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34 卷第期  
2007 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34,No.4  
July,2007  
法身真如法空的原始义  
———以汉译阿含经为范围  
磊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成都610068)  
摘要以汉译阿含经为主并参考巴利语系经典的相关内容探讨了阿含经中与大乘佛教思想有密切关  
联的一组概念法身真如与缘起法空对其在阿含经中的含义及其与大乘思想的关联性作了梳理其中关于  
法空思想的部分引述了龙树菩萨的主要观点。  
关键词阿含经》;法身真如缘起法空  
中图分类号B9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0704⁃0021⁃05  
阿含经作为大小乘共许的经典曾经在南  
于藏教及其菩萨道的说法是比较完备的日本佛教  
学者木村泰贤认为阿含经非大乘非小乘亦大乘  
亦小乘此说虽有调和异说之嫌但其强调阿含  
的佛法源头地位及其中实蕴含大乘思想的看  
实不乏灼见。  
中亚东南亚东亚等地区广泛流传并受到人们  
的普遍信仰与传诵至今仍是泰国斯里兰卡及中国  
云南等巴利语系佛教最为重视的经典随着南北传  
佛教交流的日益广泛及大小乘佛教关系问题探讨的  
日渐深入,《阿含经作为佛教法源头的意义及作为  
交流媒介的作用日益显现。  
由于阿含经及部派佛教的菩萨菩萨道都曾  
有过专文论述本文仅讨论阿含经中与后来的  
尽管在汉传佛教文化圈中因判教关系,《阿含  
在初译的热情过后即受到长期冷落阿含  
与大乘佛教及菩萨道的关系还是得到了一定的  
阐明在南北朝及隋唐诸家判教中多将阿含经》  
判属为小乘将释迦牟尼佛的一期教法局限于声闻、  
缘觉二乘中有意无意间忽视了阿含经及说一切  
有部等部派佛教关于菩萨道的种种理论并使大小  
乘思想形成了无形的间隔天台宗则将以阿含  
为主并包括有部理论的部派佛教判为藏教”,  
认为三藏教中亦有菩萨道———《阿含经中含有  
大乘思想及六度四摄等菩萨道的内容———尽管此  
菩萨道与通圆诸教的见果有相当大的  
差异综合南北传佛教的相关文献来看天台宗关  
大乘佛教关联十分密切的几个核心概念。  
法身  
法身dhamma⁃ka^ya,dharma⁃ka^ya,是一  
个大小乘佛教都相当关注的核心概念在汉译阿  
含经法身一词出现十余处概括来说约有以  
下几种含义。  
指如来的教法  
增壹阿含经:  
ꢀ ꢀ 迦叶佛灭度后遗法住七日中 汝今阿  
如来弟子为少莫作是观东方弟子无数亿  
南方弟子无数亿千是故阿难当建此意:  
我释迦文佛寿命极长所以然者肉身虽取灭  
787  
法身存在此是其义当念奉行。  
收稿日期2006⁃01⁃23  
作者简介哈磊(1968—),宁夏吴忠人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在读博士后研究方向以古代文学与佛教为主。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此处释迦牟尼佛将其教法的住世与流传视为法  
犊子即言譬如去于城邑聚落不远平博之  
有娑罗林是娑罗林已百千年枝叶悉堕,  
唯贞实在汝今瞿昙亦复如是———已断一切  
烦恼结缚四倒邪惑皆悉灭尽唯有坚固真法  
与短暂坏灭的肉体相对佛教经律论三藏及  
慧学的长久传世即为佛法长久住世的标志,  
所以释迦佛视之为自己的法身此说也是后来大乘  
佛教习用的说法。  
445  
身在。  
五分法身  
此段文字出自别译杂阿含经》,经中通过佛与  
犊子梵志的对话探讨了应如何如实认识佛的问题。  
实际上阿含经与此问题相关的内容  
相当多色是如来非色是如来如来与色异如  
来与色非同非异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无如来死  
后非有非无如来死后亦有亦无等种种讨论的话题,  
