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34 卷第期  
2007 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34,No.2  
March,2007  
上市公司并购定价博弈模型  
游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成都610064)  
摘要通过将经典的Nash 讨价还价模型运用于股权分置问题解决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并购定价的博弈分析,  
可以发现在完全信息理性预期假设以及不引入并购市场竞争因素的条件下有限期无限期或无固定期谈判情况  
下的并购双方机会成本持股比例以及控股所需比例等因素对交易价格的影响并获得解析结果。  
关键词上市公司并购博弈定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6ꢁ 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0702⁃0034⁃04  
引言  
并购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价值的重要途径一直是中外资本市场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的重  
要手段特别是在中国特定的企业上市制度安排下上市公司的更是成为了稀缺的资源由于股权分  
置问题的解决大大增加了上市公司股权的流动性从而为二级市场并购创造了有利的市场条件也相应地加  
剧了上市公司对控股权的争夺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过去壳资源交易中的政府主导定价现象必  
将由市场定价所取代因此广泛而深入地研究市场条件下企业并购双方的博弈定价问题对提高中国资本  
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于上市公司并购定价问题, Grossman and Hart(1980)、Shleifer and Vishny(1986)以及Bagnoli and Lip⁃  
1-3]  
man (1988)  
分别研究了外部和内部股东接管的可能性和条件但没有涉及具体的如何定价问题赵昌文  
4]  
2001) 虽然提出了壳资源定价模型但没有对交易者之间的博弈行为进行讨论 从博弈定价角度出发,  
5]  
[6]  
房宏琳(2002) 应用Rubinstein 模型对并购行为作了简要分析陈悦倪浩陶柏(2004) 讨论了完善信息  
7]  
下三期和不完全信息下两期议价的企业并购问题郑湘明秦喜杰(2004) 描述了企业并购的合作博弈行  
8]  
[9]  
王义秋王琳(2004) 采用简单的二手车模型分析了企业并购行为孙辰健(2002) 用寻租模型讨论了  
壳资源的定价问题整体来看关于上市公司股权交易中的定价问题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个较具广泛接受  
性的研究方案和结论。  
本文依据并购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既合作又冲突的实际利用博弈论的方法对股权分置问题解决后企  
业买壳上市中的定价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并购双方提供定价指导提高并购成功率促进社会资源的有  
效利用其主要贡献在于将精典的Nash 讨价还价模型推广到任意期限并得出了解析解。  
壳公司价值分析  
任何交易的定价基础是交易物对参与人的价值相同的交易物在不同的参与人之间往往存在着价值差  
收稿日期2006⁃11⁃06  
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金项目批准号:NCET⁃04⁃0883。  
作者简介陈高游(1964—),四川仁寿人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金融研究所博士生成都虹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  
高级经济师。  
陈高游上市公司并购定价博弈模型  
且正是因为同一交易物对不同参与人的价值差异使得交易成为必要和可能从中国现实的资本市场看,  
一方面拥有上市公司可以为其拥有者带来诸多直接和间接的好处比如一是可以从证券市场直接融资实  
现发展自身业务的目的二是巨大的新闻和宣传效应三是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或经营特权等等另一方面,  
从目标企业对于并购双方的价值来看壳公司对于并购企业的价值或期望价值往往大于或远远大于原持有  
者的价值公司并购后并购企业可以通过重组董事会改善原有经营管理实现协同效应从而提升目标企  
10]  
业的价值同时也可能通过控制和影响目标企业的经营管理为自己带来一些额外的收益李东明(1998)  
将壳公司的价值分为基本价值影响价值控制价值三个层次所谓基本价值即单纯的企业价值人们投资  
