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34 卷第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34,No.4  
July,2007  
2007 月  
南岳慧思心识论简析  
——随自意》、《安乐行》、《无诤门为范围  
霞  
四川大学哲学系成都610064)  
摘要以南岳慧思的随自意三昧》、《法华经安乐行义》、《诸法无诤三昧法门为范围探讨慧思别具特色的心  
意识说慧思继承大集经》、《大智度论中对心相与心性的分类更为深入地探讨了心性问题 在八识说中慧  
思首先强调六识中意识对前五识的重要地位接着认为意识作用之改变是初心菩萨所用之第七转识初心菩萨的  
根本所依是第八藏识它为如来藏真心的异称在慧思关于心与识的分析中处处贯以大乘空观这是他作为注重  
禅修实践的禅师的特色。  
关键词南岳慧思心识论心性转识藏识  
中图分类号B9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0704⁃0026⁃07  
南岳慧思流传下来的作品不多,《随自意三昧》  
同于六识:  
ꢀ ꢀ 内外受名六识亦名为心思维分别。  
简称随自意》)、《法华经安乐行义》(简称安乐  
》)、《诸法无诤三昧法门》(简称无诤门》)大  
乘止观四篇可以认为是其思想的代表。 《大乘止  
的风格思想与另外三篇作品有较大差异因此  
本文把慧思的前三部作品作为一个单元着重探讨  
散见于其中的关于心识的思想。  
六根名为门心为自在王造生死业时贪  
著六尘至死不舍无能制者自在如王是故名  
46634上  
为无上死王。  
有时指心理现象的统帅异于六识:  
ꢀ ꢀ 六识为枝条心识为根本 无明波浪起随  
缘生六识六识假名字名为分张识 随缘不  
自在故名假名识心识名为动转识游戏六情  
作烦恼六识缘行善恶业随业受报遍六道。  
从慧思这几部作品的文字看关于心识的论  
述可分为两部分有时也称心识包  
括心性与心相两层分为八种有与经典完全一  
致的六识还有别具特色的第七转识与第八藏识虽  
也有八种识的名目但与经典唯识学的八识说显然  
不同其中关于的论述源于大智度论为代  
表的龙树思想关于的论述源于地论师的某些  
观点但慧思的着眼点却与众不同完全服务于修行  
实践而较少理论的阐发。  
46640上  
六识由心意但少分。  
这为根本的心识与六识不同发起六识具烦  
恼染污性性质似与染污的赖耶或赖耶与末那的和  
但慧思并未就此展开在实际运用中多是笼统  
地指称一切心理现象。  
部派佛教已经有了对从不同角度的划分,  
大乘佛教经论中对此的讨论尤其详细例如大集  
将心分为心相与心性,《涅槃经29 则将之分  
心性与心相  
慧思作品中的”,有时为一切心理现象的总  
收稿日期2006⁃12⁃20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四川大学2005 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启动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刘朝霞(1974—),河北黄骅人哲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佛教与中国哲学。  
刘朝霞南岳慧思心识论简析———随自意》、《安乐行》、《无诤门为范围  
”、“心数”,《大智度论则吸收了这两种说  
。  
不见外入心不见内外入心不见阴中心不见  
界中心当知此心空无有主无名无名行无  
相貌不从缘生不从非缘生亦非自生是是  
名者能观心念心念生灭观念念生灭观念  
念相不可得故亦无生灭如观我心他心亦  
从心相心性层面来说心有生灭三相此  
相因种种外六尘因缘及内与无明和合的颠倒心识而  
念念生灭相续无穷世人因之强名为心若求心  
之实性则此心生无所从来灭亦无所去求心之过  
现未来三际不可得如是心之真实性实不可得,  
46637下  
。  
倘若具体落实于根尘相接的当下一念则是对  
此一念产生之因缘———识一一进行分析明  
了种种因缘的个性进而了达此因缘际会的当下一  
念本来无我观察根识皆无我寂灭那么,  
因根尘相对产生的烦恼就此止息例如眼见物时:  
ꢀ ꢀ 菩萨尔时观此眼根作是念何者是眼 云  
何名根作是观时知此眼根无主若空无主,  
即无眼根求根不得亦无有眼但以虚妄所见  
青黄赤白种种诸色贪爱念故名之为眼无眼故  
不了如向谛观知无根情若无眼即无情 识  
既空无主无分别者亦无虚妄种种诸色各各  
不相知故亦无和合毕竟寂灭空无所有如  
是观竟亦无能观法无所得故无眼无眼名  
是为眼无作解脱门亦得名为无缚何以故?  
