上肇)在翻译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  
境不能适应重思辨性的西洋之学的需要,“故欲通西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  
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首先用“ishiki”(意  
)来翻译德语“Bewusstsein”(意识)。之后,李大  
钊在翻译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把相应  
的汉语词意识作为“Bewusstsein意识的对等词,  
并一直持续至今日仍在使用在这种中日古今语言  
双向交错混合回归的语境下,“美学一词的翻译自  
然成了清末民初美学转型中的焦点。  
学者,必道原于希腊罗马名理诸书,犹欲通中学者,  
[5]71  
必道原于三代古籍周秦诸子也” 。而这些逻辑  
学专著的翻译以及新学用语的普及必将带来美学的  
逻辑体系的变化,与传统美学注重经验和体验的旧  
学形态形成明显的差别。  
与此同时,因翻译而带来的美学理论的语义歧  
义也不断产生。“在晚清时期的翻译中,失真和独创  
[
9]10  
常常是一对孪生姐妹” 。众所周知,人文社会科  
学的词语一般都是通过日语翻译进来,而日本学者  
在翻译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理论著作的时候,由于日  
语总词汇的缺乏,大都使用日语中的古代汉语或和  
制汉字词来进行翻译,将西方概念中与古代汉语相  
近或相似的词语进行拼接正如日本学者井上哲次  
(1855—1944)所说:  
关于中国最早在学科上使用美学一词的现代  
意义,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说法据黄兴涛的考证,在  
英国来华传教士罗存德1866年所编的英华词典》  
,翻译英语“Aesthetics”(美学)一词的汉语表述没  
有用美学这个词汇,而是用的佳美之理”、“审美  
之理”。1875,在由中国人谭达轩编辑出版、1884  
年再版的英汉词典,“Aesthetics”(美学)则被翻  
译成审辨美恶之法”,这种翻译基本上没有传译出  
德文美学的含义同文馆的德文馆于同治十年  
当我们需要创造新的对应词时,除了参考  
佩文韵府》、《渊鉴类函》、《五车韵瑞之外,还  
通过大规模参考儒家经典佛教经典来进行遴 (1871)开设,当时翻译的重点在算学和天文学,  
[
9]69  
。  
没有哲学的位置,但毕竟开始有了德语的输入。  
最早在学科和现代意义上使用美学这个汉字词的  
则是德国著名来华传教士花之安(ErnstFaber)。  
以日本著名学者西周(NishiAmane)创造了诸  
哲学”、“观念”、“意识”、“抽象的”、“具体的等  
87个词汇来翻译philosophy idea con- 1873,论  
”、“ ”、“  
7
sciousnessabstractconcrete等西方哲学术  
》(重版又称泰西学校论略西国学校》)中介  
绍到西方心理学和美学有关的内容,其中包括绘事  
之美乐奏之美”。1875,花之安又编著了一  
教化议》,他在书中提出经学”、“文字”、“格物”、  
,而在这787个词汇中,242个词汇来源于古代  
[9]67ꢀ68  
汉语 德国学者李博(WolfgangLippert)通  
过多年的研究认为:“西周的最大成就,是通过创生  
大量新词汇来翻译西方概念,进而丰富了日语历算”、“地舆”、“丹青音乐救时之用者”,而在  
[9]66  
长远来看,这也丰富了汉语。”  
丹青音乐后面特别加以括弧注解道:“二者皆美  
[11]75ꢀ76  
意识为例看,西周很有可能参考了中国当  
年佛经的翻译来翻译西方的术语日语的“ishik”  
。”  
1902,王国维在翻译日本文学博士桑木严翼  
4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哲学概论第二十节自然之理想———宗教哲学  
及美学时开始使用美学这个术语:“当解释自然  
之行程而加以目的之概念,则其本质亦生特别之意  
,又其评价亦异即以自然之本质为神(向目的而发  
达之神)。或由理想之点观察之,前者宗教哲学之问  
谭大轩王国维和英国传教士罗存德将“Aesthetics”  
翻译成审美学或者美学”,又很难从汉语词汇的  
概念上找到鲍姆加登关于美学感性认识的科  
的规定性事实上,鲍姆加登当年在使用这个源  
于古希腊语的“Aesthetica”(感觉知觉),也在不  
断的思考和完善,1735年的哲学的沉思首次使  
用这个概念到1741年把“Aesthetica”命名为感性  
