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47卷第1期  
2
0201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47,No.1  
January,2020  
宋代士绅社会琐议  
张邦炜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089;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成都610066)  
摘要:士绅社会定型于明代,宋代已具雏形宋代士绅阶层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是科举取士规模拓展的产物、  
未中第者社会地位提升的结果宋代士绅阶层的代表人物继魏晋士族之后,又一次实现了富与贵的再结合将士  
绅一概痛斥为土豪劣绅,把士绅笼统称颂为地方精英,两者均有杀偏锋之嫌士绅并非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可称  
为善与恶的复合体宋代士绅社会还不够成熟,士绅角色意识有待提升。  
关键词:宋代;士绅社会;科举;富贵;善恶  
中图分类号:K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20)01-0147-09  
收稿日期:2019-10-29  
作者简介:张邦炜(1940ꢀ),,四川江安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退休教授,研究方向为宋史。  
问题的由来  
关于宋代社会的性质,从前异口同声:封建社会虽有分歧,仅限于宋代究竟属于封建社会的中期还是  
后期,处于停滞阶段还是进一步发展时期史学大家钱穆先生对中国封建社会形态说始终持否定态度。  
2050,他接连发表中国社会演变》《再论中国社会演变两文,一再强调:“西方封建是一个社会形  
,而中国封建(当指分土建邦’)则是一个政治制度”,且仅存在于秦以前钱老的这一观点1980年代  
以后被大多数学者采纳,于是从前不成问题的问题陡然复杂起来,形成论者甚多新说迭出的局面宁可先  
生认为,旧说封建社会具有综合性”,各种新说仅仅揭示了社会某一方面的特质,均具有片面性。  
宋代社会面相多重,研究者视角各异,以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鉴于科举制度对社会的影响力增强,有  
称宋代社会为科举社会者因为宋代社会生活的不少方面呈现出平民化趋势,亦有赞同钱穆先生之说,称宋  
代社会为平民社会者早在1980年代初,就有学者对上述两种新说提出不同意见:“如果认为科举可以改变  
社会的性质,那是毫无根据的更何况中国的封建社会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一个所谓的平民阶级。”当  
今在各种新说中较为流行的当推宋代富民社会论,论者将唐宋社会变革阐释为从豪民社会到富民社会的转  
按照我的理解,豪民与富民大抵相当于前辈史家所说的身份性地主与非身份性地主,此论具有一定的合  
理性我之所以不甚认同,其主要缘故之一在于:论者称富民为宋代社会的中坚力量那么与之相对应的贫  
民是什么力量呢? 论者无正面回答,姑且代为设想,如视贫民为拖累乃至阻滞力量无疑断断不可,即使称为  
钱穆中国社会演变》,钱穆国史新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41。  
宁可先生说:“沿用了几十年的封建社会’,带有综合多方的性质。”参见:宁可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道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年版,3。  
关履权宋史的历史地位》,关履权两宋史论》,中州书画社1983年版,7。  
14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次要力量也显然欠妥中坚力量系褒义词,可否改为中性词如支配力量或主导阶层可是问题又接踵而来:  
在威权至上的传统社会,富民并非富贵合一的双肩挑”,他们富而不贵有钱无权,岂能支配主导社会?①  
谁是宋代社会的主导阶层或支配力量? 周扬波博士宋代士绅结社研究一书有解答何忠礼教授在  
中将规模空前的士绅阶层视为宋代民间社会的主导阶层,周扬波博士在引言中直称宋代社会为  
士绅社会稍后,周扬波博士从士族到绅族———唐以后吴兴沈氏宗族的变迁一书以吴兴沈氏为实  
,揭示唐宋社会变革宋代士绅社会论现今在学界反响似乎甚微,本人大体认同,认为与从豪民到富民相  
,从士族到绅族这一表述较为合理我在学习既有研究成果之后,有一些不成熟的浅见,写在下面以表呼  
应之意,并请益于同仁。  
科举取士扩展的产物  
注重探究历代社会演变的钱穆先生认为,秦代以后西周式封建贵族大体消逝,但变相贵族仍然存在他  
将门阀士族称为书生贵族”,认为:“魏晋以下门第社会之起因,最主要的要追溯到汉代之察举制度。”而士  
绅则是另一类书生贵族”。门阀士族等级的形成与察举制度关系极大,士绅阶层的兴起原因何在? 如以科  
