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卷第5期
2
020年9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ꢂ
Vol47ꢀNo5
Septemberꢀ2020
史实、传闻与虚构中的“赵匡胤妹妹”
———试论不同文本对历史人物的叙述、改编和创造
何ꢃ艳ꢃ君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ꢃꢃ摘要:正史对“赵匡胤妹妹”的记载相对真实可靠,却又简单制式,隐藏了个性化、私人化和情感化的信息,使这
一人物显得较为空洞模糊。文人笔记中的记载则使之呈现出另一个可能的侧面,与正史的相关记载有区别,而与
戏曲小说等俗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更为接近。在戏曲小说等作品中,“赵匡胤妹妹”逐渐演变为世人熟知的皇
(王)姑赵美容,其中年形象为忠勇的女英雄、女将,青年形象则为刁蛮任性的公主,相比历史真实性,更注重艺术真
实性。在版画插图和建筑装饰纹饰中,赵美容主要以女英雄、女将的形象出现。广东祠庙建筑中的“赵美容打飞
熊”灰塑和木雕即以此为基础,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政治环境,赋予这一人物独特的艺术价值、现实意义和时代
内涵。
关键词:赵匡胤妹妹;赵美容;广东祠庙装饰;历史人物虚构;艺术真实性
中图分类号:I206.2ꢃ文献标识码:Aꢃ文章编号:1000-5315(2020)05-0113-10
收稿日期:2020-02-2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资助专项项目“广州古宗祠建筑装饰与清代戏曲的传
播研究”(2018GZY1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何艳君(1987—),女,湖南永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
中国古代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戏曲小说等俗文学艺术作品,即便以史实为基础,一般也会糅合各种传说进
行改编敷演或艺术性处理。这就使历史人物呈现出更为复杂多元的形态,并与正史中的记载形成不同程度
的差异,甚至偏离史实的轨道,成为符合世俗想象和大众认知的人物形象。古代人物故事图像,尤其是民间
制作的人物故事图像在表现这些历史人物时,大多会受戏曲小说等俗文学艺术作品的影响,有的甚至直接照
搬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当然,因为各种内外因素的制约,人物故事图像在题材和内容的选择上具有
独特的倾向性,而其所要传达的价值意涵,亦可能与相关的戏曲小说等作品存在着不同的侧重。本文即拟以
“赵匡胤妹妹”为案例,考察这一历史人物在正史、文人笔记、戏曲小说等俗文学艺术作品和民间图像中的不
同呈现。通过梳理和分析这些文本,思考其异同及产生的原因,从而对其内涵价值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一ꢃ空洞的形象与生动的侧面:正史与文人笔记中的“赵匡胤妹妹”
据《宋史·秦国大长公主传》所载,宋太祖赵匡胤于建隆元年(960)封同母妹为燕国长公主,宋真宗追封
为大长公主,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改封秦国大长公主;因其谥号为“恭懿”,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又改封
恭懿大长帝姬。《宋史》于《秦国大长公主传》之后附《陈国长公主传》,传主即燕国长公主的姐姐,尚未及笄便
早夭,其“陈国长公主”“荆国大长公主”“恭献大长帝姬”等封号均为追赠。至于陈国长公主与赵匡胤的关系,
11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则有姐弟和兄妹两说①。而无论是何者,陈国长公主“未笄而夭”②却是确定的,各书所载大致相同。这也就
意味着,陈国长公主几乎没有在历史上留下痕迹。虽然她也是赵匡胤的妹妹,但在正史的叙述中,与“赵匡胤
妹妹”“宋太祖御妹”相关的事迹一般都指向燕国长公主。然而正史关于燕国长公主的记载,也不过是寥寥数
行和零星碎片:
ꢃꢃ秦国大长公主,太祖同母妹也。初适米福德,福德卒。太祖即位,建隆元年,封燕国长公主,再适忠
武军节度使高怀德,赐第兴宁坊。开宝六年十月薨,太祖临哭,废朝五日,赐谥恭懿。真宗追封大长公
主。元符三年,改秦国。政和四年,改封恭懿大长帝姬。③
以上为燕国长公主在《宋史》中的本传,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受封情况,其二是婚配情况,