认识的规律”,再到1742年在形而上学2版里  
称其为感官鉴别的科学”,1757年在形而上学》  
4版里改称为美的科学到最后在1758年命名  
感性认识的科学”,鲍姆加登始终以感性认识”  
为美学研究的重点正是在这种情景语境下,“美  
这个汉字词汇被日本学者用来翻译鲍姆嘉登的  
[12]286  
,后者美学之问题也。”  
同年,王国维在翻译  
日本文学士牧赖五一郎的教育学教科书时再次用  
美学这个术语:“欲使教授时有生气,有兴味,而  
使生徒听之不倦,不可不依美学及修辞学之法则。”  
显然,这里的两个美学术语的含义有所区别,后者  
更接近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美育”。这个情景语境的  
含混在日本学者那里就开始形成了,直到20世纪  
0年代,:,我  
6
国现在通行的美学这个名称同样是不十分确切 “Aesthetic”。时至今日,我们都还在为到底怎样翻  
,但是没有比它更好的词语,所以索性就作为As-  
thetik(从前还有审美学等  
译才算正确传达了鲍姆嘉登的“Aesthetic”的真正  
的学科内涵,美学的研究对象到底是感性认识能  
还是艺术而争论如果照汉语字面意  
义或曰符号外壳来理解,“美学显然是研究美的  
科学研究美的学问的意思,这与鲍姆嘉登的初  
衷明显不同。  
[13]116  
其它译名,但还是美学好一些)。”  
谭大轩王  
国维与英国德国传教士在翻译和使用美学一词  
上面的差别反映出清末民初美学转型的语境特征。  
谭大轩把美学解释为辨别区分的  
概念和有关”“知识运用的法则简言之,美  
学为审美()之学”,这与英国传教士罗存德的审  
美之理相似而异于德国传教士花之安所谓丹青音  
乐皆美学之说花之安的翻译则与今天所谓的艺  
术学接近,而王国维的翻译则同于日本学者的翻  
,在意思上接近谭大轩的译法但无论是花之安  
还是罗存德,抑或是王国维和谭大轩,都没有完整的  
翻译出鲍姆加登(1714—1762)美学的意思花  
之安将本为艺术学的绘画(美术)和音乐学作为美  
学的内涵仅涉及到美学的研究对象之一,与鲍姆加  
登的感性认识的科学之说还有距离,但他代表了  
德国19世纪后期美学研究的转向,即将艺术纳入美  
学的研究范围花之安的美学概念对宗白华有着  
深刻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后期,宗白华在一次  
有关艺术学的讲演中还提到:“艺术学本为美学之  
,不过,其方法和内容,美学有时不能代表之,……  
美学的活动,包括艺术品的欣赏和创造,自然的欣  
1757年到1802,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担  
纯粹哲学讲席讲授形而上学》、《逻辑学》、《自  
然地理学等课程时,曾经选择鲍姆加登的著作作为  
[16]313  
教学参考书,称其丰富和精确” ,康德在前批  
判时期已经开始考虑到纯粹理性批判与鉴赏力批判  
即美学之间的关系,鲍姆加登的美学思想对康德前  
批判期的经验主义美学影响很深康德的贡献在  
,他使鲍姆加登开创的美学从仅仅作为一门感  
性认识的科学向美学成为由感性认识向自由意志过  
渡的不可或缺的桥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美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的时候,主要以研究人  
们的感性经验和感性认识为主,或者说美学主要是  
一门经验科学”。而无论是谭大轩王国维还是和  
英国传教士罗存德德国传教士花之安的翻译,都尚  
未完全传达出鲍姆加登的美学的原有之意,其原  
因在于语言一般是不可译的”,任何一种语言被译  
成另外一种语言的时候都有可能出现词量的借用、  
扩充或者新造,借用扩充和新造因语境的不同难免  
会出现语义失真的现象,“美学术语的翻译正是  
这种失真的典型。  
[14]511ꢀ512  
,人类之交接礼仪等等。” 1932,宗白华  
在介绍两本中国画学著作的时候再次提到:“美学的  
研究,虽然应当以整个的美的世界为对象,包含着宇  
宙美人生美与艺术美;但向来的美学总倾向于以艺  
日源外来词美学概念的重语现象  
[15]43  
术美为出发点,甚至以为是唯一研究的对象” 。  
除了因两种语言的历史语境不同而造成美学术  
42  
钟仕伦清末民初美学转型的语境分析  
语的失真,翻译过程中还会出现重语的现象。  
如前所述,由于历史语境的限制,我们今天还在使用  
的很多关于美学的概念范畴命题大都属于汉语的  
晋恭帝司马德文封赐刘裕为宋公的诏策中的话,  
自然有虚饰的成分在里面现存宋书为南朝梁代  
