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47卷第3期  
2
0205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47,No.3  
May,2020  
从杜威经验理论看深度学习的发生  
夏淑玉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100875)  
摘要:全视角下的深度学习超越了认知科学的单一视角,将学生的学习看作是知识与能力个体经验和社会意  
义协调发展的活动杜威所倡导的经验理论,将新旧教育中种种对立的观点调和起来,经验的视角实现了  
教师与学生知识与经验个体与社会的协调统一,恰恰促进了学生学习由机械的浅层学习向全面的深度学习转  
经验理论的视角下,知识不是已完成的产品而是发展中的经验,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  
与者,教学不再是机械地装填而是教师指导下学生个体经验的升级与转化。  
关键词:杜威;“经验理论;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20)03-0110-09  
收稿日期:2019-11-06  
作者简介:夏淑玉(1992—),,河南安阳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深度学习的理解已经跨越了认知科学的单一视角有学者指出,  
我们应该以全视角的视域来认识深度学习;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的认知发展不应该是深度学习的唯一  
追求,深度学习应该是个体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价值观全方位投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仅  
要注重学生的个体经验发展,还要注重社会价值与意义的建构全视角下的深度学习,不仅强调学生对知  
识的记忆与理解,还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迁移与运用;不仅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文本的互动,还关注学生与  
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和他人的互动;不仅强调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还注重学生在思维情感意志等多方面  
个体经验与社会意义的多重建构;不仅强调学生知识掌握的最终结果,还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的锻炼  
和能力的提升因此,深度学习是一个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的过程,也是个体经验和社会意义共同建构的过  
学生是这一活动的主体,学生所学的知识是有情境有意义并且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的,学习的过  
程是学生个体经验升级的过程,也是学生在参与社会历史实践中社会意义建构的过程。  
但是,任何学习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需要具体的内容与载体特定的过程与方法无论是强调运用明  
联想系统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的传统教育,还是强调通过做中学帮助学生实现经验  
的改组与改造的进步主义教育,他们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共同的,即如何将外部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的内  
在力量和精神财富的问题因此,当我们明确了深度学习的内涵与特征,我们仍然需要面对所有教学的根  
本问题:教师如何通过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与活动,帮助学生迅捷愉快而彻底地将广阔而复杂的理论知识  
吴永军关于深度学习的再认识》,《课程·教材·教法2019年第2,51ꢀ5836。  
郭华深度学习及其意义》,《课程·教材·教法2016年第11,26。  
张诗雅深度学习中的价值观培养:理念模式与实践》,《课程·教材·教法2017年第2,67ꢀ73。  
郭华带领学生进入历史:“两次倒转教学机制的理论意义》,《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6年第2,8。  
110  
夏淑玉从杜威经验理论看深度学习的发生  
转化为可以被理解掌握和运用的个体经验;学生又是如何在活动中将自己零散的朴素的生活经验提升为  
系统的科学的反省经验(知识)。  
简言之,我们需要明晰深度学习的发生机制,明确学生是如何在深度学习中掌握知识,又是如何在教师  
指导下通过深度学习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的探究深度学习的发生机制,无论从教师的角度还是从学  
的角度,都必须解决知识与经验相互转化的问题打破知识与经验割裂的局面,使二者在教学过程中  
统一起来并最终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统一而非割裂:对杜威经验理论的澄清  
在教学论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人们都试图阐明经验与知识这一对矛盾关系,并努力将二者统一起  
:在赫尔巴特的论著中,这对矛盾被定义为新的观念与学生已有观念的矛盾;在杜威的论述中,这个矛盾  
被描述为儿童与课程(知识)的差距,原始经验与反省经验的差距;杨建华在分析教学认识的客体时也对  
()经验与知识之间的矛盾与差异在赫尔巴特那里虽然被注意到  
,但如何通过教学弥补两者之间的巨大差距并没有得到系统的阐释杜威认识到了两者之间的差异,明确  
提出儿童的生活世界与学校所提供的课程之间是存在距离的,教育者要通过指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经验  
的改组与改造,并由此提出教学要以学生经验为主导,以学生的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和出发点针对杜威  
的这一观点,杨建华曾进行评述,认为经验虽然在教学中有重要意义,但是从儿童经验出发的教学不利于经  
验的提升与整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应该与此恰好相反”,“应当充分发挥教学认识的优势,以较高起点的系统  
理论知识为主导,对学生的经验加以提升,使两者结合起来”。后续学者在对教学认识的机制进行探索时,  
那么,从理论知识出发的高起点教学与从儿童经验  
出发的低起点教学一定是相异相斥的吗? 杜威基于经验的教学是否就一定忽视了理论知识在教学中的  
重要价值呢?  