其三是死亡情况。在宋朝或者说中国历朝公主传中,这三项乃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内容,视具体情况而有
所增损。燕国长公主的死亡情况还传达了一个信息,即她与兄长的感情应该较为深厚,至少可以说贵为宋朝
开国皇帝的赵匡胤,给与了自己亲妹妹一定的善待。如果此传所载之“太祖临哭,废朝五日”稍显平淡和制式
化,尚不足以为证,那么《续资治通鉴长编》中的记载就显得更为生动和更具人情味:
ꢃꢃ(开宝六年冬十月)癸巳,燕国恭懿长公主薨,上临哭甚哀,诏有司具卤簿、鼓吹,陪葬安陵。④
燕国长公主之丧,上哀恸,谓左右曰:“明年诞节,当罢会禁乐。”己卯,中书门下上言:“王者礼绝正
更,虽陛下友爱之厚,然群臣上寿,无以为礼,望许教坊作乐。”上不得已,从之。⑤
除此之外,《宋史·太祖本纪》《续资治通鉴长编》均载:“(乾德四年四月)庚申,幸燕国长公主第视疾。”⑥
这些都可以作为佐证。当然,这几条史料的主角是宋太祖赵匡胤,而燕国长公主的意义,只在于凸显其皇兄
能够敦孝悌、重人伦。除了生病和薨逝的时间、安葬的地点,这几条史料未再透露燕国长公主的任何信息。
在正史简单而琐碎的记载中,除了与赵匡胤的兄妹感情,燕国长公主值得关注的还有其婚配情况,即初
适米福德,福德卒,于宋太祖即位后再适高怀德。米福德生平暂不可考。高怀德乃是后周天平节度使、齐王
高行周之子,历仕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开国功臣,累立战功。《宋史·高怀德传》谓其“忠厚倜傥,有武勇”,
“
练习戎事,不喜读书,性简率,不拘小节。善音律,自为新声,度曲极精妙。好射猎”⑦云云,将其性格、品行、
喜好、才能等交代得颇为清楚。与燕国长公主的传记相比,高怀德的传记显然更为生动具体。此传虽也载有
高怀德尚燕国长公主及长公主薨逝二事,但主要是为了说明高怀德“驸马都尉”号的封废情况,均是一笔带
过,并无具体详细的描述。至于二人的婚姻生活和夫妻感情,仍旧难以从中探知。而燕国长公主的婚姻留给
后世最有价值的议题,便是宋朝妇女再醮和守贞的问题。古人对此已有关注和论述。袁枚《随园随笔》卷十
三“改嫁”条,即引秦国大长公主(燕国长公主)再醮之事⑧。沈家本《寄簃文存》卷三《再醮妇主婚人说》一文
有谓:
ꢃꢃ窃谓空闺孤守,其事甚难,古人制礼必本人情,万无拂人情而强以所难者。故再醮之事,北宋以前,
不独世家大族亦行之,即公主亦有再醮者,汉、唐最多。宋秦国大长公主初适米福德,再适高怀德。荣德
①
南宋李攸《宋朝事实》、清汤大奎《炙砚琐谈》等均谓陈国长公主乃是赵匡胤的姐姐,而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和清
钦定续通志》等则谓陈国长公主乃是赵匡胤的妹妹。按,《续资治通鉴长编》谓陈国长公主乃赵匡胤第三妹、宣祖季女,与《宋史》等书所载宣
《
祖仅二女之说不同;《续文献通考》明万历年间刻本谓秦国大长公主、荆国大长公主均为太祖妹,明万历三十年(1602)松江府刻本则谓秦国大
长公主为太祖姊,荆国大长公主为太祖妹,显误;《钦定续通志》载“有娣一人,未笄而夭,建隆三年追封陈国长公主”,“娣”或为“姊”之误。详
见:李攸《宋朝事实》卷8,中华书局1985年新1版,第137页;汤大奎《炙砚琐谈》卷下,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赵怀玉亦有生斋刻本,《四库未
收书辑刊》第10辑第30册,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788页;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7页;王圻《续文献通考》
卷144,明万历年间刻本,现代出版社1991年影印本,第2227页;王圻《续文献通考》卷144,明万历三十年(1602)松江府刻本,第22页;嵇璜
等《钦定续通志》卷77,《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93册,北京出版社2012年版,第322页。
脱脱等《宋史》卷248,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8771页。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脱脱等《宋史》卷248,第8771页。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第310页。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第316页。
脱脱等《宋史》卷2,第23ꢄ24页;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第170页。
脱脱等《宋史》卷250,第8821、8823页。
《袁枚全集新编》第13册,王英志编纂校点,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254ꢄ255页。
114