皆关系到如何认识如来的问题释迦佛对此种种问  
皆以五蕴非常当断有漏五蕴不受后有轮回)  
答之认为唯有如此方能如实认识佛反此种种之  
认识皆属与我见我执相应之虚妄见解不离四种  
颠倒即佛唯愿众生直面佛之清净法身方为真实  
见如来。  
阿含经法身一词的常见义是指五分法  
意在说明佛和阿罗汉在戒定慧及解脱诸方面所  
具有的熄灭烦恼心得自在正智具足解脱轮回等  
诸种功德五分法身asamasama⁃pan ~ ca⁃  
skandha,又作无漏五蕴无等五蕴此中指清  
净正法即圣者所证之清净佛法。 “ 是聚集之  
此五分法身由戒蕴定蕴慧蕴解脱蕴解脱知  
见蕴五部分构成。 《增壹阿含经29:  
摩诃迦叶 己身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  
成就解脱成就解脱见慧成就复能教人成此  
五分法身身能教化复能教人使行其  
711  
。  
当然本经所说的法身似仍指五分法身与五  
分法身侧重于正面阐述如来的种种清净功德不同的  
此处强调了法身的无想寂灭无生之性由于  
其诠释的困难性犊子梵志遂以脱尽枝叶坚固不坏  
的娑罗树干来比喻它以表明解脱之德的真实性。  
增壹阿含经28 须菩提观佛一经中此  
法身的无相无生清净空寂之性更是得到了淋漓  
尽致的发挥:  
此中戒蕴指佛和阿罗汉持戒清净身语业永不  
为贪嗔痴等烦恼所染定蕴指无学所入的空无  
无愿无作三昧慧蕴指与无学清净智慧相应  
的正见与智慧解脱蕴指与已得尽智无生智的无学  
正见相应的胜解心所解脱知见蕴指无学所具的尽  
智与无生智此五分法身次第井然由戒生定由  
定生慧由慧而解脱由解脱而有解脱知见。  
此中戒慧三者就因而受名解脱解脱知见二者  
由果而得名而佛与阿罗汉皆禀此五法而得成就无  
漏之身故名法身此处是就佛与阿罗汉都已解脱  
生死轮回之苦俱灭种种烦恼障同得清净安乐之涅  
槃而言此即后来大乘佛教所说的三乘同共一解脱  
之义。  
ꢀ ꢀ 须菩提闻世尊今日当来至阎浮里地四部  
之众靡不见者我今者宜可时往问讯礼拜如  
尔时尊者须菩提便舍缝衣之业从坐起,  
右脚著地是时彼复作是念此如来形何者是  
世尊为是眼意乎 往见者复  
是地风种乎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  
无作。  
清净寂灭无相无生之法性身  
阿含经也称空寂无相之身为真法身。  
佛告犊子如是如是 若言色是如来、  
如世尊所说偈言:  
ꢀ ꢀ 若欲礼佛者ꢀ ꢀ 及诸最胜者  
识是如来者无有是处何以故如来  
已断如斯色故识亦复如是皆悉已  
譬如有人断多罗树断已不生如来亦尔,  
入诸种ꢀ ꢀ 皆悉观无常  
曩昔过去佛ꢀ ꢀ 及以当来者  
如今现在佛ꢀ ꢀ 此皆悉无常  
断五阴种种已不复受生寂灭无想是无生  
若欲礼佛者ꢀ ꢀ 过去及当来  
。  
说于现在中ꢀ ꢀ 当观于空法  
犊子言瞿昙我于今者乐说譬喻唯愿听  
若欲礼佛者ꢀ ꢀ 过去及当来  
。  
现在及诸佛ꢀ ꢀ 当计于无我  
佛告之曰随汝意说。  
此中无我无命无人无造作亦无形容、  
法身真如法空的原始义———以汉译阿含经为范围  
有教有授者诸法皆悉空寂何者是我我  
者无主我今归命真法之聚 尔时尊者须菩  
“‘哆他为真实;‘为性舜若多’(梵语s/ u^  
nyata^,巴利语sun~n~ata^)之为空性是一样结构,  
故正译应为真实性’。 由字源说,‘哆他如  
’(哆他引引申而成故亦可翻成如是性’”。  
也就是说此处的就是后来所说的真如”、  
真如性”,只不过求那跋陀罗在译杂阿含经时以  
译之。 “勘对巴利文本相应部》(巴利文五部  
中之相应部杂含经》), ‘ 法如法如  
707-708  
提还坐缝衣。  
此经在诸法空寂之体上立如来真法身———真法  
之聚值得注意的是此真法身是在正观如来清  
净五蕴之身的基础上成立的其所循的理路正是  
阿含经中所习用的蕴)、)、),非  
非我所无我无我所的惯用推演之法不同之  
处仅在于一般在无常苦空无我之后遂接一解脱之  
———涅槃此处则在佛之已得涅槃之清净体上逆  
