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43卷第5期  
2
0169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43,No.5  
September,2016  
开罗会议至战后初期  
蒋介石的复台努力和主张  
冯琳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100006)  
摘要:在开罗会议明确了台湾在战后的归属后,蒋介石开始为台湾的回归做具体安排他主持复台规划,组织  
台湾调查委员会,筹建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训练和储备人才在一段时间内,蒋的做法与美方在必要时占领台  
组织美方主导下的军政府经较长时间的过渡再将台湾交还中国的设想其实是不一致的蒋介石在配合盟国  
的同时,又不为盟国所捆绑,启动了以中国为主导的接收台湾计划,并利用有利时机,提议组织三强会议,使中国能  
够对接管区行使一定权力虽然蒋介石的这一想法未能实现,但其较早启动复台准备,为台湾顺利回归赢得了时  
基于国共斗争等方面的考虑,战后蒋介石对在台日俘日侨及日产处置确立了宽大原则,确保了国民政府派遣  
入台的军政人员迅速完成对台湾的接收,使台湾顺利回到中国治下。  
关键词:开罗会议至战后初期;蒋介石;光复台湾  
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6)05-0169-08  
早在蒋介石完成北伐统一中国之后,其脑中就开  
东三省与台湾澎湖岛为已经失去五十年或十  
二年以上之领土,而能获得美英共同声明,归还我  
,而且承认朝鲜于战后独立自由,此何等大事  
……何等希望! 而今竟能发表于三国共同声明之  
,实为中外古今所未曾有之外交成功也……以将  
来和平会议中关于我国最艰难之问题,最重大之基  
,皆于此开罗会议之数日中,一举而解决  
[1]23  
始萌生大国领袖的意识,台湾问题逐渐进入其视线 。  
1
9431127,蒋介石与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  
相邱吉尔在开罗联合发表对日作战之目的与决心之公  
,明确指出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如东北台湾澎  
[2]35  
湖岛等将于战后归还中国 在这一前景明朗后,蒋  
介石对台湾有何想法做了什么? 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  
[3]19431130日上星期反省录  
梳理与探讨。  
。  
复台之规划及准备  
欣喜之余,蒋介石开始考虑如何具体落实收复东  
台湾等问题,并着手选派人员制定复台计划。1944  
年新年伊始,蒋介石为自己制定的大事年表中,就将落  
东北与台湾及沦陷各省复兴计划与人选之事列入  
开罗会议是战时盟国首脑的高峰会议,国民政府为  
该会认真研拟了预案会上经蒋介石与罗斯福邱吉尔  
的商谈交涉,终于在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之战后处置  
问题上取得理想的共识,使东北和台湾澎湖均被列入  
战后日本归还中国领土之范围内这一结果达到了蒋  
介石的预期即将收复失地的愿景令其欢欣不已,蒋介  
石在日记中写道:  
[3]1944年大事表  
其中  
因为在光复之前台湾已被割让日本长达50,许  
多情况国民政府不能掌握蒋介石首先考虑成立专门  
调查研究机构,由其搜集台湾近况民情,提出具体接收  
收稿日期:2016-05-16  
作者简介:冯琳(1977—),,河南郑州人,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台湾史研究室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台湾政  
治史国民党史。  
16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计划,并参与实际的接管工作。1944117,蒋令  
行政院秘书处与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国际问题研究所中  
将主任日本问题研究专家王芃生研拟具体办法与组织  
外交军事财政金融工矿商业教育文化交通农  
社会粮食司法水利卫生土地等方方面面蒋  
介石令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王宠惠审阅,王对纲要中  
的十一条进行了修改例如,第十条:“各机关旧有人  
,除敌国人民及有违法行为者外,暂予留用(技术人员  
尽量留用,雇员必要时亦得暂行留用),待遇以照旧为原  
,一面依据法令原则实施训练考试及铨叙接管后  
须补充之各种人选,应预为储备,并应多予台民以工作  
之机会。”改为:“各机关旧有人员,除敌国人民及有违法  
行为者外,暂予留用(技术人员尽量留用,雇员必要时亦  
得暂行留用),待遇以照旧为原则,一面依据法令实施训  
考试及铨叙。”第八十二条:“日本占领时代之官有、  
公有土地,暨其他应行归公之土地,应于接管台湾后一  
