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46卷第3期  
2
0195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46,No.3  
May,2019  
隐藏的合宪性审查:“代孕子女监护权案”  
的法理路径与司法影响  
a
b
李帆,范继增  
(四川大学a.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b.法学院,成都610207)  
摘要:依据国际法理论,受国际法约束不等于国际条约在国内法体系具有直接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或者缔结的国际条约仅在国际层面对国家有约束力由于现行宪法立法法缺乏对  
国际条约效力的一般性规定,国内立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适用法律的具体规定或者司法解释就成为国内法院适用国  
际条约的法律依据但是,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代孕子女监护权案中适用儿童权利公约的方式改变了  
既有的国际法适用模式,将代孕子女类推为继子女后赋予上诉原告监护权,但是这显然违反了我国民法秩序下的  
身份法定原则法院依据儿童权利公约中的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分配了代孕子女监护权,为法院保障人权提  
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案例同时,现行宪法第三十三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为法院适用国际人权条约提供了合  
宪性基础在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合宪性审查机制时,适用与宪法权利性质相同的国际人权条约规范或者原则,  
既可达到保障人权的效果,也可为法院参与合宪审查提供空间。  
关键词:合宪性审查;国际法的效力;合宪性解释;宪法;“代孕子女监护权案”  
中图分类号:DF2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9)03-0019-13  
前言  
儿童权利公约第三条确立了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我国作为该公约的起草参与国和缔约国,亦应在立  
法和司法中体现这一原则。”  
我国宪法立法法皆没有明确规定全国人  
大常委会缔结或者批准的国际条约的地位和效力。  
龚刃韧教授依据司法实践认为国内法院无法直接适  
我国法院在涉外案件中直接适用民商事国际条  
用已批准的国际人权条约然而,2016,上海市  
约或国务院缔结的双边条约的案例并不罕见,但  
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简称上海一中院”)代孕子  
女监护权案援引并承认儿童权利公约的司法效  
是在不含任何涉外因素的上海代孕子女监护权案”  
中直接适用国际人权公约尚属首次现任最高人民  
法院院长在2017年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时肯  
定了适用儿童最大利益原则作为判决实质依  
,突破了旧有的司法实践值得注意的是,上海  
一中院在判决书中并没有具体解释国际人权条约与  
[1]  
国内法的关系,也未提及已将该公约精神转化为国  
2017年起,部分基层和中级法院开始援引  
内法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而是直接指出:“联合国 儿童权利公约相关条款,但是这些引用在判决中  
收稿日期:2018-12-10  
作者简介:李帆(1990—),,河北石家庄人,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法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宪法学人权法  
;  
范继增(1985—),,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法学博士,四川大学法学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法宪法与比较  
。  
1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仅起到修饰性或者补充论证的功能,对案件的结果  
入的理念认为,中国法院有权直接适用已获批准的  
[5]340  
不具有实质性的影响。2018,重庆市高级人民  
国际条约 国际人权条约效力的争论核心是法  
院是否可以直接适用国际人权条约。  
法院在邓德波案再审程序中驳回了申请人要求直接  
适用儿童权利公约的请求,但驳回理由仅是国内  
特别法优于一般性的国际规范重庆市高院在判决  
中回避了法院是否可以直接适用儿童权利公约的  
问题,但承认了儿童权利公约》“199211  
部分中外学者将我国外交代表在联合国专门人  
权机构的发言作为确定我国法律体系下国际人权条  
约效力的依据在缺乏宪法及立法法等权威性文  
件规定的情况下,中国代表团向联合国人权机构提  
交的履约报告声明答复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  
的官方文件成为剖析我国政府对待国际人权条约立  
场演变的重要资料。  
日在我国生效”。  
上海代孕子女监护权案和重庆邓德波案留  
给我们关于国内法和国际人权条约在国内法体系中  
具有何种法律效力的思考笔者需以当下的法律体  
系运行实践和中国政府外交代表的言论为基础,探  
讨国际人权条约与国内法的实际关系其次,由于  
本文主要研究上海一中院在代孕子女监护权案中  
援引国际人权条约条款的功能和作用,需要从案例  
分析视角,在研究法院释法的合理性和说服力基础  
上探究儿童权利公约第三条与判决结果的实质性  
联系最后,由于当下国际人权条约条款普遍具有  
中国代表团在1990年向联合国禁止酷刑委员  
会提交缔约国履行报告时指出:“根据中国的法律制  
,中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要经过立法机关  
批准或国务院核准程序,该条约经批准后生效,即对  
中国具有法律效力,我国即依条约承担相应义  
。”这段文字的直观印象是一旦中国签订国际人  
权条约,不需要经过特殊的转化,即可对本国产生约  
束力但法学界存在不同解读有学者将该声明视  
作国际人权条约在国内法律体系中具有直接效力的  
[2]73  
了宪法性质 ,中国法院援引或者适用人权条约  
的规范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  
定的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在最高法  
院废止齐玉玲案的批复后,适用宪法与建立合宪  
性审查机制的压力似乎全部落在了全国和各级人大  
常委会的身上然而,上海代孕子女监护权案的  
判决为分散各级人大常委会的压力提供了另一条路  
法院在部分案件中可以通过公开适用具有宪法  
性质的国际人权条约原则和规则解释,补充和完善  
立法规范,或者在适用已有的立法规范会明显导致  
不公平违反人权和利益不平衡时,通过人权公约原  
则和价值改变立法规范含义或者创设新的规范这  
种模式不仅回避了我国法院无权解释宪法和进行合  
宪性审查的局限,也可以激活国际人权条约在我国  
法律体系中功能,建立开放性的中国宪法秩序。  
[
6]289[7]210[8]436  
证据  
;有的学者认为该声明明确了国际  
人权条约是国内法律体系的一部分,但并未回答法  
院能否直接适用人权条约;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国  
际人权条约只是在国际层面对中国有拘束力,但该  
声明并未赞同条约在国内法体系的效力和直接适用  
[9]  
因此,“该条约一经对中国生效,即对中国具  