作为进步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杜威在一段时期内被认为是反对传统教育而被推崇,不少学者曾在论著  
中援引杜威的相关论述,并将其概括为以活动中心取代书本中心”,儿童中心取代教师中心”,问  
解决教学模式取代知识授受教学模式也因此有了新三中心与旧三中心对立的说法,认为杜威  
的儿童中心课程或基于经验的教学忽视系统知识学习,忽视教师的指导这实际上是对杜威思想的误读或  
片面的夸大这一错误的倾向后来被很多学者意识到并予以了及时的纠正:王道俊就曾撰文澄清对杜威教  
育思想的某些认识,并在文中肯定了杜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活动的价值,提倡知识学习要向自我意  
识转向等方面对于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涂诗万扈中平在研究中对于知识与活动相对立的说法进行了驳  
,认为杜威实用主义知识观下,知识与活动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连续的统一的;丁道勇也在文章中反  
对将杜威教学思想概括为儿童中心的做法,认为杜威在儿童与课程相关论述中表达的观点是要在起点(儿  
ꢃꢂꢁ  
)与终点(课程)之间搭建有效而人道的联系,而非单纯地关注和保护儿童越来越多的反思审视献疑  
吸引我们重新阅读和思考杜威,纠正原有的各种片面论断,摆脱二元对立思维,以更加客观理性的态度对杜  
赫尔巴特强调以统觉来协调新旧观念,并在观念间建立联结”,将新的知识与早期习得的知识结合起来参见:赫尔巴特教育学讲授纲  
》,李其龙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41ꢀ43。  
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赵相麟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113。  
约翰·杜威经验与自然》,傅统先译,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15ꢀ19。  
杨建华提出:人们对于教学实践的重要批判就是学生的整个精神生活被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来自学校的,一部分是来自生活的”,“学校  
所学的知识与学生经验学生生活的现实相分离”,因此,必须通过教学认识将经验知识(生活经验)与理论知识统一起来参见:王策三主编  
教学认识论(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89。  
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115ꢀ116。  
参见:王策三主编教学认识论(修订本)》,89。  
郭华带领学生进入历史:“两次倒转教学机制的理论意义》,《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6年第2,12ꢀ13。  
王道俊知识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方式问题初探———兼谈对杜威教育思想的某些认识》,《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第1,21ꢀ25。  
涂诗万扈中平超越知识与活动的二元对立———杜威教学思想再认识》,《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7,24ꢀ31。  
ꢂꢃ丁道勇儿童不是中心———对杜威教学思想的再认识》,《全球教育展望201611,110ꢀ128。  
11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威思想理论进行准确和全面的认识。  
事实上,杜威的确反对传统教育中的诸多做法,但同时他也清醒地认识到假如以为抛弃旧教育的观念  
和实践就足够了,并且走到对立的极端上去,那么,这些问题不仅谈不上解决,甚至还没有被认识到”,“一种  
新的运动往往有一种危险,即当它抛弃它将取而代之的一些目标和方法时,它可能只是消极地而不是积极  
建设性地提出它的原则他反对教师作为教学中的绝对权威,但他仍旧坚持教育者不应放弃对儿童  
应有的指导,相反,在教育性的环境当中,教师的知识判断或者经验,将成为一个更大而不是更小的因素。  
只不过,教师不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拥有独断权威的官老爷”,而是作为友善的合作者,在与学生的共同活  
动当中给予指导从他的诸多论述中我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杜威对传统教育的反对从不止步于反对本  
,也从未站在对立面上要求对传统教育全盘否定,他明确批判用非此即彼”(either-or)的公式来解决教育  
中的一切问题,反对认为两个极端之间没有种种调和的可能性的做法因此,与我国许多研究者一样,杜威  
所做的一切努力正是希望在儿童与教师书本与活动知识授受与发现探究之间寻找一种平衡,经验理  
论就是杜威寻找的一剂良药杜威旗帜鲜明地指出,“在全部不确定的情况当中,有一种永久不变的东西可  
以作为我们的借鉴,即教育和个人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我们需要一种经验的理论。  
因此,杜威经验理论的初衷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在新旧教育中寻求一种中庸之道,将教育中种种对立  