律收归国有,其市地部份,应由地政机关规划使用其  
属于农地者,应依照耕者有其田之原则,订定授田办法,  
授与农民或复员官兵耕作。”改为:“日本占领时代之官  
公有土地及其他应行归公之土地,应于接管台湾后,  
一律收归国有,依照我国土地政策及法令分别处  
[4]19,81  
人事等呈报  
。315,行政院秘书长张厉生  
呈报蒋介石研讨后的意见,提出:收复后建立台湾设省  
筹备委员会收复台湾筹备委员会这样一个过渡机  
[5]1-2  
,接收台湾的准备工作由该委员会为之 。3月上  
,蒋考虑筹划收复台湾的主官人选,欲选用陈仪在  
蒋日记中,“陈仪二字后打有问号,蒋对选用此人似乎  
[3]194439日  
还有些游移不定  
事实上,蒋很快就下达了任  
用此人的命令。3月中旬,蒋介石下令在中央设计局之  
下成立台湾调查委员会(后简称为台调会”),筹划台湾  
复员诸问题。314,中央设计局秘书长熊式辉奉命  
聘任陈仪为台湾调查委员会主任委员也许是蒋觉得  
时间紧迫,需要尽快成立这一机构,而自己信赖的人中  
除了陈仪比较熟悉台湾情况外,难以寻觅他人对于陈  
仪本人,学界毁誉之声皆有,而蒋在此时选择此人究竟  
有几分迟疑究竟为何迟疑,已无从推测。4月初,陈仪  
引荐沈仲九王芃生钱宗起周一鹗夏涛声几人加入  
台调会,蒋介石皆照准。417,马关条约签订  
[2]86-96,107-108  
。”  
修改的原则,除让语句更为清楚准确,  
更具可行性外,似更体现了中央的集权思想(如对第八  
十二条的修改),对于台调会应多予台民以工作之机  
的想法就没有给予适当鼓励(见对第十条的修改)。  
王宠惠的考虑,在某些方面简化了接收工作的复杂性,  
增加了可执行性,但在另一些方面也体现了当时政府高  
层未能充分体察台湾民情,对可能发生的动荡与变故缺  
少应有的警觉的思想状态毋庸讳言,当时的蒋介石也  
有此倾向。  
4
9周年之日,台湾调查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委员会,宣  
告该委员会正式成立。  
在任命了主委和五位委员后,蒋介石感到需要多加  
网罗台籍人才进入该委员会,以便制定的政策方案更符  
合台湾民情对于行政院提议筹设台湾设省筹备委员  
之事,62,蒋答复行政院秘书处:因已有台湾调  
查委员会,在该会基础上稍加充实,多多罗致台湾有关  
人士,并派有关党政机关负责人员参加即可,不必另设,  
蒋介石十分重视台湾的回归,将台湾的光复置于很  
高的战略位置开罗会议后至台湾完成受降,有关台湾  
的工作内容多次在蒋介石的日记中出现,收复台湾自然  
是其军事目标之一,也是实现复员计划的前  
[5]3  
以免骈枝之弊 。7,行政院秘书处中央设计局台  
调会回函,表示根据蒋的指示,选聘在大陆的台籍人士  
[5]28  
五人为专门委员及专员,嗣后继续罗致台籍人才 。  
据记载,曾兼台湾直属党部代主委的林忠已于6月开始  
为台调会工作,但当时的书记长兼代主任委员萧宜增并  
[3]1945215,1945年大事表  
。1945815,日本天皇广  
播诏书,宣称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8月  
未加入据褚静涛研究,萧宜增没有被延揽进入,似与 21,日本中国派遣军副参谋长今井武夫等八名投降代  
[
6]265  
CC系陈果夫的推荐有关 。9,蒋介石任命黄朝  
游弥坚丘念台谢南光李友邦等台籍人士为台调  
会委员在任命之前,蒋考虑到国民党在政治中的作  
,还特意致电陈仪询问台湾党部现任主委及书记长有  
表飞抵芷江请降。824,蒋介石在主持中央常会、  
国防最高委员会联席会议时指出,国民革命最重大的目  
标和最迫切的工作有三点:第一,首先要恢复东三省的  
领土主权及其行政之完整,第二,要收复我们台湾和澎  
湖的失土,第三,要恢复高丽(朝鲜)的独立自由;认为,  
若朝鲜不能独立,台湾不能回归,东三省的领土主权与  
行政不能完整,“则国家的独立自由就无从谈起,而抗战  
[4]22,201  
无加入台调会  
。12,新任台湾直属党部主委  
王泉笙成为兼任委员,加上台湾直属党部执行委员丘念  
台原本就是台调会委员,确保了国民党在台调会拥有一  
定的影响力。  
[7]11-12  
的目的亦无由达成” 。之后,接收台湾工作进入落  
实阶段。  
台湾调查委员会经调研讨论制定出的台湾接管计  
划纲要草案等纲领性文件,内容涉及接收台湾的内政、  
19458月下旬,蒋介石开始考虑接收台湾与东北  
170  
开罗会议至战后初期蒋介石的复台努力和主张  
[3]1945825日本星期预定工作课目  
的人员和部队之事  
,任命陈仪为  
105,中国战区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发布台军  
台湾省行政长官兼警备总司令,并请当时的军令部部长  
字第一号备忘录,:“日本驻台湾省第十方面军司令官  
安藤利吉将军自接受本备忘录之日起,应立即执行本总  
司令之一切规定,并应由安藤利吉将军负责指挥该区日  
徐永昌等拟具接收台湾及东北之部队与运输计划台  
湾省警备总司令部于194591日正式成立,开始办  
陈仪以中国战区台湾省警备总司令的地位,接收在  
台湾省(含澎湖列岛)日本高级指挥官及其全部陆海空  
军与其辅助部队的投降至于行政机制方面,接收初期  
的台湾,采取的是一种特殊的体制,即行政长官公署制。  