何艳君ꢃ史实、传闻与虚构中的“赵匡胤妹妹”———试论不同文本对历史人物的叙述、改编和创造
帝姬,初适曹晟,再适习古国王。见于史册,不以为耻。①
事实上,据相关领域学者的研究成果可知,宋朝对妇女再醮的行为较为宽容,妇女守贞的观念在这一时
期尚未被普遍接受和遵行。因此,尽管宋朝公主再醮者的数量和比例远低于唐朝,但从整体上看,宋朝妇女
改嫁的情况并不少见。 只不过因为燕国长公主和荣德帝姬身份尊贵,正史有传,所以其事迹更为人所关注
和熟知而已。
②
综上可知,本文所论述的这位宋朝女性,其在正史中的身份是公主、宋太祖的妹妹,又先后成为米福德和
高怀德的妻子;而其在正史中的事迹则仅有受封、孀居再嫁、生病和薨逝。这些信息所拼凑出的只是一个空
白的剪影,而非有血有肉、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她曾被封为燕国长公主、燕国大长公主、秦国大长公主和恭
懿大长帝姬,却没有留下真正的名字。即便身份尊贵,又或者正因为身份尊贵而受到更多的约束和限制,她
也同样属于“历史失语者”。其真实的性格、喜好和才能,以及一切个性化、私人化和情感化的信息,均湮没在
男性的历史叙述之中。官方对她的正式评价,可见《皇妹封燕国长公主制》:
ꢃꢃ王者敦睦九族,协和万邦。厚人伦于《国风》,考《归妹》于《易》象。皇妹柔嘉居质,婉嫕有仪,动遵图
史之规,步中珩璜之节。六珈备物,百两有期。爰稽妫汭之封,用锡鲁元之号。启疆析木,叶咏秾华。勉
膺汤邑之封,无忘公言之训。可封燕国长公主。③
此类制诰公文不仅格式固定,内容亦颇为相近。“柔嘉居质,婉嫕有仪,动遵图史之规,步中珩璜之节。”
这种程式化的表述在其他敕封公主、皇后、夫人等的制诰中多有所见,与其说是在描述赵匡胤妹妹的性情、品
行,倒不如说是男权社会要求公主或者说皇族、贵族妇女所应具备的品德操行,也是传统礼制所设定的判断
女性何者为好的一种标准。
相比之下,文人笔记中的相关记载要更为生动有趣和鲜活可感。司马光《涑水记闻》载云:
ꢃꢃ周恭帝幼冲,军政多决于韩通,通愚愎,太祖英武有度量,多智略,屡立战功,由是将士皆爱服归心
焉。及将北征,京师间喧言:“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富室或挈家逃匿于外州,独宫中不之知。太
祖闻之惧,密以吿家人曰:“外间讻讻如此,将若之何?”太祖姊或云即魏国长公主,面如铁色,方在厨,引
面杖逐太祖击之,曰:“大丈夫临大事,可否当自决胸怀,乃来家间恐怖妇女何为邪!”太祖默然而出。④
此条乃司马光闻之于王衍粹,后世文人笔记多有转录。《宋朝事实》“宣祖女·陈国长公主”条即引之,并
谓:
ꢃꢃ考魏国长公主,太祖女,即昭庆公主,非太祖姊也。据史云太祖姊早夭,则引面杖逐太祖者,当为太
祖妹秦国长公主。可知《涑水纪闻》属传闻之误。⑤
《炙砚琐谈》亦谓:
ꢃꢃ余按《宋史》,太祖有姊一人,未笄而夭,建隆三年追封陈国长公主。则引杖逐太祖者何人耶? 王衍
粹云:或即魏国长公主。考魏国长公主,太祖女,更无引杖击父之理。当为太祖妹秦国长公主。《涑水》
所纪,不无传讹。⑥
宋朝获封“魏国长公主”者,均为赵匡胤的儿孙辈,绝无引面杖追击他的可能。据前文所引之史料可推
知,“陈桥兵变”之时,燕国长公主(秦国长公主)业已成年,而年长于她的陈国长公主自然是早已夭亡。若此
事为真,则引面杖追击赵匡胤的只能是燕国长公主,在传播时产生了“太祖姊”“魏国长公主”等讹误。若此事
乃是虚构谣传,那么或者是传播中出现了以讹传讹,又或者故事的原貌便是如此。无论何者,至少这三条材
①
②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附寄簃文存》,邓经元、骈宇骞点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116页。
具体可参见:张邦炜《宋代妇女再嫁问题探讨》,邓广铭、徐规等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一九八四年年会编刊》,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
5
82ꢄ611页;柳立言《浅谈宋代妇女的守节与再嫁》,《新史学》(台湾)1991年第2卷第4期,第37ꢄ76页;陶晋生《北宋妇女的再嫁与改嫁》,
《
新史学》(台湾)1995年第6卷第3期,第1ꢄ28页。
《宋大诏令集》卷36,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0页。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1,邓广铭、张希清点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页。
李攸《宋朝事实》卷8,第137页。
③
④
⑤
⑥
汤大奎《炙砚琐谈》卷下,第788页。
11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料有可能在正史之外,呈现了身为赵匡胤妹妹的燕国长公主的另一个侧面。她性格泼辣、行事果断,竟比赵