购买这些股票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享受其分红其持股者只能采取用脚投票的方式来表示自己对公司经营的  
满意度对公司实际的经营不能施加任何的影响所谓影响价值是指当持股达到一定比例后持股者一般可  
以进入公司董事会甚至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施加自身的影响使企业的经营行为向有利  
于自身的方向倾斜从而为自己带来比基本价值更多的价值而控制价值是指当持股达到控股要求时持股  
人因有权改变这家公司的政策包括公司的名称注册地资产结构发展战略经营方针合作伙伴采购对  
象或销售渠道等从而获得投资收益以外的许多私人收益控制价值和影响价值均是超过基本价值的私人  
收益显然控制价值要高于影响价值而影响价值又要高于基本价值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上基本价值或期  
望价值持股数量×股票价格或期望价格。  
模型和假设  
1) 股票市场是有效的并购双方除议价交易外无更有利的外部机会且关于壳资源的私人收益价值  
为常数下标分别代表卖方和买方下同);  
2) 目标企业股票全流通在不被收购时其股票价格满足维纳过程 ε dt其中 为当前价  
为任意时刻 的价格p′ 表示并购成功后的预期股票价格;  
3) 并购企业通过二级市场公开收购获得该壳资源的成本为min{δ = e其中 为  
壳资源的价值为机会成本Δt 为谈判间隔时间;  
4) 议价开始时分别持有目标公司份额为γ λ 的股份控股所需比例为κ,0 ≤ λ κγp′ -  
0,没有谈判成本;  
Δt  
5) 参与人具有理性预期其效用为并购所带来新增收益的折现值;  
6) 博弈的时序结构为交易双方首先就谈判的日程进行廉价磋商然后根据该日程展开议价谈判如  
果议价成功则以协议价格成交如果议价失败双方可终止或再次谈判若谈判进行多轮假定每两轮谈判  
的间隔时间相等。  
均衡求解  
由于企业买壳上市首先需要获得目标企业控股权因此此时的并购交易从表面上看是股权的交易而  
实质上却是目标企业控制权的转移因此壳资源对于的价值 κ·p′ + V对于的价值 γp +  
如果在时刻议价成功且结果为则此刻分别具有效用κ·p′ + V- λ· - PP  
γ + λ - κp′ - γp 由参与人具有理性预期及 满足维纳过程的假设不难看出在时刻t = 并购  
双方对任何时刻议价的合作剩余均具有相同的预期且恒为λ + γ)(p′ - p- V) ≡其中,(λ  
γ)(p′ - p为双方所持股票的价值增加- V为私有收益的价值增量。  
如果并购双方之间仅有一次议价机会则精典的Nash 讨价还价模型已给出了明确结果 但如果谈判破  
裂后双方均无更有利的外部机会此时我们有理由相信谈判可能进行两个以上的轮次关于其议价结果有以  
下两种。  
命题1:在壳资源交易的无限期或无明确终止期限的二人议价谈判中双方一定在第一阶段达成协议,  
且当δ(1 - ρλp′ - p + V以价格 αγp′ - p - V成交否则以价格 ρV作  
α(1 - δ)  
γ + λ - κp′ 成交其中ρ = 1  
(1 - αδ αδ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证明首先依据假设条件可知谈判破裂后双方均无更有利的外部机会于是继续谈判成为双方的最佳  
选择在议价无限期或无明确的终止期限条件下如何分配合作剩余λ + γ)(p′ - p+ V- V作  
为议价开始时双方对任何时刻议价问题的预期 假设获得获得- X 为均衡点则每一轮议价  
B  
谈判的不一致同意点为δδ- X)),于是X - δX = α- δX - δ- X)],其中α =  
从而X = ρV分别获得剩余份额的ρ、1 - ρ。  
B  
其次条件γp′ - p- V≥0表明不存在反收购的可能通过二级市场收购可获得的效用为γp′  
+ V从而使间的议价成为可能 于是如果δ(1 - ργp′ - p + V 一  
定选择在第一轮结束议价由广义Nash 问题的解很容易获得成交价格为 αγp′];而在  
δ(1 - ρ> λp′ - p+ V继续谈判对双方均有利由前面的结论获得ρV即成交价格为S  
ρVγ λ κp′由于折现因素的存在双方一定在第一轮谈判中便达成交易。  
由命题直接可得下面的推论。  
推论在无限期或无明确终止期限的壳资源并购交易二人议价谈判中如果δ(1 - ργp′ - p)  
则成交价格仅与买卖双方的机会成本卖方持股比例及控制权收益股票当前及买方控股后的预期价  
格相关且随卖方控制权收益及持股比例股票当前及买方控股后的预期价格的增长而增加而与买方是否  
持股持股多少实际控股比例及买方控制权收益大小无关而当δ(1 - ρ γp′ - p成交  
价格与前述所有因素均相关且在买卖双方机会成本股票现价及并购后预期股价一定的情况下交易价格  
随控股所需比例及买卖双方控制权价值的增加而增加随并购前买卖双方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减少。  
命题2:在有明确截止期限的任意有限n > 期谈判中双方一定在第一阶段达成协议 如果存在 =  
inj | δβ(1 - αhδ δ))Δ (1 + αh(1 - δ))},则当N = 成交价格为 αVΔ,  
N >成交价格为 α[1 + βhδ δ)]Δ αh(1 δ否则成交价格为 α[1 +  