它与日据时期总督府类似,而与大陆其它省份不同台  
调会认为,实行于大陆各省的省制,“事权分散,牵制太  
,不能充分发挥行政效能”,而台湾总督府行政效率较  
;为顺利实现过渡和衔接,避免发生混乱脱节的现  
”,台调会根据陈仪十年前游台视察心得,经研究,向  
[5]135-138  
军之投降事宜。” 1013,台北地区指挥官第  
七十军军长陈孔达中将以主力由宁波出发,17日在基隆  
港登陆,逐次向宜兰台北淡水新竹各要点推进,另以  
一部于26日登陆完毕后,向新竹附近地区推进;台南地  
区以第六十二军军长黄涛中将指挥,1118、26  
日分别在左营军港和高雄港登陆;其他如特务团空军、  
[9]  
宪兵等亦分别行动。1025,日本台湾总督兼第  
十方面军司令官安藤利吉率众投降,台澎复归祖国版  
,陈仪主持下的行政长官公署取代了原总督府,在进  
行各项接收工作的同时,开始了在台施政。  
中央建议台湾采用行政长官公署制的办法蒋介石接  
受了陈仪等人的建议,允许台湾采用特殊行政体制进行  
接收和治理。194594,《台湾行政长官公署组  
织大纲发布因台湾亟需接收,时间急迫,96,立  
法院令法制委员会从速审查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组织  
大纲》。相对于大陆各省,台湾省行政长官具有更大更  
广的权力这是大度包容的一面,应予肯定后来,因  
施政中的不当措施而激起台湾民愤,这是蒋介石始料不  
及的,不应归罪于这一制度本身。  
接收日人统治下的台湾需要大量人才,蒋介石在储  
备和训练台湾人才方面也有重要贡献干部训练与培  
养是为政者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蒋介石始终重视此项  
工作即便在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阶段,国民政府也在  
通过中央训练团等机构进行着培养党政干部的工作。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蒋介石更指示中央训练团于三年内  
训练党政高级干部1200中央训练团于19431月  
设立高级训练班,并在抗战胜利之前训练了三批高级干  
,每期120—160人不等,台籍精英黄朝琴即受训于第  
二期高级班。  
9
9,蒋介石作为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向驻华日  
军最高指挥官陆军大将冈村宁次下达第一号命令,令  
在中国境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除外)、台湾以及  
越南北纬十六度以北地区,所有一切日本陆海空军及辅  
1940年代,收复台湾成为国民党高层的共识和公开  
宣讲的目标。1942,在国民参政会第三届一次大会  
,陈霆锐等提交了请政府加强培植法律人才以备将  
来收复失地及割让地后之用案的提案,40人联署;  
该提案经修正后通过,由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厅交行政  
[8]771  
助部队向本委员长无条件投降” ;何应钦在南京主持  
受降典礼,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陆军大将冈村宁次  
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只差即将于10月举行的台湾地  
区受降仪式,便可宣布中国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蒋介  
石对于台湾的恢复满怀期待,他指出:  
[2]3-7  
院办理 开罗会议宣告日本侵占于中国的台湾东  
北等将于战后回归之后,训练大批奔赴台湾接收东北  
与治理地方的干部之事变得更为迫切鉴于台湾东北  
沦陷时间长,面积大,接管尤为不易,人才的培养与储备  
意义匪浅,1944,在蒋介石指示下,中央训练团开设了  
专门的台湾行政干部训练班,并制定中央训练团台湾  
行政干部训练班学员招选办法》、《各机关选送台湾行政  
干部训练班学员注意事项等招选学员办法,规定中训  
团台湾行政干部训练班招选学员120,分为民政财  
政金融工商交通农林渔牧教育司法六组,训练期为  
台湾恢复,如果越南能自治,则东南已无被侵  
之扰,西南英法亦不如过去之可虑,如此东南西南  
皆可安定,统一自主建设此乃与日本未败以前国  
际形势大不相同,实已为国家立定复兴基础  
[3]1945922日上星期反省录  
。  
显然,蒋介石已意识到,台湾关涉中国东南地区的安定,  
并影响到中央政府对西南的控制力,进而关涉全国统一  
自主建设大局,为国家复兴之基础不但如此,蒋还认  
,台湾与海南是今后国防资源与军事工业及海空军之  
[5]37-39  
四个月 。817,蒋介石指示陈仪陈果夫吴  
铁城张厉生段锡朋熊式辉六人共同筹划培训台湾所  
需中高级党务与行政干部之事,并使其注意大陆教育  
工程界台籍专门人才,以备将来建设台湾之需。9月  
1,蒋又令有关部门会同中央警官学校办理台湾警察  
[3]19451013日  
基地,应积极经营  
由此可见,在接收台湾  
之前,蒋介石已意识到台湾对于中国独立与建设的意义  