匡胤更多几分大丈夫气概。这种个性与行事风格,明显与“柔嘉居质,婉嫕有仪,动遵图史之规,步中珩璜之
节”不符,但与其在戏曲小说等作品中的形象却是相近的。
二ꢃ虚构的个性化形象:戏曲小说等作品中的“赵匡胤妹妹”
正史对赵匡胤妹妹的记载乃是官方的、正统的,无疑具有权威性和确定性。然而制式化的表述以及有意
无意的遮蔽或轻视,却消解了这一人物的真实个性,使其生平几近空白,亦使其形象显得空洞模糊,给人以距
离感和不真实感。文人笔记收录的事件源于道听途说,真假尚难考辨,“太祖姊”“魏国长公主”等说法又强化
了其模糊性和虚构性,但此事所呈现的细节性和生动性,却在戏剧性和趣味性之外,彰显出对特定真实性的
追求。相关的戏曲小说等俗文学艺术作品采用并强化了这种叙述方式,即以正史为大框架,融合民间传说和
神话故事,以及同题材作品的内容,给人物以相对个性化的设定,通过具体的事件塑造和表现人物,尽可能地
在虚构的情节中创造出艺术的真实感。
目前已知含有“赵匡胤妹妹”这一角色的古代戏曲小说等俗文学艺术作品,主要集中于清代,形式有小
说、鼓词、弹词、木鱼歌、戏曲等。其中有以这一人物为重要配角者,如小说《宋太祖三下南唐》(又名《赵太祖
三下南唐》《第一侠义奇女传》)、鼓词《双锁山》,以及连台本大戏《三下南唐》等。而以其为主角的作品,则有
折子戏《花园对枪》(又名《花园扎枪》《花园比武》《游园比武》)等。此外,还有一部分只是简单提及或稍作叙
述,如在吴璿所作小说《飞龙全传》中①,赵匡胤的妹妹实际并未出场,只在作者或叙述者的叙述中出现;而在
无名氏所作弹词《十粒金丹》(又名《第一奇女》《宋史奇书》)中②,她也只是作为承上启下的人物在第一回出
场,被用来交代前情、说明原委,以便展开正文的叙事。总体而言,这些作品中的“赵匡胤妹妹”不仅被称呼为
“御妹”“王妹”“皇妹”“王姑”“皇姑”“公主”,还有了能在一定程度上传达个性化意义的名字。除了在《飞龙全
传》中是“赵玉容”,其名均为“赵美容”或“赵美蓉”,而“赵美容”的流传度和接受度明显更高,因此也更为人所
熟知。从燕国长公主到赵美容,“赵匡胤妹妹”经历了一个具象化的过程,与正史中空洞模糊的剪影相比,其
形象变得较为具体丰满、真切可感。
“下南唐”故事中的赵美容已与高怀德成婚多年,育有一子高琼字君保(宝)。她既是赵匡胤的妹妹、宋朝
的公主,亦是人妻、人母,对兄长和宋朝忠心耿耿,与高怀德感情甚笃,对高君保(宝)严慈兼施,对刘金定爱惜
欣赏。总体而言,赵美容乃是忠勇刚烈、开通明理的女英豪。在赵匡胤被困寿州,高怀德又为妖道迷惑而变
节投唐之际,她与一干女眷领兵出征南唐,于阵前劝夫、骂夫,动之以恩情,晓之以大义,与前文所引《涑水记
闻》中引杖击赵匡胤者的形象较为相似。在鼓词《双锁山》中,高怀德奉旨出京修葺古庙,途中因遭叛将王彦
升伏击而身亡。赵美容自高怀德出行之后便一直担忧思念,当得知噩耗后不禁悲伤恸哭,情真意切,动人肺
腑,足见夫妻情深。 然而在戏曲小说等作品中,新婚时的赵美容乃是一位刁蛮公主,她与高怀德则是一对
欢喜冤家。这是因为高赵二人的身份地位存在差距,且是女高于男,赵美容所象征的皇权或王权对高怀德所
象征的夫权或男权造成一定的压力和威胁。在传统社会中,这并不是容易解决的问题。但在民间叙事的领
域,这种矛盾被转化或简化为性格上的冲突,最终又演变为对错之争。“对”的一方必然会获得同情、理解和
支持,只要这一方胜利,“错”的一方能知错并改正,问题就迎刃而解。一般民众虽欣羡皇权或王权,却又心存
畏惧,对他们而言,占据道德高点的自然应该是象征夫权或男权的一方。因此,在经典折子戏《花园对枪》中,
赵美容的性格被设定为刁蛮任性、不知分寸、欺人太甚,她显然是“错”的一方。高怀德将之打败,使之顺服,
便显得大快人心、合情合理。 此折戏喜剧趣味浓厚,且充分迎合了世俗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念,故而深受
世人喜爱,流传颇广,成为粤剧、湘剧、汉剧、秦腔等地方戏的保留剧目。
③
④
①
②
③
吴璿《飞龙全传》,李玉广校点,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2、288ꢄ289页。
佚名《十粒金丹》,郑荣、袁健校点,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ꢄ4页。
参见:李豫、尚丽新、李雪梅、莫丽燕《清代木刻鼓词小说考略》,三晋出版社2010年版,第1299、1301ꢄ1302、1310ꢄ1311、1332ꢄ1334、1336
页。
④
《花园对枪》的故事情节,可参见:齐森华、陈多、叶长海主编《中国曲学大辞典》“闹花园”条,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75页;顾善忠主
编《明清秦腔传统曲目抄本汇编·第8卷》,敦煌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第151ꢄ157页。
116
何艳君ꢃ史实、传闻与虚构中的“赵匡胤妹妹”———试论不同文本对历史人物的叙述、改编和创造
各种俗文学艺术作品中的赵美容,已是改编、创造、敷演和融合之后的结果,其人生轨迹与正史所载燕国
