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卷第月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  
>/-34##)*)  
#)*)  
!
+%,-./&%01234,/.(%-5/&6.278-92:;!1%32/&1328.389<=2:2%."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  
社交焦虑及认知偏差的比较研究  
王晓丹陈 旭  
!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
重庆北碚H))"*D"  
&
!
!
%1B1S&和两可社会情境解释问卷儿童版%B11QhGS&  
!?D名小学留守儿童与  
!
!
摘要表  
探讨小学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社交焦虑与认知偏差的基本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  
!
#
DD名小学非留守儿童进行测查  
结果发现)%*&小学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检出率高于非留守儿童$%#&小学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显著高于非留  
守儿童$%!&小学留守儿童的认知偏差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H&小学儿童的社交焦虑与认知偏差在各个维度上都  
"
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  
!
关键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
$
留守儿童  
$
非留守儿童  
$
社交焦虑  
$
认知偏差比较研究  
$
中图分类号!F@HHI*!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CD!*D%#)*)&)#C))D"C)D  
!! !  
引言 影响因素来了解和分析留守儿童的成长针对留守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的农 儿童内在特点的研究不多尤其是对留守儿童的社  
民工涌向城市在为城市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产 交焦虑问题更是少有研究  
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中被滞留在原居住地的 在美国社交焦虑障碍已成为继重度抑郁和酒  
留守儿童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 精依赖之后的第三大精神障碍  
同时社交焦虑障  
童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留守儿童这一特殊 碍的共病率很高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发  
群体因早期父母一方或双方不在身边亲子之间良 现  
社交焦虑障碍很少是单独存在的往往伴随有其  
性互动的缺失致使他们在社会性发展过程中产生 它精神障碍  
一些具有典型性的发展不良趋向 如今留守儿童问 焦虑障碍外  
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和学术界的关注但已有的为数 对社交焦虑症状的早期发现和干预尤为重要  
#
#
#
#
#
#
$
#
#
$
$
#
#
$
#
,
#
#
#大约有")J%@)J的病人除了有社交  
还伴随有至少一项其他精神障碍所以  
# #  
$
(
*)  
#
$
不多的教育和心理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从农村留守儿 *EEDZ8&&9构建了社交焦虑障碍认知  
#S&/-M  
(#)  
为社交焦虑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有研究报告指出高社交焦虑的成人对两可社  
童一般生活状况  
*
监护人素质  
*
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和 模型  
#
缺陷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等儿童发展的外在  
#
#
收稿日期!#))EC*)C#@  
基金项目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年度规划基金项目  
!
项目批准号,)"+BaNa)**"##))@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F1`)D)"和重庆市重点文科研究基地项目成果$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生  
# #  
重庆渝北人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  
!
项目批准  
研究方向为社会性  
#
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社会  
作者简介  
!
王晓丹!*E@!%"#  
#
发展  
+
陈旭!*E??%"#  
#
#
*
博士生导师  
性发展  
*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研究  
$
D"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
!)  
会事件的解释呈现出认知偏差  
交焦虑者和低社交焦虑者进行测试  
社交焦虑者相比高社交焦虑者更多地将两可社交 童组  
情境理解为消极的并认为情境中包含着危险因 出打工的儿童  
$
另有研究对高社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  
结果表明与低 间的差异  
因此将被试分为留守儿童组和非留守儿  
其中留守儿童包括父母均在外打工和单亲外  
被试  
#
#
#
#
#
#
#
人非留守儿童#DD人  
$
具体情况如表*$  
*I被试基本构成  
#
#
!?D  
(
H)  
$$/992&%%,&%9用消极社会事件灾难问卷对 的年龄分布为  
@
*H  
T
不同焦虑水平的大学生进行测量  
焦虑个体常从略带消极性质的负性生活事件中获得  
#
#
结果显示高社交  
@
E *) ** *# *!  
岁 岁 岁 岁*H岁总计  
(
D)  
严重的灾难性感受 $B&=8.  