以及对于国防军事的重要性,有珍惜其回归及积极建设  
的想法。  
17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179  
干部训练班 。9,中央设计局还出台了东北及  
台湾党政干部训练办法草案》,要求于中央训练团内设  
东北党政干部训练班及台湾党政干部训练班,以准备收  
复东北及台湾后所需要之党政干部,计划第一期从11  
1日开学,每期四个月,在通过考试和曾担任相当职  
务经铨叙合格的选取办法之外,还特别规定:“深入台湾  
敌后艰苦工作或致力台湾革命著有成绩者应从宽选  
开罗会议后,中方了解到美军有进攻台湾的预期,  
因此在设计复台方案时,也提出依照盟军所采用之方式  
组织军政府,作为收复台湾第一步,但这个军政府应争  
[5]1  
取由中国来主持 对此,蒋介石也较为谨慎,建议根  
据开罗会议时我方提出之原建议,先向美国商洽,有相  
[5]3  
当结果后,再与英国商洽 。  
1944628,国务院远东司际委员会准备了  
[5]34-36  
。” 917,蒋介石对于东北及台湾党政干部 14个文件来回答提交给美国陆军民政司和海军占领地  
训练办法要点批复似尚可行”,令陈仪等人照此办理  
局关于台湾军政府的相关问题这些文件建议:军政府  
的计划是建立在台澎将无条件地归还中国的前提之  
,美国对台湾民政的军事管制将持续到中国在此重建  
主权;即便日本政府在不需要武力占领的时候就投降,  
美国还是要占领台湾岛并建立军政府,军政府将对该地  
民政保持唯一的责任和权威;如果中国军队从大陆方向  
为占领台湾提供了协助,在计划和实施台湾民政中要谋  
求中国人的参与,但这种参与不能以任何方式限制美国  
军政府唯一的权威,所有被雇佣人员须受美国军政府直  
[4]24,179  
接管台湾的中高级干部的培训工作  
尽管事  
务繁忙,蒋介石仍尽量拨冗参加各种台湾干部训练班的  
重要活动,并亲自训话蒋介石日记曾记载,194410  
28日在台湾警训班开学典礼训话,194521日  
在复兴关中训团之台湾干训班开学典礼训示,19454  
22 日在台湾训练班毕业典礼训  
[3]19441028,194521、422日  
蒋介石亲自担任中训团团  
,谆谆告诫受训学员要杜绝醉生梦死的生活”、“苟且  
偷生的习惯”、“自私自利的企图”、“纷歧错杂的思想”,  
[
14]1266-1267  
接领导  
可见,美方所设想的军政府是以美国  
[
11]卷三十二,26  
为革命奋斗牺牲  
在蒋介石重视干部训练和  
方面为唯一权威的,即便中国在占领台湾过程中起到较  
为重要的作用,即便军政府雇佣了一些中国人,发挥决  
定作用的仍然是美国主导的军政府,这与中方的想法是  
不一致的。  
储备的政策下,不少人才被培训为党政干部,选送到台  
,不少台湾籍人士经训练后在台湾军警等领域发  
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蒋介石也支持台籍人才返乡台湾沦为日本  
殖民地时期,不少台籍人士来到大陆谋生或参加抗日斗  
台湾回归祖国,蒋介石鼓励台胞返籍参加建设工  
。1945,台湾旅平同乡会曾呈请蒋介石设法遣送台  
胞返籍,蒋分饬北平行营及交通部平津特派员遵照办  
。1946,当时的北平行营主任李宗仁电复称:关于  
旅居平津台胞志愿返台者约千人;为此,蒋介石专门致  
从蒋介石对台调会有关军政府的建议较为审慎的  
答复来看,他对美方可能的回应是有思想准备的,但从  
蒋指示设立台湾调查委员会来准备接收台湾问题这一  
点来看,他似又有明知不可而为之的意味不久,蒋  
介石借助有利时机,向美表达派员入台之意,进一步证  
实了蒋之用心:为使中国顺利对台湾行使主权,蒋在未  
获美英共识情况下,启动了中国政府主导的接收准备工  
,并利用时机争取盟国的认可。  
[
12]1032-1033  
电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请协助遣送  
在对内统筹规划筹设机构储备人才以应对台湾  
回归事宜外,蒋介石对外也有积极的主张和对中国权益  
的争取。  
1944年缅甸战场的反攻中,包括中国远征军在  
内的盟军取得了一定胜利英欲派英国官员进入缅甸,  
希望在接管问题上征得普遍同意蒋介石认为这对于  
中国政府来说是个机会。724,宋子文受蒋委托,  
借英国与缅甸的问题,提出中英组成三强会议  
提议组织三强会议  
1
94311,史迪威(JosephStilwell)在开罗提出  
一份报告,建议如有必要于19455月至11月进攻台 (three-powerconference),讨论解决因日本战败而太平  
[
13]370-371  
基于美军将登陆台湾的假设,美国政府主张  
洋地区即将出现的若干地区在军事被解放后行政接管  
的问题,具体而言,就是中国对东北台湾澎湖,英国对  
缅甸马尼拉,美国对菲律宾的接管问题宋子文提出:  
既然不管占领军国籍如何,美国人都将进入菲律宾,而  
英国人都将重返缅甸马尼拉,中国希望派中国官员进  
入东北台湾;至于日本本土,不论占领军国籍如何,不  
论中国人是否参加了占领军,中国都要求在这一行政当  
先在台湾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军政府,而后再交还中国;  
因为台湾曾被日本统治多年,日本在台影响深远,军政  