既无系缚谁解脱者是时无根无色尘既无  
根尘亦无有识是故名为无眼无分别  
知心性不生不灭”,称为心性空”。 不仅心性不可  
心相亦无一定实在之相故心相亦空。  
从心与心数层面来说心指六识或将能认知的  
六识之总体称为心但多指意识心数指善恶等心所  
相当于部派佛教所说的心法与心所法。  
慧思关于的划分基本继承了大智度论》  
的思想:  
更总说心作二分名心相二分名心性 相  
常共六识行心性毕竟常空寂。  
内心外心中间心一切皆是心心数。  
行者初学求道时观察心数及心性。  
观察心数名方便觉了心性名为慧。  
一名心相二名性三假内假外假内外假)  
由相不由性。  
98697  
从无明缘至老死皆是心相之所造。  
此假名身及诸受善不善法及无记,  
。  
这种观法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观根识无我、  
虚妄从而息灭由此产生的种种烦恼破除十二因缘  
中由根尘相对之而产生的”,此后一系列之  
有亦不再产生二是虽无烦恼妄情产生但又  
执著一个能观诸法无我的主体所以进一步观  
无能观法”,破除深层自我的执著而这第二层观  
法则与观心性一致了观眼如此观其它诸界亦如  
。  
46637中  
皆由妄念心所作。  
心相与心数所指相同为心之表层部分心或心  
性所指则比较复杂后文将分别论述。  
确切地说凡人所见之一切心理现象皆为心  
”,所谓相常共六识行”,比喻说心数犹如幻师  
的种种游戏,“故示六趣形种种可笑事”,此为凡  
夫颠倒识”。  
对于心相进行观察以了达其真相的方法在慧  
思作品中有以下几种。  
2ꢁ 了知心相种种而修对治行试图把握自己  
的心念动转:  
随顺心理现象之生住灭观察种种心理之因  
ꢀ ꢀ 初坐禅时观不净观出入息生灭相,  
缘本末知心无主:  
不净观及出入息是心心数非心  
46637中  
。  
复次行者初学禅时思想多念觉观攀缘,  
如猿猴走不曾暂停假使行者数随心观亦  
不能摄即作是念:“三界虚妄皆心所作。” 即  
观是心从何处生心若在内何处居止遍观  
身内求心不得无初生处亦无相貌心若在  
住在何所遍观身外觅心方所都不见心。  
复观中间亦不见心如是观时不见内入心,  
现观十二因缘亦是观心相:  
ꢀ ꢀ 从无明缘至老死皆是心相之所造。  
此假名身及诸受善不善法及无记,  
皆由妄念心所作。  
观妄念心无生处即无烦恼无无  
46637下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这种观法的作用似于阿含所说之法住  
度万行的磨练不得真金之用清净法身不显现。  
此处之心性如来藏同于地论师南道之真识明  
显有如来藏缘起说的倾向。  
”,唯识之方便唯识观”,乃是对世间诸法因缘本  
末的了达也可以说是对法相的分析是对出世间  
———明了法性的准备工作慧思认为此种观法为  
不过此种心性说在其体系中是作为行者所具  
之知见之一与最终达成的境界而被运用的安  
乐行观一切众生皆如佛想一样最初只是一  
种所观境如何实证之则必要经由空性的桥梁———  
唯有现观空性才可扫荡无明烦恼进而开显如来藏  
本具的功德。  
方便”,真正的不共凡外的智慧来自于观心性。  
慧思对心性的说法非常复杂不同作品甚至  
同一作品的前后章节相关论述往往不甚一致倘细  
分析有以下几层含义。  
指如来藏为染净诸法之依。  
身本者如来藏也亦名自性清净心是名真  
2ꢁ 心性为心相心数之体是一切心理现象产  
生的依托二者同为无明”。 因此观心性为观此  
心体本来无我寂灭从而破此无明。  
实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不断不常亦  
非中道无名无字无相貌无自无他无生无  
无来无去无住处无愚无智无缚无解生  