βhδ δ)]Δ αh(1 - δ其中= λp′ - p + V表示 通过二级市场收购获得控股权  
βδ αβ)  
的新增收益Δ γp′ - p表示双方合作的净剩余 =  
βδ αδ 。  
证明 表示第 轮的谈判解效用)、保留效用于是买卖双方第 轮谈判所面临的问题就成为可  
ox  
OS  
OB  
行支付集为F =}(不一致同意点为Nash 讨价还价问题i = 1,  
OS  
OB  
,…,显然U = 0, 下面用逆向归纳法进行分析。  
首先假设谈判破裂后继续议价对双方均有利由于第 轮谈判的Nash 讨价还价解为 αVΔ =  
βVΔ 通过对谈判剩余轮数用数学归纳法并经整理易得:  
n-j  
α[1 + βhδ δ)]Δ αh(1 δ,  
n-j  
β[1 + αhδ δ)]Δ [1 + αh(1 δ,  
j = 1,2,…, 1。  
n-j  
其次谈判破裂后继续议价对双方均有利的条件为δ 同时由于折现因素的存在双方一定  
在第一轮谈判中便达成交易。  
结语  
本文中我们建立了一个基于Nash 讨价还价模型的上市公司控制权交易多期谈判模型 在完全信息及  
理性预期假设下分别讨论了有限期无限期或无固定期谈判情况下并购双方机会成本持股比例控股比例  
等因素对交易价格的影响获得了上市公司股权并购博弈定价的解析结果但没有引入并购市场的竞争因  
同时有限理性以及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讨论可能更具有现实意义对此作者将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陈高游上市公司并购定价博弈模型  
1]Grossman, S., and O. Hart. Takeover Bids, the Free⁃rider Problem and the Theory of Corporation. Bell Journal of Economcis ,  
980,11(1):42⁃64.  
2]Shleifer,A., and R. W. Vishny. Large Shareholders and Corporate control.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s 1986,94:461⁃488.  
3]Bagnoli, M., & B. Lipman. Successful Takeovers without Exclusion.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1988,1(1):89⁃110.  
4]赵昌文壳资源研究———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理论与案例[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5]房宏琳讨价还价模型在企业并购价格谈判中的应用[J].学术交流,2002,(6):52⁃53ꢁ  
6]陈悦倪浩陶柏企业并购中的讨价还价博弈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4,(3):28⁃29ꢁ  
7]郑湘明秦喜杰企业并购和目标企业定价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4,(1):82⁃86ꢁ  
8]王义秋王琳企业并购定价的博弈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6):586⁃589ꢁ  
9]孙辰健我国上市公司资源利用问题研究[D].博士论文,2002ꢁ  
10]李东明买壳上市及其交易价格的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1998,(5)ꢁ  
Pricing⁃Game Model for Listed Firm Merger and Acquisition  
CHEN Gao⁃you  
Business Institute,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4, China)  
Abstract:This author employs Nash's classical bargain model in pricing⁃game analysis for the merg⁃  
er and acquisition of listed firms in China after the solution of stock sharing, discusses opportunity costs,  
share⁃hold ratio and share⁃control ratio in the finite period, infinite period and non⁃fixed period negotia⁃  
tion situations respectively and comes to conclusion.  
Key words listed firm; merger and acquisition; pricing⁃game model  
责任编辑李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