举取士制度的产物作答,稍嫌笼统,或可添加扩展二字宋代科举制度的推进体现在规程完善与规模扩展  
两个方面士绅阶层的兴起与前者基本无关,关键在于规模扩展。  
宋代科举规模之大,远非唐代可比对读马端临文献通考·选举考所载唐登科记总目宋登科记  
总目可知,宋代科举取士人数若干倍于唐代唐代初期录取进士人数极少,高宗以后每年通常不过二三十  
,最多一年是开元元年(713),录取进士仅71北宋初年录取进士人数较少,太宗以后每次录取往往达  
到数百人,总趋势是增多,最多一次是南宋宝庆二年(1226),录取进士987科举取士扩展,促成宋代官员  
队伍膨胀文献通考·职官考一·官数记载,唐开元初年,官员法定总额为18805;宋仁宗以后,官员  
人数超过2,此后越来越多见于记载的北宋官员,最多人数为3.4万余名;南宋官员最多人数为4.3万余  
宋代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人们心向往之,趋之若鹜淳化三年(992),录取进士353,参加考  
试的贡士凡万七千三百人”,“其后极盛之时,其数又几倍也”。熙宁元年(1068),尚书左丞蒲宗孟上书谈  
论科举考试:“举天下而计之,三年之间,率多数十万人而取三四百也。”可见科场竞争异常激烈,进士不第  
者数十百倍于进士中第者。“规模空前的士绅阶层主要由科举中第者与不第者构成在宋代,下面两大类  
,尤其值得重视。  
一类是致仕与待阙官员白居易诗云:“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 所谓致仕即退休,宋代基本遵循这  
一古制赵宋政权延续时间越长,退休官员越多他们告老还乡后,余威尚存,影响仍大费孝通先生论绅  
一文指出:“退任的官僚或是官僚的亲亲戚戚他们在野,可是朝内有人他们没有政权,可是有势  
ꢃꢂꢁ  
。” 待阙官员的情况与退休官员有相似之处。  
与缺同义,也可作待阙是等待腾出官  
”, “ ”  
ꢁꢅꢂ  
补缺继任的意思。《群书考索续集宋朝官制:“方今入仕之路广,得仕之员狭。” 赵宋开国初年,录  
取进士较少,官位空缺较多,吏多阙少的矛盾不大南宋周煇听前辈讲:“承平时,州县多阙官得替还乡,未  
张邦炜宋代富民问题断想》,《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129-135。  
何忠礼》,周扬波宋代士绅结社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版,1-3。  
周扬波宋代士绅结社研究》,5。  
周扬波从士族到绅族———唐以后吴兴沈氏宗族的变迁》,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31。  
宋代历朝官员数统计》,李弘祺宋代官员数的统计表二,台北食货月刊复刊1984年第14卷第56期合刊,237。  
贡院乞逐路取人状(治平元年上)》,司马光司马光奏议15,王根林点校,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162。  
淳化贡举人数》,王栐燕翼诒谋录2,钟翀整理,戴建国等主编全宋笔记7编第1,大象出版社2018年版,252。  
用人·熙宁元年左丞蒲宗孟上仕进抑塞书》,黄淮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2册卷136,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1784。  
148  
张邦炜宋代士绅社会琐议  
及息肩,已竭蹷入京,授见次即趣赴上一季半年,已为远阙。”他感叹道:“与今异矣。”北宋仁宗以后,矛  
盾越来越尖锐北宋中后期的情况是:“吏多而阙少,率一官而三人共之:居者一人,去者一人,而伺之者又一  
是一官而有二人者无事而食也,且其莅官之日浅而闲居之日长。”官员待阙时间,少者一年半,多者  
或至三四年者到南宋理宗时,“仕进之途愈狭”,有的官职六七人共守一阙”,待阙时间长达十二年以  
可见,宋代社会上待阙官员之多与退休官员相比,待阙官员的优势在于年龄,其中不乏年富力强  
。“七十而致仕者难免力不从心因致仕待阙以及丁忧责贬等缘故,两宋特别是南宋时期,“从官者居  
官之日少,退闲之日多士绅阶层正是以这些退闲官员为主体。  
另一类是业进士得解人”。科举不第者大致可以区分为业进士与得解人两个层次王应麟玉  
·学校下:“广文馆博士四人助教二人,掌领国子学生业进士者。”由此可知,业进士指准备参加考  
进士的人他们至多参加过地方解试,但落榜,大约相当于清代的秀才。“举进士不第通常是指通过解试,  
但省试落榜,往往省称举进士,又有得解人或贡士“  
乡贡进士等多种称呼,明清时代通常统称举人。  
得解人中,数次参加省试不第者,无须再经过解试,免解人免解进士”,其地位略高于普通得解人天  
圣四年(1026)五月的规定是:“贡举人等,内进士曾实应三举,并诸科实应五举已上者,特免取解。”得解人  
与免解人有时亦称举人”。但与明清时代不同,举人与秀才一样,尚未成为固定的身份性称谓秀才在宋代  
只是对读书人的一般性尊称,与有无功名无关。  
优待未中第者的举措  
科举未中第者社会地位的提高是士绅阶层兴起的又一个原因宋人感叹道:“十年勤苦无人问,一举成  