有法律效力的承诺,不足以推断出国内司法机构能  
直接援引适用国际人权条约的结论。  
1991,中国代表团在回答禁止酷刑委员会的  
问题时,似乎承认了国际人权条约对内具有直接效  
———“根据其法律制度,一旦中国批准或加入了一  
项国际条约并且该条约已经生效,就不需要额外的  
国内立法来实施该条约”,该声明指出我国一旦批准  
或加入某个国际人权条约后,其条约内容则自动并  
入国内法而在1996,面对儿童权利委员会询问  
我国法院是否有援引国际人权条约的判决时,外交  
代表答复道:“根据中国法律,当中国国内法与中国  
批准或中国为缔约国的国际公约相一致时,将适用  
国内法,并通过适用国内法的方式实施相关国际条  
约的规定只有在国内法没有规定的情况下,法院  
判决才会引用国际人权条约的相关规定由于儿  
童权利公约关于未成年人审判程序的规定符合中  
国有关法律,中国法院直接适用国内法审理涉及未  
国际人权条约在我国法律体系的效力  
我国法院能否直接适用国际人权条约是永不过  
时的宪法学研究问题我国宪法立法法并未  
对国际条约在国内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效力作出明  
确规定。《宪法第六十七条和第八十一条赋予全国  
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条约和国家主席根据决定批准  
和废除条约的权力有学者认为,宪法性法律未  
规定国际条约的效力,导致其不能成为国内法律体  
[3][4]192  
系的一部分 ;但仍有学者依据早期批准即并  
20  
范继增隐藏的合宪性审查:“代孕子女监护权案的法理路径与司法影响  
成年人的案件,无需援引公约的具体规定。”由此  
可见,法院通常会优先选择适用符合人权条约标准  
的国内法作为履行人权条约的方式只有在国内法  
缺少规定的条件下,法院才会选择直接适用国际人  
权公约但是,我国外交代表在2013年回答联合国  
法律适用法规定的涉外条件,直接适用儿童权  
利公约中的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作为分配监护  
权的法律依据。  
二是通过行政手段实施的条约如政府政府  
部门之间签订的双边的合作协议(cooperationa-  
儿童权利委员会的提问时指出:“中国法院审理案件 greements)以及备忘录(MemorandumofUnder-  
ꢂꢁꢀ  
依据国内法,不直接援引公约条款。”2014standing)。根据缔约程序法》,政府间的双边或者  
ꢇꢁꢀ  
面对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委员会的提问时,我  
国外交代表更加明确地指出:“按照国际条约在中国  
适用的惯例,中国审理涉及公民的经济社会及文化  
权利的案件是不能直接援引国际人权条约作为法律  
依据,而是适用将公约内容作为立法程序转化后的  
多边协定属于国际条约这些合作协议通常由行  
政部门直接实施,不再需要通过国内立法进行转化。  
政府间的国际合作协定通常不直接授予个人权利。  
个人可以成为部分条约条款的受益方当无法获取  
预期的利益,政府间的协定可以为个人索赔提供法  
律依据通常来讲这类条约仅限于特定的经济商  
事和外交领域,且从性质上不同于为个人设定主观  
权利的全球性人权条约。  
ꢀꢁꢃ  
国内法。”  
据此,Ahl教授认为,中国在对待国际人权公约  
的态度上从国际主义过渡到现实主义”。从时间  
脉络分析,从中国代表团首次就国际人权条约适用  
表态以来,官方立场不断由国际主义现实主  
演进具体而言,“国际主义用于表明批准的国  
际人权公约对中国具有约束力,有关的条约条款已  
经自动成为国内法律制度的一部分;现实主义”  
用于否认国内法律体系中条约的直接效力或者表明  
我国法院只能适用转化为国内法的条约规范与原  
三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  
有权发布具有普遍适用于整个司法系统的司法解  
ꢈꢁꢀ  
司法解释内容包括法律解释和适用司法的指  
,皆对下级法院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在立法实  
践中,最高法院适用法律的解释是对全国人大及其  
常委会立法的补充,具有弥补法律漏洞和增强司法  
实践性的意义。1987410,最高人民法院  
发布了关于执行我国加入的<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  
裁决公约>的通知》,要求各高中级人民法院切实  
依照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在2000417日发  
布的关于审理和执行涉外民商事案件应当注意的  
几个问题的通知中指出:“对我国参加的国际公约,  
除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外,应予优先适用。”而根据  
[10]  
这与欧盟法院和美国最高法院通常认定国  
际条约在国内法律体系中不具有自动有效性的立场  
[11ꢄ12]  
相一致 。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以及法院适用国际条约的  
司法实践,我国法院能够直接适用国际条约的方式  
有下述三种。  
一是以法律中的特别规定。《民法通则》《民事 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  
诉讼法等一系列法律和行政法规均规定:“中华人  
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  
”,而在没有国际条约规定的情况下,“可以适用国  
法解释工作的规定》,第五条明确了其发布的司法解  
释具有法律效力在涉及适用国际条约相关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可向下级法院进行批复,以指导下  
级法院在具体案件中适用国际条约的方式由于最  
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具有法律效力,其批复可以构成  
下级人民法院援引国际人权公约进行判案的合法性  
依据但是,到目前为止最高法院尚未发布涉及适  
用国际人权条约的批复。  
ꢀꢁꢅ  
际惯例”。但需要注意的是,该规定只明确适用于  
特定民商事案件,不宜将其视为中国立法在处理国  
际条约和国内法矛盾时普遍采用优先适用条约和  
[13][14]101  
授权法院直接适用国际条约的立场  
此外,  
部分案件中的涉外因素可以成为直接适用国际人权  
传统的国际法理论认为国家是国际条约的义务  
主体,个人在条约中仅具有相对性利益,国际条约不  
条约的法律基础例如在德国籍弗某某·荻某某与  
ꢉꢁꢀ  
中国籍董某某离婚纠纷案中,上海市第二中级人  
能直接赋予个人权利和义务国际条约需要转化  
民法院未在公开审查国内法是否与我国签订的国际  
为国内立法,赋予其可实施的效力国际条约转化  
国内法通常通过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国内特别立法  
条约相冲突的情况下,直接认定符合涉外民事关系  
2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的方式;二是通过对现行法律的修订在二元论背 规定第五条也为法院在合约性解释过程中援引域  
景下,国家议会批准的国际条约仅在国际法层面约  
束国家行为,国际法不能自动并入到国内法体  
外判决提供了空间依据2002最高人民法院关  
于审理国际贸易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九条  
的规定,各级法院有义务在审理相关案件中以符合  
[15]51  
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采用二元论的国际法和  
ꢂꢌꢀ  
国内法关系模式,分离对外主权和对内主权,保护内  
我国缔结或者加入的国际公约方式解释国内法。  
[
16]137  
部事务不受外部势力的干涉 主权的二重性  
因此,援引和分析相关的国际法规范成为解释和适  