府会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这显然有损中国利益,不符  
合蒋介石的愿望但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与国际反  
法西斯战场的局势密切相关,在某种程度上有赖于同盟  
军的配合和支援,国民政府还需慎重考虑美英等国的  
意见,在此事上需根据局势发展而小心周旋。  
[15]1165  
局中拥有代表 。83,美国代理国务卿告诉驻  
172  
开罗会议至战后初期蒋介石的复台努力和主张  
华大使高斯(ClarenceEdwardGauss):美国政府正在认  
真研究和考虑中国方面提出的希望;若高层官员得出结  
,会尽快通知高斯;而在高斯方面,可从宋子文处了解  
,相对于在台湾建立军政府来说更为有利,不但战时  
能促蒋抗日,战后有助于以华制日,又有助于以华抗  
[16]19  
”,而且这又是正义的行动” 。因此,1944年  
[14]1166  
新的动向 因未能很快获得答复,824,宋子 10月以后,美国不再提以美主持下的军政府作为接收台  
文向高斯催问进展,并强调此事早期进展的重要性。8  
28,高斯为此再次致函国务卿赫尔(CordellHull),  
询问如何答复;据高斯推测,这是蒋介石给宋子文施加  
湾之后的过渡性政府之事。  
应该说,在当时情况下,蒋介石拟借英缅之事解决  
中国对台湾及对战败后的日本享有相应权利的问题,这  
是积极主动的外交作为,但并不易实现这与彼时中国  
的实际国力军事力量和国际地位有关。1943,中国  
虽与美英共同发表开罗宣言,但实际的国际地位并未  
达到与美英同列的三强高度。1944年夏,召开的敦  
巴顿橡树园会议,对国民政府来说,就是一次不怎么体  
面的外交体验当时因苏联不愿承认或给予中国与美、  
苏三国同等的地位,拒绝四国同列会议席位,并有意  
[15]1166  
了压力 。92,赫尔回电表示:经参谋长联系  
会议认真考虑,虽然美国充分同情蒋介石提议召开会议  
的目的,但鉴于军事机密等方面的考虑,目前在远东被  
解放地区的管理问题上召开三强会议的提议不可  
[15]1167  
同时,赫尔请高斯口头转告蒋介石:美国对民  
政事务的安排完全建立在军事考虑的基础上,在从日本  
手中夺回的任何地区对民政的军事管理都是暂时的,完  
全对该地区未来的状态没有损害;一旦军事环境许可,  
[17]156  
拖延,使中国代表团在会场外干等月余,处境尴尬 。  
美国军政府就会将行政管理权移交给中国政府;如果有 8月底,罗斯福曾与蒋介石通话,“(罗斯福)一面迫交指  
必要在日本长期实行军事管理的话,希望每个积极参加  
挥权,一面拒绝我重要之建议(当指三强会  
[15]1167  
[3]1944826日上星期反省录  
抗日战争的国家,当然包括中国,都参加进来 。9  
27,国务院远东司际委员会又提供了一份备忘录,  
再次提出如何处理接收台湾的问题:他们获得报告说,  
中国政府计划使台湾成为一个独立的省,并在解放后立  
即回到中国主权之下,尽管如此,美国政府不打算在军  
政府之前在台湾建立中国政府之下的次政权(sub-state)  
或其它形式的政府;并指出接收台湾的问题与接收丹麦  
问题不同:在丹麦,有现存的行政机构和地方官员,军政  
府的基本目的是尽早重建丹麦国王控制之下的丹麦政  
,而在台湾行政中,大多是日本人,因而军政府在台湾  
’)”  
,蒋介石不禁为美俄之无形压  
[
3]1944826日  
力而感到不能忍受此种耻辱之难堪”  
。1944  
,蒋介石经常为与美英同盟所受压迫感到愤恨尽管  
蒋对美英轻视中国的心理并非毫无察觉,但仍令宋子  
文力争以三强会议确保收复台湾时中国政府之权益,  
此点亦有明知不可而为之的意味这一外交努力虽  
未成功,却至少向美国方面表明了中国政府对接收台湾  
时应有权益的态度。  
对日俘日侨及日产处理的宽大  
台湾经日本占据50年而回归,日俘日侨遣返任务  
要较中国其它沦陷区情形更为严重台湾不但有大量  
日本战败官兵及其家属需要遣返,还有各机关企业日籍  
官员与职员的留用或遣返问题。1945915,国  
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向行政院转交了一份来自台  
湾义勇总队李友邦的来电,:有日人在台策划阴谋,  
[14]1272-1274  
的统治也会较丹麦更长  
就在此时,美国军方的作战计划发生了改变。1944  
年夏衡阳和桂林的失守,意味着在中国西南的所有空军  
基地都沦陷于日本之手,美国原本考虑在台湾和西南沿  
[15]116  
海登陆的行动因此变得更加困难 同时,又有情报  
,日本精锐部队关东军调往台湾驻防为避免因攻打 日台浪人组织暗杀团,准备阻击我赴台接收人员及作  
台湾而付出沉重代价,主导对日作战的太平洋战区盟军  
总司令尼米兹(ChesterWilliamNimitz)计划先攻打硫磺  
岛和冲绳岛。10月初,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正式批准了  
尼米兹的方案194410月至19455,美国空  
军对台湾机场军火库军营铁路交叉点等重要地点展  
开密集轰炸,并以潜水艇切断台湾与日本本土的航线。  
种种破坏工作”,“积极秘密破坏军事设施”,且有少数  