名天下知。”其实,在宋代高中进士固然很荣耀,未中第者也未必无人问他们虽然名落孙山,但社会地  
位不低,得解人免解人的地位又高于业进士于是,科举未中第者作为一种特殊势力,进入士绅阶层,并且  
在这一阶层中人数最多,所占比例极大,以致士绅阶层规模空前”。未中第者社会地位较高,体现在以下两  
个方面。  
其一,享受某些优待举其要者有三一是有限的任职权得解人可出任州县学教职庆历四年  
(
044)三月,“令州若县皆立学,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员不足,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ꢂꢁꢄ所谓乡里  
宿学”,无疑包括得解人免解人在内如宋仁宗时,知苏州范仲淹聘请胡瑗出任州学教职,就胡瑗的身份来  
1
ꢅꢂꢁ  
,无非是个累举进士不中湖州乡贡进士知杭州胡则聘任的州学主持杨希堂,曾到御前进  
ꢇꢂꢁ,  
其身份与胡瑗相同州县学教职的任职资格时宽时严,但直到南宋时,仍有得解人出任州县学教职。  
如绍熙年间,朱熹知漳州时,为州学聘请的教职人员中有林贡士(易简)、李进士(唐次)”贡士陈()”。  
ꢉꢂꢁ,  
贡士与得解人同义所谓李进士”,当是业进士或举进士者又如王伯刍一再游场屋不利在宋宁宗时  
赴调期限》,周煇著刘永翔校注清波杂志校注1,中华书局1994年版,26。  
·策别课百官二》,苏轼苏轼文集1册卷8,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244。  
张方平请议吏员事奏(庆历六年四月)》,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37,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157。  
刘克庄轮对札子二》,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327,248。  
学校考下·本路乡曲义田庄》,袁桷延祐四明志14,《宋元方志丛刊6,中华书局1990年影印版,6343。  
学校下》,王应麟玉海4册卷112,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影印版,2065。  
举进士中第有时也省称举进士”。  
选举三·贡举杂录一》,徐松辑宋会要辑稿9,刘琳刁忠民舒大刚尹波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5292。  
汪八解元》,洪迈夷坚志支庚卷6,李昌宪整理,戴建国等主编全宋笔记9编第6,62。  
14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先后担任庐陵(今江西吉安)县学吉州(治今江西吉安)学录他与林贡士李进士等人身份相似资深得  
解人可通过考试,出任某些偏远地区的摄官所谓是暂时代理的意思如广南东西路:“二广两荐之士  
许试摄官,谓之试额二年再试,谓之待次累至三试,谓之正额然后就禄,或任盐税,或受簿。”在考试  
合格者中,“以十分为率,取五分”。但得解人在内地一般不能担任主簿县尉一类的官职孔宜举进士不  
簿,,赵安节尝举进士,未赴礼部,以劳补官③  
劳绩”,因其业绩卓著而入仕二是少量的免役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绍兴三年(1133)四月,  
朝廷采纳知严州(治今浙江建德)颜为的建议,“尝得解及应免解人并免丁役这不是南宋新规,而是北宋  
,后来役改税,丁役折合为丁钱文献通考的记载更准确:绍  
兴三年四月,“曾得解人免丁钱绍兴十九年八月,宗正寺丞王葆面对时,也曾言及得解举人免丁役。  
可见,这一优待措施不限于严州,而是通行于各地三是一定的赎罪权据王栐记载:“旧制,士人与编氓等。  
大中祥符五年(1012)二月,诏贡举人曾预省试,公罪听收赎而所赎止于公罪徒,其后私罪杖亦许赎论。”⑧  
这项优待仅限于贡举人曾预省试者即免解人,业进士与得解人不在此列,且仅适用于公罪徒刑私罪杖刑。  
但地方官员往往对士人违法犯罪网开一面,从轻发落江东提刑刘克庄宣称:“当职所至,未尝罪一士人。”⑨  
ꢃꢂꢁ  
浙东转运使翁甫申言:“自到任以来,于士类每加敬礼。” 士绅在法庭上受到优待,官员要求吏人不得单呼  
士人姓名,须称某人省元,其为士人而已贵。” 正因为如此,以各种手段假冒士人者为数不少,自称朝奉”  
称宗女婿ꢁꢂꢅ之类,以便招摇撞骗,横行乡里。  
其二,前程未可限量业进士举进士系官员后备队,不可小觑如冯京曾以诗言志:“韩信栖迟项羽穷,  
ꢁꢄꢂ  
手提长剑喝西风可怜四海苍生眼,不识男儿未济中。” 他苦读应试,屡遭挫折业进士,因夜游被拘  
,幸亏知鄂州(治今湖北武昌)王素爱其才,“亟释之赴解试,考官欲黜落,好在监试官鄂州通判南  
宫诚大不平,力主之,遂至魁选冯京赓即连中三元,后来官至执政大臣,他对其恩人王素南宫诚均有  
所回报又如谢深甫家本寒微”,脚穿草履,赶往临安赴省试,途经曹娥江渡口。“渡子必得若干,乃载深甫。  
予之钱少,渡子不肯。”他目中无穷书生,扬言:“不怕汝作转运黥我!”“深甫乃从他处渡。”谁知谢深甫竟一举  