^/&%-进而指出  
;
留守儿童 *? "H *)H ?! "D !!  
G
#
#
!?D  
#DD  
?#)  
与低社交焦虑者相比  
的负性生活事件归因为自身的消极特质  
件会为自己带来持久而灾难性的后果即使对于积  
极的社会事件高社交焦虑者也会将他们看成是不  
那么积极甚至认为其带有否定的含义  
社交焦虑并不是从青春期开始而是可以提前  
但目前研究主要以成人或青春期  
专门针对儿童的专项研究还较少  
尤其是对于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更是少有研究  
有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发生率显著高于  
#
他们更容易将略带消极性质  
非留守儿童  
总计  
!
!E "@ ?* D? *?  
#
或假设事  
*E **! *@# *#H *!* HE  
+
!
父母均外出打工的  
#
!
#
(
?)  
?#IH"J#父亲外出打工的占!!I*DJ#母亲外出  
$
打工的占HI!@J$对代养人的情况调查表明  
#
祖辈  
#
(
")(@)  
代养占大多数 为 占  
?#IH"J+单亲看护其次  
?I)!J+父辈代养*  
自我看护和同辈看护的比率分  
别为@I""J*#I*EJ )IDDJ$代养人的文化程度  
#
#
到小学阶段  
少年为研究对象  
$
#
#
#
$
整体偏低 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代养人占  
#
#
(
E)  
?!I@HJ#初中文化程度的代养人占#)IDDJ#中专  
非留守儿童  
或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代养人仅占*?I)*J$从代  
母一方或双方长期不在身边  
大多数为农民占  
# ?@IHEJ#  
的外出归咎为自身的原因并泛化到其他的生活事  
件中去产生更多的认知偏差在社会交往过程中  
也容易带着这些歪曲的观念来审视自己和他人  
自己在正常的社交交往中体验到更多的焦虑和不  
因此关注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状况并探讨社  
交焦虑与认知偏差的关系对于留守儿童的研究具  
有现实意义 已有研究往往停留于对留守儿童社交  
焦虑现象的表面分析考察年级性别等不同人口统  
计学变量下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的差异  
乏整体的规律性研究以及与社交焦虑有关的因素的  
分析和探讨 鉴于留守儿童自身的特点和已有研究  
的不足本研究从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问题入手  
过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比较研究  
段西部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现状并初步探讨认知  
偏差与社交焦虑两者之间的关系  
以期为后续的干 制  
预研究提供参考  
境的解释是否存在认知偏差  
研究方法  
个有关这个情境的原因解释  
被试  
一个为消极解释另外两个解释都是中性的或一个  
在重庆市北碚区和合川县分别随机选取一所小 为中性解释一个为积极解释 让被试假想当他处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测试  
全部 于给定的情境中时对三种解释在头脑中出现的可  
回收  
根据消极解释回答的顺序进行评  
如果被试脑海中首先出现的为消极解释则记  
$
基于留守儿童独特的家庭背景  
#
#
年幼儿童可能将父母  
养人的职业分别来看  
#
#
工人占*@I!?J#知识分子和干部各占?ID@J$  
#
+
#
!
二研究工具  
"
#
使
*I  
儿童社交焦虑量表!1%32/&B.V28:;13/&80%-  
S42&=-8.#1B1S"  
$
#
#
(
*))#H@G#HE  
该量表由N/X-83/等人编制  
#
现有国  
由害怕否定评价和社交  
题目采取 级评分得  
说明社交焦虑的情况越严重 量表的内部  
#
内通用版本包含*)个项目  
#
$
回避及恐惧两个因子构成  
$
!
#
#
分越高  
#
$
#
一致性信度为)I"?#两周后重测信度为)I?"$  
两可社会情境解释问卷儿童版!^48B5C  
O2R,%,91%32/&12:,/:2%.Q.:8-T-8:/:2%.h,89:2%.C  
$
#I  
#
#
分析现阶 ./2-80%-342&=-8.  