死涅槃无一二无前无後无中间从昔已来无名  
关于心性为心相之体这一点,《随自意所说最  
为清楚。  
46628上  
。  
以月喻真心:  
身本及真心譬如虚空月无初无後无圆  
随自意中将心念分为四相未念欲念、  
念已其中欲念念心相当于心数心相),而未念  
———无任何念头产生亦无深层心理的躁动———  
相当于心性此心性本来涅槃寂灭而凡夫妄执为  
自我故起惑造业流转不息因为凡夫妄执为自  
所以此处的心性就转为无明而且它是相对于我  
们意识中的具体无知枝末无明更为深层的根本  
无明他称之为无始无明有始无明”:  
ꢀ ꢀ 妄念思想未生时是时毕竟无心者名为无  
求自性清净无始心毕竟空寂名为能破众  
是故佛言:“无始空破众生毕竟空破诸法,  
无始空破未念心毕竟空破欲念心。”是无始空  
无出无没无去来众生妄见谓生灭大海江  
河及陂池溪潭渠浴及泉源普现众影似真月。  
身身心心如月影观身然欲甚相似身本真伪亦  
如是月在虚空无来去凡夫妄见在众水虽无  
去来无生灭与空中月甚相似虽现六趣众色  
46628中  
如来藏身未曾异。  
在幻师喻中以幻师所现之种种形象喻心数以  
睡眠的幻师喻真心:  
身本及真心譬如幻师睡身心无思觉寂  
46628中  
98689  
然不变易。  
破无始无明毕竟空破有始无明。  
此真心为妄识之依:  
妄识本无体依因寂法生。  
进一步解说时思师认为此真心既是法性即是  
这段话中,“无始”、“自性清净无始心”、“未念  
”、“众生”、“无始无明所指基本相同都指妄  
念思想未生时”,未被遮蔽的清净心性它不受时空  
所拘故称无始”;未与外尘和合故称自性清  
”;未起思爱故名未念心”;众生执之为我故称  
46632下  
法身:  
46628中  
如此法性无涅槃亦无有生死。  
不仅凡夫所见为幻师的游戏为水中之月即使  
诸圣六度万行历劫修持成佛作祖亦是游戏亦如  
梦幻只不过对此梦幻有觉与不觉的差异而已:  
众生” ;它是众生无始轮回的根本故称无始无  
”。  
相应地有始无明是根尘相对时所起心念故  
欲念心”。 它有两重涵义一重是指在无始无明  
基础上为根本而起的对法的分别另一重  
是指众生无始流转过程中所累积下的对外境及概念  
等的习惯性反应习气),这种习惯性反应通于凡  
人们通常所用之无明多指前者。  
无诤门有一段关于无始无明与有始无  
明的论述:  
非但凡夫如梦幻月影现水种种事 复次,  
诸佛菩萨圣皆尔从初发心至佛果持戒禅定种  
种事甚深定心不变易智慧神通幻化异法身  
不动如空月普现色身作佛事虽无去来无生  
46628中  
亦如月影现众水。  
他引用摄论中金与矿的比喻来说明凡圣如  
来藏之异凡圣虽同具如来藏然如金在矿不经六  
刘朝霞南岳慧思心识论简析———随自意》、《安乐行》、《无诤门为范围  
未睹色时名为独头无明亦名无始无明,  
ꢀ ꢀ 求无始法不可得故名曰无始空 无有无  
46639下  
亦名不共无明若眼不对色则不能生爱无伴  
共合故无爱行二法不能于中种识种子是故  
名为无明独头无明不共无明。 ……无明共爱  
合故名之为伴能作行业名为始生是身初  
是故为无始无明根据文义当为有始无  
始可破故亦无无始空。  
观心性即是观其本无自体无我寂灭其方法  
与观心数破和合证无我同出于般若中观之经论。  
ꢀ ꢀ 复观心性无有心性 无有心性亦无相  
毕竟无心亦无不见心如是观竟身心空  
46639中  
46636下  
’———笔者)。  
。  
无始无明是根尘相对以前心性尚未落于具体  
此种观法乃是对治凡夫认心性为有的妄执观  
心性也就是观心之空性在慧思著作别的地方又称  
之为观心实相”。 在性空无我这一点上来说心性  
与心数平等无二,“心性即是烦恼性”,二者皆悉寂  
本来无我如幻。  
时空眼等五根与外境相对是空间的展开意法相  