用国内法的必要前提在此种情况下,国际条约为  
解释国内法规范提供了指引。  
分离是约束国际法在中国法律体系内产生直接效力  
ꢀꢁꢊ  
的原因全国性立法或者来自于最高法院的解释  
是授权国内法院直接适用国际条约的权威性法源。  
中国法院直接援引并适用国际人权条约的判决  
非常罕见在上海代孕子女监护权案判决前后,  
法院仅在个别具有涉外因素的案件中直接适用儿  
上海一中院适用儿童权利公约功能和作  
用分析  
代孕子女监护权案的事实部分比较清晰上  
诉人陈莺由于没有生育能力,婚后与其丈夫罗某共  
同决定购买她人卵子,并由第三人代孕生育后交由  
罗某与陈莺作为子女抚养代孕子女仅与罗某有基  
因关系本案争议的焦点是在罗某去世后,陈莺是  
否享有对代孕未成年子女拥有合法的监护权。  
一审法院(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以代孕子女  
与陈莺不存在基因联系并且陈莺未履行法定的收养  
程序为理由确认双方没有自然血亲的事实和合法的  
拟制血亲关系同时,由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  
办法规定禁止代孕行为,一审法院以禁止从非法  
ꢋꢁꢀ  
童权利公约中的儿童最大利益原则进行判决。  
如果在国内有特殊立法或者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司法  
解释的情形下,那么可能存有法院直接援引人权条  
约进行裁判的案例除了二元论成为制约我国法院  
直接适用国际人权条约的因素外,郭三转教授认为  
我国法院不能直接适用宪法规范判案也是限制法院  
[13]  
直接适用国际人权条约的原因 具体的法律条  
款成为实现宪法权利的唯一载体;实现国际人权条  
约所规定的具体权利也必须依赖于转化人权条约的  
国内法。  
[18]  
行为获益为理由拒绝给予陈莺监护人资格 尽  
管彭诚信教授批评一审法院的判决是僵化地认定  
拟制血亲”、“对监护权取得方式的解释过于狭隘和  
200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裁判文书引用法  
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定》(以下简称“《规  
[19]  
》”)没有明确授权法院可以在刑事民事和行政案 担心判决对代孕合法性产生一定的导向” ,但不  
件中直接援引国际公约,但是第五条关于根据案件  
审理的需要,经审查认定为合法有效的,可以作为裁  
判说理的依据的规定似乎保留了法院引用宪法国  
际条约和比较法的余地,这条在整个规定体系中  
产生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含义。  
能据此否定一审法院适用现有法律的准确性首  
,彭教授指出以血缘为基础的亲权是我国民法  
通则第十六条和第十七条确立的监护制度的一部  
,但是从第十六条可以推导出父母无法履行监护  
权时,与被监护人有基因联系的祖父母自动享有法  
定监护权人的资格这也是一审法院判决的主要法  
律依据其次,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规定  
的行政登记或者公证是建立收养关系的程序性要  
,缺乏登记导致了法院无法承认陈莺与代孕子女  
间构成养父母和养子女的关系。  
一方面,《规定开宗明义地将立法法作为本  
规定的法源由于宪法立法法尚未普遍性地  
规定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国际条约在国内法中的效  
,因此这类条约缺乏在国内自动生效的国内法媒  
这就意味着合法有效的权威国际法规范必须  
是经过人大立法转化后产生的国内法或源自最高法  
二审判决的价值出发点是保障陈某和代孕子女  
间已形成尚不受制定法保障的家庭关系因此,  
论证陈某和代孕子女拟制血亲的合法性成为二审法  
院的主要任务二审法院基于禁止非法行为类推  
合法化的司法原则,裁定1991年最高人民法院的  
ꢍꢌꢀ  
院的司法解释和工作规定方可适用。  
另一方面,《规定第五条没有实质性地限制审  
判机关援引法律的范围只要非权威性规范的援引  
不会对判决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且不会同我国已有  
的法律秩序相冲突,那么普通法院依旧可以援引国 关于夫妻离婚后人工授精子女法律地位如何认定  
[17]  
际条约和比较法作为补充性或者说服性法源 。  
的复函》(以下简称复函》)不能成为认定代孕子女  
22  
范继增隐藏的合宪性审查:“代孕子女监护权案的法理路径与司法影响  
为陈莺与罗某的婚生子女同时,由于陈莺未能办  
理收养登记手续,因此二审法院也拒绝承认其是代  
孕子女的养母但是,二审法院为了在现有法律体  
系内维护陈莺和代孕子女已形成的家庭关系”,只  
能依据婚姻法第二十七条将其关系类推解释为  
继父母与继子女间的抚养关系。《婚姻法条文没有  
专门解释继父母继子女的概念,最高人民法  
院也尚未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但是曾任最高人民  
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的梁书文在其主编的中华人  
民共和国婚姻法诠释中将继子女的范围限定在妻  
对于夫与前妻所生子女或夫对于妻与前夫所生子  
的家庭两者特征上的相似度使部分学者相信非婚  
生子女与生父母配偶间应视为继子女和继父母的关  
[25][26]430  
赞成该类推的学者认为开放性理解继  
父母和继子女关系适应复杂的社会现实……符合立  
[19]  
法目的” 。本案主审法官同样认为扩大解释继  
子女范围有助于改变我国婚姻家庭法尚处于规范  
传统家庭模式的不足,鼓励家庭生活中各类非血亲  
的父母与子女间的赡养关系符合婚姻法的立法目  
[27]10  
的和意图 但是,这种论证本身就具有相互矛  
盾的嫌疑规范传统模式下家庭关系的立法目的能  
否直接用于现代科技和道德变化后的权利义务归属  
和人的身份变化,仍值得商榷无论是大陆法系还  
是普通法系的法治国家都是通过明确的立法条文规  
范家庭成员间的身份关系和继承关系例如,德国  
的家事立法将履行收养程序作为亲生父母一方的配  
[20]111  
” 。相关的教科书也将继子女解释为配  
[21]120[22]221  
偶一方对另一方与前偶所生子女”  
尽管  
教科书的解释忽略了养子女在其养父母再婚后与其  
新的配偶依旧可以推定为继父母与继子女的关系,  
但是继子女的出生日期或者收养日期通常要早于其  
[28]  
偶享有监护权的法定条件 ;而美国是通过各州的  
[23]122  
亲生(收养)父母一方再婚之日 笔者并不否  
认二审法院作出的子女出生时间在婚姻缔结之前  
还是之后,并非婚姻法规定的认定形成有抚养关  
系的继父母和子女的实质性要件的解释,但是该结  
论的有效性仅限于在缔结婚姻时确定已怀孕女方的  
胎儿与男方没有基因关系在亲生父母一方与第三  
人缔结婚姻后,依据具体的抚养事实确定继父母与  
继子女的具体类型,以便明确他们之间的民事权利  
立法自行确定家庭身份关系,密歇根州的立法确定  
[
29]  
生父的配偶不能自动成为非婚生子女的母亲 。  
二审法院适用类推解释的合法性存在疑问首  
,类推解释不能成为违法者获益的途径上海一  
中院在判决中首先依据禁止非法行为合法化的原  
则拒绝依据1991年最高法院的复函将非法代孕  
子女视为婚生子女但是,二审判决将代孕生育非  
婚生子女纳入到继子女的类推,事实上帮助陈莺  
从违法行为中获得了合法的身份和实现抚养子女的  
愿望以抚养事实和抚养意愿作为确定拟制血亲的  
基础,不仅会导致认可代孕子女的亲权由分娩母亲  
转移至代孕母亲,从而达到对代孕行为默认的效  
ꢀꢌꢃ  
和义务关系。  
婚姻存续期间内出生的非婚生子女是否自动成  
为继子女是确定监护权的核心环节二审法院以陈  
莺是否实际担负履行抚养义务和是否愿意继续履行  
抚养义务作为判断标准二审法院的评判标准与房  
[18]  
” 。其次,身份法定是现代国家的法治原则之  
亲属身份的设置建立和变更,普遍应由国家立  
法所调整尽管立法本身没有对继子女内容和范  
围作出解释,但是其依据社会常识及大众认知,“继  