高中,稍后出任浙东转运使两人再次相遇,“渡子伏地请罪深甫笑曰:‘吾岂果黥汝!’厚赐之使去。”只有  
ꢆꢂꢁ  
一个要求:“台州秀才往来,勿取渡钱也。” 岂止转运使而已,谢深甫官拜宰相,比冯京还高一级。  
在宋代士大夫的墓志铭中,往往有子孙业进士”“举进士一类的记述,足见这类青年人在社会上很耀  
士大夫乐于选择他们做女婿,如宰相李沆相中王曾御史中丞彭思永挑选程颢为东床,王曾当时无非是  
ꢉꢂꢁ  
淳熙十二年七月癸未定二广摄官试法”,佚名增入名儒讲义皇宋中兴圣政5,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据宛委别藏影印,1948  
。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2册卷7,乾德四年七月,174。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4册卷83,辛更儒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绍兴四年十二月戊戌,1405。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3册卷64,绍兴三年四月甲午,112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16册卷228,熙宁四年十一月丁酉,5545。  
户口考二·历代户口丁中赋役》,马端临文献通考上册卷11,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版,117。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7册卷160,绍兴十九年八月辛酉,2747。“丁役原作身役”,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改。  
贡士得赎罪》,王栐燕翼诒谋录2,戴建国等主编全宋笔记7编第1,250。  
户婚门·争业上·干照不明合行拘毁(刘后村)》,不著撰人名公书判清明集上册卷4,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宋辽金元史研究室点  
,中华书局1987年版,129。  
150  
张邦炜宋代士绅社会琐议  
个得解人,程颢仅业进士而已皇族不能随意与人通婚:“宗室毋与胥吏通姻,著为令。”但得解人不仅允  
,而且将享受优惠朝廷规定:“尝得解人娶宗室女,补文资。”文资即文职,在宋代高于武职宋英宗的  
长女德宁公主,其驸马王师约业进士,尚未得解可见,科举即便不中第,其社会地位也很不一般。  
富与贵的再结合  
士绅与士族不同,“士庶天隔的士族是个凝固性封闭性强的等级,而士绅阶层具有流动性包容性,兼  
容科举考试的成功者和失败者,是个组成人员很复杂的群体吴晗先生论绅权一文称:“绅士则是官僚离  
退休居乡(当然居城也可以)以至未任官以前的称呼”,他们非官非民,可以作官,或将要作官”,大绅  
小绅士之分,“小绅士也有希望升成大绅士”。组成人员复杂的士绅阶层并非纯富民群体,其中不  
乏贫民尤其是在科举落第者中,穷困者较多他们平生苦学,望一青衫而不可得,不禁哀叹:“满腹文章,满  
头霜雪,满面埃尘直到如今,别无收拾,只有清贫。”梁庚尧教授南宋的贫士与贫宦一文中有不少实  
在士绅阶层中,贫士与贫宦忝陪末座,贵而不富或富而不贵者也很难成为代表人物士绅阶层的代表人  
物通常是那些既富且贵的双肩挑只有他们才有可能凭借其政治与经济实力,发挥其号召与推动力,支配、  
主导社会。  
0,我曾从宋代贫富贵贱,离而为四的角度揭示宋代社会流动趋势增大南宋学者黄震黄  
3
氏日抄引游氏礼记解:“三代之法,贵者始富,言富则知其贵。”讲的是西周时代的情形,当时的贵族是富  
贵合一的典型黄震又称:“贫富贵贱,离而为四,起于后世。”后世指的是春秋战国以后,周代贵族破落。  
就总体而言,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富与贵大致经历了从结合到分离从再结合到再分离的过程魏晋士族在  
其鼎盛时期,是富贵合一的变相贵族。“五代以还,不崇门阀富与贵再分离但宋代社会并非没有集富  
贵于一身者,皇族近亲就如此更值得注意的是,某些读书人在很大程度上逐渐又一次实现了富与贵的再结  
,成为宋代士绅阶层的代表人物至于其路径有二。  
,
其一,先富后贵,由富而贵在既有研究中,似乎仅有郑骧冯京由商而士两例其实,实例还有若干。  
如宰相虞允文家族只是当时人们往往以科举入仕为荣,经商发家为耻,力图加以掩饰虞氏后人宣称:“我  
家蜀西忠孝门,无田无宅惟书存。” 仿佛其家全靠读书起家然而,追根溯源,虞氏起初靠经营盐业致富。  
ꢃꢂꢁ  
ꢄꢂꢁ  
史载:“岁久家富族滋,大率好善积德。”又称:“家素倚牢盆为助。” 正是依靠其家富,虞轩才有实力让其儿  
子虞祺孙子虞允文安心业进士,并相继中第,入仕为官又如思想家陆九渊,“家素贫,无田业,自先世为药  
肆以养生”,兄弟六人,仰仗其二哥陆九叙善于经营,其余兄弟五人才得以从事场屋四人获乡荐,均以其  
讲学为业,其中二人中进士且为官,从此发家虞氏陆氏均为著名士绅家族知名度不高的南城(今属江  