对则体现为时间的绵延时的生命状态有始无明  
则是现实生活中念念流转的人生前者具有先验的  
特质后者则是经验中的一切前者恒常存在故  
无始”;后者根尘不对时则有起灭故称有  
”———始于根尘相对之刹那。  
也可以说观心相与观心性是对心之假有与真  
空的两种现观因此中道智慧是心数心性平等  
”,如此便可具足禅慧成大圣”。 而观心性往往  
也要借助于观心相才可:  
菩提流支翻译大乘楞伽经唯识论》(又名破  
色心论》)将心分为二种:  
十地经:“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  
ꢀ ꢀ 心性无念不可观观四念处心想尽烦恼尽  
心意与识及了别等如是四法义一名异。”  
此依相应心说非依不相应心说心有二种何  
等为二一者相应心二者不相应心 相应心  
所谓一切烦恼结使受想行等诸心相应以是  
故言心意与识及了别等义一名异 不相  
应心者所谓第一义谛常住不变自性清净心故  
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是故偈言唯识无  
故即尽智若观心性了四念解无生法无生智,  
46637下  
无妄念心无缘虑无杂染故无六道。  
观心相无我空寂就可称为观心性阿  
此种观法成就为得涅槃智”,这种观法也似  
于唯识学正观唯识———观识之如性。  
进一步慧思以表诠的方式描述心性心性  
清净如意珠”,这是在第一义意义上的心性。  
意  
3164中  
境界。  
其异译———陈真谛之大乘唯识论并无此种  
分类唯有应知此心有相应法一语无多解释。  
唐译与陈译大同这可能是译本不同所致也可能  
是译者观点的差异不管怎么说这反映出大师们对  
此问题的分歧。  
如果说从的角度分析心理现象主要是继  
承了龙树的观点那么从的角度探讨心理构  
慧思则主要吸收了唯识古学尤其地论师南道派  
的观点并进行了改造智者净名玄疏 介  
绍了地论师的八识说:  
魏译所说之不相应心为解释十地经三  
界虚妄但是一心作”,是结使净尽的净心缘起说”,  
为如来藏缘起相应心则是染心缘起说”,为  
赖耶缘起。  
ꢀ ꢀ 地人言六识是分别识七识是智障波浪  
38552上  
八识是真常识。  
慧思主要接受了其中关于六识与八识性质的说  
。  
慧思文中的未念欲念等或许受此相应心与不  
相应心的启发他有时也说未念心即是自性清净  
”,但更多时候其不相应心乃指心不与贪嗔痴等  
粗重烦恼相应但它恒与根本我执相应无始无  
”,这正是最大的结使可见它与如来藏决然不  
———如来藏为成佛的根据无明则是生死的罪魁  
祸首当然觉了者即是涅槃即是如来藏 这  
在慧思作品中,“有时称意识”,有时称意  
”,所指基本相同即意识为六识之一意根为其  
所依但意根并无唯识学中末那识的作用常常是意  
识的异称。  
从前文的分析可见心与意识是不同的有时心  
为六识的总称有时为六识之根本或统帅而意的范  
围则要小得多其作用一为注意”,二为记忆”,  
:  
觉了的功夫用在观空上: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六识由心意但少分不能尽知 攀缘计  
缘的意识改转了方向其随情的愚妄转为随智的觉  
此时的意识与意根称为转识”,与它同时发挥  
作用的还有藏识”。  
46639上  
名之为心属当受持名之为意。  
而且认为观心性与观意性为不同的观行方法:  
是故大集经中坐禅学道法行比丘但观  
转识与藏识  
三性一者心性二者眼性三者意性此三法  
轻利用事强故。  
慧思在回答学人对意识的质疑时清晰地区分  
了凡圣用心的差异:  
不过在意识与前五识的关系上慧思认为意有  
ꢀ ꢀ 一切众生用心有异不得一等愚痴凡夫用  
六情识初心菩萨用二种识一者转识名为觉  
觉了诸法慧解无方二者名为藏识湛然不  