长公主的生平经历有所不同。如高赵二人成婚于宋朝建立前、赵不是再醮之妇、高先亡于赵等,均与史书记
载出入较大。虽则如此,赵美容的故事基本遵循生活逻辑和情感逻辑,因而具备艺术的真实性。尽管不同作
品对赵美容的塑造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差异,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在“下南唐”和“花园对枪”等故事中,
她都身怀武艺,且能领兵出征,于沙场杀敌。这种女性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题材特色。明清时期尤其
是明末至清代,英雄传奇题材的戏曲小说等作品塑造了一批女性英雄和女将。她们在武艺、谋略上可比肩甚
至胜过同类作品中的男性英雄和男将,有的更是决定战事成败和国运兴衰的关键人物。其中塑造得最成功、
最经典和最广为人知的,当属樊梨花、穆桂英、陶三春和刘金定等。与之相比,赵美容形象虽有不及,但同样
是一位武艺高强的巾帼英雄和女性将领。这些女英雄、女将的故事充分体现了英雄传奇题材的特点,大多具
有神道因素和奇幻色彩,热衷于展示和宣扬道教方术及思想,《宋太祖三下南唐》《双锁山》等作品即是如此。
在阴阳相制、五行生克等观念的统摄之下,《宋太祖三下南唐》中的赵美容与陶三春、罗凤英、李赛华、佘赛花
等人组成了五老阴将,与以刘金定为首的五少阴将相配合,破妖阵,杀妖道,以阴制阳,平定南唐,发挥了颇为
重要的作用。①
此类题材中的女英雄、女将与才女、侠女等一样,均属“奇女子”范畴,在满足猎奇心理之余,亦在一定意
义上承载了世人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当然,对不同的作者和受众而言,此类女性形象的意义又存在着一
定的差异。秦淮墨客《杨家府演义序》说道:
ꢃꢃ自令公以忠勇传家,嗣是而子继子、孙继孙,如六郎之两下三擒,文广之东除西荡;即妇人女子之流,
无不摧强锋劲敌,以敌忾沙漠,怀赤心白意,以报效天子,云仍奕叶,世世相承。②
此段文字虽肯定了杨家妇人女子“怀赤心白意”,能“摧强锋劲敌”,但其重点在于赞颂杨令公传家有道,
杨家不仅英豪男儿辈出,连女性也能忠勇报国。秦淮墨客强调的是“忠勇”之美德,杨门女将最大的价值便在
于展现了这种品德和情操。其中依然透露出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宋太祖三下南唐》第一回则写道:
ꢃꢃ英雄不必尽男儿,但见闺人长六师。
既异阴阳皆佐国,何须戒伏惭为雌。
…
…故于唐终宋始令纲纪一新,降一班女英雄淑女下凡,使他功标社稷,定策军机,做作一场非凡事
业,以为阴人佐盛世之光。③
以上诗、文传达了女子亦可建功立业和辅佐盛世的观点,与秦淮墨客序文相比,似乎更为开通。然而作
者立足点在于传“奇”,这一帮奇女子以阴人之身佐国,自然是千古罕见,超迈古先,其意义则在于可助“上苍
佑贞洁以范风化”④,“令纲纪一新”,使阴阳和谐。相比之下,同样塑造了许多女英雄和女将的英雄儿女题材
作品,亦主张“修德不必皆须眉,建功不必望冠弁” ,但对于女性作家和受众来说,这些女性形象抒发了她们
对广阔天地和自由生活的向往,寄托了她们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以及追求男女平等的社会理想。正所
谓:“娇儿具此非凡志,赛过须眉男子行。”⑥
⑤
经过戏曲、小说、鼓词、弹词等俗文学艺术作品的改编演绎,“赵匡胤妹妹”拥有了具体的姓名和丰富的事
迹,多个不同的侧面组合成有个性、有情感的“赵美容”。这一个性化、立体化的人物形象,尽管主要是虚构的
产物,但她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符合逻辑,或者说与世俗的想象和认知相契合,具有艺术的真实性,因而
并不显得虚假。随着俗文学艺术作品的广泛传播,民间图像亦成为这一人物及其故事的传播媒介。而民间
图像在表现赵美容及其故事时,因受艺术形式、物质载体、传播方式和传播目的等因素的影响,必然也会呈现
不同的价值意涵。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参见:好古主人《宋太祖三下南唐》,潘国琪、朱雪立点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28ꢄ232页。
无名氏《杨家府演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序第1页。
好古主人《宋太祖三下南唐》,第1ꢄ2页。
好古主人《宋太祖三下南唐》,第2页。
卧云女史吴小娥《金鱼缘序》,谭正璧、谭寻辑《评弹通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281ꢄ282页。
邱心如《笔生花》,江巨荣校点,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849页。