[4]35,47-49  
无知台民积极倡导台湾独立运动以作诱惑”  
因此,大量日人滞留台湾,可谓是干扰接收工作引起社  
会动荡的一枚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  
尽管如此,1945815,蒋介石发表了一篇亲  
自起草的抗战胜利告全国军民及世界人士书》,宣称:  
美军没有直接在台湾登陆,而是采取了迂回战术迫 我中国同胞们必知不念旧恶与人为善为我民族  
使日军放弃在台湾的垂死抵抗,这就降低了在台湾设立  
美国主导的军政府的合理性另一方面,美国政府从蒋  
介石关于三强会议的提议等交涉中,看出中国政府对台  
湾回归的重视和期望美国意识到,将台湾直接交回中  
传统至高至贵的德性……我们并不要报复,更不可对敌  
国无辜人民加以污辱……冤冤相报,永无终止,决不是  
[11]卷三十二,123  
我们仁义之师的目的。”  
这个书告确定了对包  
括台湾地区在内的中国战区对待日侨不计前嫌的基调。  
17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日俘解除武装后,台湾警备总司令部遵照命令于  
二二八事件的发生,有人对此产生质疑和责难。  
1
945121日成立战俘管理处及二管理所以管理与 二二八事件发生后,治台主官陈仪将部分责任归咎于  
[21]233  
留用日侨 ,但当时台籍精英丘念台等人却对此持有  
训练日俘,并于1219、22、25日成立基隆港口运输司  
[
22]877  
令部高雄港口运输司令部铁道运输司令部,在驻台美  
军连络组协助之下,分别开始集中遣送日俘日侨工作。  
异议 有研究者指出:“客观上日本移民对台湾经  
济的发展起到过推动作用,台湾光复后日籍技术人员的  
[
23]80  
1
946420、26,高雄与基隆两港先后完成遣送工  
日俘应遣送总数为167,424,实际遣送165,638  
,日侨除留用者外共运出292,713;此外,韩籍俘侨  
共遣送3,653,散失者29;琉籍俘侨共运出5,536  
,其余1万余人均为琉球本岛人,因琉球岛房屋均因  
战事摧毁粮食缺乏,美军声称琉籍俘侨半年内无遣还  
希望,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暂留琉籍俘侨并设法解决其  
留用使得台湾经济避免了灾难性的打击。”  
笔者赞同  
此说。“二二八事件发生原因复杂,不排除个别留用日  
侨成为潜在的不安定因素,但光复初期留用少量日籍平  
民技术人员不是台湾社会动荡的主因,不能因此彻底否  
定蒋在日侨留用问题上的决策。  
此外,对于日产的处理亦是本着宽大原则进行的。  
台湾经日本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工商金融事业归日人  
掌握统制,日人在台公私事业为数甚多,接收工作繁重。  
复因情形特殊,中央所规定处理敌伪产业之法规,未能  
尽适用于台湾省。194511,由台湾省行政长官公  
署与警备总司令部组织台湾省接收委员会,内分民政、  
财政金融会计教育农林渔牧粮食工矿交通警务、  
宣传军事司法法制总务等十一组除军事归属警备  
总司令部范围外,余由行政长官公署各主管单位负责人  
兼任组主任,实行接收日本投降后,日人多将私有器  
具机件临时脱售,悉  
予集中管理给养,日侨需要维持生活所必需,乃准其出  
售零星家具开始接收后,工厂不停工,商店不停  
,学校不停课之原则下,循序进行”,种种设施,“皆所  
以求如何安定人民生活,使本省经济渐次步入繁荣之  
[18]  
生活 据台湾省日侨管理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鉴于蒋  
介石及陈仪长官不以怨报怨之指示,在日侨遣送途  
,台湾省同胞遵守政府命令,宽大容忍,尚无情感  
[5]253  
冲动或骚扰报复旧怨等情事发生” 。在遣返战败日  
俘外,对于有学术技术或特殊专长有留台必要的日侨,  
经与美军驻台联络组联系征得美军总部同意后,台湾  
省日侨管理委员会采取了继续征用令其留台的措施,  
台湾暂时保留日本平民技术人员0ꢀ56万人与其眷属约  
2
ꢀ4万人;19464,蒋介石为此致电陈仪,告知留用  
[19]634-635  
与遣返相关事宜  
日俘日侨遣返是接收台湾时颇为复杂和棘手之事,  
也是蒋介石甚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有关研究成果已有  
不少以往研究已经指出,中国对日侨遣返的态度要较  
其他国家和地区宽大,而这种宽大并不能单纯从以德  
[
24]  
” 。  
[20]218  
报怨的角度来解释 这一看法是接近史实的中  
华民族固然有宽大的民族性格,但蒋介石采取这一处理  
原则,确与当时的国共争端有分不开的关系抗战胜利  
,蒋介石惧怕中共与自己争夺日占区争夺日军枪械,  
因而决定尽量减少与日军的嫌怨,减少可能生变的因  
,在美国帮助下尽快完成接收和遣返特别是在台日  
侨尤多,对在台日人的处理始终令蒋感到不安在台军  
事接收和整编能较为顺利地完成,蒋竟有意想不到的欣  
1946年反省录中,蒋介石感叹:“当初以为台湾  
降俘约有五十万之众,恐生他变,不易收拾,最后亦卒告  
无事,安全收回此实为战后最大最难之问  
结论  
1895年台湾被迫割让日本到1945年台湾光复,  