西国云阿梨耶识此土名为佛性亦名自性  
清净藏亦名如来藏若就随事名智慧性觉了  
绝对的优先地位是个大总管:  
众生五识但能当境能知现在五尘之事不  
能究竟嘱当受持然此意根虽无处所遍能嘱  
当五识之事然其意识都不曾往与五识合虽无  
往还能悬嘱当五尘五识因缘之事虽无住  
嘱当五识计较思维远近受持皆悉不忘。  
无记亦复如是如是意根意识虽无  
处所亦不动摇如梦中识六能觉了总摄六根  
98701  
诸法时名为自性清净心。  
这种关于藏识的含糊说法是当时佛教界的  
普遍现象。 《十地经论中提及阿梨耶识自性清净  
解脱如来藏法界藏等思想当时学者以其中的  
阿梨耶识自性清净心与楞伽所谓如来藏心、《涅  
98696  
之事。  
所谓佛性同视说为真常净识慧思又称藏识  
前五识的作用是直接感知外物意识则有记忆、  
判断推理等作用前五识五根的作用必须当境才  
能现起而意识意根由于对前五识有觉了的功用,  
故能总摄六根所谓当境能知现在五尘之事是  
指唯识学中五俱意识的功用慧思认为根尘相  
不能记录故名无记”,“设有记者悉意等三事  
和合乃能记之独不能记”,甚至认为意根譬如神  
悬悟密事悉能记录”。 他举例说眼根对色尘  
,“意不嘱当即不见色”;再如如果人专心思维  
某事时有人在附近出大音声他也听不到原因是  
意识没有参与这种活动。  
为第八识而其基本特征同于如来藏:  
ꢀ ꢀ 藏识者名第八识从生死际乃至佛道凡  
圣愚智未曾变易湛若虚空亦无垢净生死涅  
无一无二虽假名亦不可得五根不能见无  
言能空何以故无空无无想亦无有无作不  
合亦不散亦相法亦无善恶虚空华解即会其  
能了是圣人不了是愚夫法虽无一二愚智  
98701  
不共居不了是有为了者即无余。  
慧思又称藏识为自性清净心”,这就与前文他  
称无始无明为自性清净无始心”(有时亦直呼自  
性清净心”)似乎有雷同之嫌的确在他对二者的  
描述用语上确实有相似之处但倘若深究二者的区  
别还是不难发现的藏识乃出世之本体具有如来藏  
所具的种种特性为一切净法之所依乃出世之本  
无始无明是妄念思想未生时所袒露的心体,《无  
诤门中将分为心性心相两部分可见  
其最多为世间之本体倘进求出世法还要进一步观  
心性空”。 从根本上来说倘未能现证诸法性空  
因为有总摄六识的作用其功用巨大所  
以如何运用它成为转凡成圣的关键思师认为凡夫  
的特点是不了知意识与前五识有根本性质的不同,  
因此六识各行其是随缘系缚:  
凡俗愚人是六种识随缘系缚亦不能知五  
根有处意根无处谓各各缘不能了知总别之  
是名凡夫分张识相生死根栽非是圣  
98696  
。  
缘起的实相那么心性就只是世间心之” 。 不  
此时的六识名为生死识”、“分张识”———不知  
意识有注意记忆等特别的功用可作五识的首领;  
又名六情识”,随情流转不能觉了诸法实相不  
知诸法本寂处于动荡之中向外攀缘流转生死无  
有休息。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直观到无始无明的存在已属  
不易一般来说这必须要关闭六根才有可能。  
藏识当有覆藏与宝藏两种含义对于  
凡夫来讲是隐蔽的佛性,“自性清净藏”,对于圣人  
来说一切都展现无余自性清净心”。 所以,  
识之与心二用各别”,而这藏识在慧思看来从  
意根被称为凡圣根”,圣人所具之六识虽与凡  
夫完全相同但其对之的运用却完全相反向外攀  
刘朝霞南岳慧思心识论简析———随自意》、《安乐行》、《无诤门为范围  
根本上来说也并不异于六识。  
第七识”:  
ꢀ ꢀ 此第七识名金刚智能破一切无明烦恼生  
能转一切生死恶业即是涅槃能觉凡夫六  
98701  
分张识令无变易即是藏识。  
死结使即是佛法譬如健将降伏四方夷狄怨  
所以他有时又说如来藏即是意藏”。  
而观诸法如实相五阴十八界十二  