11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三ꢃ个性化形象的视觉呈现:民间图像中的“赵匡胤妹妹”
以人物及人物故事作为表现对象的民间图像,其题材内容的重要来源之一便是戏曲小说等俗文学艺术
作品。一般而言,传播度和接受度较高的俗文学艺术作品,其中的人物和故事自然较受世人喜爱和认可,因
而也相对容易成为民间图像的表现对象。如《三下南唐》《双锁山》和《花园对枪》等的广泛传播,使赵美容这
一文学艺术形象广为人知。尽管从人物塑造的成功度和经典性来看,赵美容显然不如穆桂英、陶三春和刘金
定等同类型角色,然而在民间叙事的领域,赵美容作为宋朝巾帼群英的一员,同样属于正义的一方,获得了世
人的接受和认可,因此也具备了进入民间图像表现范畴的可能性。民间图像的艺术形式和物质载体丰富多
样,目前已知有版画插图绘刻了赵美容这一人物形象,此外还有广东灰塑和木雕等雕塑(雕刻)了以赵美容为
主角的人物故事图。这些版画插图、灰塑和木雕均为清代产品。从广义上看,赵美容故事图亦是一种叙事文
本,其塑造的赵美容既与戏曲小说等作品中的赵美容一脉相承,也有新的发展,赋予了这一人物形象更为丰
富的价值和内涵。
图1ꢃ清紫贵堂藏板本《绣像宋太祖三下南唐》插图①
图2ꢃ清英文堂藏板本《绣像宋太祖三下南唐》插图②
ꢃꢃ清咸丰八年(1858)紫贵堂藏板本《绣像宋太祖三下南唐》、同治十三年(
1874)英文堂藏板本《绣像宋太祖
三下南唐》均于书前配置26幅主要人物的肖像图,赵美容亦在其列。两个版本的插图在内容上几乎完全一
致,只是在制作工艺上,与紫贵堂藏板本(图1)相比,英文堂藏板本(图2)显得较为粗糙。这两幅肖像图为上
赞下图式,即上层题写赞语和人物姓名、称号,下层图绘人物形象。赵美容图的赞语为:“玉骨冰肌性蕙质,箭
飞刀挂女英雄。”赞语左右分别题“赵美容”和“皇姑”,下层绘一武装打扮、手持双枪的女子。据赞语和小说内
容可知,赵美容使用的兵器应是刀和袖箭,而非枪,其肖像图对这一细节的处理并未遵照小说的设置。然而
高怀德与高君保均精于祖传枪法,惯用长枪,赵美容想必也会使枪;而且在“花园对枪”的故事中,除了拳法,
赵美容和高怀德也比试过枪法。因此,赵美容能使双枪,实属合情合理。下层图像正如一种补充说明,既使
赵美容的形象与“女英雄”的赞语相契合,亦使之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小说文本的限定,呈现出更为丰富的面
貌。当然,包括赵美容肖像图在内的26幅版画插图,主要被用来简括地介绍人物,并展示其形象和风采,以
吸引读者购买和阅读,几乎没有叙事的意图和功能。而以灰塑和木雕等形式展现的赵美容故事图,则具有较
强的叙事性和象征性。
①
②
好古主人《赵太祖三下南唐被困寿州城》,《古本小说集成》第3辑第8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插图第3页。
好古主人《宋太祖三下南唐》,《古本小说丛刊》第39辑第5册,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1777页。
118
何艳君ꢃ史实、传闻与虚构中的“赵匡胤妹妹”———试论不同文本对历史人物的叙述、改编和创造
目前已知的赵美容故事图,均表现了赵美容降伏飞熊的场景,故事出处暂不可考。这些图像均为清代广
东建筑的装饰纹饰,主要见于广州陈氏书院、佛山祖庙等祠庙建筑。图3所示为灰塑,乃是广州陈氏书院正
门东侧蔚颖廊门南面门额上的装饰。此幅图右边塑有一座象征殿宇的门楼状建筑物,门楣上有“赵美容打飞
熊”六个字,点明图像主题。正中所塑背生双翼之猛兽,即为飞熊。与飞熊对峙之女子正是赵美容,她身着戎
装、盔插双翎,挥拳抬腿,蓄势待发,尽显矫健英勇之姿,可以想见接下来制服飞熊时的精彩场面。除了一名
士兵从旁协助赵美容,其余四人均在观战:右边三人从穿戴上看,应是宋朝帝王、文官和武将;至于赵美容身
旁男子的身份,则暂时不明。图4所示为木雕,乃是广州陈氏书院首进头门梁架的局部雕饰,采用了岭南人
物故事题材木雕常用的对称式构图,以华丽繁复的金銮殿为背景,将人物按上、中、下三层布局,使之形成一
个三角形。帝王居中端坐于三角形的顶端,文臣武将站于中、下两层。下层的中间雕有飞熊,已被赵美容以
长枪制服,仰倒于地。如果说灰塑选取了故事高潮来临前的关键瞬间,那么木雕表现的场景则是故事的顶
点,同时也是落幕的开始。因此从局部来看,对于观者情绪的调动和戏剧性的营造,木雕不如灰塑。然而从
整体上看,木雕犹如将赵美容和飞熊放置于中央舞台,使众人的视线聚焦于二者,从而极大地凸显了主要人
物的形象和图像的戏剧效果。
图3ꢃ陈氏书院“蔚颖”廊门门额灰塑①
图4ꢃ陈氏书院首进头门梁架局部木雕②
ꢃꢃ佛山祖庙收藏的一件清代红漆木雕梁枋亦雕刻有《赵美容打飞熊图》(图5),其以水平对称式的构图,展
现了众人围观赵美容降伏飞熊时的情景。与图4所示木雕一致的是,此件木雕中的飞熊已被打倒在地。而
赵美容盔插双翎的穿戴和挥拳相向的姿态,则与图3所示灰塑中的赵美容更为相似。此外,佛山祖庙灵应祠
前殿悬挂之漆金木雕彩门的中层,亦雕刻有这一主题图像(图6),其在构图和场景设置上与图4所示木雕颇