子女的含义具有相对确定性这也是许莉教授质  
疑二审法院将代孕子女适用类推解释为继子女”  
[24]  
绍坤教授的民法学说相一致 由于房教授学说  
的内容包括了主观性意愿和客观性事实两个部分,  
与确定习惯法规范的要素相重合,因而法院需要依  
据习惯的构成要素检验学说的有效性,民众心理认  
可和法院普遍适用是习惯法有效性的构成要素遗  
憾的是,二审法院在说理过程中忽略了证明习惯的  
有效性,这也直接削弱将非婚生子女推定为继子  
的正当性另一方面,在缺少具体对继子女的法  
律定义和司法解释的情况下,法院必须寻找非婚生  
子女和继子女的共同特征,使其成为将非婚生子  
类推至继子女范围的充分条件显然,非婚生  
子女和继子女都仅与婚姻缔结一方具有基因的关  
,婚姻的另一方愿意与其共同生活,并形成了固定  
[30]27  
合法性的原因 再次,从客观解释和文义解释  
角度分析,《婚姻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先确定继父  
母和继子女间的身份关系,而后在第二款设置法定  
的权利和义务以鼓励继父母和继子女间建立抚养和  
赡养关系但是,二审法院以抚养关系的存在得出  
双方符合继父母子女关系的结论是因果倒置,违  
背了立法的逻辑尽管主审法官侯卫清将能动性解  
[27]  
决现实问题作为类推性解释的合法基础 ,但是这  
2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ꢅꢌꢀ  
却挑战了全国人大立法至上的宪法秩序即便立  
护权的重要理由。  
张雪莲教授认为,上海一中院援引儿童最大利  
法部门可以允许适度的司法能动性,法院必须在个  
案中论证能动性释法的适用范围,避免激进的司法  
原则为继父母和及子女关系认定提供支持的  
[
31]48  
ꢇꢌꢀ  
权侵害立法权威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第32  
号指导性判例是我国法院释法模式的典范最高人  
民法院虽然赞同普通法院以多样和融贯的途径释  
,但是,文义解释是基本的解释框架,具有优先地  
,其价值取向是维护法治的明确性可预测性与实  
践性的统一尽管融贯性释法不意味着文义解释具  
有排他性,但从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一些指导案例  
分析,其他解释都是围绕文义解释建构的基本框  
,在法律规范的模糊地带进行实体性的论  
方式属于间接适用笔者认为这是错误地理解了  
法院的真实意图二审法院本意是以现实的子女利  
益最大化作为确定监护权的基础但是,我国采纳  
罗马法的分娩说推定生者为母的原则阻碍了陈  
莺享有法定监护权尽管二审法院不支持依据子  
女利益最佳说确定代孕子女的母亲,但是儿童权  
利公约中的儿童最大利益成为二审法院推翻一  
审判决,实现子女最大利益的法理基础和价值导向。  
将代孕子女与没有血缘关系的陈莺类推为继父母  
与继子女”,仅是法院释法过程中达到此结果的手  
严格的身份法定原则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  
确立的释法规则都与二审法院类推解释结果相排  
二审判决的逻辑也透露出其对婚姻法第二十  
七条解释路径的不自信倘若代孕子女与陈莺的关  
系可以合理的解释为继父母与继子女”,那么援引  
[32]43  
” 。  
依据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关于加强  
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关于法律法令条文本身需  
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进行解释或者用法令加以规定”。  
婚姻法第二十七条继子女范围的确定和变更应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相关解释1981年出台 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似乎就是画蛇添足二审法  
ꢆꢌꢀ  
至今,全国人大常委会仅发布33例立法解释相  
院可以直接依据民法通则第十六条宣告陈某作为  
继母享有优先法定监护权。  
,在该决议框架下仅享有具体应用法律的最高  
人民法院在日常工作中通过解释规定批复和决定  
等方式实际履行了解释法律甚至创制规则的职能。  
因此,最高人民法院事实上成为了解释具有疑难性  
和争议性法律问题的权威机关为了维护司法秩序  
的统一,普通法院应抑制激进的能动性释法,转而通  
过对话性请示批复程序请求最高人民法院就某  
一法律实体问题作出预先解释。  
代孕子女监护权案不包含法定的涉外因素,  
但上海一中院却在二审判决中公开援引儿童权利  
公约并决定适用该公约规定的儿童最大利益原  
规范结果关联的角度分析,倘若法院仅  
依据儿童权利公约第三条确立的儿童最大利益”  
原则作为分配监护权的法律理由,明显违背了2009  
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规定》。由于尚未出现任何  
一部中国立法或者最高人民法院的具体司法解释,  
规定法院可以在不具有涉外事项中直接适用儿童  
权利公约》,因此仅将儿童最大利益原则作为判决  
结果理由,不具有规定第五条的合法有效性”。  
但是,倘若将规定的第五条解释为最高法院不排  
斥法院援引全国人大立法或者最高人民法院工作规  
定未明确授权的国际条约,但是国际条约没有成为  
独立的判决依据时,上海一中院运用儿童最大利  
原则解释”《婚姻法第二十七条的身份范围则  
符合规定适用法律的要求。  
由于上海一中院的能动性释法缺乏合法性和说  
服力,因此法院援引儿童权利公约就成为本案的  
核心焦点显然,“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在权衡利益  
过程中体现出强烈的价值导向本案主审法官侯卫  
清在其发表的论文中对适用儿童最大利益的诠释  
也直接印证了笔者的观点:“我们否定以利益取向决  
定人伦关系的子女利益最佳说……那么,在确定子  
女监护权问题上,法院必须站在未成年子女的立场  
上进行审视,根据儿童最大利益原则进行评判和裁  
[27]  
” 。尽管侯卫清法官认为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纲领性原则,其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  
代孕子女监护权案能否开启中国合宪审  
查新模式?  
宪法条文或者宪法法院的解释是确定国际性或  
者区域性人权条约在国内法效力的权威性法  
[27]  
” ,但是这并未影响该原则对判决的实质性影  
依据该原则的精神,二审法院最终将监护能力、  
对儿童的情感和家庭结构等事实性因素作为分配监  
24  
范继增隐藏的合宪性审查:“代孕子女监护权案的法理路径与司法影响  
[
33]20  
。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宪法普遍  
赋予国际人权条约宪法性地位,并要求各级法院在  
解释法律过程中不得违背国际人权条约确立的最低  
论文都提倡司法应该体现人权条约的原则,可以推  
断出主审法官主张直接适用人权条约。2017,最  
高人民法院向两会提交的工作报告中,对上海市第  
一中级人民法院以儿童最大利益原则作为分配监  
护权的依据持肯定态度尽管最高法院对下级法院  
直接适用人权条约的态度尚不明确,但是最高人民  
法院允许司法机关在保障儿童权利领域内面对新情  
况直接适用公约或者参照公约的标准解释国内法体  
现了其容忍度。  
ꢀꢌꢈ  
保障标准宪法法院或普通法院以人权条约和相  
关国际人权()司法机构的解释和判决为标准审查  
和解释国内法。  
依据我国立法实践和学术认知,在缺少涉外因  
素和最高法院适用国际条约具体司法解释的情况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国际人权条约的标准  
和精神制定和修改国内法,成为国际人权条约国内  
尽管判例在我国司法体系中不具有先例约束的  
地位,但是普通法院的判决可能会产生示范性的效  