的观点调和起来他倡导教学要基于学生的经验,以儿童作为教学的起点,经验绝不是通常意义上朴素  
自发的生活经验,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层级同时,杜威重视儿童的个体经验,却坚持反对满足于一时  
的和现有的水平的放任行为,他所强调的是关注儿童现有经验中存在的为达到较高级的水平提供一种推  
动力的能力因此,这种所谓的低起点教学与我国教学认识论中倡导的高起点教学在本质上都是希  
望通过教学中的种种手段(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教学活动的展开等)帮助学生将丰富的人类历史经  
验转化为能够被理解掌握和运用的个体经验,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  
知识与经验的统一与协调是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必不可少的关键无论是低起点把学生经验升上去”  
的过程,还是高起点把理论知识拉下来”(教学认识论中活动展开或打开)的过程,都需要统一到教学活动  
中来,是同一活动的两个方面经验与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更是协调统一不可分割的:只有理解了儿童丰富  
的个人世界,才能更好地创造情境组织恰当的内容与活动,将丰富的人类历史经验(知识)还原打开并转化  
为儿童能够理解接受和掌握的内容;也只有充分重视和尊重理论知识在教育中的价值,对知识产生和发展  
的整个过程与脉络有清晰的了解,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儿童重新经历人类历史经验的发生过程,使儿童实  
现个体经验的升级转化和社会意义的建构,才能真正地实现深度学习。  
变革传统的知识观与学生观:“经验理论下深度学习发生的前提  
为了改变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同时也为了调和传统教育与新教育的极端对立,杜威所倡导的教育哲学  
经验的理论贯穿了杜威教育哲学的始终,从杜威关于经验的  
诸多论述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他对传统知识观儿童观的变革,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对教学的有益  
指导。  
()对知识的重新解读:已完成的产品到发展中的经验  
杜威经验理论视角下的知识观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知识本身就是一种高水平发展到一定程  
度的经验,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积累而来的经过验证和系统组织的经验;第二,知识不是自然事物本身,也  
不仅仅是各种原理概念事实这些结果和形式,而是过程和结果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知识有其产生和发展  
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姜文闵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246245。  
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248。  
经验与教育的第二章,杜威直接以需要一种经验的理论为标题,详细阐述了经验的概念以及经验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参见:约翰·  
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248ꢀ253。  
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118。  
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251。  
112  
夏淑玉从杜威经验理论看深度学习的发生  
的过程和特定情境。  
传统教育将知识看作是过去的静止的,知识被当作已经完成的产品由教师以成年人的标准和方法传  
授给学生,丝毫不顾及这些已经形成的知识体系最初是怎样被建立起来的,学生则成为了这种教育情境下的  
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种知识观下的教学,其本质上是来自上面的和来自外部的灌输杜威的经验”  
理论则给了我们认识和理解知识的新视角,知识可以看作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  
它们体现了人类一代一代的努力斗争和成就而积累起来的结果与个体经验不同,知识是人类种族  
的经验,是经过时间积累实践检验后逻辑化系统化的经验,是经验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一种组织形式。  
经验的视角出发,我们得以将知识置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在每一个历史发展时期,先前的、  
已有的经验在实践中不断被挑战被检验和验证;而在新的情境中产生的新的经验又不断汇入整合和被吸  
在这一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每种经验既从过去经验中采纳了某些东西,同时又以某种方式改变着未来  