的沈约所编,李延寿的南史编撰于唐代初年,“美  
一词很有可能是随着日本遣隋僧遣唐僧”  
日源外来词”,它们来自于19世纪后半叶和20  
纪初的日本,而日本又从德语英语法语等西方语  
言翻译过来据崔崟丁文博的统计,在刘正埮高  
的回国而传到日本,通过汉语训读法”,按日语的  
文法读汉文,并在日本传播开来到了明治中期,即  
名凯麦永乾史有为编著的汉语外来词词典, 1885年前后,日本学者用源自古代汉语的美化来  
889个日源外来词,而在这889个日源外来词中,  
与美学学科相关的有131,例如审美美感美化、  
情操哲学形而上学唯心论唯物论表象抽象、  
概念范畴原理观念批评观照知识意识直  
直觉主观主体自由文学艺术建筑人格、  
思潮思想美术悲剧喜剧作品作者想象象  
内容感性理性绝对相对客观客体类型、  
理论理念现实现象意匠意义印象等等,约占  
翻译英语的“beautification”。  
依据日本汉学家铃木修次的研究,“新汉字词产  
[
17]33  
生的截止期限定在明治中期,1885年前后” ,  
日本人创造的新汉字被广泛使用,也极有可能是按  
照汉语的语素和语素意义,并按照汉语的构词法则  
去构造的”。从甲午战争(1894)到五四运动(1919),  
中日之间的词汇交流进入一个高峰期。“中日甲午  
战争后的几年间,日文版的中译本已经上升到译文  
书的第一位,正是在这段时间里日本人创造的汉字  
(即和制汉字词)大量流入中国据日本学者实藤  
惠秀的研究,1906年的中国留日学生已多达8000  
自此,日语中的和制汉字词就源源不断的通过  
留学生之口留学生之手传入中国自古以来,汉  
汉语词汇的单向流动(中国日本)开始变为双  
向交流,中日甲午战争后的一段时间,几乎变成由日  
[17]173ꢀ177  
整个日源外来词的15%  
这些词汇构成了  
中国美学现代转型的语言语境”(“内部语境”),制  
约着中国美学的学科建设和现代转型研究当我们  
用现代汉语来翻译这些日语的时候,由于古代汉语  
和现代汉语的语义差异具有双重语义特点,这就出  
现了翻译中的双重语义的重叠现象我把这种双重  
语义的重叠现象称之为翻译中的重语现象清末  
民初中日语言交流中所产生的借词———“汉语回归  
借词原语借词”———的双重性质,致使中国美学  
[
17]24ꢀ25  
语到汉语(日本中国)的另一种单向流动” 。  
与美学和艺术有关的词汇,诸如美术”、“曲线美”、  
的概念范畴命题与西方美学相比有着非常复杂的 演技”、“音符”、“画报”、“摄影”、“水彩画”、“裸体  
关系,只有首先弄清楚它们之间的本义和借用义以  
及翻译中的回归义,我们才有可能弄清楚什么是中  
国美学自身的术语什么是日语来源词以及它们之  
间的同和异,从而清理出中国美学现代转型的语言  
语境。  
”、“文学”、“艺术”、“叙事诗”、“抒情诗”、“旋律等  
词汇大量进入中国。“美化这个重语词汇也有可  
能从日本回流到中国,成为同形异义的汉语外来  
。  
但日本人在使用古代汉语翻译西方美学概念的  
时候,如果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则将古代汉语加以  
改造,使之适合新的西方概念比如现代汉语的美  
一词,意为美的感觉”,源于日语的美感”(“bi-  
例如美化一词,现代汉语的意思是加以装饰  
或点缀使其美观”。汉语外来词词典》,现代汉语  
美化来自日语的美化”(“bika”),而日语的美  
[18]234  
”(“bika”)则来自中国的古代汉语 早在南 kan”),日本学者用以翻译英语的“senseofbeau-  
北朝时期,“美化一词就开始流行。《宋书·武帝 ty”。而中国古代却没有双音词美感”,只有单音词  
就有美化一词,原文为辩方正位,纳之轨度,  
蠲削烦苛,较若画一,淳风美化,盈塞宇宙是以绝  
域献琛,遐夷纳贡,王略所宣,九服率从”(《南史·宋  
武帝纪》“盈塞宇宙盈塞区宇”)。“美化在这里  
的本义是说在宋公刘裕平定桓玄和卢循后,东晋  
疆域内国泰民安,社会风气淳朴有序。“淳风美化”  
也就是风化淳美的意思,这是东晋最后一位皇帝  
”,这就造成了翻译中的缺失”。  
王国维当年在论新学术语的输入时说,如同当  
年翻译佛典苦其周秦言语之不足一样,“近世之言  
,至翻译西籍时而又苦其不足”,但日本所造译之  
汉语则可利用。“数年以来,形上之学渐入于中国,  
而又有一日本焉,为之中间之驿骑,于是日本所造译  
西语之汉文,以混混之势,而侵入我国之文学界好  
4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奇者滥用之,泥古者唾弃之”。王国维认为,日本学  
其运用于美学研究领域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  
