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41 卷第期  
2014 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41,No.3  
May,2014  
理解教育知识的兴起  
初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成都610066)  
摘要教育知识的兴起是一个颇值得关注的学术现象 析其涵义,“教育知识教育理论所指相近但  
在研究生产的主体主要环节等方面有所不同都有存在的学理空间探其缘由,“教育知识的兴起以教育研  
究权力的解放为背景以突破教育研究的困境为契机以普遍的个体对自身教育实践的反思为基础论其意义,  
教育知识标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强调以知识的主体间性超越其主观性注重以社会与境的历时  
变迁理解生产方式的转换认为教育知识生产与其所在的社会与境之间具有本质性联系。  
关键词教育知识教育理论主体间性社会与境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403⁃0078⁃05  
近年来学界有个颇值得关注的现象教育  
观看(looking)、沉思(contemplation) 而获得一种精  
[1]503  
知识作为学术概念逐渐被接受频频出现于教育  
学期刊学术会议甚至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日志教  
研活动现场悄然流行的教育知识术语似乎并  
无新意人们主要用其泛指研究教育问题的结论认  
识教育现象的成果果真如此这一现象本身便蕴  
含着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已有教育理论可  
指称这一对象为何还需要一个教育知识”? 这一  
术语的兴起是偶然的随意的概念选择行为吗如  
果不是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教育知识的兴起?  
神观念(mental conception)  
有论者分析古希  
腊的理论家的工作指出理论沉思是对超感觉、  
超现实的抽象实体进行沉思思辨理论沉思的对象  
多是关于令人敬畏的天体运动的规律性因此理  
2]65  
的原初含义是传统本体论哲学  
此外据考  
,“理论还标识一种特别的生活方式在希腊语  
的辞源中它指的是与有关的庆典风俗活动  
中的旁观者或来访者以及他们在参与这些活动时  
3]5-9  
观看沉思的状态  
可见,“理论概念的使用  
4]  
教育知识的兴起到底意味着什么?  
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早期是一个与实践相对  
的概念其内涵比较模糊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  
理论一词专指具有一定结构的陈述系统一个演  
绎陈述的等级系统。  
我们不妨从比较两个术语入手。 “教育理论”  
毫无疑问,“知识也是西方思想史上的大观  
”。 知识的范围而言它是一个涵盖面很广  
的术语, “ 其广泛性在某种程度上和存在相  
教育知识两者所指对象大致相近但它们的内  
涵却不尽相同两者内涵的不同根源于理论与  
5]689  
知识的差异翻检工具书可知,“理论”(theory)  
” 。 也就是说有一物存在便有一物的知识,  
唯一不能成为知识或意见的对象的———除了以否  
来源于希腊语theoria,是力图通过精神高度集中的  
收稿日期2013⁃12⁃10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 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我国教育知识史的语境考察”(编号:DAA100191)。  
作者简介吴定初(1951—),四川乐山人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  
78  
吴定初理解教育知识的兴起  
定的方式便不能被加以思考的东西———是那种不具  
建者的个人魅力通过各种途径竭力将他们塑造成  
天才圣人每一个理论体系都是在某一个天才灵  
感闪现之下完成的这种创建工作是常人不可复制、  
不可模仿的常人只能俯首学习我们的理论学  
史通常便是由创设理论体系的一个又一个天才  
的传记构成的理论体系和神圣经典的产生十分相  
知识生产不同于理论研究知识本身含有个人  
信念加之知识主体仅是一般常人因此知识生产的  
主要环节就是消除生产者的个人性”、“唯我论”,  
如此才能为他人所接受然而知识的任何个人论  
证都是不充分的因为论据论证本身都是在信念的  
指导下选择和进行的都是知识主体的个人行为始  
终不可能摆脱唯我论的纠缠知识生产要走出  
唯我论的悖论必须在主体间展开。  
5]689  
备任何形式的存在的东西简言之虚无”  
就  
知识的含义而言自古希腊哲学家以来大多数  
哲人赞同从与意见相区别的角度来理解知识”。  