经验的性质当我们将经验置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轴上去重新认识,经验就具有了流动性和生命  
,从而解决了传统教育中知识的已完成性带来的灌输和被动接受等问题当我们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当  
下现成的知识时,知识不再是、“已完成的产品,而是记录着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不断滚滚向前的鲜活  
发展中的经验这些经验记录着人类一代一代努力和斗争的成就,并且以最有效最简约系统化逻  
辑化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此外,我们还需要将经验和经验的对象区分开来,从而理解经验的完整意义,并为教学提供相应的指导。  
杜威认为自然中的各种事物本身不是经验,而只是经验的对象,只有当人与各种事物发生相互作用时,经验  
才产生了这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经验的方式,通过这一过程获得的结果我们才能称之为经验因此,每  
一种经验都包含着两个层次,即经验的结果和形式以及隐含在背后的经验的过程和内涵正如我们日常生  
活中的太阳树木河流,它们本身并不能成为经验,更不能称为知识,它们只是自然存在的事物只有当个  
体将这些事物作为认识活动的对象,并在个体与对象的交互作用中不断赋予其意义的时候,经验才产生  
譬如,我们通过感知觉感受到太阳的光和热,通过观察与触摸感受到树木的颜色和纹理,或者是因为苹  
果的掉落开始思考地球的引力我们在与这些事物的相互作用中赋予其意义,获得相应的经验这些经验  
又在后续的实践中不断被检验被抽象化系统化逻辑化,这时经验才具有了一套完整的意义,从而以知  
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这一活动中,最后形成的具有完整意义的知识只是经验的最终形式和结果,而不  
是经验的全部内涵经验的内容与过程也是经验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切的经验都是过程和结果的统  
,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知识是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经验,而经验是有情境和过程的,那么知识就  
如同经验一样都不是凭空产生,也不是自然存在的;任何一种知识都是在人与对象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发展起  
来的,从其产生之初到它发展的整个过程,都有着其赖以存在的情境和发生发展的过程那么,当我们教授  
知识时,就不能仅仅教授知识最后的形式或结果,而应该同样教授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这样,知识学  
习才不是灌输,学生才能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既掌握知识的最终形式和结果,也理解知识的产生情境和过  
,才能获得关于知识的全部意义。  
()学生主体的确立:从知识的旁观者到知识的参与者”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实现深度学习的关键杜威从儿童的世界出发,帮助我们理解了教学要基于  
学生经验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意义,更提醒教育者要充分抓住机遇,帮助学生实现经验的转化,促进学生的  
全面发展。  
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244。  
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116。  
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116。  
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256。  
郭华深度学习的关键是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人民教育2019年第13/14,55ꢀ58。  
11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对儿童个人世界的承认与尊重是杜威在教学中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第一步杜威将儿童的生活看作是  
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儿童感情和活动的连结,是他们各种亲身经验的综合经验的视角看待儿童,他  
们就不再是一张张等待着被随意填涂的白纸”,而是有着丰富个人经验的载体,这些朴素的已有的经验使  
每个儿童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兴趣与系统的理论知识相比,儿童的经验虽然是简陋的零散的未成熟的,  
却也是各种更高级的系统的经验发展和生长的基础因此,要想使来自成人世界的以标准化形式呈现的  
知识更易于被儿童接受,我们在教学中就不能罔顾和忽视儿童个人的特点联想和经验,要充分尊重儿童的  
经验并在教学中努力寻找知识(人类历史经验)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结。  
,这种未成熟状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  