为接近,只是人物更多、场面更热闹。然而将飞熊打倒在地的女将,手中所持却是一对金瓜锤。前文述及赵
美容能使刀、枪、袖箭,并会拳法,至于她是否用过铜锤,则不得而知。事实上,不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戏曲
小说等作品中,使用铜锤的女将、女英雄极少。因此,当这一武器为女性所持用,便具有明显的指向性。而世
人最熟知的一位以铜锤为武器的女英雄,正是与赵美容同时代的陶三春,她也是“下南唐”故事中的重要角
色。或许是工匠在制作此件木雕时,将赵陶二人的形象错置了;又或者“打飞熊”才是故事的核心,而女英雄
则是随机配置,甚至也可以替换为男英雄。
图3ꢄ图6这四幅故事图中人物的穿戴、动作,以及许多道具,均深受戏曲的影响。其图像叙事准确,如
图3所示灰塑更辅以文字说明,故而主题均明确突出,易于辨别;此外亦注重营造戏剧氛围,具有较强的表现
力。尽管“打飞熊”故事的具体出处暂时难以考辨,但可以肯定的是,《赵美容打飞熊图》充分展现了赵美容的
神勇,而飞熊便是最有力的衬托物。《史记·齐太公世家》谓:“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彨,非虎非
①
②
此图为笔者所摄。后文所附图5、图6均为笔者所摄,不再一一出注。
广东民间工艺馆编《陈氏书院》,文物出版社1993年版,第58页。
11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图5ꢃ清红漆木雕梁枋局部
图6ꢃ佛山祖庙金漆木雕彩门局部
罴;所获霸王之辅’。”①“非罴(熊)”演变为“飞熊”,并衍生出“飞熊入梦”一典,即周文王因梦见飞熊而得姜尚
的故事,喻指圣主能得贤臣的吉兆。《武王伐纣平话》叙西伯侯梦见飞熊,周公旦解梦曰:“此要合注天下将相
大贤出世也。梦见熊,更能飞者,谁敢当也?”②此段文字兼书中插图(图7)均表明“飞熊”乃是熊生双翼能飞
者。而在《封神演义》中,“飞熊”已演变为胁生双翼的白额猛虎:“今主上梦虎生两翼者,乃熊也。”③结合明万
历年间金阊书坊舒冲甫刻本中的插图(图8)来看,其形象与《赵美容打飞熊图》中的“飞熊”相似。虎已是猛
兽,再添双翼,更是凶猛难当。在《赵美容打飞熊图》中,一些武将和士兵跃跃欲试,欲从旁相助或接替上场,
可见飞熊确实较难对付。而赵美容既能只身降伏此等猛兽,自然是武艺高强、英勇不凡。因此,这一故事图
所呈现的依然是其“女英雄”形象。然而,作为陈氏书院和佛山祖庙等建筑的装饰纹饰,《赵美容打飞熊图》最
重要的价值并不在此,其象征意涵才是关键所在。
①
②
③
司马迁《史记》卷32,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77ꢄ1478页。
《新刊全相平话武王伐纣书》卷中,元至治年间新安虞氏刊本,第14页。
许仲琳《封神演义》,《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日本内阁文库藏明万历年间金阊书坊舒冲甫刻本,《古本小说集成》第4辑第76册,上海古籍出版
社2017年版,第580页。
120
何艳君ꢃ史实、传闻与虚构中的“赵匡胤妹妹”———试论不同文本对历史人物的叙述、改编和创造
图7ꢃ元至治年间新安虞氏刊本《新刊全相平话武王伐纣书》插图①
ꢃꢃ祠庙在中国古代承担着重要的教化功能。以祠堂论,其“所担负的责任,既承继历史,也指导今生,还规
划未来,充分体现出其教化的功能。教化最直观的形式,莫过
于宣扬封建伦理的内涵”②。宣扬传统道德,施行伦理教化,传
导主流价值,均体现了祠庙的教化功能。其目的从小处说是为
了作育人材、兴宗旺族;往大处说,则有安定社会、维护秩序、兴
邦治国之意。受此影响,祠庙建筑的装饰亦注重传播道德伦理
观念和引导主流价值取向。与其他人物故事题材的祠庙建筑
装饰纹饰一样,《赵美容打飞熊图》亦以具象的方式展现了抽象
的概念。因是在帝王面前降伏飞熊,故这一主题的故事图不仅
突出了“勇”,亦暗含了“忠”,而“忠勇”正是传统社会所崇尚的
一种高贵品质和理想人格。在国难当头、强寇环伺之际,“忠
勇”又升华为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英雄主义情操。这四幅装
饰图均制作于清末,彼时国家危亡,列强虎视眈眈,而广东正处
于中外冲突的前线,对这场新的“华夷之争”极为敏感。爱国民
众对抵御外侮和保家卫国的渴望,以及对中华思想文化的维护
和宣扬,或许正是“赵美容打飞熊”故事及其图像产生的原因。
在图6所示金漆木雕中,被打倒在地的飞熊旁有一西洋打扮的
男子,他正向女英雄低头躬身,似也屈服于她的神勇。通过降
伏猛兽来震慑外敌和彰显国威,这是一种经典的民间叙事模
图8.ꢃ明万历年间金阊书坊舒冲甫刻本
式,亦是一种相对朴素的认知,然而其内在的情感和精神却是
《
新刻钟伯敬先生批评封神演义》插图③
可贵的。此外,在帝王面前降伏猛兽的主题往往又传达了建功
立业、扬名天下的价值追求。《赵美容打飞熊图》则在此基础上,将个人价值融入更崇高的社会价值之中。
四ꢃ小结
从正史到文人笔记,从戏曲小说等俗文学艺术作品到民间图像,“赵匡胤妹妹”展现了不同的面貌和特
①