,从而在特定地域内具有事实性的先例地位。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显然影响了本地区  
基层法院的判决在判决公布后,上海市闵行区人  
民法院在审理抚养费纠纷一案中移植了上海一中院  
适用国际人权条约的说理内容尽管儿童最大利  
原则在抚养费纠纷案中不具有实质性影响判决  
结果的作用,但是公开赞同直接适用国际人权条约  
将对我国司法体系带来潜在的改革性影响,也会潜  
移默化地建立另一种合宪性审查路径。  
ꢀꢌꢉ  
化的唯一途径在此种情况下,法院和行政机关  
只能依据适用国内立法,不能直接适用国际人权条  
[11]  
但是,上海一中院在判决中将我国作为儿  
童权利公约起草参与国和缔约国,亦应在立法和司  
法实践中体现该原则作为法院适用公约的法律依  
无疑,这是对我国既有的适用国际人权条约秩  
序的一次突破。  
006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规定  
2
国家应对未成年人利益给予优先和特殊保护依据  
中国2012年向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提交的缔约  
国报告和问题答复,《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立法  
目的就是将公约的儿童最大利益原则转化为国内  
最高人民法院2009年的规定为法院适用非  
权威性的域外法规范提供了空间倘若二审法院将  
部分学者认为最高法院废除齐玉苓案的批复  
[35]  
意味着宪法司法化问题已冻结宪法不能作  
[36]  
为直接判决的理由” 。但是,邢斌文从实证研究  
的角度证明最高人民法院是否同意援用宪法不会  
影响其他等级法院援引宪法的行为,但是所有法院  
特殊优先保障未成年人利益儿童最大利益”  
[37]  
原则作一致性的解释,并将未成年保护法设立的  
不能解释宪法 冯健鹏从中国裁判文书网(2007  
原则作为判决直接依据,则不会产生违反2009年最 ꢄ2016)搜集135份援引宪法规范的判决后发现:  
高法院规定的风险主审法官侯卫清在其文章中 (1)极少案例是对法律规范进行合宪性的解释;(2)  
承认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与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改变固有传统观念,与公约  
在宪法第三人效力领域出现直接适用和间接适用宪  
法的情况,但将宪法权利转化为民法下的公共利益;  
[27]  
精神保持一致成为合议庭拒绝援引具有传统和 (3)多数案件中援引宪法条文仅具有修饰性的作  
[
38]  
保守价值导向的国内立法原则的理由这引起本案  
判决中最大的疑问:合议庭是否认为我国法院在缺  
乏法定授权下有权直接适用国际人权条约?主审法  
官虽承认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最后结论依  
旧是墨守常规,赞同必须适用转化为国内法的规  
由于废除齐案的批复和2009年最高人民法  
院颁布的规定未能完全阻止普通法院引用宪法办  
,2016人民法院民事制作裁判文书规范明确  
指出:“裁判文书不得引用宪法……作为判决依据,  
但其体现的原则或者精神可以在说理的部分中予以  
阐述。”文书规范虽然未否定法院援引宪法的权利,  
[27]  
” 。而在侯卫清法官发表的另一篇相同主题的  
论文中,未谈及国际人权公约的适用方式,而是直接  
指出我国……亦应在立法和司法中体现该原则  
[39]  
但是显然只能适用于遵守性援引” 。法院不能  
依据宪法办案,也不能代替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  
条款作出实质性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  
百三十一条规定,法院只能依据法律进行判案,解  
释宪法的权力专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这成为我国  
[34]  
将监护权判给陈某符合儿童最大利益” 。考  
虑到最高人民法院机关刊人民司法和纯粹学术刊  
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背景差异以及判决书和两篇  
2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法院解释和适用宪法条文的宪法性障碍。  
因此普通法院能够依据已有的判决直接适用或者推  
齐玉苓案的批复内容分析,最高人民法院  
没有依据宪法审查下位法的行为,也未实质性解释  
宪法,仅是赋予了宪法权利在民事侵权法体系中直  
接适用效力部分学者对齐玉苓案批判的理由是  
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混淆了民事权利义务主体和宪  
法权利义务主体的差异本案当事人皆为私人主  
,不涉及国家行为,而教育权义务主体是国家,因  
导出抽象的宪法条款在特定情形下的含义和适用方  
同时,当普通法院在不确定立法条款是否违宪  
,有义务向宪法法院提出预先裁决的申请,并依据  
其宪法解释进行判决,以维护宪法权威。  
我国现有的宪法文本和宪法运作模式很难为普  
通法院合宪性解释提供空间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宪  
法基本权利条款多数为原则性或纲领性的规定,普  
通法院在合宪性解释的过程中无法有效确定原则性  
内容的确切范围例如,冯健鹏教授认为法院依据  
宪法第三十三条确定的宪法平等原则共同赋予男  
性和女性在计划生育法第十七条下享有生育权属  
[40]  
此不能适用宪法 宋春雨法官在其文章中明确  
指出了作出齐玉苓案批复的理由是民法没有直接  
规定受教育权,而齐玉苓受教育的机会因私人违法  
行为而丧失,因此最高人民法院批复的原意是指私  
人侵犯了未转化为民法权利的宪法利益依旧应该获  
[38]  
于合宪性解释 尽管生育权的主体具有争议,但  
是单纯依据公民享有生育权的宪法规定完全可以  
推出相同的解释效果但是,法院援引宪法平等条  
款却具有风险性在该判决中,法院援引宪法条款  
的本意是证明男女双方达成合意后才能将人工胚胎  
植入女性身体符合宪法的平等权然而,法院须在  
进行合宪性释法前确定我国宪法的平等原则属于形  
式平等抑或实质平等从相关的域外判决分析,以  
实质性平等为基础的判决结果明显不同于依据形式  
[41]  
得现有民事救济程序的保障 但是,在坚持严格  
遵守宪制教条主义的童之伟教授看来,任何一级  
[39]  
法院都不具有依据宪法弥补立法不足的权威 。  
尽管齐玉苓案的批复与合宪性审查无关,但  
是宪法学者希望合宪性解释成为后齐玉苓案时代  
[42]  
继续维护宪法在司法领域中的权威 黄卉教授  
[43]  
将合宪性解释视为宪法司法化的继续” 。张翔  
教授认为合宪性解释是不属于宪法解释”,但可以  
成为将宪法所确立的价值贯彻到整个的立法之中”  
ꢊꢌꢀ  
平等的判决结果另一方面,由于宪法没有规定  
[
44]  
的法学方法,与我国宪法体系相融合 然而,法  
治国原则下的德国法概念无法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至上的中国宪法秩序相融合王书成教授依据德国  
宪法理论明确指出适用合宪性解释前提是法院必  
普通法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司法对话的机制,宪法  
本身也缺乏对启动宪法解释的机制性规定因此,  
普通法院无法依据法律机制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对  
解释宪法和合宪性审查作出回应。  
[
45]  
须享有一定的宪法适用权” 。宪法法院在欧洲大  
陆国家享有中央性的合宪审查效力,但这不意味着  
宪法审查权由其所独享施莱希教授的论述可以很  
好地诠释宪法法院与普通法院的关系:“对宪法问题  
的判决,并不是独立的宪法法院的特权实质意义  
上的宪法诉讼也可以在其它法院进行,正如不存在  
独立的宪法审判机构的情况下,宪法仅仅通过普通  