,儿童所保有的经验是初级的匮乏的和不完善的儿童的个人世界虽然赋予了他们丰富的个人经验,但  
这些经验通常都是粗浅的简陋的,是在个体生活中偶得的和未经验证的,这些初级的经验往往包含着错误  
的倾向另一方面,杜威非常乐观地发现了这些未成熟的经验所展现出的另一面,即经验的依赖性和  
可塑性虽然相较于成人而言,儿童是未成熟而有待成熟的个体,但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儿童,  
不能只是把这种未成熟状态当作是一种匮乏我们要能够看到与这种未成熟的状态相应而生的是儿童的依  
赖性和可塑性他们依赖着成人和社会的指导,需要在指导下将未成熟状态中蕴含的各种潜在的可能变为  
现实,将他们已有的初级的原始的经验变成真正需要的系统成熟的经过反省的经验因此,儿童的生长  
不是自发的,是需要教师指导的教师在看到儿童经验未成熟状态的同时,也要看到其中蕴含着的某些向  
前生长的信号或标志,要认识到儿童现在的经验决不是自明的它不是终极的,而是转化的正是由于  
儿童经验的未终结性,才给了教育者空间和机遇,让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经验进行指导,从而实现经验的转  
并促进儿童的生长”。  
经验的交互作用则是帮助我们实现这种生长与转化的关键这一原则赋予经验的客观条件和内部条  
件这两种因素以同样的权利,使儿童这个主体从知识的旁观者变为了知识的参与者,也为教师的指导提  
供了更多的可能依照杜威的观点,任何一种经验都包含着一个主动的因素和一个被动的因素单纯的自  
然存在物不是经验,单纯的活动也不能构成经验经验是主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知识想要转化为  
学生的个体经验得以保存下来,就必须进入到学生的主体活动中,经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才能最  
终转化为学生的个体经验并在生活中得以运用经验的交互作用原则改变了传统教育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的局面,强调学生需要通过行动来获取知识,而教育者的关键作用就在于通过控制和调整行动的情境、  
材料和方式来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可以促进其生长的经验。  
深度学习的发生机制:基于经验的指导和个体经验的升级与转化  
当我们探讨深度学习的发生机制时,首先必须明确一点:对学生而言,深度学习一定不是其在现有发展  
水平下可以独立完成的学习,而应该是学生在教师引导和帮助下才能够完成的具有挑战性的更高水平更  
深层次的学习按照维果茨基的观点,学生在现有发展水平下可以独立完成的学习是教学的最低界限,而在  
最低教学界限外,还存在着最高教学界限,这两个界限之间即是教学最佳期”,教学最佳期相对应的是  
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深度学习的发生需要教师能够把握好教学最佳期,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同时,深度学习要实现的发展不是单纯的智力或者认知的发展,而是个体的全面发展,是个  
体经验的全面升级与转化。  
因此,深度学习不是学生的自学活动,而是相统一的活动,是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和学  
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112。  
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49。  
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50。  
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117。  
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261。  
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余震球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384ꢀ390。  
114  
夏淑玉从杜威经验理论看深度学习的发生  
生高水平深层次地相互促进的活动从教师的方面来看,深度学习的过程是教师基于学生现有的  
经验有计划有组织地给予指导的过程,是有目的地将人类历史经验转化为学生个体经验的过程;从学生  
的方面来看,深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现有经验不断向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的经验升级与转化的过程,是  
学生个体以一种典型的简约的方式参与和重演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发生发展的过程基于经验的指导和个  
体经验的升级与转化是深度学习中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必须结合起来才能获得对深度学习更加全面的认  
。  
()教师基于经验的指导过程  
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杜威明确地提出教育即指导”,认为使动作集中和有顺序是指导的两个  