#B11QhGS"  
#
#
原问卷由F,:&8-d >/:48K9  
主要针对成人  
*E@!年编  
(
**)  
#
#
#
用于测量被试对两可社会情  
每个情境下都设置三  
三个给定的选项中有  
$
$
!
#
!
"
#
*
$
#
#
发放问卷?D)  
#
#
#
有效问卷?#)  
#
有效率达ED'!@J#其中男 能排序进行选择  
$
!)@  
*
HE'")J#女生!*#  
*
D)'!)J$因 分  
#
#
!
D@  
! ! !  
王晓丹 陈 旭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及认知偏差的比较研究  
#
次之记  
在越多的认知偏差  
数情境不适用于儿童  
对问卷进行了修改如将  
#老板 显示留守情况的主效应显著![g#)I)*E# %  
T
就要见你改为新学期你担任了班委工作  
#
T
你叫到办公室'#并根据实际需求增删了一些项目  
经过开放式问卷和预测修订后的量表共包含*)  
项目由两个因子构成  
#
#
最后出现记 说明存 惧两个维度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留守儿  
由于原量表主要针对成人多 童  
!见表#"$以儿童的留守情况和年龄为自变量#  
所以本研究在使用原量表前 社交焦虑得分为因变量进行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
你刚刚开始新工作  
*
#
得分越高  
#
$
#
#
#
&
'
&
老师把 )I)*"#年龄的主效应不显著![g)'H!@#$)')D"#  
$
留守情况与年龄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g)'  
#
!*?#$)')D"$在年龄分布上  
#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  
T
#
#
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 儿童的社交焦虑状况都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
I"D#分半信度为)I"?$在探索性因素分析中  
#
!见表!"#  
*)岁为社交焦虑状况发生变化的转折  
$
\
>Y检验!)I@D#"  
F/-:&8::球形检验!T%)I))*"  
数据适合做因素分析  
#
采用主成份分析 #I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状况比较  
>i1A*  
的两个因素进行正交旋转结  
#
害怕否定评价社交回避及恐惧 总分  
留守儿童.g!?D H'#@i#'!? #'"Di*'E) "')!i!'H@  
非留守儿童.g#DD !'#)i#')# *'@Di*'D# D')Hi#'"D  
#
)
结果显示  
选取特征值大于  
果显示  
#
*
#
两个因素的累积贡献率为H#ID#J#各题项  
的因子负荷值在)ID)! )I""D之间 相关分析结  
果显示  
#
问卷两个因素之间为中等程度的相关!-g  
ID*##T%)I)*"#而两个因素与问卷总分的相关程  
$
&
&
&&  
&&  
:
D'E?  
?'!*  
"'?)  
)
!!  
,
&T% &&T%  
)')D# )')*#下同$  
度较高分别为)I@!D和  
)I@@"!%)I)*"#说明修  
T
订后的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同时选取儿童  
$ #  
社交焦虑量表的测试结果作为效标将被试在儿童  
#
!I不同年龄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状况的差异比较  
>i1A*  
#
)
社交焦虑量表上的得分按照!)J左右的比例划分  
低分组和普通组以学生的组别为自变  
B11QhGS两个维度上的得分为因变量进  
#
留守儿童 非留守儿童  
?'))i*'))  
:
为高分组  
*
#
@
"'*!iH'?"  
"'))i#'@H  
?'@?i!'DE  
?'EHi!'D#  
"'*#i!'D#  
"'DDi!'@!  
G
)'H)  
#
&
&
E
D'HEi#'E* #'"#  
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显示[!##E"!"g!EI?!!  
T
且两个维度上都存在显著的组间效应说  
#
&
&
&
&
*
)
H'?!i#'@* H'DH  
%
)I)*  
"
#
&
*
*
D'*Di#'"D !'*?  