台湾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日本占据时期半个世纪中,从  
国家制度到教育文化到生活习惯,台湾的方方面面均已  
发生重大变化,与大陆产生了巨大的疏离半个世纪  
,中国从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地社会艰难挣扎,到推翻  
帝制,北伐统一,又以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争得位列大  
国会议的机会,争得美英对战后台湾光复中国的共同宣  
194311月下旬开罗会议至194510月台湾  
光复,不足两年的短时间里,国民政府用一年多的时间  
完成收复台湾的准备工作,其实是不容易的。  
[3]1946年反省录  
。”  
他在日记中写道:“去年八月间敌军宣  
回顾这段历史,应该肯定蒋介石对光复台湾的历史  
功绩他尽早地启动了台湾复兴计划的规划,筹设了专  
门机构研究复台问题,组建了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以接  
手对台湾的统治,推动了复台人才的训练与储备而其  
中的大多数举措其实是在明知不可而为之的情况下  
就开始实施的从开罗会议到1944年夏,美国有在必  
要情况下进攻台湾的计划,因此,不赞成中国方面派人  
布投降之日,余即对敌伪军队发表宽大不究之通令,使  
敌伪知感而安心,而乃不为奸匪煽惑,有以致  
3]19461225日  
[
。”  
再次验证了蒋介石对日宽大政策的出  
台与国共斗争的背景有关。  
还需一提的是,在接收初期留用少量学有专长的日  
,对于台湾的建设固然是有好处的但后来因为1947  
174  
开罗会议至战后初期蒋介石的复台努力和主张  
主导台湾行政或是在台湾设省,而是主张设立美国主导  
的军政府,作为将台湾交还中国之前一个较长时期的过  
渡性举措后来,因为军方计划有变及国际形势发展,  
美国才放弃这一主张毋庸讳言,若待到19449、10  
月份美国搁置军政府之议时,中国再被动启动复台工  
,台湾的接管诸事会更为仓促问题会更多。  
想法虽未获实现,但此点可证蒋及民国外交官为实现外  
交平等和中国的大国外交所付出的努力。  
日军投降后,蒋介石即表明对日宽大的主张,这一  
主张的确立与国共斗争的背景不无关系在接收台湾  
过程中,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等机构秉承蒋介石宽大为  
怀的原则,对日俘日侨日产均采取了体恤与包容的处理  
态度除留用了部分日籍技术人员外,在美国帮助下,  
台湾省较为迅速地完成了遣返日俘日侨及日产处理的  
工作,使台湾较为顺利平稳地实现了回归。  
就策略而言,蒋介石先行启动以中国为主导的接收  
台湾的准备工作,然后利用英国拟入缅甸一事,提议组  
建三强会议,解决中国派军政等官员进驻东北台湾的  
问题,并要求在取自日本的占领区中拥有发言权蒋的  
注释:  
既有代表性研究成果有褚静涛蒋介石与台湾收复》(《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第3)。另外,有些论著虽不以蒋介石  
为研究对象,但对台湾光复问题也有一些涉及,如陈立文等台湾光复研究》(《中华民国专题史第十五卷,南京大学出版社  
2
015年版)、左双文国民政府与台湾光复》(《历史研究》1996年第5)关于国民政府与台湾光复问题的一点补充》(《抗  
日战争研究》2005年第2)、褚静涛论国民政府收复台湾策略》(《江海学刊》2005年第2),然而这些论著大多以国民  
政府为主体,缺乏对蒋介石个人对台所做所想的考察,关于蒋在开罗会议至战后初期对台作为及考虑的部分内容单薄并  
,《蒋介石日记2005年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档案馆开放,已有成果基本没有使用该资料。  
蒋中正总统文物:革命文献———日本投降》,入藏登录号:002000000381A,典藏号:002-020300-00027-069。  
台湾省施政总报告(19465)》,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民党政府行政院档案,全宗号:(2),案卷号:1552。  
中央设计局秘书处致台湾调查委员会有关培训接收干部函》,台北国民党党史馆藏。  
1944320,蒋介石日记曾记:“英国报纸已公开评论中国非能列为强国之一”,“美国对我军事外交经济各种歧视,  
向来之态度及其心理,本无丝毫之改变”。  
蒋介石日记中所说的日俘50,并非准确数据1946年编台湾军事接收总报告书》(美国斯坦福大学藏)记载,日本投  
降时,台湾地区日本第十方面军兵力,计有陆军5个师团、6个独立混成旅团,空军1个飞行师团及海军各部队等,18万  
余人蒋介石所谓的50,大概是包括军队附属人员及家属在内而得出的印象数字。  
参考文献:  
1]冯琳.开罗会议前蒋介石对台湾问题的认识与考虑[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2]秦孝仪,张瑞成.光复台湾之筹划与受降接收[M].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90.  