方面”。在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中,动作的集中意味着教师指导下的活动不是散漫的,而是有明确的特定  
的目标和任务;动作的有序意味着教师指导下的活动不是片段的,而是前后连续并向前发展的因此,能够  
引发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活动在开始之初,就应该确定好教学的起点和终点,明确教学活动的顺序和方向,  
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在起点与终点间建立连接。  
1.,明确指导的顺序和方向  
通过教学促进深度学习的过程要求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儿童与知识之间的差距杜威从经验的范围组  
织形式和内容三个方面对二者之间的差距进行了阐释(如表1所示)。儿童与知识之间有限与无限统一  
与专门具体与抽象的差别是巨大的,但是,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差距并不是要将儿童与知识对立起来,而是要  
看到其中的联系并从中发现教学活动的指引我们不能把教材当做某些固定的和现成的东西,当做在儿童  
的经验之外的东西”,也不能够把儿童的经验当做一成不变的东西”,“儿童和课程仅仅是构成一个单一的过  
程的两极正如两点构成一条直线一样,儿童现在的观点以及构成各种科目的事实和真理,构成了教学”。③  
儿童现在的经验虽然还是初级的,但这些初级的经验中可能包含着各种事实和真理的萌芽,例如儿童可能无  
法直接理解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的原理,但是儿童却可能有冰面比柏油马路更便于滑  
的经验;儿童可能无法直接领会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情,却可能有在中秋月圆之夜思念亲朋的  
体验因而,教育者要做的不是把外在的抽象的知识直接到学生面前,试图用知识直接遮蔽和替换学  
生原有经验的方式来消除学生经验和知识之间的差距,而应该承认并面对学生经验与知识的差距,并将学生  
现有的经验和逻辑化抽象化的知识分别作为自己教学的起点和通过教学需要达到的终点。  
1.儿童与知识之间的差距  
儿童  
知识  
范围  
组织形式  
内容  
狭小的个人的世界  
统一的整体  
时空无限扩大的世界  
分门别类的专门化的  
逻辑抽象原理和概念  
生活的实际和情绪  
说明:表格内容源自杜威在儿童与课程一文中对儿童与课程(知识)之间分歧的论述,笔者抽取了文中的关键词对表格  
进行了整理。  
当我们以经验的视角出发,将儿童的经验和知识作为教学的起点和终点时,就意味着我们在教学开始之  
初就能够明确地知道教学应该从哪里出发,要到哪里去就如同一场长跑,在长跑开始之时知道终点不仅可  
以帮助我们明确跑步的方向,还可以帮助我们做好规划:我们应该将整个跑程分为几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  
以怎样的速度前进,跑完全程需要多少时间对于教师而言,教学就应该在儿童与知识之间建起一条跑道,  
教师要能够发现通过这一条跑道所需要的各个步骤,并指导儿童一步步地走向终点。  
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3032。  
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113。  
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116。  
11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理解抽象与还原,式  
2
确立了教学的起点与终点,明确了教学发展的方向,剩下的全部精力就是寻找一种恰当的方式在起点与  
终点之间建立起连接,指导儿童从现有经验的起点出发,沿着正确的方向有步骤地经历人类历史经验发展的  
过程,走向教学的终点这种恰当的方式就是杜威所说的使教材心理化”,将抽象的逻辑的经验还原到心  
理的层面,使之重新情境化具体化,使各门学科的教材或知识各部分恢复到原来的经验。  
在这里,我们以杜威常用的探险家的笔记地图的比喻来说明经验的心理方面和经验的逻辑方  
面的差别与关联一代又一代的探险家游历世界,将他们在途中的所见所闻经历发现等等以十分详尽的  
方式记录成探险笔记这些笔记保留了世界被发现的完整过程,是他们个人经验的完整记录,可以看作是经  
验的心理方面而探险家们努力探索之后形成的地图,将他们对世界的发现以最简明抽象符号化的形式  
呈现出来,是对他们探险经历的高度概括与总结,只保留了探险的结果而没有呈现过程,是经验的逻辑方面。  
将探险家的笔记重新组织排列抽象整合为地图的过程是经验的抽象过程;反过来,通过地图来认识世界理  
解世界被发现的过程则是经验的还原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地图学会利用地图  
来认识世界,就必须将地图重新还原为探险家的笔记”,需要将地图中抽象的符号版图以简明典型的方式  
还原成探险家探险历程中曾经经历的种种情境见闻,让学生在经验的还原中重新经历世界被发现的过程。  
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教材中的知识(概念原理定理等)就如地图一样是经验的逻辑方面,是脱离原  
始情境以抽象的形式呈现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要能够理解知识的逻辑方面背后隐藏着的知识  
的心理方面,要能够发现地图背后的探险家的笔记”,即知识发生和发展的历程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努  