相比于最高人民法院不断限制普通法院适用宪  
法和中国法院进行合宪性释法的困境,上海一中院  
代孕子女监护权案中适用国际人权条约和最高  
人民法院的肯定态度为我国建立隐藏的合宪性审  
模式开辟了路径尽管国际人权条约依据性质  
是国际法体系的一部分,但是人权公约的特殊性在  
于其内容与精神与现代宪法内容和价值具有重合  
各国立宪者或者宪法法院普遍将人权公约作为  
宪法审查的基础,从而建构了开放性的宪法秩  
[46]22  
法院的适用可以完全实现其效力。”  
因此,以合  
乎宪法的方式解释法律的过程无法从逻辑上摆脱普  
[47]  
[48]  
通法院消极解释宪法的事实 尽管夏正林教  
授将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规则作为  
我国司法体系允许存在合宪性解释的理由,但是中  
国学者却普遍忽略了宪法运作模式和司法体系结构  
差异阻碍了司法裁判方法的移植由于欧陆国家的  
宪法法院和欧盟法院通过判决和裁决的方式积累了  
大量解释宪法性条款的案例,且案例体系相对确定,  
。200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国家尊重和  
保障人权写入宪法第三十三条2004年修宪  
,中国已经批准和缔结了多个联合国人权条约,多  
次提交缔约国报告和回答相关公约机构相关问题,  
因此从文本内容和修正案制定背景的角度分析,宪  
法第三十三条的人权范围也应包括国际人权条约  
确立的人权标准和精神。  
26  
范继增隐藏的合宪性审查:“代孕子女监护权案的法理路径与司法影响  
相比于齐玉苓案中直接运用宪法条款进行判  
,上海一中院依据儿童权利公约儿童最大利  
原则作为分配监护权的判决基础,实质是履行了  
,也不符合婚姻法第二十七条的立法内容和身  
份法定原则无论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的国家皆  
是从立法而非司法类推的方式处理代孕子女或  
真正的合宪性审查的行为依据前述分析的判决 非婚生子女的具体家庭身份关系。  
逻辑,上海一中院显然认为现有的婚姻法民法  
通则建立的身份关系和基于亲权建立的监护制度  
不利于保障婚内代孕子女的利益,儿童最大利  
原则要求相冲突虽然我国宪法尚无儿童最大  
利益的概念,但是该原则显然符合我国宪法第四十  
九条保障的母亲儿童和家庭的利益。2006年修订  
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不仅依据儿童最大利益原  
则的影响确立了优先和特殊保护未成年人利益的原  
,而且其总则第一条中明确了依据宪法,制定本  
”,从侧面证明出宪法承认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当法院不能直接依据宪法第四十九条进行判决时,  
宪法第三十三条将为司法应该体现人权公约的原  
则和精神提供宪法性支持,从而为法院实施隐藏  
的合宪性审查留出了余地但是,需要指出的是  
尽管二审法院反对以子女最大利益确定人伦  
关系,但是儿童最大利益原则成为决定监护权归  
属的实质性因素和条件适用国际人权条约的原则  
凸显出上海一中院认为现有的立法规则不足以满足  
宪法第四十九条确立的家庭和儿童受国家保护的人  
权义务直接引用国际人权条约并作出我国应在  
立法和司法上该体现(国际人权)条约原则的背后,  
是法院希望通过适用儿童权利公约的途径最大程  
度保障儿童家庭的宪法权利。  
笔者认为,“代孕子女监护权案适用人权条约  
的模式为后齐玉苓案时代法院实施宪法审查开辟  
了新的途径由于国际人权条约与各国宪法在保障  
基本权利内容上具有重合性和价值一致性,并且成  
为多国宪法法院或者最高法院合宪性审查的依据,  
因此在开放性宪法秩序下国际人权条约具有宪法的  
性质与地位中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尊重  
和保障人权中的人权也应包含我国批准的国际  
人权条约这也为我国建立开放性宪法秩序奠定了  
基础。  
隐藏性的宪法审查不意味着法院有权公开宣布国  
内法违反国际公约或者立法无效,而是法院能以人  
权公约的标准解释国内法,甚至基于人权公约精神  
改变发展和补充国内立法规范的内容,从而实质地  
达到保障基本权利的效果。  
结论  
相比于最高人民法院在2009年和2016年出台  
的限制法院直接适用宪法进行裁判的司法规定,最  
高人民法院向全国人大提交的2017年工作报告中  
将本案作为审判工作的新发展这些事实凸显出最  
高人民法院对普通法院适用宪法和国际人权法不同  
的态度尽管上海一中院在判决中没有引用宪法条  
,但是以人权条约原则的精神改变或者决定不适  
用国内已有立法规范的本质就是合宪性审查。  
随之而来的疑问是上海一中院创造的隐藏的合  
宪性审查模式是否能在我国司法系统得以拓展?笔  
者难以在当下提供确切的答案但是,该判决在互  
联网时代下对其他法院具有示范性效果笔者认为  
上海一中院代孕子女监护权案的判决仍留给  
我们许多值得深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旧有模式  
的立法如何适应新科技时代带来的变化,如何调和  
法治与保障人权的关系,如何将现有的相对封闭的  
国内法秩序与普遍的国际法原则相联系等但是,  
本案的争议焦点不仅是法院适用类推解释的正当  
,更包括法院能否直接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直  
接适用国际人权条约。2009,最高人民法院的  
规定第五条没有赋予未转化为国内法的国际条约  
具有直接决定案件结果的效力批准的国际条约在  
我国法律体系自动生效也不符合社会主义国家普遍  
奉行的二元论国际法理论已批准条约的约束力仅 儿童权利公约属于非政治性国际人权公约,《儿童  
存在于国际层面,立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  
转化或并入赋予国际条约国内法效力。  
权利公约的价值与我国宪法和法律原则政府的政  
策理念和党的主张相契合也是最高人民法院和全国  
人大赞同上海一中院直接适用人权公约原则进行判  
案的重要理由上海一中院将适用人权公约的理由  
归为我国已批准”,这与我国通常遵照的二元论相  
冲突但是,由于我国宪法和立法法尚没有一般性  
代孕子女监护权案的判决逻辑分析,保障  
代孕子女的最大利益是二审法院判决的价值导向。  
然而,笔者认为,法院将代孕子女类推为继子  
”,既违反了禁止违法者从违法行为获益的原  
2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规范国际条约在国内效力的条款,因此最高人民法  
权威,亦是我国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部  
。  
院和全国人大的允许也可以解读为补充宪法性文件  
空白的信号宪法与司法判决尊重和维护国际法的  
感谢周伟龚刃韧白桂梅班文战黄卉毛俊响刘晗邹奕和张雪莲等教授等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注释:  
多边国际人权条约是国际条约的一部分由于联合国人权条约属于多边国际条约,因此我国学者普遍称其为国际人权公  
”。目前,共有9个联合国核心国际人权条约,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禁  
止酷刑和其它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  
公约》、《儿童权利公约》、《保护所有移徙工人及其家庭成员权利国际公约》、《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保护所有人免遭强迫  
失踪国际公约》。参见:RenrenGong,ImplementingInternationalHumanRightsTreatiesinChina,inE.Mendes&A.La-  
londe-Roussy(eds.),BridgingtheGlobalDivideonHumanRights:ACanada-ChinaDialogue,DartmouthPublishing,  
003,p.103.  