观佛之五蕴身此身之蕴界及构成色法之四大  
亦属无常由无常之故无我无所空我空我所蕴  
处界诸法及种种烦恼及颠倒妄想顿然空寂须菩  
提在证得阿罗汉果时本已证悟此由五蕴之流转至清  
净寂灭之心路历程今次再由佛之清净涅槃之果德  
佛之妙相庄严之身逆推至世间蕴处界遂得顿  
悟诸法本来空寂之深意。  
4]410-411  
’”  
吕澂先生还认为,“法住法空法如法尔法  
不离如法不异如审谛真实不颠倒等词语皆是  
解释字的文中所说的法,“乃指缘起而言即  
此缘起法为如性谓其常然之相也有佛无佛都无  
改变此即如性亦即离缘起便无真如故如是缘起  
即法之实相也由此法非指一般法缘起而外亦  
指谛界等归类之法此等法实相皆称真  
是种解释乃佛法中之首段小乘对佛说至极之  
4]411  
由此空寂之真法身,《阿含经中之佛身观遂得  
在三个层次上得以展开一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所  
表达的色身观二是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及  
五分法身所代表的佛之清净功德观三是清净空  
无生无作之法身观。  
解也”  
吕澂先生对此字的解释实至深妙独到之  
境界但亦有失察之处如视此以法相为  
”、“只形容彼法永久如是之相耳”,实际上,《阿含  
中所说之缘起法实涵摄世出世间一切法十二  
因缘之流转门摄尽三界六道一切众生的生死轮回,  
无明灭则行灭之还灭门则摄尽出世间一切善法而  
以涅槃为归宿。 《杂阿含经12 佛称十二因缘  
古仙人道”,是诸佛成等正觉的共由之路;《长阿  
含经:“十二缘甚深难见难识知唯佛能善  
这三个层次的佛身观在后来的大乘佛教中都  
加以充分地吸纳与发挥而第三个层次的法身观,  
更是成为般若空观的核心并与真如法性清净法  
界的思想汇合成为大乘诸宗的共义此后所说的  
三身五智及诸一切功德法遂皆依此展开。  
5]1,8  
真如与缘起法  
”  
可见字并非仅以法相为如。  
真如tathata^,bhu^ta⁃tathata^、tathata^,指  
宇宙万有的真实性或本来的状态即宇宙的真理。  
真如在大乘佛教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含义相  
当丰富阿含经真如一词也有显露杂  
阿含经12 :  
阿含经更是处处将缘起法与甚深难见之涅槃相  
关联:“此甚深处所谓缘起倍复甚深难见所谓  
3]2,83  
此中不仅  
一切取离爱尽无欲寂灭涅槃。”  
将还灭之根本归于涅槃而且通过缘起法将轮回与  
涅槃之不离法不离如)、不异法不异如)、本来寂  
法住)、空无自性法空之义都关联起来而此  
种种之义皆是的本有之义可见实已  
诠表了甚深法性而且此甚深法性是与诸法空性直  
接相关的。  
何缘生法 谓无明……乃至缘生有老  
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  
彼如来自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示显发,  
缘生故有老恼苦此等诸  
法住法空法如法尔法不离如法不异  
审谛真实不颠倒如是随顺缘起是名缘  
法空  
缘起法所蕴含的法空的思想除了在该经中得到  
表述外,《杂阿含经中的大空法经》、《第一义空法  
增壹阿含经中的第一最空法经》、《长阿  
含经中的梵动经也有与此相关的内容并可对  
84  
生法。  
此中法如”、“法不离如”、“法不异如”  
依吕澂先生之说原文为哆他多” (tathata^),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本经加以补充增壹阿含经30:  
彼云何为名第一最空之法 若眼起时则  
种种法相为是故说法空所谓先尼梵志  
32  
不说五众即是实亦不说离五众是实。  
亦不见来处灭时则灭亦不见灭处除假  
号法因缘法云何假号因缘所谓:“是有  
则有此生则生”———无明缘行行缘识  
复有强论梵志佛答:“我法中不受有,  
汝何所论有是戏论法结使生处杂  