力将这些抽象的形式还原到经验的心理方面,选择合适的内容并组织恰当的活动,让学生如同重读探险家  
的笔记一般重新以简约的典型的方式经历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使知识与学生的经验关联起来。  
()学生个体经验升级与转化的过程  
教育即生长,教育即是经验的改组与改造,那么从经验改造的视角来看,深度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指  
导下个体经验不断升级并向更高水平经验转化的过程这种经验的改造活动绝不是单纯的个体内部的活  
,而是需要依靠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来实现的,需要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在回溯人类社会历史经  
验的活动中实现这一经验改造的过程既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对学生个体而言,经验的改造是将个体的  
原始经验向反省的经验升级的过程;对社会而言,经验的改造是社会历史经验融入个体经验而得以传承的过  
,也是个体经验升级甚至创造新的社会历史经验的过程。  
1
.从原始经验升级为反省的经验  
我们已经知道,儿童有着丰富的个体经验,但儿童经验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它处于未成熟状态”,这种未  
成熟的依靠个体的感知觉得到的零散的初级的未经验证的经验被杜威称作原始经验”。与原始经验相  
对应的,是个体通过反省思维获得的经过推演和提炼的反省的经验原始经验并不能成为具有完整意义的  
经验,它对事物不具有解释力,它只能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但并不能告诉我们发生的到底是怎么一回  
,或者向我们解释这件事情为什么发生是怎么发生的但是,原始的经验却可以为反省的经验提供第  
一手的材料,并成为反省经验的对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具备的原始经验是深度学习的起点,也  
是教师必须加以利用并帮助学生进行经验改造的关键。  
比如,当我们在进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的经验是  
在冰面上滑行比在柏油马路上更容易”、“在客厅里拖动桌子比拖动椅子更困难”,这些经验是学生的原始经  
根据先前所学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做摩擦力”,在教师启发下学生能够将原始经验与已有的科  
学概念联系起来,将原始经验理智化并形成推理:在路面滑行和拖动桌椅受到的阻力就是摩擦力,之所以我  
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122。  
儿童与课程》《我们怎样思维等文中杜威都引用了这一比喻参见: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121;《我们怎样思  
·经验与教育》,67。  
约翰·杜威经验与自然》,15。  
116  
夏淑玉从杜威经验理论看深度学习的发生  
们感受到运动的难易度不同,是物体间的摩擦力不同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并提出多种假  
: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质量有关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所受压力有关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接触面的粗  
糙程度有关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等等最后,学生在教师带领下,通过多种不同情境下的  
典型实验(改变物体质量改变物体接触面所受压力改变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等),从而  
验证自己的假设并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表面压力有关这时学生得  
出的结论就是经过验证和提炼的反省的经验,也是我们希望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的知识这一过程可以被  
抽象为如图1所示的流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感知觉获得关于事物的原始经验,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的  
方式将这些原始的经验唤醒;原始经验与先前已有的科学概念建立联系从而得到理智化,形成关于事物的推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展开联想,提出关于事物的多种假设;学生在教师带领下,通过多种变式下的典型  
实验验证提出的假设;将实验所得的结论系统化逻辑化抽象化,最终形成关于某一事物的反省的经验。  
1.杜威经验视角下学生原始经验升级为反省经验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习得的知识和所得出的结论都是从自己的原始经验中一步步推演出来的,但又是  