2
陈莺诉罗荣耕,上海第一中级人民法院,56/2015,见网址:http://wenshu.court.gov.cn/content/content?DocID=733844c7  
ꢄaf30ꢄ441eꢄaf1bꢄa420688e1612。  
参见:何田田国际民商事条约在国内适用问题之理论探讨与实践完善》,《南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第2。  
作者认为,民商事领域中的国际条约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直接适用和优先适用的地位,已成为理论上的主流学说并且得  
到了司法机构的认可另见:HanqinXue&QianJin,InternationalTreatiesintheChineseDomesticLegalSystem,Chinese  
JournalofInternationalLaw,2009,vol.8,p.313.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1995年的迪士尼诉北京出版社等侵权案  
,直接依据1992年中美两国政府保障知识产权协议备忘录的规定,赋予美国公民在其境内创造的知识产权以我国国内  
法保障的效力。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淮南中心支公司诉鄂尔多斯舜龙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淮南市中级人民法院,2017  
04民终742;张某诉张岩姓名权纠纷,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18)02民终2523。  
邓德波诉重庆商社新世纪百货连锁经营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2018)渝民申15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十五)决定同外国缔结条约和重  
要协定的批准和废除。”第八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批准和废除  
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BjörnAhl,StatementsoftheChineseGovernmentBeforeHumanRightsTreatyBodies:DoctrineandPracticeofTreatyIm-  
plementation,TheAustralianJournalofAsianLaw,vol.12,2010,pp.82-105;AnnKent,China,United Nationsand  
HumanRights,UniversityofPennsylvania,1999;RenrenGong,ImplementingInternationalHumanRightsTreatiesin  
China,inE.Mendes&A.Lalonde-Roussy(eds.),BridgingtheGlobalDivideon HumanRights:A Canada-China  
Dialogue,DartmouthPublishing,2003,p.104.  
人民日报》19911116日第四版另见联合国禁止酷刑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五十一次会议简要记录,1990427  
,日内瓦,联合国文件CAT/C/SR.51(4May1990),2。  
国际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一部分和国际法能够直接为法院所援引是两个问题,国际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一部分并不必然  
意味着法院可以直接援引国际法判案参见:秦晓程条约的国内适用:中国国内立法中的状况分析与思想》,载朱晓青黄  
列主编国际条约与国内法的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156。  
中国政府关于<儿童权利公约>执行情况第二次履行报告相关问题清单的答复(中央政府部分)》,CRC/C.12/wp.5,2。  
4
1
28  
范继增隐藏的合宪性审查:“代孕子女监护权案的法理路径与司法影响  
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  
。”国际惯例作为习惯法是国际法的渊源之一,适用国际惯例也是适用国际法除这两部基本法外,其他包含类似条款的  
法律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第二十七条,《国境卫生检疫法第二十四条,《民用航空法第一百八十四条第1,《税收征  
收管理法第九十一条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条款主要调整的是民商事外交领域的法律关系。  
定是指:()友好合作条约和平条约等政治性条约;()有关领土和划定边界的条约协定;()有关司法协助引渡的条  
协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有不同规定的条约协定;()缔约各方议定须经批准的条约协定;()其他须经批  
准的条约协定。”  
个体……”;个人是国际法的客体,属于国际法主体行为的对象和国际权利和义务的对象”。参见:王铁崖中华法学大辞典  
国际法学卷》,中国检察出版社1986年版,182。  
ꢁꢊ白桂梅教授指出:“条约在国内发生效力是指条约一旦符合了国际法和国内法条约缔结程序所规定的条件,那就对缔约国  
发生效力至于缔约国如何使条约在其国内得到履行,那就是缔约国依据宪法和法律来决定的国内法范畴问题了条约  
在国内法适用是国内法上的宪法问题当我们说条约在其国内适用时,是指对一国发生效力的条约如何在该国范围内得  
到履行的问题。”参见:白桂梅国际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121;ZouKeyuan,InternationalLawintheChi-  
neseDomesticContext,ValparaisoUniversityLawReview (2010),vol.44,p.939.  
ꢁꢋ秦某诉耿某抚养纠纷再审,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6)01民再131。  
ꢍꢌ赵建文教授将在中国法律体系内具有直接适用效力的国际法分为两类:(1)部分国内立法在涉外事项中赋予了国际条约的  
直接适用效力,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与的国际条约或参加  
的国际条约与本法有不同规定的,适用该国际条约的规定”;(2)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规定直接赋予已签署的国际条约  
的效力,如最高人民法院在转发对外经济贸易部关于执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的通知”  
,要求各级法院在审理涉外民商事案件中正确地适用该公约(参见:赵建文国际条约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法学研  
》2010年第6,196ꢄ197)。郑智航教授认为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规定导致了中国法院在司法实践运用  
外国法和案例缺乏法律依据”,参见:郑智航外国法与案例在本国司法中的运用》,《环球法律评论》2014年第2,119  
。  
ꢌꢂ第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国际贸易行政所适用的法律行政法规的具体条文存在两种以上的合理解释,其中有一种解释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有关规定相一致的,应该选择与国际条约相一致的解释……”。  
ꢃꢌ主要有三种类型:(1)纯粹的直系姻亲关系;(2)形成收养关系;(3)形成双重的权利义务关系:继子女尚未成年,他们随父母  
一方同继父母生活,继父母实际承担了部分或者全部抚养义务参见:法律出版社法规研究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家  
庭法注释全书》,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131。  
ꢅꢌ参见:刘克毅法律解释抑或司法造法?———论案例指导制度的法律定位》,《法律科学》2016年第5刘教授认为,我国  
宪法秩序移植了苏维埃模式,立法机关是唯一可以代表全民意志制定法律的机构,司法机关在宪法体系下仅是法律的适用  
机关,不能造法,也不能褫夺立法机关的权力,禁止司法立法是禁止司法机关主动立法与抽象立法。  
ꢌꢆ依据威科先行和北大法宝数据库的内容,全国人大常委会从1990年到2016年共发布了33个立法性解释,目前仍在适用  
的解释有31。  
ꢌꢇ参见:张雪莲国际人权公约在我国法院的适用———儿童利益最大原则为切入点》,南京师范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  
权保障学术研讨会,2017。  
以宪法地位葡萄牙宪法第十六条规定:“(1)葡萄牙宪法规定的权利范围并不排除法律或者国际法规则所设置的权利;(2)  
对宪法和法律所设定权利的解释必须与世界人权宣言达成一致。”西班牙宪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宪法所涉及的基本权  
利和自由的相关条款的解释必须要与世界人权宣言和西班牙缔结的国际条约和协议相一致。”20世纪东欧剧变后,新制  
定的宪法也普遍承认国际人权条约在国内宪法秩序中的权威例如,1992年制定的捷克共和国宪法第十条(现已修改)规  
:“捷克共和国承认批准或者签署的保障人权和基本权利的国际公约立即生效,并具有优于法律的地位”。现行的斯洛伐  
2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克共和国宪法第七条第五款规定:“依旧斯洛伐克法律批准的保障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国际公约,在尚不必要转化为具体的  
法律,但是公约已经直接授予个人权利和义务时,国际人权公约具有优于国内立法的效力。”  
GlobalizationEra,BRICSLawJournal(2015),vol.2,p.83;信春鹰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科学时报》1999年  
1
20,见网址:https://wwwi.olaw.org.cn/showArticle.aspx?id=1213.“……此后中国国内的法律改革和人权保护制  
度的建设正向国际人权标准接近……中国对于这些国际人权公约条款加以重视,并且在国内立法加以保障”,从全国人大  
法工委公布的部分立法修改的说明也能发现国际人权条约对中国人权立法的影响例如,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  
保护法(修订草案)》的说明将落实儿童权利公约等国际法作为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理由之一中国外交代表在2013  
年回答社会经济和文化权利委员会时指出:“对于公约权利,除中国作出保留的条款外,均已纳入国内法。”依据中国外交代  
表对其他问题的回答分析,“国内法仅指国内立法,“中国法院审理涉及公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案件时不能直接援  
引国际条约作为法律依据,而是适用公约内容经过立法程序转化的国内法”。  
参考文献:  
[1]周强.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17312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EB/OL].http://cpc.  
people.com.cn/n1/2017/0320/c64094ꢄ29155615.html.  