两者是质的差别因此即便是正确的意见知  
6]30  
之间也仍然不容混淆  
两者的质的区别集  
中体现在知识的本质内涵当中柏拉图在泰阿  
泰德篇中回答了知识意见的本质区别并  
试图把许多类别的知识归之于一个统一的定义之  
7]43  
”  
这就是现在西方知识论中所称传统的知  
7]43  
识的三元定义’”,或称为柏拉图的定义”  
柏拉图将知识定义为一种确证了的真实的信  
,“信念”、“确证便构成了知识概念的要  
后世对知识 的认识理解汗牛充栋我们无  
法逐一述及但柏拉图的定义似仍可视为揭示了  
从两者与实践的关系看理论作为理智者的精  
神游戏其目的本身并不指向实践理论以自身为  
目的这正是其超越实践的根本原因。 “超越实践”  
或许是理论自产生以来的一个先天的秉性理论主  
体不仅不以此感到焦虑相反由于实践者大多不知  
理论因此超越实践正是理论主体自以为高于从  
事实践活动的劳力者的身份标识强调理论与实  
践相结合”,在这些高贵的沉思者看来反而是不  
知所谓由此看来,“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  
象是理论的本性使然实在不是什么值得惊异的怪  
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应然本然来看,  
必然付出消解理论的超越性的代价转从实践  
知识的基本内涵。  
根据上述简略梳理可进一步辨析理论与  
知识的如下区别从两者的主体看从事理论研  
究的主体乃是整个社会的有闲阶级早期能够从  
事理论沉思的神圣活动者显然不可能是奴隶也不  
可能是一般民众理论沉思向来被奉为贵族的事业;  
现代社会能够从事理论研究者也是社会的精英阶  
他们大多来自通过层层选拔的高等院校是接受  
了学术训练的社会精英与之相对知识的广泛性  
决定了从事知识生产的主体的广泛性,“与存在相  
对应的知识及其生产显然是社会中少数的精英阶  
层所无法掌控的于是开始有哲人相信任何人都  
可能有知识人们只要用适当的方法便可以将其  
哲学角度分析似仍然无助于弥合两者的距离。  
知识不同于理论在于,“它与存在的相应性”,它以  
个人的信念为根基此两者决定了知识与个人的  
实践紧密关联并因此存在个人知识之说如果  
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其个人知识做支撑那么知识  
即德性之说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若将知识”  
换做理论”,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一套理  
”,“行为和理论本然一体这便有些不可思议  
。  
生育出来这便是苏格拉底终身奉行的信念也  
是他毕生哲学事业的重要前提基于上述理解我  
们拟将理论的构建过程称为研究”,能够从事研究  
工作的必然是少数而将知识的形成过程称为生  
”,这一术语恰好表达了知识主体的大众化特  
两者颇能区别。  
从研究与生产的主要环节看根据已有分析理  
论的研究方式崇尚个人的沉思值得注意的是,  
理论研究是个体化的带有极强的唯我论色彩,  
但这种个体沉思为什么丝毫没有妨碍人们对其成果  
的接受为什么人们往往对理论都表现出异常信  
而且大多数人都愿意一再地回到古旧的理论中  
当下的理解经典诠释经典的思潮就是如此。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或许是宣传者注重强调理论创  
以上分析表明,“教育知识具有不同于教育  
理论的学理空间但其何以能为教育学界广泛使  
用似仍有待阐解我们认为作为一个概括指称认  
识教育现象的成果的术语它的兴起既是教育研究  
7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场域权力重新分配的结果也是教育理论无法超  
越研究困境而产生的新的学术方案当然这套新  
的学术方案还必定有其存在的现实基础。  
再次,“教育知识的兴起以普遍的个体对自身  
教育实践的反思为基础在整个社会阻止个体对自  
身教育实践反思并要求人们严格按照教育政策文  
件行事的时代教育实践既不需要理论也不需要知  
在以教育理论指导为普遍信念的时代整个  
社会强调教育学专家的理论指导作用反思教育实  
践行为的权力交予少数专家在此情形之下也不可  
能流行教育知识概念在教育实践者的个体反思仅  
仅是偶尔为之的时代似乎同样不可能流行教育知  
识概念普遍的个体对自身教育实践的反思是有前  
提的这种现象的产生必定以将教育视为一种创  
造性活动这一新理念的广泛认同为前提。 “创新”  
即否定教育可以实行某一固定的行为模式遵照某  
一指南而行动如此教育活动的开展必然注重实践  
者对自身行动的反思人们将教师个体对自身实践  
反思的成果教师头脑中的关于教育的认识和  
首先,“教育知识的兴起以教育研究权力的解  
放为背景以往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分属不同的  
领域两者泾渭分明教育研究从事理论建构其形  
成的教育理论直接指导教育实践教育实践虽然从  