②
③
《新刊全相平话武王伐纣书》卷中,元至治年间新安虞氏刊本,第15页。
王鹤鸣、王澄《中国祠堂通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355页。
许仲琳《封神演义》,《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日本内阁文库藏明万历年间金阊书坊舒冲甫刻本,《古本小说集成》第4辑第75册,插图第23页。
12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点,它们或可统一,或相矛盾,折射出官方叙事、文人叙事和民间叙事之间的异同,以及文本、演出和图像相互
影响又各自独立的关系。这一人物形象在后世的发展演变,必然与其真实的形象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既
有时代变化和社会变迁所留下的烙印,亦体现了不同媒介和不同艺术形式的制约作用。然而,对于文人笔
记、戏曲小说等作品和民间人物故事图像而言,历史真实性并不那么重要,有时甚至不是必要的。文人笔记
虽强调客观实录,但对人物故事的记载,更注重“逸”或“轶”,而非“真”。戏曲小说等作品为了更好地叙事,通
常更注重艺术真实性,而非历史真实性。经过改编、创造、敷演和融合之后的“赵匡胤妹妹”,或许已最大程度
地偏离了其真实形象,但却拥有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受戏曲小说等的影响,民间图像中的赵美容均以“女
英雄”的形象出现。尽管在《赵美容打飞熊图》中,赵美容乃是某种道德观念和价值理念的化身,但其形象却
直观、生动、具体,具备戏剧张力和叙事功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相比于正史中空洞模糊的燕
国长公主,鲜活生动、立体多面的赵美容无疑更令人印象深刻,而世人心目中的“赵匡胤妹妹”,或许也更多地
指向后者。
OntheImageofZhaoKuangyinꢀsSisterinHistoricalFacts
RumorsandFiction
HEYan-jun
ꢁ
School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BeijingNormal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ꢂ
AbstractꢁTheofficialhistoricalrecordofꢅZhaoKuangyinꢆsSisterꢇꢀrelativelytrueandreli-
ableꢀbutinasimpleformatꢀhidesindividualizedꢀpersonalandemotionalinformationꢀmaking
thischaracteremptyandvagueTherecordsintheliteratiꢆsnotesitpresentanotherpossibleas-
pectꢀdifferentfromtherelevantrecordsinofficialhistoryꢀbutclosertotheimagesinpopular
literatureandartworkssuchasoperasandnovelsIndramasꢀnovelsandotherworksꢀꢅZhao
KuangyinꢆsSisterꢇgraduallyevolvedintothewell-knownKingꢆssisterꢀabraveheroineinher
middleageꢀbutsavageandwillfulinheryouthꢀwhichismoreauthenticinartwhencompared
withhistoricalauthenticityIntheprintsꢀillustrationsandarchitecturaldecorationsꢀZhaoMei-
rongmainlyappearsasabraveheroineThegrayplasticandwoodsculpturesofꢅZhaoMeirong
FightingFlyingBearꢇinthetemplebuildingsinGuangdongarebasedonthisCombinedwith
socialbackgroundandpoliticalenvironmentatthattimeꢀthischaracterisgivenuniqueartistic
valueꢀpracticalsignificanceandcontemporaryconnotation
KeywordsꢁZhaoKuangyinꢆssisterꢈZhaoMeirongꢈGuangdongtempledecorationꢈhistori-
calfigurefictionꢈartisticauthenticity
[责任编辑:唐ꢃ普]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