中分析红楼梦壮美特征时认为,如宝玉与黛  
玉最后相见的情景,“此书中随处有之,其动吾人之  
感情何如! 凡稍有审美之嗜好者,无人不经验之  
者在翻译西方术语时十分慎重,大都经过长时间的  
推敲,“经专门数十家之考究,数十年之改正,以有今  
日者也”,经日本这个翻译的驿骑”,新学术语大量  
涌现,因此,使用日本翻译的新学术语,在行文的准  
确和概念的精确上要比自己创造的新词来翻译西方  
书籍好一些;但日本学者也有不甚精确之处,如用汉  
语的观念”、“直观”、“概念翻译“idea”、“intui-  
[7]69  
” 。日本也曾经用审美学来翻译鲍姆加登  
美学”(Aesthetic)。而中国古代表达与审美”  
同一个意思的词用的则是课美”。“课美源自王粲  
玛瑙勒赋》:“游大国以广观兮,览稀世之伟宝。  
总众材而课美,信莫臧于玛瑙被文采之华饰,杂朱  
tion conception,·的  
”、“  
[20]24  
共名翻译conception亦可;而且在翻译时,“日本  
绿与苍皂。” “的本义为”,尝  
人多用双字,其不能通者,则更用四字以表之中国  
品第之意,“课美审美的含义王粲这  
[6]128ꢀ130  
则习用单字,精密不精密之分,全在于此” 。  
里所用的课美”,实际上也就是对玛瑙之自然美的  
最晚在8世纪后期,古代汉语的字就传到了日 审美”。  
,日本学者在15世纪有意识明确地将作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每一种语言,无论有  
[
19]  
一个审美概念来使用 因此,“美感这个双音词  
极有可能就是日本学者将这两个中国  
习用的单字(单音)”词合为一个双音词美感来翻  
译西方美学中的“senseofbeauty的结果。  
多复杂,都处于一种由古老的呼声一劳永逸地设置  
的开启中与其他语言的侧面相似———邻近的声音  
包含着类似的意义———只是为了证明每一个语言与  
这些深层的深埋的和几乎沉默的价值之间的纵向  
[21]305  
崔崟丁文博把汉语中的日源外来词分为汉语  
回归借词原语借词两类,“即如果某词首先出  
现在中国的文献资料上,传到日本后词性及词义未  
发生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又原封不动地返  
回中国的,可判定该词是汉语回归借词反之,如果  
某词在中国的文献资料上产生而首次出现在日本文  
献资料上的,或者词形虽然在中国文献资料上曾有  
记载,但是流入到日本后语义发生了改变,经日本语  
义改变后又回流到了中国的词语,可判定为原语借  
关系而被注意和记录” 。通过日语翻译引进中  
国的美学的日源外来词中,无论是单纯词还是复合  
词中的借形词,抑或是回归借词和原语借词,它们与  
中国固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都有直接或间接的  
渊源关系,显现出重语特征,这种翻译语境中出现  
重语特征是清末民初美学转型中不可或缺的研  
究内容。  
结语  
通过对清末民初社会语境翻译语境和日源外  
来词的语义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惟有把中国美学放  
在它产生的情景语境(外部语境)和语言语境(内部  
语境)中才能追问到的它的本源性和特殊性,从而形  
成理论的规范性,才能对中国美学的转型给出合理  
的现代阐释清末民初中国美学的转型表现出两个  
基本特征一个是新民救国和洋务运动的需要,从  
西方输入了大量的科学技术文化思想,在这种时代  
思潮的冲击下,包括美学思想资源在内的悠久的中  
国传统文化受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汉魏之际叛散  
[17]41  
” 。按照这个分类,“美学”、“美化”、“审美以  
美术”、“文学”、“文化等都属于原语借词”。  
单从语言层面看,日源外来词具有双重性质虽然  
同汉语一样构成要素是汉字,但是它在日语环境下  
产生,不可避免地带有日本语言日本文化的特征,  
同时,它又是汉语外来词,汉语汉文化的要素又不  
[17]92ꢀ93  
可泯灭” 。按照日语构词法,源自日语的汉语  
新词,又可分成单纯词复合词派生词”。依照这  
个分类,“美化美感都属于日本和制汉字词的  
原语借形词,“美化可以说是单纯词中的借形 五经》,灭弃》、《》。百家杂碎,请用从  
[22]《仲长统传》,1646  
,“美感则属于复合词中的借形词。  
”  
的历史现象再次重现,致使清末民  
审美也是一个日源外来词中的原语借词”,  
初的美学转型失去历史语境,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根  