3]蒋介石日记(手稿)[Z].斯坦福大学胡佛档案馆藏.  
4]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民国台湾档案汇编[G].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5]陈鸣钟,陈兴唐.台湾光复和光复后五年省情()[G].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6]褚静涛.国民政府收复台湾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3.  
7]秦孝仪,张瑞成.抗战时期收复台湾之重要言论[M].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90.  
8]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军事()[G].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  
9]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台湾军事接收总报告书[R].1946.  
10]陈立文,.台湾光复研究[G]//中华民国专题史:第十五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11]秦孝仪.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G].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4.  
12]蒋中正电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速派员洽办台胞返籍参加建设工作[G]//何凤娇.政府接收台湾史料汇编().台北:“国史  
”,1990.  
[
[
[
[
[
[
[
[
[
[
[
[
[
13]MemorandumbytheGeneralissimo’sChiefofStaff(Stilwell),Nov.22[G]//UnitedStatesDepartmentofState.Foreign  
relationsoftheUnitedStatesdiplomaticpapers (FRUS),TheConferencesatCairoandTehran,1943.Washington:  
U.S.GovernmentPrintingOffice,1943.  
[14]UnitedStatesDepartmentofState.ForeignrelationsoftheUnitedStatesdiplomaticpapers(FRUS),1944,TheNear  
17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East,SouthAsia,andAfrica,theFarEast,VolumeV[G].Washington:U.S.GovernmentPrintingOffice,1944.  
[15]UnitedStatesDepartmentofState.ForeignrelationsoftheUnitedStatesdiplomaticpapers (FRUS),1944,TheNear  
East,SouthAsia,andAfrica,theFarEast,Volume Ⅵ[G].Washington:U.S.GovernmentPrintingOffice,1944.  
[
16]资中筠,何迪.美台关系四十年(1949ꢁ1989)[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7]左双文.大国梦难圆:抗战后期国民政府的外交挫败[J].社会科学研究,2014,(3).  
18]台湾省参议会第一届第一次大会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施政报告[R].台北: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1946-05.  
19]蒋中正委员长电复关于留用及遣送日侨一案[G]//何凤娇.政府接收台湾史料汇编().台北:“国史馆”,1990.  
20]袁成毅.战后蒋介石对日以德报怨政策的几个问题[J].抗日战争研究,2006,(1).  
21]陈仪致蒋介石电[G]//“中研院近史所.二二八事件资料选辑().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92.  
[
[
[
[
[
[22]丘念台对台湾二二八惨案因果观察及防止复发提出报告建议书及意见书三种致于佑任呈[G]//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  
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政治().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23]褚静涛.台湾光复后日本移民的遣返及征用[J].史学月刊,2000,(6).  
[24]台湾省接收委员会日产处理委员会结束总报告[R].1947-06.  
CHIANGKai-sheksEffortsandClaimsaboutTaiwans  
RecoveryfromtheConferenceinCairototheEarlyPostwarPeriod  
FENGLin  
InstituteofModernHistory,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Beijing100006,China)  
(
Abstract:CHIANGKai-shekbegantomakespecificarrangementsforthereturnofTaiwan,  
aftertheownershipofTaiwanwasmadeclearintheCairoConference.Hepresidedoverplan-  
makingofrecoveringTaiwan,organizedTaiwanInvestigationCommitteeandtrainedtalents.In  
aperiodoftime,whatCHIANGdidwasatoddswithwhattheUnitedStatesplannedactually.  
ByOctober1944,theUnitedStatesplannedtoattackTaiwanifnecessary,sotheyproposedthat  
amilitarygovernmentdominatedbytheU.S.shouldbeestablishedinTaiwanfirstly.Afterarel-  
ativelylongperiodoftransition,TaiwancouldreturntoChina.CHIANGKai-shekcoordinated  
withthealliedcountriesbutwasntboundbythem.HelaunchedatakingoverTaiwanplandom-  
inatedbyChina,andusedafavorableopportunitytoproposeathree-powerconferenceinorderto  
allowChinatosharethepowerinthedistrictscapturedfromJapan.Althoughhisideawasre-  
fused,ChinagotmoretimetopreparefortakingoverTaiwanduetoanearlierinitiation.Based  
onaconsiderationofthestrugglewithCCPandotherfactors,CHIANGKai-sheklaiddownale-  
nientprincipletowardJapanesecaptives,nationalsandestateinTaiwanafterthewar.ThusMili-  
tarypersonnelfinishedreceptionquicklyandTaiwanreturnedtoChina.  
Keywords:fromtheConferenceinCairototheearlypostwarperiod;CHIANGKai-shek;re-  
coveryofTaiwan  
[责任编辑:凌兴珍]  
176