明该问卷有较高的效标效度  
施测程序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  
回收问卷  
$
&
*
#
D'*?i#'") !'H"  
! "  
&
#
统一指导语当场  
#
*!  
H'@@i#'DD  
#'D#  
$
1P11*!')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处理  
$
*H  
?'))i#'@#  
G
!
结果  
小学儿童社交焦虑情况  
社交焦虑的检出情况  
根据已有研究的判定方法  
,
人所以有缺失值产  
#
!
!
注因留守儿童中*H岁被试为  
)
!
"
#
下同  
$
*
'
!
"
小学儿童认知偏差情况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认知偏差上存在显著  
#
非留守儿童在指向自身的认知偏差和指向他  
#
>f1A作为社  
(
*#)(*!)  
交焦虑存在与否的划分标准  
#
则儿童社交焦虑 差异  
量表上得分超过E'D分的儿童被界定为存在社交焦 人的认知偏差两个维度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均显著  
根据这一标准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检出率为 低于留守儿童  
认知偏差得分为因变量进行二因素方差  
结果显示  
$
#
!
见表H"$以儿童的留守情况和年龄  
#
H'!@J#非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检出率为?'?"J$ 为自变量#  
卡方检验结果显示  
# #  
按照这一标准检出的社交焦虑 分析  
#
留守情况的主效应显著![g  
儿童在社交焦虑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无社交焦虑 EI)"##%)I)*"#年龄的主效应不显著![g#I)D"#  
T
儿童!%)')*"$  
$)I)D"#留守情况与年龄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
留守儿童与  
T
T
#
I
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状况比较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社交焦虑上存在显著 非留守儿童的认知偏差整体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非留守儿童在害怕否定评价和社交回避及恐 的趋势  
![g*IE")#T$)I)D"+在年龄分布上  
差异  
#
!见表D"$  
DE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HI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认知偏差状况比较)>i1A*  
指向自身的 指向他人的  
生变化的转折点  
展变化有关低年级儿童往往高估自我  
价多来源于主观的自我评估随着年龄的增大  
意识逐渐增强在公开场合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  
并关注自我表现会给他人留下怎样的印象这种内  
$
这可能与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  
对自己的评  
自我  
#
#
总分  
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  
留守儿童.g!?D @'@Di#'H)"'??i#'H!*?'HEiH')H  
非留守儿童.g#DD"'@Di#'!H?'")i#'))*H'?Ei!'@D  
#
#
#
#
#
&
&
&&  
&&  
:
D'#)  
D'*@  
D'?*  
$
#
部的关注可能会引发焦虑情绪 有研究显示小学  
儿童升入初中后焦虑水平还会呈现继续上升的态  
$
(
*D)(*?)  
DI不同年龄留守与非留守儿童认知偏差状况的差异比较  
>i1A*  
)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认知偏差上存在显著  
留守儿童 非留守儿童  
*"'D?i!'H! *?'!!iH'*?  
:
#
#
差异对于日常生活中一些中性的外部信息留守儿  
童多将其解读为带有消极的含义其中既包含对自  
留守儿童因父  
@
'D!  
#
*?'DDiH')" *?'DEi!'@? G)'H#  
身的否定也包括对他人的错误认知  
母一方或双方不在身边幼年时期亲情的缺失使他  
们幼小的心灵蒙上了阴影有些儿童会将父母外出  
打工的原因归结为父母不喜欢自己并在成长的过  
程中泛化到其他的生活事件中去产生更多的认知  
偏差 在修订两可社会情境问卷儿童版的过程中曾  
进行了开放式问卷调查很多留守儿童认为同学不  
我做得不好'#&我衣服  
他们专门嘲笑我'$这样  
$
E
&
&
#
*
)
*?'?DiH'*E *!'E)i!'H# H'HE  
&
#
**  
*?'D#iH'!? *H'@)iH'#* #')H  
#
&
&
*#  
*?'H)i!'"E *!'@@i!'*! !'ED  
#
*!  