西)陈文藻家族也是一个先富后贵由富而贵的实例陈文藻,“初以素门,善治生,终能憙事用儒术教子,  
ꢅꢂꢁ,  
ꢆꢂꢁ  
起家登朝。”他的长子陈肃中进士,官至殿中丞,于是其门既高,其行益笃”。 某些富民以金钱开路,试图与  
ꢇꢂꢁ  
皇族联姻,因而由富致贵史称:“富家多赂宗室求婚,苟求一官,以庇门户。” 有好梦难成者,如寿州(治今  
宁宗本纪三》,脱脱等宋史39,759。  
七色补官人奏荐法》,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下册乙集卷14,徐规点校,中华书局2000年版,765。  
公主》,李攸宋朝事实8,中华书局1955年版,136。  
吴晗论绅权》,费孝通吴晗等皇权与绅权》,49。  
善谑诗词》,洪迈夷坚志三志己卷7,《全宋笔记9编第6,255。  
梁庚尧南宋的贫士与贫宦》,梁庚尧宋代社会经济史论集下册,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1997年版,322-426。  
张邦炜两宋时期的社会流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61-67。  
读尚书》,黄震黄氏日抄5,《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707,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71。  
华阳博议下》,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庚部卷39,中华书局1958年版,515。  
15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安徽凤台)茶商陈子诚,在景祐元年(1034)送女入宫,宋仁宗的养母杨太后尝许以为后终因大臣群起抵  
,
制而不果也有美梦成真者,京师富人如大桶张家,至有三十余县主帽子田家家凡十县主,毎五千  
贯买一个县主系亲王之女的封号张家田家可因此获得一官半职,但并非科举入仕虽同富民买官  
一样混迹于士绅之中,但很难成为士绅阶层的代表人物须知士绅号称书生贵族,在宋代只有科举才  
是正途,买官联姻之类均为歪门邪道富民买官者受到歧视,与一般士绅不同,“州县官不许接坐,止令庭  
正如前辈学者所说:在传统社会里,富而不贵,买来的官爵显不出真正的威风,装不出眩耀的门  
。”⑥  
;
其二,先贵后富,由贵致富宋代官员违法致富与合法致富两者兼而有之,违法致富较为常见的方式是  
经商宋朝禁止官员经商,“食厚禄者不得与民争利,居崇官者不得在处回图回图又称回易,是宋代官  
府与军队的一种贸易方式,此处泛指经商然而,实情则是官员经商成风王安石描述道:“今官大者,往往  
交赂遗,营赀产,以负贪污之毁官小者贩鬻乞丐,无所不为。”还有采用收受贿赂卖官卖爵等各种卑劣  
手段发大财者不可否认,宋代官员中也有不少合法或大体合法的致富者章良能就是个先贵后富由贵致  
富的实例他少年时,家道清贫”,“时方严冬,衣不掩胫”,被居住豪宅的邻里贵家子弟耻笑:“会著及时衣!”  
但其才学,乡里所推”,淳熙五年(1178)进士及第,此后仕途通达,嘉定六年(1213)出任参知政事章良能长  
居崇官”“食厚禄”,其富裕程度可想而知,邻里贵家那座豪宅被章氏买之以居”。至于范仲淹幼时贫贱  
苦读的事,已为人所熟知他后来清心做官,莫营私利但仅凭其俸禄及赏赐一类的正常收入,足以集富  
贵于一身正是凭借其经济实力,才可能在我国历史上首创义庄,赡养族人这一义举为后世士绅所继承。  
史书中有某些宋代高官清贫的记载,不可尽信如司马光不事生产,买第洛中,仅庇风雨,有田三顷”,“恶衣  
菲食,以终其身他在洛阳的第宅叫独乐园,李格非洛阳名园记,读书堂者,数十椽屋苏轼  
ꢃꢂꢁ,  
司马君实独乐园诗云:“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屋下中有五亩园,花竹秀而野。”ꢂꢁꢆ其规模虽然远不及其它名  
ꢇꢂꢁ  
,但绝非仅庇风雨”。所谓司马光清贫,只是与穷贵极富的文彦博等高官相对而言由此看来,高官  
ꢈꢂꢁ  
之中,一般只有大富中富和小富之分难怪当时人说:“有官便有妻,有妻便有钱,有钱便有田。” 一言以蔽  
,在当时,要发迹,得做官。  
善与恶的复合体  
士绅与西周贵族魏晋士族不同,西周贵族靠血统,魏晋士族靠传统(如累世公卿经学传家之类),而士  
绅在相当程度上靠的是声誉其有威望的代表人物不仅是贵者富者,而且应当是贤者,因而士绅阶层号称  
声誉集团”。或出于积阴功的考虑,或为了沽名钓誉,或志在造福乡梓,或兼具多种缘故,士绅往往相当注意  
树立形象树立形象的办法,大致可概括为两个方面。  
其一,代表地方利益如司马光退居洛阳,与富弼文彦博等13位退休或被边缘化的官员组成高级士绅  
宦者三·阎文应传》,脱脱等宋史468,13656。  
朱彧萍洲可谈1,戴建国等主编全宋笔记2编第6,133。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32册卷472,元祐七年四月戊午,11264。  
参看:王曾瑜宋朝卖官述略》,王曾瑜点滴编》,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41-89。  