之木,此为梁启超和王国维大声疾呼保存旧学的原  
因所在因此,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受到西学冲击  
和旧学衰颓的双重挤压第二是中国美学的现代转  
日语为“shinbi”,意思是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  
由日本学者根据英语“aestheticappreciation”意译  
[18]312  
而成 日语的审美一词,似由王国维开始将  
44  
钟仕伦清末民初美学转型的语境分析  
型在理论术语和概念范畴的语义规范上受到日本  
末民初回归中国,由留日学者从日语翻译进来,赋予  
它们时代的语用意义,这在美学概念上便造成了双  
重语境即重语的问题因此,惟有从双重挤压和  
双重语境中解放出来,才能建成中国美学的意义的  
逻辑”,建成中国美学的科学的始基”。  
等外来词汇的制约这些词汇中有些是中国古代传  
进日本的词汇,日本因自身词汇的贫乏借以翻译西  
方美学理论但这种借用,无论是借形还是借音,日  
本学者都赋予了它们新的涵义这种借用词又在清  
注释:  
李安宅(1900—1985),河北省迁安县人。1924年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毕业后赴美留学,在加尼福利亚大学和耶鲁大学人  
类学系深造。1936年回国,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华西协和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李安宅的美学》,1934年由世界书局出  
,后来编入商务印书馆1936年出版的他的语言·意义·美学一书中,该书今由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再版。  
康有为梁启超都认为,国家要富强,只有译书而已梁启超说:“苟其处今日之天下,则必以译书为强国第一义,昭昭然也。”  
参见:梁启超变法通议·论译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中华书局1989年版,66。  
日本汉学家石川忠久说:“汉语训读法是公元八九世纪在日本确立的,即在汉文字上注训点,按日语的文法读汉文正因  
为有了训读法,即便在遣唐使被废止后,日本人也没有在阅读汉籍上产生困难。”参见:《日本的文化基础是汉文———访日本  
二松学舍大学教授石川忠久先生》,《光明日报》20131224日第8。  
崔崟认为,和制汉字词的借形词是日本人在翻译西方语言的过程中,按照汉字词的造词结构创造的新词语它们数量最  
,构成原语借词的主要部分例如:‘辩证法’、‘传染病’、‘电话’、‘代表’、‘概念’、‘干部’、‘公仆’、‘美感’、‘内分泌’、‘无  
产阶级”。:崔崟丁文博日源外来词探源》,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3年版,53。  
说文解字》:“,试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随部第十:“,试也王念孙广雅疏证卷五上:‘,第也谓品第之  
。’《逸周书·大匡解:‘程课物徵。’”,古作”,观察鉴别反复覈实之意。《说文·釆部》:“,悉也,知宷谛  
从宀。”:“,篆文宷,从番。”段玉裁注曰:“()锴曰:‘,覆也,别也能包覆而深别之也。’按此与字从  
敫同意。”说文·襾部:“,实也考事而笮徼遮,其辞得实曰覈。”段玉裁注:“襾者,反复之笮者,迫之;徼者,巡  
;遮者,遏也言考事者定于一是,必使其上下四方之辞,皆不得逞,而后得其实,是谓之覈,此所谓咨于故实也,所谓实事  
求是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段注》,成都古籍书店1981年版,52、378。  
参考文献:  
[
1]李安宅.语言·意义·美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2]〔波兰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M].刘文潭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3]〔苏联〕M.奥甫相尼科夫,B.A.拉祖姆内依.美学简明词典[K].苏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C]//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G].北京:中华书局,1989.  