事实际的教育活动但无需思考教育活动本身显  
这种研究者实践者的分工乃是劳心劳  
模式的一种强加实践者原本更有机会反思自  
身的实践行为但是实践者身份却解除了他们生  
产教育知识的权力作为对这种强制分工的反叛,  
一种强烈的呼声得到了响应:“教师不仅仅是传统  
传授知识而且要全面的培养学生的素质特别是他  
们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为此教师要探讨育人规律、  
反思自身的教育实践而成为教育的研究者教师不  
再是教书匠而是向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  
10]  
体验称作教育知识” ,这既是重视教育实践者  
个体反思的表现也是其个体行为———反思现象普  
遍化的结果普遍的个体对自身教育实践的反思,  
使教育知识概念逐渐流行开来。  
8]  
发展。” 按照以往的理解研究权力下放意味着每  
个教育实践者都可能是理论研究者显然这一结论  
使教育理论概念产生了内在紧张人们难以调整  
理论内涵以适应这一学术趋势于是,“教育知  
因适应这一学术变化而进入了学界的视野从  
此登上学术舞台。  
其次,“教育知识的兴起以突破教育研究的困  
境为契机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教育研究以构建  
教育理论为己任研究主体与实践主体的分离与隔  
教育理论始终难以运用于具体的教育实践,“教  
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成为一个永远追求但又不  
知状貌的想象性事态学界不断提出结合的方  
例如要求理论研究者走向实践教育理论自身区  
分出不同层次等等在诸种策略都未能奏效之后人  
们又回头反思结合这一问题本身于是有论者认  
教育理论与实践各有不同的逻辑两者脱离而未  
接下来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教育知识的兴  
起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它难道不会是教育  
理论概念的别称如果两者确有实质性的区  
那么教育知识概念所要求的新的理解方式如何?  
生产方式如何如果要避免新瓶老酒的诟病似  
须沿着以上问题深入思考。  
对于教育知识的理解我们应当防止一种倾  
即将其理解为一种真理性的不容置疑的知识。  
这种理解很容易走向否定教育实践者知识生产权力  
的道路因为相对而言人们更加容易接受的是只  
有教育学专家才能生产真理性的教育知识这种理  
解隐藏着某种向教育理论回覆的陷阱值得注  
意的是知识的本质构成中确实有引导人们做如此  
理解的要素那就是知识内涵中的确证”,  
人们很容易据此得出知识具有真理性的理解。  
但是,“确证是否可能是否只是一种理想即便  
可能我们还应看到知识的本质乃是一种信念”,  
而任何人的信念都难以成为永恒的真理由此将  
已有的对教育知识的理解分成两种基本类型或许是  
9]  
能结合似乎是合理的不过话虽如此如果教育  
理论不能运用与实践其自身又不能像哲学一样无  
须观照具体行动而从先验领域寻找意义源泉那么  
它就必然面临着存在意义的危机教育知识概念的  
兴起有助于解决教育学界的这一老问题”,其解题  
方案正是取消教育知识生产者与教育实践者的身份  
隔阂赋予教育实践者以知识生产权力这正是教育  
知识生产者与实践者的弥合或是消弭脱离现象  
的根本之策。  
80  
吴定初理解教育知识的兴起  
具有认识意义的一是可靠性教育知识二是可  
这是主体间性教育知识生产的外在表现其二作  
为教育知识的信念的萌发并非毫无根由从根本上  
说产生于教育知识主体被抛的社会关联之中。  
例如教育知识生产者所处的权利利益网络决  
定其立场并进而影响其所产生的信念的倾向性。  
每个知识主体的社会存在既决定其思想思想观念  
又必然会反过来影响其存在状态这可谓主体间性  
教育知识生产的内在表现其三信念的论证方式  
从根本上与社会生活方式存在着某种对应性在一  
个社会中,“联想”、“比喻”、“类推是合法的论证  
方式然而在另一个社会中这些论证却不被认可。  
教育知识的生产方式与知识主体的社会生活方式两  
者之间存在着本质性关联这便是主体间性教育知  
识生产的深层表现。  
信性教育知识前者注重知识的”、“确证的  
含义将教育知识理解为客观准确地反映教育事实  
的真理后者注重知识的信念本质将教育知识  
11]  
理解为超越客观事实的主体的内在信念我们  
认为,“可信性而非可靠性是教育知识的本质属  
。  
行文至此人们可能不免质疑难道教育知识就  
是一堆信念吗要知道信念并没有好的名声一切  
天马行空”、“主观臆想”、“不切实际的批评都可  
以加诸其上如此,“教育知识还是我们通常所理  
解的知识吗我们认为主观的内容并不都是知识,  
只有部分主观内容才可能成为知识而且即便是这  
部分内容也仍需要在生产中借助一定手段超越其  
主观性哪部分主观内容可能成为知识只有部分  
主体间性的教育知识生产方式具有与境性。  
与境性来自科学知识社会学家塞蒂纳(Karin D.  