纳粟补官》,王栐燕翼诒谋录2,戴建国等主编全宋笔记7编第1,249。  
袁方皇权下的商贾》,费孝通吴晗等皇权与绅权》,90。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5册卷53,咸平五年十月癸未,1159。  
上皇帝万言书》,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册卷1,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8。  
二章清贫》,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吴企明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241。  
152  
张邦炜宋代士绅社会琐议  
团体耆英会当时洛阳遇到一大难题:“神宗导洛通汴,而主者遏绝洛水,不使入城中,洛人颇患苦之。”耆英  
会人员据理向朝廷力争,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史载:“因中使刘惟简至洛,语其故惟简以闻,诏令通行如初,  
,儿童诵君实,走卒知司马这不仅仅因为他是旧党党魁,  
还在于他体察民情,表达民意,维护地方利益又如宋孝宗时,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地区最大的民瘼莫过于  
马纲之害”。军马运送由陆运改为水运,途经夔州,加重民众的劳役负担,以致流离转徙南宋官箴类书籍  
昼帘绪论:“巨室者,一乡之望也,齐民之依倚也。”“过从往来,尽可以问政请益。”王十朋出知夔州后,  
按照这一规矩,开馆礼敬士绅。《昼帘绪论又曰:“夫士者,民之望也;乡校者,议政之地也诸学奠谒之余,  
便当延见衿佩,假之以辞色,将之以礼意,询风俗之利病,咨政事之得失。”王十朋每到州学,必拜访生员,  
以询郡政”。王十朋诗云:“父老相逢话良苦,儿郎多在马船中。”士绅及生员们反映最强烈的无疑是马纲  
水运扰民王十朋以实闻一再上报朝廷,朝廷终于决定马纲依旧陆运王十朋离任时,民众不忍别其  
,此事在很大程度上是士绅维护地方利益,敢于直言所致。  
其二,推进公益事业宋代士绅在救济灾害慈善抚恤修桥补路维护治安等各个方面都贡献不小既  
有研究较多,不必多费笔墨可稍加补充的是,就教育方面来说,宋代书院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士  
马端临说:“是时,未有州县之学,先有乡党之学。”“乡党之学,贤士大夫留意斯文者所建也。”贤士大  
”,此处当指士绅主办或主讲于白鹿洞岳麓等书院的朱熹张栻吕祖谦陆九渊等人均为知名士绅,应  
天府书院的创建者曹诚也是一名由富而贵的士绅据记载:“应天府民曹诚,即楚邱(今山东曹县)戚同文旧  
,造舍百五十间,聚书数千卷,博延生徒,讲习甚盛府奏其事,诏赐额曰应天府书院,命奉礼郎戚舜宾主  
,仍令本府幕职官提举,以诚为府助教。”曹诚有财力造舍百五十间,聚书数千卷,当然是富民;但他拥  
府助教的头衔,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富民,其身份应当属于士绅一说到宋代的书院,人们立即想到朱  
陆九渊等理学家,其实曹诚这类小士绅的贡献也同样值得重视正因为士绅在地方上做了不少好事善  
,他们在民众中颇具亲和力,往往被视为公平正义的象征如邵雍在洛阳,“年长者拜之,年等者友之,年少  
者以子弟待之,未尝少异于人,故得人之欢心”,“每出,人皆倒屣迎致,虽儿童奴隶,皆知尊奉每到一家,子  
弟家人争具酒馔,问其所欲,不复呼姓氏,但曰吾家先生至也虽闺门骨肉间,事有未决者亦求教先生以至  
诚为之开谕,莫不悦服”,有意无意之间,社会风气得到净化,忠厚之风闻于天下,里中后生皆知畏廉耻,欲  
行一事,必曰:‘无为不善,恐司马端明(即司马光)、邵先生知’”。 邵雍名列北宋五子,是大名人在为数  
更多的不知名士绅中,某些行为同邵雍相似者不少如前面说到的南城陈文藻有处士之称,多历艰难,  
故动而鲜过,为乡党法将有事者,亦来咨谋自用俭节,至义可为,则不有爱其所周急,浃于疏亲性复  
ꢃꢂꢁ  
ꢄꢂꢁ  
谨礼,虽幼而卑,必待以宾客,未尝见其懈,尤耻争辨逾数十年,无一人狱在州县者,而众莫不服”。 这类  
记载未免含有夸张的成分,但陈文藻等士绅确实为家乡做了不少好事,毋庸置疑。  
应当如何评价士绅阶层? 从前不问青红皂白,将士绅一概痛斥为土豪劣绅而今大翻转,往往不顾士绅  
阶层鱼龙混杂的事实,笼统地将他们称颂为地方精英这只怕属于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由上述种种  
史实看,从总体上说,士绅是地方建设的推动者地方利益的代表者将士绅与劣绅画等号显然不对,但也不  
文彦博传》,脱脱等宋史313,10264。  
苏轼司马君实独乐园》,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14,9236。  
胡太初昼帘绪论·势利篇第十四》,《宋代官箴五种》,闫建飞等点校,中华书局2019年版,195。  