[2]MalgosiaFitzmaurice.InterpretationofHumanRightsTreaties[C]//D.Shelton(ed.).OxfordHandbookofInternational  
HumanRightsLaw.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2013.  
[3]刘永伟.国际条约在中国适用新论[J].法学家,2007(2):114.  
[4]万鄂湘.国际条约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
5]ZhaojieLi.TheRoleofDomesticCourtsintheAdjudicationofInternationalHumanRights:ASurveyofPracticeandProb-  
leminChina[C]//B.Conforti(eds.).EnforcingInternationalHumanRightsinDomesticCourts.KluwerLawInterna-  
tional,1997.  
[
6]龚忍韧.关于国际人权条约在中国适用问题[C]//夏勇.公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7]黄列.国际条约与国内法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观察[C]//朱晓青,黄列.国际条约与国内法的关系.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000.  
8]邵沙平,于敏友.国际法问题专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9]慕亚平,冼一帆.WTO协议在我国国内适用的问题[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10]BjörnAhl.StatementsoftheChineseGovernmentBeforeHumanRightsTreatyBodies:DoctrineandPracticeofTreaty  
Implementation[J].TheAustralianJournalofAsianLaw,Vol.12,2010,pp.82-105.  
[
2
[
[
[
[11]SeeGráinnedeBúrca.InternationalLawbeforetheCourt:TheEuropeanUnionandUnitedStatesCompared[J].Virginia  
JournalofInternationalLaw,2015,Vol.55,pp.687-689.  
[
12]JohnH.Jackson.StatusofTreatiesinDomesticLegalSystem[J].AmericanJournalofInternationalLaw,1992,Vol.  
6,p.321.  
13]SanzhuanGuo.ImplementationofHumanRightsTreatiesbyChineseCourts:ProblemsandProspects[J].Chinese  
JournalofInternationalLaw,2009,Vol.8,p.166.  
8
[
[14]RenrenGong.ImplementingInternationalHumanRightsTreatiesinChina[C]//E.Mendes&A.Lalonde-Roussy(eds.).  
BridgingtheGlobalDivideonHumanRights:ACanadaꢀChinaDialogue.DartmouthPublishing.2003,p.101.  
[
15]DionisioAnzoletti.Corsodidirittointernazionale,terzoedizione[M].Roma:Athenaeum,1928.  
16]〔沃尔夫刚·格拉夫·魏智通.国际法[M].吴越,毛小飞,.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17]姜世波.比较法方法在司法过程中的适用[J].法律适用,2011(9).  
18]章敏丹,胡金冰.代孕子女的法律地位及其监护权确认[J].人民司法,2017(2).  
19]彭诚信.确定代孕子女监护人的现实法律路径———“全国首例代孕子女监护权案评析[J].法商研究,2017(1).  
[
[
[
[
30  
范继增隐藏的合宪性审查:“代孕子女监护权案的法理路径与司法影响  
[
20]梁书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诠释[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5.  
21]杨遂泉.亲属与继承法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22]杨大文.亲属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3]朱晓峰.非法代孕与未成年人最大利益原则之实现———全国首例非法代孕监护权案评释[J].清华法学,2017(1).  
24]房绍坤,郑倩.关于继父母子女之间继承权的合理性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14(6).  
25]于晶.试论非婚生子女的家庭法律保护[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6).  
26]余延满.亲属法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27]侯卫清.养育母亲获得代孕子女监护权之法律基础[J].人民司法,2017(2).  
28]DanielaKreidler-Pleus&AnwaltskanzleiKreidler-Pleus.FamilyLawinGermany:Overview[EB/OL].availableatht-  
tps://uk.practicallaw.thomsonreuters.com/8-575-0676?transitionType=Default&contextData=(sc.Default)&firstPage  
true&comp=pluk&bhcp=1#co_anchor_a152909.  
29]Non-MaritalChildrenBornDuringtheMarriage,MichiganLegalHelp[EB/OL].availableathttps://michiganlegalhelp.  
org/self-help-tools/family/non-marital-children-born-during-marriage.  
30]许莉.代孕生育中亲子关系确认规则探析———兼评上海龙凤胎代孕案[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7(1).  
31]张榕.司法能动性何以实现———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分析为基础[J].法律科学,2007(5).  
32]宋保振.法律解释方法的融贯运作及其规则———以最高院指导案例第32为切入点[J].法律科学,2016(3).  
[
[
[
[
[
[
[
[
=
[
[
[
[
[33]GiuseppeMartinico&OrestePollicino.TheInteractionbetweenEuropesLegalSystem:JudicialDialogueandthe  
CreationofSupranationalLaws[M].EdwardElgar,2012.  
[
34]侯卫清.代孕子女监护权的利益衡量及法律路径选择———以全国首例代孕子女监护权纠纷案为例[J].青少年犯罪问题,  
017(1).  
35]袁文峰.受教育权的宪法条款援引内涵及救济路径———基于齐玉苓案与罗彩霞案的分析[J].政治与法律,2015(4).  
36]马岭.齐玉苓案的批复废止理由[J].法学,2009(4).  
37]邢斌文.法院如何援用宪法———以齐案批复废止后的司法实践为中心[J].中国法律评论,2015(1).  
38]冯健鹏.我国司法判决中的宪法援引及其功能———基于已公开判决文书的实证研究[J].法学研究,2017(3).  
39]童之伟.宪法适用应依循宪法本身规定的路径[J].中国法学,2008(6).  
40]许崇德,郑贤君.“宪法司法化是宪法学的理论误区[J].法学家,2001(6).  
41]宋春雨.齐玉苓案宪法适用的法理思考———受教育权的性质与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的法律研究[N].人民法院报,2001-08-  
3.  
42]王伟国.齐玉苓案批复之死———从改批复被忽视的解读文本谈起[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3).  
43]黄卉.合宪性解释及其理论检讨[J].中国法学,2014(1).  
44]张翔.两种宪法案件:从合宪性解释看宪法对司法的可能影响[J].中国法学,2008(3).  
45]王书成.论合宪性解释方法[J].法学研究,2012(5).  
46]〔克劳斯·施莱希,斯特凡·克利奥特.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地位程序与裁判[M].刘飞,.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47]夏正林.“合宪性解释理论辨析及其可能前景[J].中国法学,2017(1).  
48]YotaNegishi.TheProHominePrinciple’sRoleinRegulatingtheRelationshipbetweenConventionalityControlandCon-  
stitutionalityControl[J].EuropeanJournalofInternationalLaw,2017,Vol.28.  
2
[
[
[
[
[
[
[
1
[
[
[
[
[
[
[
[责任编辑:苏雪梅]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