6]王国维.静安文集[G]//谢维扬,房鑫亮.王国维全集:1.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7]王国维.诗文[G]//谢维扬,房鑫亮.王国维全集:14.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8]朱有.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册[G].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9]〔郎宓榭,阿梅龙,顾有信.新词语新概念:西学译介与晚晴汉语词汇之变迁[M].赵兴胜等译.郭大松审校.济南:山东画  
报出版社,2012.  
10]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11]黄兴涛.“美学一词及西方美学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近代中国新名词源流漫考之三[J].文史知识,2000,(1).  
[
[
[
[
[
[
[
[
[
[
[12]〔桑木严翼.哲学概论[G].王国维译//谢维扬,房鑫亮.王国维全集:17.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广州:广东教育出  
版社,2009.  
[
13]〔竹内敏雄.美学百科辞典[K].池学镇译.陈百海,凌家民校.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4]宗白华.艺术学[G]//宗白华全集:第一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15]宗白华.介绍两本关于中国画学的书并论中国的绘画[C]//宗白华全集:第二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16]〔康德.1765—1766年冬季学期课程安排的通告[C]//康德著作全集:2.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004.  
[
[
[
2
4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7]崔崟,丁文博.日源外来词探源[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3.  
18]刘正埮,高名凯,.汉语外来词词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  
19]王向远.中国的”、“感物与日本的”、“物哀”———审美感兴诸范畴的比较分析[J].江淮论坛,2014,(2).  
20]王粲.王粲集[M].俞绐初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  
21]〔米歇尔·福柯.词与物[M].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22]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
[
[
[
[
ContextAnalysisofAestheticTransformation  
intheLateQingDynastyandtheEarlyRepublicofChina  
ZHONGShi-lun  
CollegeofLiberalArts,SichuanNormal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66,China)  
(
Abstract:Therearetwobasiccharacteristicsintheaesthetictransformationinthecontextin  
thelateQingdynastyandtheearlyRepublicofChina.Oneisnewintellectualswillingtosave  
thecountrywith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whichhasbeenrefutedbytheinputofwesternsci-  
ence,technologyandculturefromthosepowerfulnations.ThenihilismofputtingallthoseChi-  
nesetraditionalclassicsasidecausedthelackingofcontextofaesthetictransformationinthelate  
QingdynastyandtheearlyRepublicofChina.Theaesthetictransformationwasthenunderdual  
extrusionofbothwesternschoolsandthedecayingofChinesetraditionalthoughts.Anotherre-  
strictionliesinJapanesetermsoriginatedfromancientChineselanguagebutgreatlyenriched  
withnewconnotations.Therefore,whenthoseJapanesetermsborrowedintoChinese,ithas  
doublecontexts.Nomatterwhereaestheticconceptscomefrom,JapaneseorChinese,their  
sourcesandparticularitycanbeknownonlywhenbeingputintohistoricalcontextsandspecific  
conditions.AndthelogicofmeaningofChineseaestheticscanthusbeconstructed.  
Keywords:thelateQingdynastyandtheearlyRepublicofChina;aestheticstransformation;  
contextanalysis;doublecontext  
[责任编辑:张卉]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