昼帘绪论·势利篇第十四》,《宋代官箴五种》,161。  
汪应辰宋龙图阁学士王公墓志铭》,梅溪集重刊委员会编王十朋全集附录二墓志铭传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1111。  
五月四日与同僚南楼观竞渡》,《王十朋全集·诗集21,378。  
夔州论马纲状》《再论马纲状》,《王十朋全集·文集4,635-638。  
学校考七·郡国乡党之学》,马端临文献通考上册卷46,431。  
学校考七·郡国乡党之学》,马端临文献通考上册卷46,431。  
15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应一味颂扬精英是个外来词,其原义不一定含有过多的褒义但在汉语中,精英者,最美好之谓也,是个高  
度颂扬词汇精英一词当慎用就整体来说,士绅阶层毕竟是居于平民之上的特殊势力,享受某些法定特权  
和法外特权的既得利益集团就个体来说,士绅并非都是德高望重的贤者,其中也有不少劣迹斑斑的豪横。  
陈智超教授南宋二十户豪横的分析一文,所用资料仅限于名公书判清明集12惩恶门·豪横类》。在  
这二十户豪横中不乏士绅,如官世肃任鄱阳(今属江西)西尉”,潜彝为小使臣”,谭一夔取本州文解”。①  
整本名公书判清明集有关士绅豪横的记载不少,在篇目中便有学官不当私受民献”“士人以诡嘱受财”“士  
人充揽户”“士人因奸致争”“贡士奸污”“士人教唆词讼把持县官”“举人豪横虐民取财等等,不胜其举梁庚  
尧教授豪横与长者一文所举士绅武断乡曲的实例更多,士绅中长者与豪横两种人物兼而有之,甚至一位士  
绅又兼具长者与豪横两种面相如下面将要讲到的戎州(治今四川宜宾)士绅王默,所做好事不少,足以称  
为长者黄庭坚为他书写的墓志铭中记述了一项善行”:“其无赖者,众会唾辱之,里人畏之,甚于刑罚。”③  
这分明不是利民便民的善行,而是胆大枉为的恶举。“无赖由谁定性,“众会开批斗会,“唾辱法外施刑,  
里人畏之”,相当霸道,可谓豪横鉴于上述情形,士绅阶层可称为善与恶的复合体如果更多地放在当时  
的历史条件下,至多只能说以善行为主,兼有恶举总之,不应将士绅吹得天花乱坠。  
对于士绅的善行,不宜做夸大性阐释,有意无意地将他们塑造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群体如士绅办  
私学,无疑是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但免费义学较少,多半要收学费。“累举不第的刘遇即是一例,为乡  
先生,授徒数十百人”,办学规模不算小,俨然是一所私学其子刘德礼重走父亲老路,“家贫,复以授徒为  
,所幸中进士,官至知县刘氏父子出于养家糊口的需要,办学收取束修维生,合情合理合法,但他们并  
非为公众服务而分毫不取的志愿者刘氏父子小绅士而已,种放是位鼎鼎有名的大绅士,“博通今古,孝悌之  
,乡里所推”,以讲习为业,从学者众,得束修,以养母”。如果说种放是隐士,那么胡瑗则是标准的士  
,自庆历中,教学于苏湖间,二十余年,束修弟子前后以数千计政和四年(1114),朝廷增教谕俸,  
不许受束修”。此处所谓束修,系灰色收入,大致相当于现今的红包可见,中央官学的教谕有收红包的  
陋习,虽下令明文禁止,但其结果很可能是禁而难止。  
只是雏形而已  
士绅社会定型于明代,发端于两宋逆向考察被有的学者讥讽为倒放电影”,其实不失为探究历史问题  
的一种重要方法倒看历史,不难发现,明清时代的某些现象在宋代已见端倪,甚至连绅士的承继替换方  
式也很相似明清时代,“一般乡间的绅士都是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就仿效他们的父祖,回到故乡,继承先  
宋代便有这类事例如戎州王默,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任知通泉县(在今四川射洪境内)等职,  
请老而归,年始四十有八”。他回乡后,善行不少,“于乡邻恤其无而收其弱”,贤者之称他还监督地方  
ꢃꢂꢁ  
官府:“州县有过举,辄上书论之。” 又如四明(今浙江宁波)汪大猷,绍兴十五年进士(1145),官至敷文阁学  
ꢄꢂꢁ,  
,56岁罢官回乡,“凡里中义事,悉为主盟诸如创立义庄修葺府学开展敬老活动等等王默汪大猷  
二人可谓开风气之先,明清绅士的理念与行止与他们何其相似周扬波博士从士族到绅族一书称宋元为  
陈智超南宋二十户豪横的分析》,邓广铭徐规等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1984年年会编刊)》,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248-266。  
梁庚尧豪横与长者:南宋官户与士人居乡的两种形象》,《宋代社会经济史论集下册,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版,474-536。  
墓志铭·朝奉郎致仕王君墓志铭》,黄庭坚黄庭坚全集2册正集卷30,刘琳李勇先王蓉贵点校,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811  
。  