Knorr-Cetina)《制造知识一书译者王善博将书中  
“context”一词译为与境”,认为该著作对此词的使  
用超越了语境含义不单指知识的理论方法、  
价值等成分”,而且包含了知识生产的社会的历  
设定性的主观的内容才可能成为知识纯粹的  
想象由于不具有设定性”,不是一种信念因此不  
可能成为知识还须指出个体主观的信念只是知  
识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显然我们不能仅凭个  
人的相信就认定为知识个人必须对自身的信  
念做出艰苦的论证通过论证消除信念的唯我论”  
性质获得广泛的认同由此可见教育知识并非建  
立在知识主体的主观性上它显然不是不切实际的  
想象但任何教育知识都无法消除主体性主体性是  
教育知识的重要属性然而人们还可以进一步质  
个人能对其信念做出充分的论证吗经过K·  
波普尔证伪思想洗礼之后恐怕再难有人对此保  
有确信教育知识的主体性本身赋有的唯我论”  
连同主观性一起都是需要被超越的内容。  
12]译者前言,2  
史的政治的心理的因素等”  
我们认  
,“与境性主体间性教育知识生产在长期历  
史中的必然表现认识教育知识生产与其社会与境  
之间的本质性联系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循此  
探讨原创性教育知识生产何以可能富有生命力的  
教育知识的创生何以可能原创性教育知识生产必  
然要求知识主体理解其社会与境所蕴含的时代精  
以此为教育知识生产的根基才能实现原创性生  
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知识的创生必须立足社会与  
任何脱离社会与境的拿来”、“借用而生成的  
教育知识必定缺乏生机并与教育实践格格不入立  
足于社会与境的教育知识因扎根社会生活实践而富  
有极强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可由此揭示教育知识  
生产与演进的根本动力与基础社会与境是教育知  
识的根基是推动教育知识生产方式变换的根本动  
不同社会与境对教育知识的判断标准不同从  
而导致在确证依据辩护过程等方面表现出较大的  
差异知识的内在逻辑应当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历时  
逻辑相统一。  
摆脱主观性唯我论的纠缠教育知识须  
超越蕴于自身的主观性与主体性而走向主体间性。  
由于任何个人对教育知识的论证都是不充分的教  
育知识生产应放弃以往崇尚个人沉思逻辑推演的  
理论研究方式走向主体间性的生产方式主体间  
性的教育知识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教育知  
识主体自知其知识生产的不充分性从而积极与其  
他教育知识主体交流交流主体的地位立场视角  
越是多元化教育知识生产便越是趋于完成一线  
教师教育学者教育行政者等等不同知识主体通  
过视域交融便可消除教育知识的唯我论色彩。  
8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注释:  
设定性为胡塞尔现象学术语指具有信仰形式的意识形式与内容例如感知回忆等都属于设定性的意识。  
参考文献:  
1]AYTO J. Word Origins [M].2nd ed. London: A&C Black Publishers Ltd, 2005.  
2]唐莹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LOBKOWICZ N. Theory and Practice History of a Concept from Aristotle to Marx [M]. Lanham: Univ Pr of Amer, 1967.  
4]林定夷科学理论的结构[J].哲学研究,1999,(6):72⁃81.  
5]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西方大观念第一卷[M].陈嘉映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6]柏拉图美诺篇转引自陈嘉明知识与确证———当代知识论引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CHISHOLM R. The Foundation of Knowing [M].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2.  
8]宁虹刘秀江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J].教育研究,2000,(7):39⁃42.  
9]石中英教育实践的逻辑[J].教育研究,2006,(1):3⁃9.  
10]陈振华解读教师个人教育知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1):6⁃11.  
11]雷云论普遍的教育实践非理性[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80⁃84.  
12](卡林·诺尔塞蒂纳制造知识建构主义与科学的与境性[M].王善博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On the Rising of Pedagogical Knowledge  
WU Ding⁃ch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6, China)  
Abstract:Pedagogical knowledge deserves close attention. It is quite similar with educational theory  
in academic space but differs in the research subject and main process. The rising of pedagogical knowl⁃  
edge is based on the liberation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rights, the breaking through of educational re⁃  
search dilemma and the individual evaluation of education practice. Pedagogical knowledge signifies a  
new mode of production which emphasizes the inter⁃subjectivity of knowledge over its subjectivity, focuses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syntactic change of production mode and believes the essential contact of the pro⁃  
duction of pedagogical knowledge and its social context.  
Key words:pedagogical knowledge; educational theory; inter⁃subjectivity; social context  
责任编辑罗银科]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