阿含大空经说二种空众生空法空;《罗  
陀经中说色众色蕴破裂分散令无所  
](713  
40  
当眼识生起的时候,(无明颠倒之心心身之  
活动即随之而生也看不到无明产生的地  
眼识念念谢灭之时无明与行随之消失也  
不知消失到哪里了在这眼识的念念生灭之中无  
名色六入处老死  
十二支也随之念念生灭这中间并无实在的常存的  
众生物质或神。 “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  
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 除俗数  
”  
7]1,764  
筏喻经中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波罗延经》、《利众经:  
ꢀ ꢀ 智者于一切法不受不著若受著法则生  
戏论若无所依止则无所论 诸得道圣人于  
诸法无取无舍若无取舍能离一切诸见 。  
25288  
如是等三藏中处处说法空。  
龙树菩萨也解释了阿含经中不多说法空的  
原因:  
3]2,92  
”  
一切法不过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而  
诸法的生灭之中也并无实在的自主之物所有的只  
假号”(假名的生灭,《第一义空经认为缘起  
ꢀ ꢀ 问曰:“若一切法空是真实者佛三藏中何  
以多说无常无我法如经说佛告诸比  
:‘为汝说法名为第一义空》。 何等是第一  
义空眼生无所从来灭亦无所去但有业有  
业果报作者不可得意亦复如  
。’是中若说生无所从来灭亦无所去是  
常法不可得故无常但有业及业果报而作者  
不可得是为声闻法中第一义空云何言一切  
法空?”  
之十二支不过是俗数法而已俱是空名而无有  
。  
除了从缘起故空的角度解释法空经中还时时  
从无常角度来阐释法空杂阿含经11 :  
比丘诸行指一切有为法如幻如炎刹  
那时顷尽朽不实来实去是故比丘于空诸  
行当知当喜当念空诸行常不变易  
72  
空无(“字似衍我所。  
答曰:“我是一切诸烦恼根本先著五众为  
然后著外物为我所我所缚故而生贪恚贪  
恚因缘故起诸业如佛说无作者 则破一切  
法中我若说眼无所从来灭亦无所去则说  
眼无常若无常即是苦苦即是非我我所、  
我所无故于一切法中心无所著心无所著故则  
不生结使不生结使何用说空以是故三藏中  
多说无常无我不多说一切法空。  
复次众生虽闻佛说无常无我而戏  
论诸法为是人故说诸法空若无我亦无我  
若无我无我所是即入空义。”  
另外在大乘经典中常被引用作为诸法性空的  
圣言量之法句———“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  
春时焰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阿含经》  
中也多次出现杂阿含经10 265  
3]2,69  
本经的别出经佛说水沫所漂经增  
1]2,701  
中皆有  
壹阿含经27 尊者多耆奢所说偈  
明文此法偈在南传相应部犍度篇·蕴相应  
95 经也有记载。  
大智度论31 龙树菩萨对阿含经》  
中的法空思想进行了概括和总结这些内容在汉译  
阿含经中都可找出对应的部分现一一随文附录  
问曰:“佛何以说有业有果报若有业有  
果报是则不空。”  
如下:  
大空者声闻法中法空为大空杂阿  
答曰:“佛说法有二种一者无我一者无  
为著见神有常者故为说无作者为著断灭  
见者故为说有业有业果报若人闻说无作  
转堕断灭见中为说有业有业果报此五  
众能起业而不至后世此五众因缘生五  
含经·大空经说生因缘老死若有人言是老  
是人老死二俱邪见是人老死则众生空。  
是老死是法空。  
或有利根梵志求诸法实相不厌老病死著  
法身真如法空的原始义———以汉译阿含经为范围  
受业果报相续故说受业果报如母子身  
声闻畏恶生死闻众生空及四真谛无常、  
无我不戏论诸法如围中有鹿既被毒  
一向求脱更无他念辟支佛虽厌老病死,  
犹能少观甚深因缘亦能少度众生譬如犀在  