杨万里奉议郎临川知县刘君行状》,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240,80。  
隐逸上·种放传》,脱脱等宋史38册卷457,13422-13423。  
学校考七·郡国乡党之学》,马端临文献通考上册卷46,431。  
选举考八·童科(小学附)》,马端临文献通考上册卷35,329。  
丁伟志论历史研究中的逆向考察》,《光明日报1984725。  
史靖绅权的继替》,费孝通吴晗等皇权与绅权》,165。  
154  
张邦炜宋代士绅社会琐议  
绅族的建立时期,明清为成熟的绅族时期,我高度赞同任何事物都有个发生发展到成熟的过程愚  
意以为宋代仅可称为士绅社会的雏形,其不成熟性或可从下面两个方面去探寻。  
其一,从外部环境看,绅士阶层特权有限吴晗先生在再论绅权一文中列举明代士绅享受免役免税、  
蓄养奴婢礼仪优遇等各种特权以及种种法外特权明代还将士绅的范围扩大,下令将生员医生阴阳生等  
纳入绅士之列吴先生认为,“前代士族的特权仍然遗留给后代的新士绅”,“没有什么两样”。此说或许欠  
,愚意以为前代士族的特权大于后代士绅但稍加比较,不难发现,明清时期士绅的特权较宋代增大以  
出任官职权来说,差别相当明显李弘祺教授宋代的举人一文称:“清代的知县约有三成半出身举人,进士  
出身的只占两成多一点。”宋代不仅没有举人这个法定的身份性称谓,得解人免解人的资历虽与明清举人  
相同,但出任知县者极少他们因此牢骚满腹:“发两解,博不得一官。”野心不小的张元吴昊出走西夏,自  
视甚高的施宜生归顺金朝,据说都是举进士者闹待遇所致明清时期各地都有所谓护官符”,诸如贾不假,  
白玉为堂金作马之类,有如不成文法,地方官员往往唯唯诺诺,恭敬听从宋代已有其先兆,但尚未成为不  
成文法从宋代至近代,各地均有五老”“七老”“九老一类的说法,可是含义不尽相同宋代大多是指年长  
士绅,而后代通常是指士绅中在地方上能呼风唤雨的人物。  
其二,从自身因素看,角色意识有待提升宋代虽有士绅领头的经济性会社和武装组织,但为数较少。  
宋代的士绅结社以诗会和耆年会居多前者系文雅之士聚集吟诗作赋的社团,后者是年高有德者集会娱乐  
的团体,与地方事务大多无关,更非议政参政之所,娱悦性强,政治性弱其性质与后代的士绅结社差异明  
,同晚清民国时代的咨议局参议会更是大异其趣咨议局参议会之类系主要由士绅组成的地方咨询代  
议机构,纯属政治性组织这类机构在宋代还无影无踪差异何以如此明显? 原因只怕主要在于宋代士绅  
的角色意识较差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此语见于宋代儿童读物如童蒙训等书,因而  
深入人心人生似乎只有兼善天下独善其身两条路,很少有人想到还有第三条路:服务乡梓陈抟即  
是一例,少年时胸怀大志,“举进士不第,遂不求禄仕,以山水为乐”,“独善其身,不干势利”。何群又是一  
,从前意气风发,激扬论议,入太学后,“日思为仁义而已,不知饥寒之切”,同门推以为学长”,且主持公道,  
白衣御史之称,可是一旦遭遇挫折,便揠旗息鼓,心灰意冷,“不复举进士” ,回乡归隐,埋头著述,大有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之势陈抟何群二人如果多少有些士绅角色意识,完全有能力为家乡  
做些好事,甚至成为地方上代表性极强的士绅不可否认,宋代士绅为地方建设出力的记载很多,但维护地  
方利益,并为此而抗争的事例较少航道毕竟已经开通,曹诚汪大猷等人已为后人树标杆,其绅士风范为明  
清士绅所继承和发扬明清士绅的角色意识明显超过宋代至于宋代士绅角色意识较差,是否与宋时士大  
夫多不归本籍有关,我个人认为关系极小司马光退居洛阳时,对邵雍说:光陕人,先生卫人,今同居洛,  
即乡人也。”他们均视他乡为故乡。  
最后,有个问题应当回答:从前说宋代政治是士大夫政治,现在又说宋代社会是士绅社会的雏形,两种说  
法是否矛盾? 士绅和士大夫原本同类,两说并不抵牾吴晗先生早年曾说:“官僚士大夫绅士是异名同体  
的政治动物,士大夫是综合名词,包括官僚和绅士。”姑且以此作答,不知可否聊备一说。  
[责任编辑:凌兴珍]  
吴晗再论绅权》,费孝通吴晗等皇权与绅权》,63-65。  
李弘祺宋代的举人》,《国际宋史研讨会论文集》,310。  
张端义贵耳集卷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865,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444。  
吕本中童蒙训卷下,《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698,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542。  
隐逸上·陈抟传》,脱脱等宋史38册卷457,13420。  
隐逸上·何群传》,脱脱等宋史38册卷457,13436。  
宋时士大夫多不归本籍》,赵翼陔馀丛考中册卷18,中华书局1963年版,344。  
邵伯温邵氏闻见录18,李剑雄刘德权点校,中华书局1963年版,200。  
吴晗论绅权》,费孝通吴晗等皇权与绅权》,49。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