*D'?"iH')" *!'EHiH')H  
*'!"  
$
*H  
G
*!'D)iH'ED  
G
#
&
喜欢我'#&讨厌我'#是因为  
&
!
"
小学儿童社交焦虑与认知偏差的相关分析  
为了考察小学儿童社交焦虑与认知偏差之间的  
分别进行了社交焦虑和认知偏差两个维度之  
害怕否定评价  
很脏'#&我家人不在身边  
#
的认知偏差对儿童以后的成长都会带来深远的影  
但整体来看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非留守儿童  
#
他们的认知偏差都呈现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  
这说明随着心理发育的逐渐成熟儿童已经能够渐  
渐客观地看待外界事物正确解读外部信息  
关系  
#
$
#
间的相关分析  
!见表?"$结果显示#  
#
和社交回避及恐惧两个因子与指向自身的认知偏差  
和指向他人的认知偏差两个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正  
相关 为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以认知偏差  
得分为自变量社交焦虑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  
!9:8K298"#结果显示#  
认知偏差能够显著预测社  
T
交焦虑!g)'#!?#%)')*"#认知偏差对社交焦虑  
T
;
#
#
$
$
#
S&/-M  
Z8&&9  
*EED年构建了社交焦虑障碍  
#
认知模型  
会情境中时  
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一系列假设  
三个范畴第一对自己的社会表现有过高的要求  
第二用特定的方式对自己的表现进行推论而产生  
不合理信念第三对自身的彻底否定 这样的假设  
让高社交焦虑个体认为所处的环境是危险的从而  
导致他们无法产生好的自我表现并认为一些积极  
或中性的社会线索也具有消极含义这导致了个体  
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检出 焦虑的产生焦虑又强化了之前的假设这样的恶性  
说明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状况 循环导致个体焦虑情绪的延续 这一理论模型已经  
比非留守儿童更为严重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 得到了一些研究的支持高社交焦虑者往往比低社  
社交焦虑上存在显著差异  
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明 交焦虑者存在更多的认知偏差 本研究进一步证  
显高于非留守儿童 同时  
小学儿童社交焦虑状况 实在小学儿童的社交焦虑与认知偏差中害怕否定  
总体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  
这与王良锋等人的研究 评价和社交回避及恐惧两个因子与指向自身的认知  
并且*)岁为社交焦虑状况发 偏差和指向他人的认知偏差两个因子均有不同程度  
#
他们认为当社交焦虑的个体处于一个社  
基于自身的早期经验个体会对自身和  
假设通常可归为  
#
#
$
的解释率为@')J$  
,
#
+
?I小学儿童社交焦虑和认知偏差的相关  
#
指向自身的认知偏差指向他人的认知偏差  
+
#
$
&
&
&&  
害怕否定评价  
)'#H  
)'#H  
#
&
&
&&  
社交回避及恐惧  
)'*E  
)'#"  
#
!! !  
讨论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  
率高于非留守儿童  
#
#
#
#
#
$
$
#
#
$
$
#
#
#
#
(
*H)  
结论有相似之处  
#
?)  
! ! !  
王晓丹 陈 旭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及认知偏差的比较研究  
的正相关  
够显著预测社交焦虑  
+
同时  
#
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  
#
认知偏差能 整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
$
这初步证实了S&/-M  
!!"小学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认知偏差状  
也说明改变高社 况上呈现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认知偏差显著高于  
非留守儿童小学儿童的认知偏差状况随年龄增长  
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Z8&&9的社交焦虑障碍认知模型  
#
#
交焦虑者的认知偏差可能是改善其社交焦虑状况  
对其进行干预的有效途径  
结论  
!H"小学儿童的社交焦虑与认知偏差在各维度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认知偏差对社交  
*"小学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检出率为 上均呈正相关# #  
焦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
+
$
$
!
!
#
HI!@J#高于非留守儿童的?'?"J$  
#
初步验证了S&/-M和  
Z8&&9  
!