围中虽被毒箭犹能顾恋其子菩萨虽厌老病  
能观诸法实相究尽深入十二因缘通达法  
入无量法性譬如白香象王在猎围中虽被  
箭射顾视猎者心无所畏及将营从安步而  
虽异而因缘相续故如母服药儿病得差如是  
今世后世五众虽异而罪福业因缘相续故从  
今世五众因缘受后世五众果报。  
复次有人求诸法相著一法若有若无、  
若常若无常等以著法故自法生爱他法生  
而起恶业为是人故说诸法空诸法空则  
无有法所以者何所可爱法能生结使能生结  
使则是无明因缘若生无明云何是实是为  
25295  
以是故三藏中不多说法空。  
25294-295  
法空。”  
注释:  
关于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与大乘佛教关系的相关研究已不少见比较集中的有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大乘佛  
教的起源与发展》(台湾大乘文化出版社出版中的相关部分台湾佛光山宗委会主编的佛光大藏经·阿含藏附录》  
中也收有一组相关文章另外本人所著《〈阿含经中的弥勒菩萨一文》(《》2005 年第说一切有部的大乘观  
也涉及相关内容。  
无学指佛与阿罗汉。 《阿含经中认为佛与阿罗汉都已解脱烦恼达到无为境界不需再刻意修学各种教法故名无学。  
尽智指烦恼之染污全部除尽而得之智慧即由于完全证知四谛之理而得之智慧亦即于无学位遍知我已知苦断集证灭、  
修道而与漏尽之证得俱生的无漏智无生智指了知一切法无生之智亦即灭尽一切烦恼远离生灭变化之究极智慧 此  
二智为解脱者所独有最能审知是否已得解脱故依此立解脱知见蕴。  
五阴又译作五蕴五众佛经中将生命体分为五个部分其中组成身体的各个部分称为色蕴苦乐等种种情绪情感称为  
受蕴种种思虑与想法称为想蕴种种由个人意志所驱动的身心活动称为行蕴种种认识的功能与活动称为识蕴此五蕴  
是佛阿罗汉与众生皆有的不同之处在于众生的一切身心活动都与烦恼相应故称有漏五蕴此五蕴能遮蔽自心本有的  
光明与智慧如遮蔽心灵晴空的阴云故称五阴。  
真法之聚”,当为法身一词的异译法身dhamma⁃ka^ya,dharma⁃ka^ya。 梵语ka^ya,音译迦耶若附加于语尾时,  
本有集合之意表示复数之语。  
俗数法指世间认为真实的事物或现象在佛教看来并非真实仅是假名故如此称之。  
参见别译杂阿含经121 册第419 页上栏。  
波罗延经经集第五品彼岸道品》,龙树菩萨所引部分似为第五章及第七章可参见郭良鋆译经集之相关部分。  
参考文献:  
1]僧伽提婆译增壹阿含经[G] / / 高楠顺次郎大正藏台北财团法人佛佗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  
2]失译别译阿含经[G] / / 高楠顺次郎大正藏台北财团法人佛佗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  
3]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G] / / 高楠顺次郎大正藏台北财团法人佛佗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  
4]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M].北京中华书局,1979.  
5]佛陀耶舍等译长阿含经[G] / / 高楠顺次郎大正藏台北财团法人佛佗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  
6]龙树大智度论[G] / / 高楠顺次郎大正藏台北财团法人佛佗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  
7]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G] / / 高楠顺次郎大正藏台北财团法人佛佗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