诸国弭伏皆作民子第七健识勇猛金刚,  
98701  
决断诸法亦复如是。  
因缘皆是真如实性无本末无生灭无烦恼无  
解脱。 “亦不行不分别生死涅槃无一无  
凡夫及佛无二法界故不可分别亦不见不  
故言不行不分别”,不分别相不可得故。  
菩萨住此无名三昧虽无所住而能发一切神通,  
不假方便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初入圣位即  
与等此是不动真常法身非是方便缘合法身,  
金刚智有时又称刚利智”、“金刚利智”、  
首楞严三昧当源于般若经中所说能断烦恼之  
金刚智”,其作用为现观诸法实相现证空性:  
ꢀ ꢀ 新学菩萨用第七识金刚利智观察五阴十  
八界等无有集散虚妄不实无名无字无生无  
是时意根名为圣慧。 ……圣名无著亦名  
清净能度众生立照为圣无著者以圣慧根  
觉知六根空无有主觉知六尘无色觉知六识无  
名无相如是三六无灭无取无舍断一切  
故名无著虽知己身及外众生诸法实相亦  
能生知众生根性是故名圣得阴界实相舍一  
切著故名无著若无爱著即无染累了知诸  
46702下  
亦得名为证如来藏乃至意藏。  
可见关键是能转”、“能觉与否思师认为  
这要靠第七识———“转识”,它的根本作用即是觉  
”(他将觉的作用归之于意识而非如来藏)。  
转识本是唯识学的一个专有名词相对于作  
98696  
为本识的阿赖耶识前七识称七转识”。 转变、  
转起之义谓前七识以赖耶为依缘色声等境而转  
慧思所说的转识与此不同他称第七识为转  
”,实际上是指改转了方向的第六识为与凡夫意  
识相区别而称转识慧思此说可能有师承的影  
。 《传弘诀卷一中举天台今师相承之祖师时,  
除第一位明师外其余诸师所用法门如融心“、“本  
”“寂心”、“了心”、“踏心等当时对具有大乘特  
色的心地法门的摸索其中说到文师慧文禅师)  
自性清净毕竟寂然。  
金刚智不仅有智慧的意思还含有一定  
的禅定内容它是菩萨在未到地定时所得所用:  
ꢀ ꢀ 未到初禅得金刚智能断烦恼证诸解脱是  
46631上  
名未到地。  
欲界未到地金刚智能观五阴毕竟尽想,  
不能更生得尽智无生智断一切烦恼如意利  
斩断贼头观色如受想行识如深观五阴如  
如性故即无烦恼可断亦无解脱涅槃可证何  
以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可以虚空断  
多用觉心”,这可能和慧思所谓转识的觉了功用  
46632中  
有某种联系另外最根本的启发可能还是来自于  
龙树龙树大智度论 中认为一切心皆与慧俱  
无明心中亦应有慧慧与无明相违法而一  
虚空不可以虚空证虚空。  
可以看出慧思所谓第七转识是意识意根觉了  
作用的开显是对意识意根在凡夫位时散乱而愚昧  
以至随缘系缚(“六情识”)的被动地位的改转如  
理思维观察嘱当受持的功用转为定慧一体  
的直观现证诸法实相从而转生死为涅槃获得解  
当这种力量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质变即  
意根转名为圣慧根意根的作用成为圣慧根  
的功能而从体上来说二者并无二致:  
6]25,730,上  
心中起净垢亦如是。”  
认为一切染净之  
心皆与本有之智慧共生无明心中亦有智慧所以前  
念染心之中不妨起后念之净心反之亦然这是法  
界本然之理当然地论师解性赖耶也是这一思  
想的重要来源。 《净名玄疏卷五云:  
地论诸师解释不思议解脱者通教缘修用  
七识智照佛性真理断界内见思界外无明若  
ꢀ ꢀ 是故佛言众生性即菩提性菩提性即众生  
菩提众生无二知如此作天人师凡夫六  
圣人六根是凡圣根无一无二不觉是凡  
觉了是圣人生死烦恼根即是圣慧根凡夫  
发真解断结则七识圆智萧然累外名为解  
38549下  
。  