#"小学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社交焦虑状 的社交焦虑障碍认知模型#  
说明减少高社交焦虑者  
况上呈现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显著高于 的认知偏差可能有助于改善其社交焦虑状况  
非留守儿童小学儿童的社交焦虑状况随年龄增长  
#
$
+
参考文献  
季建林  
'
T T;  
*)陈华# 综合性医院社交焦虑障碍的诊治(<F0YN)'(#))EC)HC#")'4::,00KKK'93/-='3%50U9V&M014%KB-:23&8'  
/
9T1 B-:23&8QAgE)D@'  
#)A'>'S&/-M#B'Z8&&9'B3%.2:2785%=8&%09%32/& 4%O2/(S)00b'`825O8-#>'N28O%K2:U#A'B'`%8/.=['b'  
!
(
(
R
T
R
T
1
34.828-#<=2:%-9'E"5%)2,6">%),B%)9#"$%$#)$$'$$/'#*)#&*(')*/'#*@X,2&0%-=P-899#(8KL%-M#*EED'  
(
!)N'1:%/#A'>'S&/-M'1%32/& 4%O2//.=2.:8--8:/:2%.%09%32/&878.:9(+)'I'6)-%"1(+'$')(56)#&<6'() ##)))#!@'  
T T T  
,7  
(
H)$%.3M8.#1'>'Fj8&9#\'=8$-289'Q.:8--8:/:2%./.=,=58.:/&O2/9892.9%32/& 4%O2/(+)'I'6)-%"1(+'$')(56)#&  
R T _ R T  
<
6'(),7##))!#H*'  
(
D)$/992&%%,&%9#1'P'Q.:8--8:/:2%./.=,=58.:/&O2/9892.9%32/&& /.V2%,9/.=.%./.V2%,92.=272=,/&9(+)'I'6)-%"1()2  
T T _ R ;  
)
#&!"9#%*%-'8$756"*6'(),7##))?#!H'  
(
?)N'<'B&=8.#S'^'^/&%-#^'>'+'F'>8&&2.98:/&'1%32/&/.V28: /.=:482.:8--8:/:2%.%0 %92:2789%32/&878.:9(+)'  
; R ; T T  
0
"1(#)2"3J#K%'*7B%$"(&'($##))@###'  
(
")<'X,&&%.8#('+'\2.#^'`'Y&&8.=23M'18&0C-8%-:8=/.V28:2.342&=-8./.=/=%&8938.:9,B:4-88C8/-0%&&%KC, 9:,=  
R T ; ; T  
;
(
+)'<6'0"1(#)2" .'#'*%58$56"2##))*#*?#!*"'  
3 7  
(
@)严标宾  
#
郑雪  
王良锋  
'
农村小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D"'  
'
孙业桓陈兴付张秀军高荣邢秀雅小学 留守儿童  
# # # # # & '  
社交焦虑现状流行病学调查(+)'现代预防医学  
(E)张顺  
#
))"#!H!!"'  
#
#
(*))汪向东  
(**)X'F,:&8-/.=B'>/:48K9'S%.2:278 -%3899892./.V28:(+)'J&-)#5'$%#I'6)-%"1(+'$')(56)#&<6'() #*E@!#D'  
#
王希林马弘  
#
'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EEE'  
R T ;  
,7  
(
*#)刘贤臣  
#
'
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的编制和信度效度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EE@#"!#"'  
(
*!)胡明  
'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量表的编制及其筛查参考值  
))"'  
*
影响因素的分析(A)'武汉  
,
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
(
*H)王良锋  
*D)袭开国  
*?)刘正奎  
#
张顺  
安徽某农村地区小学生社交焦虑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学校卫生##))?##"!*)"'  
'
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现状及其个体差异(+)'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H"'  
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D!#"'  
#
孙业桓  
#
张秀军  
'
(
(
#
高文斌  
#
王婷王晔  
'
#
!
责任编辑  
"
李大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