远高于自己的原始经验的这些经验虽然对学生个人而言是新的发现新的创生,但对人类总体而言则是已  
有的经过验证的通过个体经验的升级与转化,学生既实现了对知识全面而系统的掌握,也在知识的还原  
与打开过程中重温着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2
.社会历史经验向个体经验转化  
在深度学习中,学生个体意义的建构和社会意义的建构是同时发生不可分割的经验的视角来  
,这种双重意义的建构也长期连续不断地存在于教学的全部进程中。  
我们可以将基于经验的教学过程中社会历史经验向个体经验的转化过程抽象为如图2所示的简图。  
在每一个教学进程中,学生个体现有的经验都是教学活动开始的起点,人类的社会历史经验则是教学活  
动的终点教师通过为学生提供有刺激性的情境或者内容,唤醒学生的原始经验,带领学生经过推理假设  
和验证等一系列的活动,以典型的简化了的方式重新经历人类社会历史经验进化与发展的整个过程,并最  
终将这些就人类总体而言已经存在的社会历史经验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新的反省的经验而这些新的反省  
的经验又将作为学生的已有经验被保存下来,成为开启下一个教学进程的起点如此循环下去,学生在经历  
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历史经验不断转化为学生的个体经验,个体经验也不断被社会历史经  
验所充实,从而实现其个体经验中社会意义的建构。  
在这样一个社会历史经验向个体经验的转化过程中,学生不断重温着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发展历程,  
知道自己所处的社会中已有的经验从何而来;也在这一转化中学会新的概念原理,掌握新的方法技能,萌  
发新的思考也体验着新的情感,不断开启着对他们自己而言的新世界的大门。  
可以发现,无论是知识观还是学生观,无论是从教师的还是学生的”,杜威都在着力强调内部条  
11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杜威经验视角下个体经验与社会历史经验转化的过程  
件与外部条件的互动,强调学生个体与社会历史的关联,强调知识与经验的统一与协调学生所学的知识是  
包含着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的发展着的经验;教师要通过还原的方式在学生与知识个体经验和社会历史经  
验间建立连接;学生更是要通过重温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发展的方式来实现个体经验的升级与转化这一系  
列的包含”“连接”“重温都说明,只有在知识与经验的统一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学生才能真正参与  
到人类的社会历史实践中,才能将人类社会的历史经验转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才能够真正实现深度学习;  
而深度学习的结果,正是使学生获得发展并最终成为人类社会历史的真正参与者正如杜威所说:“社会在  
指导青少年活动的过程中决定青少年的未来,也因而决定社会自己的未来。”我们通过深度学习,希望塑造  
的正是这样一批能够读懂自己民族的历史参与自己民族的现在塑造自己民族的未来的青年。  
OccurrenceofDeepLearningFromDeweysExperienceTheory  
XIAShu-yu  
FacultyofEducation,BeijingNormalUniversity,Beijing100875)  
(
Abstract:Awholeperspectivedeeplearningtranscendsasingleperspectiveofcognitivesci-  
enceandtreatsstudentslearningasactivitiesthatcoordinatethedevelopmentofknowledgeand  
ability,individualexperience,andsocialsignificance.TheexperiencetheoryadvocatedbyDewey  
reconcilestheopposingviewsofoldandneweducation,andrealizestheharmonizationofteach-  
ersandstudents,knowledgeandexperience,individualsandsocietyfromtheperspectiveofex-  
perience,whichpreciselypromotesstudentslearningfromrotelearningtocomprehensivedeep  
learning.Experiencetheoryholdsthatknowledgeisnotafinishedproductbutdevelopingexperi-  
ence;studentsarenotpassiverecipientsbutactiveparticipants;teachingisnolongerroteinfu-  
sionbutstudentsidiuidualexperienceupgradeandtransformationunderteachersguidance.  
Keywords:Dewey;experiencetheory;deeplearning  
[责任编辑:罗银科]  
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49。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