慧思所说转识是指改转了方向的意识也就是  
既是无明又具智慧性的凡夫第六意识从无明转向  
智慧的心理功能为与凡夫六识相区别故称为  
98697  
丑陋不净身即是相好妙法身。  
可见初心菩萨所用的两种识无论转识还是藏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在凡夫身上都各有根据藏识凡圣皆具转识则  
是意根觉了作用的发挥所不同者凡夫虽有觉了  
的潜能但未能正确的运用所以其本具的如来藏的  
性德隐而不显只能称为自性清净”;而菩萨由  
于正确地使用了觉照的作用转意根为圣慧根觉了  
诸法毕竟空寂开显自心本具的光辉所以藏识称为  
自性清净”。  
虽然说凡夫丑陋不净身即是相好妙法身”,  
但凡夫丑陋不净身并不等于相好妙法身二者在功  
用上尚有天渊之别倘用六即理论来说凡夫只  
理即佛”———从道理上来说是佛或者凡夫理  
体与佛不二从凡夫跻身圣贤之列获得诸佛之福  
尚需脚踏实地的实践。  
注释:  
更总说心作二分名心相二分名心性语句似乎不同联系上下文改为更总说心作二分一分名心相一分名心性。  
文中其他地方又称之为真实众生”。 关于此概念的解释可参考成唯识论卷三关阿赖耶识是众生真爱著处的说法。  
这种根本性的贪着与迷惑是生死的根本。  
本文所说之先验经验是在通常意义上使用的若从佛教观点来看此处所说之先验亦为经验真正的先验应只与佛  
性等有关后文对本体等概念的运用同样如此。  
参见黄忏华中国佛教史第三章第四节地论宗》。  
参见黄忏华中国佛教史第三章第四节地论宗》。 慧思之后的智者由于熟悉摄论师的观点已经能够区分阿梨耶识与如  
来藏了智者论著中的藏识指如来藏阿梨耶识则为染污识世间万法之本。 《净名玄疏卷五云:“……此是受持法华六  
千功德庄严行人六根清净显相似藏识之用则六尘一切法皆经也。”  
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第四章第三节佛教禅学与宋明新儒学禅宗与理学心性论部分讨论了佛儒两家对心性看法  
的根本分歧认为儒家所认之心性最多如孟子陆九渊王阳明为佛家所说的第七末那识,“这在佛家看来正是无量劫来  
生死本’”。 佛儒心性之不同大体相当于藏识与无始无明的区别这一点是内学与外道的分水岭。  
参考文献:  
1]慧思诸法无诤三昧法门[G] / / 高楠顺次郎大正藏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  
2]慧思随自意三昧[G] / / 前田慧云卍续藏经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94.  
3]菩提流支译大乘楞伽经唯识论[G] / / 高楠顺次郎大正藏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  
4]智顗净名玄疏[G] / / 高楠顺次郎大正藏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  
5]慧思法华经安乐行义[G] / / 高楠顺次郎大正藏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  
6]鸠摩罗什译龙树大智度论[G] / / 高楠顺次郎大正藏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  
7]黄忏华中国佛教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8]陈兵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特约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